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壶关大战
李典叫道:“胡扯,壶关固若金汤,汉军如何能轻易杀将进来,这不过是汉军想要惊扰我军而使的惑敌之技,传我将令,如有妄动者先斩!”
那亲兵亲眼见到城门大开,成群结队的汉军涌入,这才急急忙忙跑来报信,怎料李典竟然不信,直斥他胡扯,这当儿却也无法解释,当下连声答应,转身退出。
李典忙披挂整齐,一名亲兵牵过马来,李典为安抚军心,故示闲暇,十分从容的跃上马背,屁屁才触到马鞍,忽然刚才那名亲兵又闯了查来,颤声道:“不……不……不……”其时他心情实在激动,一连说了三个“不”字,怎么也接不下去了。
李典皱起眉头,道:“又怎么了?”
那亲兵定了定神,道:“不好了,不好了。韩将军引着败兵大开城门,汉军高喊着活捉……活捉……一拥而入,弟兄们抵敌不住,四下奔走。这壶关守不住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将军还是先跑路吧!”
……!李典板起脸来,刷的一声,拔出长剑,向那亲兵的胸口刺去。那亲兵不及闪避,胸口中剑,哇的一声,口中鲜血狂喷,如一股血柱般的射了出来,身子向前一倾,倒在地上,两腿一蹬,死翘翘了。李典向那尸体瞧了一眼,冷冷地道:“再有敢胡言乱语,动摇军心者斩!”原来韩浩曾做过汉军的俘虏,李典毕竟放心不下。韩浩入城时,他曾私下里询问过不少败兵。众败兵众口一词,都说韩浩为了营救夏侯渊,浴血奋战,几次三番杀入重围,将其救出,而且在走马换将时还中了马一箭。李典反复询问,现众人所说若合符节,无论如何造假不来,便不再起疑。事到如今他兀自还以为诸葛亮为了赚取城池,故意放出假消息,以扰乱军心。他曾和张辽守过合肥,硬生生的将孙权的十万大军给顶回老家去,自然深谙守城之道。知道军心一旦有变,外敌乘虚而入,那样便是再坚固的城池,也如同纸糊的一般,一推便倒。这当口若自己不镇定从容,那兵士也就跟着惊慌失措,无心抵抗,那样便就兵败如山倒,再也不可收拾了。他这样做照常理来说是完全没错,可就是没有料到,韩浩已进投敌,大开城门,放汉军入城。事情已经无可挽回,就算他再镇定百倍,也是无济于事。
便在这时,城中火光冲天,烟雾腾空,喊声震天,杀声动地。四下里“活捉李典”的呼喝声纷纷响起,越来越近。亲兵流水价似的来报,称韩浩造反,引汉军入城,如今汉军离将军府越来越近了。
当年太史慈攻打合肥时,也曾叫戈定混入城中,联络养马后槽,于中取事,自己则领军在外接应。结果这条赚城毒计被李典、张过看破,太史慈功败垂成不说,还搭上了一条性命。李典有了这个经验,自然以为诸葛亮如法炮制,想要将自己惊走,他便可轻轻松松的取了壶关。当下微微冷笑,道:“公嗣受我大魏厚恩,岂会造反?此必是汉军离间之计,欲令我们自相残杀,他好于中取事。如有乱动者立斩!”
一名亲兵亲眼见到韩浩引着汉军,耀武扬威,胡乱杀死自家弟兄,便道:“韩浩真的反了,末将亲眼见他手持大刀屠杀自家弟兄。”
李典将信将疑,喃喃自语道:“哦,难道韩浩真的反了?”
