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8章 李翊的心思
但是,蔡邕不知道的是,李翊对他提出的几个东西都没有什么兴趣。
一棵从根子开始腐烂到顶的大树,无论怎么培土施肥,怎么削减枝叶,都不可能再把它救活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刨去这棵枯死的大树,重新种下树籽,从根子开始保护它,直到它长成苍天大树。
在李翊看来,如今的大汉朝就是这么一颗已经腐烂到了根子的大树,只是因为它庞大的身躯,使得它还没有倾覆。
他现在需要等待,等待诸侯混战,磨去汉室的最后一丝威严,让汉室这棵大树倒塌。而到了那个时候,就是他站出来,取汉室而呆之的时候了。
因此,李翊不打算回答蔡邕的问题。
李翊的这驾马车很大,里面也坐着不少人,都是如今泉州朝廷的重要人物,张温、杨彪等人悉数在座。他们看到李翊久久没有作答,心里面都有些忐忑,有些不安。
就在张温等人心情有些不安的时候,李翊的声音响了起来:“我如果答应了,算不算背叛先帝?”
张温摇摇头,说道:“只要大汉社稷在,只要刘氏子孙世世代代为大汉的皇帝,大将军就算实现了对先帝的承诺,没有辜负先帝的重托。”
李翊装作非常犹豫的样子,又问道:“天子怎么办?”
“改制没有完成,大将军就不能勤王。”马日磾断然说道,“这是大将军对朝廷的承诺,也是朝廷支持大将军主掌权柄,中兴社稷的条件。”
李翊再次装作非常吃惊地问道:“诸君,我记得以前朝廷制定的振兴之策不是这样,太傅……”
“太傅和我们都没有对你说。”杨彪打断李翊的话说道,“因为大将军执掌兵权,和改制的事暂时没有关系。彻底占领京畿之后,我们自然会对大将军详细解说此事。”
“我们一直尊奉当今天子,牢牢占据了大义。”袁滂解释道,“但天子久在叛逆之手,威信全无,将来回朝后,肯定要禅让退位,这是大汉不成文的法规,所以……”
李翊顿时明白了这些士人的打算了,同时也感到有些心寒。
学术、国策、律法、改制、中兴这些事,其实都是大臣们、士人的事,自己一旦不慎,就会重蹈董卓的覆辙。想想董卓奏请天子设立古文经学博士,让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并列官学的事就知道了。所有罪名最后都是董卓的,改制不对,杀人更不对,反正都是董卓不对。如果这个改制由袁隗和大臣们来办,他们也要杀人,但他们杀人可能就是盖世功绩了。
自己主政了,执掌权柄了,但接着要干什么?要听这些士人的话,要成为这些士人手中的刀,要成为士人夺回相权的武器,要保护士人按照他们的梦想进行改制,重建一个崭新的大汉国。否则怎么样?否则他们就不支持我执掌权柄,言下之意就是要对付我,要告诉天下人,我就是第二个董卓,是大汉第二个最大的奸侫。
朝廷的大臣们和袁绍、韩馥有什么区别?大臣们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勤王,勤王之后还要逼迫天子退位禅让,这和袁绍现在要废黜天子重建皇统有什么区别?大臣们不惜大动干戈,不惜生灵涂炭,要杀袁绍、袁术、韩馥,要把所有阻碍中兴社稷的人都杀了,这和袁绍举兵讨董诛杀毋丘毅等四位大臣有什么区别?今天他们可以筹划征伐杀袁绍、袁术等大臣,可以商量将来如何逼迫天子退位,明天他们也可以筹划杀我,甚至我死后,还把所有罪责一股脑儿推给我。
当真以为我是白痴啊。
打下京畿之地后,自己背着中兴社稷的大任,被朝廷逼着南下打袁术、孙坚和孔伷,东上打袁绍、韩馥、刘岱等州郡大吏,接着还要去平定黄巾军,去关中勤王,打到最后我北疆大军还能剩下几个人?我要是不死那真是奇迹了。
一统天下的确是我想做的事情,但那必须按照我的计划来实施,而不是按照你们这些人的想法来做。我要打下的江山也是为我自己而打,不是为你们这些人而打。
但是,这些想法肯定不能在这个时候表露出来,否则这些家伙可能就要掉头对付自己了。所以李翊不打算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摇摇头说道:“当务之急是拯救社稷,尽快稳定社稷,而不是急于商定中兴社稷之策。”
张温等人非常失望,仰天长叹。
蔡邕和穆桂英等人却是一脸肃穆,眼里悄悄闪过一丝喜悦之色。
………………
李翊拒绝留在泉州朝廷执掌权柄。
为了确保大军击败董卓,占据京畿之地,早日西上长安勤王,李翊极力劝谏长公主和朝中大臣们不要解散朝廷,还是以冀州牧韩馥代理太傅府暂理国事,渤海郡太守袁绍领监御史,自己率军征伐为上上之策。
李翊忠诚为国,不贪权柄的举动远远出乎大臣们的预料,这极大的鼓舞了大臣们中兴社稷的信心。
