返回

重生之我为书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八三章:你们高攀不起

    不过,懵了也没办法。

    因为在报纸上连载,每天都要更新一到两章。不升级是死,升级也是死,好吧,那就升级吧。

    不再想其他,宫白羽正式开启了主角的升级计划,同时,也开启了新的地图。

    只是,宫白羽不知道的是,当他的飞剑破甲开出新地图时,整个《大明报》的客服电话,都已被铺天盖地的读者给打爆了。

    “我草,宫白羽这是作死呀,谁叫他升级的,谁叫他升级的?”

    “请问宫白羽的飞剑破甲写的是玄幻还是武侠,我靠,老子要看的是武侠。”

    “强烈要求你们报纸通知宫白羽删除最新章节。”

    “说好的武侠,说好的大侠呢,主角怎么又开始重复升级装逼打脸。”

    “套路,一切都是套路,我没想到宫白羽竟然与那些写玄幻小说的网络小说作者一样。”

    “原本对飞剑破甲怀着巨大的希望,现在,希望破灭了。”

    “从此以后,我不会再订大明报,不好意思,抱歉。”

    “我只想问一句,当初连载好好的射雕去了哪?”

    “能不能停掉飞剑破甲的更新,换上射雕。”

    其实武侠发展了几十年,到了现在已经越来越为的衰退。很多大明报的读者之所以还看武侠,只不过是因为内心当中对于武侠的情怀。他们原以为《飞剑破甲》将是一部极有创新的武侠,但写到30万字之后,他们却是发现,自己被宫白羽给骗了。

    涛天的怒火,化为一个又一个电话,发泄在大明报上。

    承载着无数读者发泄的怒火,袁行坐不住了,准备联系黄一凡。

    不过,在准备联系黄一凡之前,袁行还安排大明报对射雕,对黄一凡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解读。为了与汇文报,大公报不一样,大明报对于射雕的解读,则放在了射雕的写作手法上。

    文汇报金牌编辑“心舞向阳”写道:

    【很多人说射雕不好看。

    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射雕开头写得普普通通,并不出彩。

    其实笔者在此之前也是这么想的。

    只是,当射雕连载到了现在,我想,已经没有任何一人敢说射雕不精彩。甚至,当射雕连载至今,我回过头来看射雕的开头,却发现射雕的开头居然也变得精彩了起来。

    这是不是很奇怪?

    按理来说,射雕这种普通的开头我们并不能够记住。但为什么回过头来,我们却对这种普通的开头记得清清楚楚。就像现在我仍对邱处机给郭啸天与杨铁心两人两把匕首,一把写着郭靖,另一把写着杨康。郭靖杨康本来是很普通的名字,但是,当靖康两字相连之时,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内心一震。

    靖康,靖康之耻。靖康之耻可谓是宋朝历史当中最为悲剧的一幕,金国攻破开封,俘虏了北宋皇帝宋微宗在内的3000多皇亲贵族。至此,北宋灭亡。靖康两个字,就是希望郭靖与杨康未来不要忘记这一惨痛的耻辱。

    这种奇怪,今天终于让我找到了答案。

    这个答案,那就是射雕作者黄一凡逆天级的写作手法。

    这种写作手法,我称之为“温水煮青蛙”写作手法。

    当然,写作当中是没有“温水煮青蛙”写作手法,温水煮青蛙源起了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提一个实验。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做了一个“水煮青蛙实验”。

    科学家将青蛙投入40摄氏度的水(不是沸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当科研人员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缓慢加热(每分钟上升0.2摄氏度),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当青蛙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知不觉被煮死在热水中。

    这个故事说明的是由于对渐变的适应性和习惯性,失去戒备而招灾的道理。突如其来的大敌当前往往让人做出意想不到的防御效果,然而面对安逸满意的环境往往会产生不拘小节的松懈,也是最致命的松懈,到死都还不知何故。

    或许读者这会儿就奇怪了,射雕的写作手法与温水煮青蛙实验有什么关系?

    有的。

    当然有。

    不但有,温水煮青蛙简直就是为这本书量身定做的。

    我们想一想。

    其实开始之前,我们一直都觉得射雕平平常常,虽然不差,但也不算好。于是,我们就抱着一种很轻松的姿态在阅读射雕,若者根本没将射雕放在心上这样的阅读。而慢慢的,随着剧情越来越来的**,随着背景越来越为的宏大,射雕的平平常常早已经变得精彩万分。

    如果将射雕的写作手法当作是温水煮青蛙,那么,我们这一些读者就是青蛙,射雕的写作手法就是一点一点升温。开始我们在温水当中游得很欢乐,可是,当温水一点点升温,最终达到令我们无法忍受的温度之时,我们才最终发现,我们已经无法离开射雕了。】

    这当然是软文。

    虽然这个软文写得非常有道理,而且拍马屁拍得不露一点痕迹,同时也并不像别的软文一样乱打广告。当然,事实上射雕确实是写得非常的经典。不管你从哪个角度去赏析,你都能发现他的不凡。但软文就是软文,不会因为你写的有道理就不认为你是软文。

    既然是软文,那么他写得再好,也是有自己的目的。

    这一个目的,便是向黄一凡示好。

    谁向黄一凡示好?

    当然是大明报向黄一凡示好。

    带着示好的软文,也带着比之原来多了3倍的稿费诚意金,袁行给黄一凡去了一个电话。

    只是,电话里面却传来不太好的声音。

    “袁先生,我觉得我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我不会与大明报选择合作。”

    电话里面,黄一凡如是说道。

    “我只想知道一个理由,能告诉我吗,黄一凡先生。”

    “理由?”

    黄一凡感觉有一些好笑:“需要理由吗?”

    “不需要吗?”

    袁行反问。其实在袁行内心,虽然再一次给黄一凡去电话太过于丢面子。但是,袁行却从来不觉得黄一凡会拒绝自己。不只是黄一凡,在这几十年的媒体生涯当中,还从来没有一个作者拒绝过自己。当然,他们之所以不拒绝,并不是袁行有多大的面子,而是任何一位作家都不想与钱过意不去。大明报,恰恰就是有得是钱的金主。

    只要有钱,任何一个作家都会为他所用。

    只是,这个理论放在黄一凡这里却是不适用了。

    想了想,黄一凡说道:“既然你要一个理由,那么,我就给你一个。”

    “是什么?”

    “你们高攀不起。”

    昨天你对我爱理不理,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一句来自前世阿里巴巴的名言,被黄一凡脱口而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