恰在这时,韩浩引一支军马,大刀阔斧,杀进府来。李典亲兵忙挺起器械,上前相斗,由于人数相差悬输,不片时那些亲兵便一个个尸横就地。韩浩手中大刀连挥,当者披靡,最后一击更是将一名亲兵劈得倒飞出丈余。他露了这一手功夫,面上大有得色,对李典说道:“壶关已被我大汉占了。魏国日薄西山,不久必当灭亡,将军有为之身,岂可居此无为之国,随其覆亡?不如跟我一起改投大汉,将来富贵荣华,享之不尽。”
李典面如死灰,道:“大魏待你不薄,何故背反?”
韩浩道:“我在魏国位不过偏将,且言不听计不用,何谓不薄?今我归了大汉,当即被封为奋威将军,言听计从,你说如此大的差别,我为何不降?将军本事在我之上,以其同快要灭亡的魏国俱死,不如降我大汉,他日封侯拜将,前途不可限量。”
李典啐了他一口,道:“呸!卑鄙小人,有奶便是娘。只恨我当初瞎了狗眼,竟将你这样一个卑鄙小人放进城来!”说着挺起兵器迎将上前,准备先将这个反骨仔灭了,再同汉军决一死战,以报曹操知遇之恩。
他身后数十名亲兵见他冲上,便知其意,忙大步抢将上前,将他拉了回来,一名亲兵说道:“徒死无益!将军先走,我等拼死断后!将军可回邺搬来救兵,为我等报仇!”
数十名亲兵一齐点头,大声呼喝,奋力冲上,与韩浩缠斗。有道是一夫拼命万夫莫当,这些亲兵人人贾勇,个个争先,奋力死战,汉军人数虽多,一时倒也奈何他们不得。李典见追随自己多年,出生入死的亲兵一个接一个惨死,不禁心中恻然,泪水夺眶而出,眼前一片模糊,当下他便欲冲上,和众亲兵同死。转念一想,徒死无益,不如突出重围,搬来救兵,再图恢复。当下一跺脚,扭头便走,向侧门跑去。
韩浩见李典逃走,忙挺刀追赶。李典亲兵一见他抬腿,便知其意,一拥而上,将其拦住,韩浩费了好一阵功夫,才将这伙亲兵一个个解决,四下一瞧,李典已不知去向。
李典出了后门,策马急奔,路上遇到三五名见到功劳眼睛都绿了,不知死字是怎么写的汉军拦住去路。李典好歹也是当时名将,十分轻松的将这些家伙杀散。沿着长街一直向南,不多时到了南门。只见马岱引着汉军在城门口与魏兵接战。魏兵死伤极多,余下的四下乱窜,更有不少人跑到汉军阵中缴械投降,其中只有极少数大魏的铁杆粉丝,武帝的忠实信徒,仍坚守岗位,负隅顽抗,但已是岌岌可危,转眼将灭。李典大喝一声,手挺大刀,冲将上去。这边马岱拍马迎上,正斗间,背后喊声起处,汉军如潮水一般四下涌来,李典抵敌不住,急叫兵士打开城门,亲自断后,引着数百名兵士杀开一条血路,往东南方向逃去。
奔出十数里,山坳里金鼓齐鸣,喊声大震,一彪军马杀到,为大将吴懿,横刀立马,拦住去路,大声叫道:“李典休走,趁早投降,免你一死!”