在随后的朝议上,长公主因为身体不适,提前回府了。李翊随即当着张温、卢植等大臣们的面,明确表态支持朝廷改制,遵从朝廷的旨意。但因为自己的确不谙朝政,对朝廷改制没有任何助益,所以还是明智一点,老老实实地做自己的骠骑大将军。
李翊说:“武人就该干武人的事,应该戍守边疆拱卫社稷,不能干涉国政。董卓就是个现成的例子,他也想社稷稳定,大汉富强,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还是不可避免地走上了祸国殃民之路。我要吸取教训,不能害人害己害社稷。我曾经答应先帝,愿意一辈子为大汉戍守边疆。我今天还是这句话,我尊奉天子,尊奉朝廷,忠诚于大汉国,戍守于北疆边塞。”
李翊的态度非常诚恳、坚决,不管李翊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这一刻,李翊赢得了大臣们的感激和尊敬。
由于李翊让出权柄和河内袁绍的大败,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朝廷需要立即修正拯救社稷之策。
第二天,长公主府、太傅府和骠骑大将军府的主要大吏合议。
长公主府和太傅府拿出的策略基本上没改动,修改处不过就是暂时安抚韩馥和袁绍等诸多州郡大吏,以便给攻打董卓争取足够的时间。
骠骑大将军府提出的策略却和过去有很大区别,改动较多。
李翊提出,为了尽快稳定社稷,占领河南尹和弘农郡之后,朝廷应该一面继续攻打长安做出勤王姿态,表明朝廷勤王的决心。一面大力安抚各地州郡,拜封州郡大吏入京为官,共同商议改制之策。李翊认为改制之策必须要得到各地州郡的同意和参与,否则很难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顺利实施。
这样一来。我们就剩下平定黄巾叛乱和讨董两件战事。北疆大军负责勤王讨董,各地州郡的郡国兵负责平定黄巾叛乱,如此两到三年内即可彻底稳定社稷。
李翊这个总体策略看上去非常好,利国利民,但仔细一想,却不难发现李翊这个策略不但有保存实力的嫌疑,更有割据称霸,牺牲朝廷的嫌疑。
李翊故意避开了朝廷和韩馥、袁绍等讨董联盟之间的根本分歧。他以求同存异为由,把继续拥戴当今天子还是重建皇统这个最敏感的问题抛到一边不提了。双方既然同殿为臣,李翊自然不用出兵攻打韩馥、袁绍、袁术等所谓的“大汉叛逆”了。
另外,由于朝廷在改制成功之前不想勤王,讨董只是虚张声势,所以此时最重要最紧迫的战事应该是平定黄巾军的叛乱。但李翊死死抓住勤王不放,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要立即西上讨董勤王,李翊的真正目的很明显,北疆大军既然以勤王为主,当然就不用到各地去平叛了。
不过,李翊还是主动承担了一个地方的平叛重任,那就是冀州。让大臣们感到不安的是,李翊提出的平叛策略不是武力征伐,而是武力招抚,他要招抚黄巾军,要安置流民屯田。
李翊据此为由,再一次向朝廷提出了十年之约,他要主动承担北疆和冀州的屯田重任。这十年内,他不要朝廷一个钱,仅仅依靠北疆和冀州的财赋,他就可以把屯田顺利完成,可以把各地的流民全部安置,还可以年年向朝廷上缴可观的赋税。
李翊的言下之意,是向朝廷要北疆和冀州的军政大权。
李翊为什么敢向朝廷要北疆和冀州的军政大权?大臣们突然意识到李翊抓住了朝廷的命脉,那就是改制。
改制最需要的是社稷的稳定,州郡的支持,现在李翊有强悍的军队保障社稷的稳定,有北疆和冀州的军政大权保证朝廷改制的实施,有了李翊的绝对支持,不亚于告诉天下,这改制至少已经成功了一半。但如果李翊不支持,或者占据冀州的韩馥和袁绍迟迟不愿进京,再或者冀州大乱数年不止,这改制不要说实施,就连改制之策能否最终议定都成问题。(未完待续。)
一棵从根子开始腐烂到顶的大树,无论怎么培土施肥,怎么削减枝叶,都不可能再把它救活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刨去这棵枯死的大树,重新种下树籽,从根子开始保护它,直到它长成苍天大树。
在李翊看来,如今的大汉朝就是这么一颗已经腐烂到了根子的大树,只是因为它庞大的身躯,使得它还没有倾覆。
他现在需要等待,等待诸侯混战,磨去汉室的最后一丝威严,让汉室这棵大树倒塌。而到了那个时候,就是他站出来,取汉室而呆之的时候了。
因此,李翊不打算回答蔡邕的问题。
李翊的这驾马车很大,里面也坐着不少人,都是如今泉州朝廷的重要人物,张温、杨彪等人悉数在座。他们看到李翊久久没有作答,心里面都有些忐忑,有些不安。
就在张温等人心情有些不安的时候,李翊的声音响了起来:“我如果答应了,算不算背叛先帝?”