李典大怒,两腿一夹,策马冲将上去。二将各挺兵器斗了数合,背后马岱麾兵杀来。李典腹背受敌,胸中气血上涌,奋力死战,吴懿抵敌不住,回马便走。李典杀散汉军,望林虑小路而走。吴懿、马岱合兵一处,在后掩杀。李典所随之兵,渐渐稀少。走不得四五里,前面喊声又震,火光又起,马忠骤马舞刀杀来。李典大怒,策马迎上,战不三合,马忠败走,李典不敢恋战,急往山路而走。回顾左右,只剩十余人,且一个个蓬头垢面,狼狈不堪。
李典长长叹了一口气,指挥军马继续前进,又行出十余里。只见两下是山,山边皆芦苇败草,树木丛杂。其时已是五更将尽,天色微明,正奔走间,忽然间道两旁喊声大作,两下伏兵齐出,长钩套索,一时并举,先把李典坐下马绊倒。李典哎哟一声,翻身落马。庞德见李典落马,心下大喜,拎着长绳抢上前来,便要将李典绑成粽子一只。李典见汉军如铁桶一般围裹上前,长叹一声,道:“不想我今日竟死于此处。”四下瞧了一眼,只见小山上许多乱石树木挤在一起,风景一无足观,心想他跟着曹操出生入死,大小数十阵,颇立战功。如今虽不敢说威震寰宇,也算是小有名气。虽然当将领的整日价都过着刀口舔血的日子,以战死杀场,马革裹尸为幸,但自己这么一个名人,既便不得不死,也该死在一个山明水秀、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这样才合自己的身份,也才能保佑子子孙孙,公侯万代。可此间穷山恶水,既便他这个对风水之道一无所知的人,都知道这不是一块吉地,葬身此间,家里的老婆孩子肯定是要倒大霉的。他本不愿忍受被俘之辱,想要抹脖子自尽,可一看到此间风景不佳,雅不愿就这么不明不白的葬身于此。
正犹豫不决之际,忽然喊声大震,一彪军马杀入重围,正是司马懿。李典大喜,舞刀迎上。司马懿大战一场,汉军方退。一名兵士牵过一匹马来,李典飞身上马,司马懿问道:“曼成因何到此,壶关丢了?”
李典羞惭满面,道:“末将不知韩浩已投了汉朝,混进城中为敌张目。还令他上城防守,结果让其大开城门,引汉军入城,失了壶关。末将有眼无珠,还请将军重重责罚。”
司马懿叹道:“我就是担心此事,连夜引军来此,没想到紧赶忙赶,还是来迟了一步。”
李典道:“诸葛亮初得壶关,立足未稳,太尉马上引军杀上,还来得及。”
司马懿道:“你有所不知,此番我未得皇上诏命,私下进兵,所带的军马不多,不足以同诸葛亮相抗。如今诸葛亮既占了壶关地势,我们不可久居此处,宜去漳水险要处安营,再作良图。”
原来司马懿听闻夏侯渊不听李典苦谏,引军出战。担心壶关有失,便即入宫来见曹丕,说道诸葛亮善于用兵,而夏侯渊性格太刚,不死守壶关却引军出战,必中诸葛亮诡计。这壶关是邺城门户,可万万丢不得,须派大臣镇守,自己请旨前往,以策万全。其时曹彰正引大军猛攻易京,而青州刺史臧霸的大军已攻陷乐成、武邑等县,逼近冀州治所信都,各地告急文书好似雪片一般飞来。曹丕中心栗六,手足无措,急需司马懿在旁以备咨询,哪容他拍拍屁屁走人?当下便将头摇的好似拨浪鼓一般,说什么也不放他去。
常言道:“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曹操使尽诡计,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方建起来的这所广厦,如今已是摇摇欲坠,满朝文武之中,也就只有司马懿一人文武双全,堪称栋梁之才,他不顶,又由谁来顶?司马懿也知大魏风雨飘摇,随时可能覆亡,当此关键之时,他不宜离开邺城。可壶关形势岌岌可危,迫在眉睫,不由他不出。于是他便舌灿莲花,陈说利害。可曹丕对夏侯渊极是信任,认定他自有法子克敌制胜,反劝司马懿不必杞人忧天。司马懿见曹丕不肯放人,便写了一封密信,托心腹之人兼程急走,面交夏侯渊,劝他不可贪图一时之利,而使国家蒙万载之羞,当迅回师死守壶关。可那封信到时,夏侯渊已连胜数阵,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又如何听得进司马懿的逆耳忠言?反认为司马懿嫉贤妒能,容不得他人立功,这才出言阻止,对那封能救他性命的书信竟是不加一瞥,一意孤行,引军直进,结果中伏被擒,当真是天堂有路他不走,地狱无门他却闯进来。
司马懿见那封信送出之后,如石沉大海一般,沓无音信。知道夏侯渊凶多吉少,不由得心惊肉跳,又跑进宫中来劝曹丕。怎奈曹丕对夏侯渊很有信心,不免将司马懿的忠言直谏当成了耳旁风,仍是不放他前往壶关。这日晚间司马懿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心中所思都是壶关之事,又怎能睡得着?挨到半夜,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便披衣而起,连夜来到和自己的交情过命的几位将领家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将他们说动,瞒着曹丕点起一支军马。掌管邺城城门的将官也和司马懿相熟,知他连夜出城乃是为解壶关之围,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开门放他们出城。
一路之上,司马懿心神不宁,这眼皮总是跳个不停,他虽是个无神论者,但当此关键之时也不禁有些迷信起来,当下不住催促三军,向西北方向急行。行到林虑,哨探来报,说赵云引着一支军马,于险要之处立营,扼住进兵之路。司马懿见诸葛亮竟在此间布置军马,不由得惊诧万分,心想诸葛亮布置如此周密,肯定是志在必得,这壶关直是危如累卵,不可不往救。于是便令偏将任峻领一支军马直欺到赵云寨前搦战,破口大骂赵云的祖宗一十八代。赵云大怒,引军出战。任峻且战且走,向东面败退,赵云不舍,引军追赶。司马懿则乘赵云往追任峻,大营防守松懈之际,翻山越岭,绕过赵云大营,径投壶关。到得此间恰遇庞德擒拿李典,便即冲入重围来救。
正说话间,忽地身后喊声又起,一支军马杀到。原来赵云追了一阵,觉得不对劲,恐前方有埋伏,便即收兵回营。甫一入营便有哨探来报,言道有一支军马乘大军出寨之时,由山僻小路偷过大营。赵云觉得此事大有可疑,心想估计是司马懿想要偷过自己大营,这才故意使人将自己引开,忙尽起大军来追。
司马懿回头见是赵云军到,道:“诸葛亮已有准备,不可恋战,离此间,再作区处。”李典点了点头,大声呼喝,敌住赵云,司马懿招呼军马夺路而走。两下正在激战,孙礼、马、庞德、马岱、马忠等众将指挥汉军从后杀到,诸葛亮处理完后方之事,此时也到了壶关,亲自引着军马前来接应。十数万汉军列成阵势,如铜墙铁壁一般铺天盖地而来,司马懿麾下仅有万余人,如何抵敌得住?大败亏输,死伤不计其数,余下的撇下司马懿各自觅路逃命。司马懿李典奋力杀出,引着败兵往邺城而去。
那亲兵亲眼见到城门大开,成群结队的汉军涌入,这才急急忙忙跑来报信,怎料李典竟然不信,直斥他胡扯,这当儿却也无法解释,当下连声答应,转身退出。
李典忙披挂整齐,一名亲兵牵过马来,李典为安抚军心,故示闲暇,十分从容的跃上马背,屁屁才触到马鞍,忽然刚才那名亲兵又闯了查来,颤声道:“不……不……不……”其时他心情实在激动,一连说了三个“不”字,怎么也接不下去了。
李典皱起眉头,道:“又怎么了?”
那亲兵定了定神,道:“不好了,不好了。韩将军引着败兵大开城门,汉军高喊着活捉……活捉……一拥而入,弟兄们抵敌不住,四下奔走。这壶关守不住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将军还是先跑路吧!”