张温摇摇头,说道:“只要大汉社稷在,只要刘氏子孙世世代代为大汉的皇帝,大将军就算实现了对先帝的承诺,没有辜负先帝的重托。”
李翊装作非常犹豫的样子,又问道:“天子怎么办?”
“改制没有完成,大将军就不能勤王。”马日磾断然说道,“这是大将军对朝廷的承诺,也是朝廷支持大将军主掌权柄,中兴社稷的条件。”
李翊再次装作非常吃惊地问道:“诸君,我记得以前朝廷制定的振兴之策不是这样,太傅……”
“太傅和我们都没有对你说。”杨彪打断李翊的话说道,“因为大将军执掌兵权,和改制的事暂时没有关系。彻底占领京畿之后,我们自然会对大将军详细解说此事。”
“我们一直尊奉当今天子,牢牢占据了大义。”袁滂解释道,“但天子久在叛逆之手,威信全无,将来回朝后,肯定要禅让退位,这是大汉不成文的法规,所以……”
李翊顿时明白了这些士人的打算了,同时也感到有些心寒。
学术、国策、律法、改制、中兴这些事,其实都是大臣们、士人的事,自己一旦不慎,就会重蹈董卓的覆辙。想想董卓奏请天子设立古文经学博士,让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并列官学的事就知道了。所有罪名最后都是董卓的,改制不对,杀人更不对,反正都是董卓不对。如果这个改制由袁隗和大臣们来办,他们也要杀人,但他们杀人可能就是盖世功绩了。
自己主政了,执掌权柄了,但接着要干什么?要听这些士人的话,要成为这些士人手中的刀,要成为士人夺回相权的武器,要保护士人按照他们的梦想进行改制,重建一个崭新的大汉国。否则怎么样?否则他们就不支持我执掌权柄,言下之意就是要对付我,要告诉天下人,我就是第二个董卓,是大汉第二个最大的奸侫。
朝廷的大臣们和袁绍、韩馥有什么区别?大臣们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勤王,勤王之后还要逼迫天子退位禅让,这和袁绍现在要废黜天子重建皇统有什么区别?大臣们不惜大动干戈,不惜生灵涂炭,要杀袁绍、袁术、韩馥,要把所有阻碍中兴社稷的人都杀了,这和袁绍举兵讨董诛杀毋丘毅等四位大臣有什么区别?今天他们可以筹划征伐杀袁绍、袁术等大臣,可以商量将来如何逼迫天子退位,明天他们也可以筹划杀我,甚至我死后,还把所有罪责一股脑儿推给我。
当真以为我是白痴啊。
打下京畿之地后,自己背着中兴社稷的大任,被朝廷逼着南下打袁术、孙坚和孔伷,东上打袁绍、韩馥、刘岱等州郡大吏,接着还要去平定黄巾军,去关中勤王,打到最后我北疆大军还能剩下几个人?我要是不死那真是奇迹了。
一统天下的确是我想做的事情,但那必须按照我的计划来实施,而不是按照你们这些人的想法来做。我要打下的江山也是为我自己而打,不是为你们这些人而打。
但是,这些想法肯定不能在这个时候表露出来,否则这些家伙可能就要掉头对付自己了。所以李翊不打算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摇摇头说道:“当务之急是拯救社稷,尽快稳定社稷,而不是急于商定中兴社稷之策。”
张温等人非常失望,仰天长叹。
蔡邕和穆桂英等人却是一脸肃穆,眼里悄悄闪过一丝喜悦之色。
………………
李翊拒绝留在泉州朝廷执掌权柄。
为了确保大军击败董卓,占据京畿之地,早日西上长安勤王,李翊极力劝谏长公主和朝中大臣们不要解散朝廷,还是以冀州牧韩馥代理太傅府暂理国事,渤海郡太守袁绍领监御史,自己率军征伐为上上之策。
李翊忠诚为国,不贪权柄的举动远远出乎大臣们的预料,这极大的鼓舞了大臣们中兴社稷的信心。
在随后的朝议上,长公主因为身体不适,提前回府了。李翊随即当着张温、卢植等大臣们的面,明确表态支持朝廷改制,遵从朝廷的旨意。但因为自己的确不谙朝政,对朝廷改制没有任何助益,所以还是明智一点,老老实实地做自己的骠骑大将军。