……!李典板起脸来,刷的一声,拔出长剑,向那亲兵的胸口刺去。那亲兵不及闪避,胸口中剑,哇的一声,口中鲜血狂喷,如一股血柱般的射了出来,身子向前一倾,倒在地上,两腿一蹬,死翘翘了。李典向那尸体瞧了一眼,冷冷地道:“再有敢胡言乱语,动摇军心者斩!”原来韩浩曾做过汉军的俘虏,李典毕竟放心不下。韩浩入城时,他曾私下里询问过不少败兵。众败兵众口一词,都说韩浩为了营救夏侯渊,浴血奋战,几次三番杀入重围,将其救出,而且在走马换将时还中了马一箭。李典反复询问,现众人所说若合符节,无论如何造假不来,便不再起疑。事到如今他兀自还以为诸葛亮为了赚取城池,故意放出假消息,以扰乱军心。他曾和张辽守过合肥,硬生生的将孙权的十万大军给顶回老家去,自然深谙守城之道。知道军心一旦有变,外敌乘虚而入,那样便是再坚固的城池,也如同纸糊的一般,一推便倒。这当口若自己不镇定从容,那兵士也就跟着惊慌失措,无心抵抗,那样便就兵败如山倒,再也不可收拾了。他这样做照常理来说是完全没错,可就是没有料到,韩浩已进投敌,大开城门,放汉军入城。事情已经无可挽回,就算他再镇定百倍,也是无济于事。
便在这时,城中火光冲天,烟雾腾空,喊声震天,杀声动地。四下里“活捉李典”的呼喝声纷纷响起,越来越近。亲兵流水价似的来报,称韩浩造反,引汉军入城,如今汉军离将军府越来越近了。
当年太史慈攻打合肥时,也曾叫戈定混入城中,联络养马后槽,于中取事,自己则领军在外接应。结果这条赚城毒计被李典、张过看破,太史慈功败垂成不说,还搭上了一条性命。李典有了这个经验,自然以为诸葛亮如法炮制,想要将自己惊走,他便可轻轻松松的取了壶关。当下微微冷笑,道:“公嗣受我大魏厚恩,岂会造反?此必是汉军离间之计,欲令我们自相残杀,他好于中取事。如有乱动者立斩!”
一名亲兵亲眼见到韩浩引着汉军,耀武扬威,胡乱杀死自家弟兄,便道:“韩浩真的反了,末将亲眼见他手持大刀屠杀自家弟兄。”
李典将信将疑,喃喃自语道:“哦,难道韩浩真的反了?”
恰在这时,韩浩引一支军马,大刀阔斧,杀进府来。李典亲兵忙挺起器械,上前相斗,由于人数相差悬输,不片时那些亲兵便一个个尸横就地。韩浩手中大刀连挥,当者披靡,最后一击更是将一名亲兵劈得倒飞出丈余。他露了这一手功夫,面上大有得色,对李典说道:“壶关已被我大汉占了。魏国日薄西山,不久必当灭亡,将军有为之身,岂可居此无为之国,随其覆亡?不如跟我一起改投大汉,将来富贵荣华,享之不尽。”
李典面如死灰,道:“大魏待你不薄,何故背反?”
韩浩道:“我在魏国位不过偏将,且言不听计不用,何谓不薄?今我归了大汉,当即被封为奋威将军,言听计从,你说如此大的差别,我为何不降?将军本事在我之上,以其同快要灭亡的魏国俱死,不如降我大汉,他日封侯拜将,前途不可限量。”
李典啐了他一口,道:“呸!卑鄙小人,有奶便是娘。只恨我当初瞎了狗眼,竟将你这样一个卑鄙小人放进城来!”说着挺起兵器迎将上前,准备先将这个反骨仔灭了,再同汉军决一死战,以报曹操知遇之恩。
他身后数十名亲兵见他冲上,便知其意,忙大步抢将上前,将他拉了回来,一名亲兵说道:“徒死无益!将军先走,我等拼死断后!将军可回邺搬来救兵,为我等报仇!”