李翊说:“武人就该干武人的事,应该戍守边疆拱卫社稷,不能干涉国政。董卓就是个现成的例子,他也想社稷稳定,大汉富强,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还是不可避免地走上了祸国殃民之路。我要吸取教训,不能害人害己害社稷。我曾经答应先帝,愿意一辈子为大汉戍守边疆。我今天还是这句话,我尊奉天子,尊奉朝廷,忠诚于大汉国,戍守于北疆边塞。”
李翊的态度非常诚恳、坚决,不管李翊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这一刻,李翊赢得了大臣们的感激和尊敬。
由于李翊让出权柄和河内袁绍的大败,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朝廷需要立即修正拯救社稷之策。
第二天,长公主府、太傅府和骠骑大将军府的主要大吏合议。
长公主府和太傅府拿出的策略基本上没改动,修改处不过就是暂时安抚韩馥和袁绍等诸多州郡大吏,以便给攻打董卓争取足够的时间。
骠骑大将军府提出的策略却和过去有很大区别,改动较多。
李翊提出,为了尽快稳定社稷,占领河南尹和弘农郡之后,朝廷应该一面继续攻打长安做出勤王姿态,表明朝廷勤王的决心。一面大力安抚各地州郡,拜封州郡大吏入京为官,共同商议改制之策。李翊认为改制之策必须要得到各地州郡的同意和参与,否则很难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顺利实施。
这样一来。我们就剩下平定黄巾叛乱和讨董两件战事。北疆大军负责勤王讨董,各地州郡的郡国兵负责平定黄巾叛乱,如此两到三年内即可彻底稳定社稷。
李翊这个总体策略看上去非常好,利国利民,但仔细一想,却不难发现李翊这个策略不但有保存实力的嫌疑,更有割据称霸,牺牲朝廷的嫌疑。
李翊故意避开了朝廷和韩馥、袁绍等讨董联盟之间的根本分歧。他以求同存异为由,把继续拥戴当今天子还是重建皇统这个最敏感的问题抛到一边不提了。双方既然同殿为臣,李翊自然不用出兵攻打韩馥、袁绍、袁术等所谓的“大汉叛逆”了。
另外,由于朝廷在改制成功之前不想勤王,讨董只是虚张声势,所以此时最重要最紧迫的战事应该是平定黄巾军的叛乱。但李翊死死抓住勤王不放,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要立即西上讨董勤王,李翊的真正目的很明显,北疆大军既然以勤王为主,当然就不用到各地去平叛了。
不过,李翊还是主动承担了一个地方的平叛重任,那就是冀州。让大臣们感到不安的是,李翊提出的平叛策略不是武力征伐,而是武力招抚,他要招抚黄巾军,要安置流民屯田。
李翊据此为由,再一次向朝廷提出了十年之约,他要主动承担北疆和冀州的屯田重任。这十年内,他不要朝廷一个钱,仅仅依靠北疆和冀州的财赋,他就可以把屯田顺利完成,可以把各地的流民全部安置,还可以年年向朝廷上缴可观的赋税。
李翊的言下之意,是向朝廷要北疆和冀州的军政大权。
李翊为什么敢向朝廷要北疆和冀州的军政大权?大臣们突然意识到李翊抓住了朝廷的命脉,那就是改制。
改制最需要的是社稷的稳定,州郡的支持,现在李翊有强悍的军队保障社稷的稳定,有北疆和冀州的军政大权保证朝廷改制的实施,有了李翊的绝对支持,不亚于告诉天下,这改制至少已经成功了一半。但如果李翊不支持,或者占据冀州的韩馥和袁绍迟迟不愿进京,再或者冀州大乱数年不止,这改制不要说实施,就连改制之策能否最终议定都成问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