数十名亲兵一齐点头,大声呼喝,奋力冲上,与韩浩缠斗。有道是一夫拼命万夫莫当,这些亲兵人人贾勇,个个争先,奋力死战,汉军人数虽多,一时倒也奈何他们不得。李典见追随自己多年,出生入死的亲兵一个接一个惨死,不禁心中恻然,泪水夺眶而出,眼前一片模糊,当下他便欲冲上,和众亲兵同死。转念一想,徒死无益,不如突出重围,搬来救兵,再图恢复。当下一跺脚,扭头便走,向侧门跑去。
韩浩见李典逃走,忙挺刀追赶。李典亲兵一见他抬腿,便知其意,一拥而上,将其拦住,韩浩费了好一阵功夫,才将这伙亲兵一个个解决,四下一瞧,李典已不知去向。
李典出了后门,策马急奔,路上遇到三五名见到功劳眼睛都绿了,不知死字是怎么写的汉军拦住去路。李典好歹也是当时名将,十分轻松的将这些家伙杀散。沿着长街一直向南,不多时到了南门。只见马岱引着汉军在城门口与魏兵接战。魏兵死伤极多,余下的四下乱窜,更有不少人跑到汉军阵中缴械投降,其中只有极少数大魏的铁杆粉丝,武帝的忠实信徒,仍坚守岗位,负隅顽抗,但已是岌岌可危,转眼将灭。李典大喝一声,手挺大刀,冲将上去。这边马岱拍马迎上,正斗间,背后喊声起处,汉军如潮水一般四下涌来,李典抵敌不住,急叫兵士打开城门,亲自断后,引着数百名兵士杀开一条血路,往东南方向逃去。
奔出十数里,山坳里金鼓齐鸣,喊声大震,一彪军马杀到,为大将吴懿,横刀立马,拦住去路,大声叫道:“李典休走,趁早投降,免你一死!”
李典大怒,两腿一夹,策马冲将上去。二将各挺兵器斗了数合,背后马岱麾兵杀来。李典腹背受敌,胸中气血上涌,奋力死战,吴懿抵敌不住,回马便走。李典杀散汉军,望林虑小路而走。吴懿、马岱合兵一处,在后掩杀。李典所随之兵,渐渐稀少。走不得四五里,前面喊声又震,火光又起,马忠骤马舞刀杀来。李典大怒,策马迎上,战不三合,马忠败走,李典不敢恋战,急往山路而走。回顾左右,只剩十余人,且一个个蓬头垢面,狼狈不堪。
李典长长叹了一口气,指挥军马继续前进,又行出十余里。只见两下是山,山边皆芦苇败草,树木丛杂。其时已是五更将尽,天色微明,正奔走间,忽然间道两旁喊声大作,两下伏兵齐出,长钩套索,一时并举,先把李典坐下马绊倒。李典哎哟一声,翻身落马。庞德见李典落马,心下大喜,拎着长绳抢上前来,便要将李典绑成粽子一只。李典见汉军如铁桶一般围裹上前,长叹一声,道:“不想我今日竟死于此处。”四下瞧了一眼,只见小山上许多乱石树木挤在一起,风景一无足观,心想他跟着曹操出生入死,大小数十阵,颇立战功。如今虽不敢说威震寰宇,也算是小有名气。虽然当将领的整日价都过着刀口舔血的日子,以战死杀场,马革裹尸为幸,但自己这么一个名人,既便不得不死,也该死在一个山明水秀、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这样才合自己的身份,也才能保佑子子孙孙,公侯万代。可此间穷山恶水,既便他这个对风水之道一无所知的人,都知道这不是一块吉地,葬身此间,家里的老婆孩子肯定是要倒大霉的。他本不愿忍受被俘之辱,想要抹脖子自尽,可一看到此间风景不佳,雅不愿就这么不明不白的葬身于此。
正犹豫不决之际,忽然喊声大震,一彪军马杀入重围,正是司马懿。李典大喜,舞刀迎上。司马懿大战一场,汉军方退。一名兵士牵过一匹马来,李典飞身上马,司马懿问道:“曼成因何到此,壶关丢了?”
李典羞惭满面,道:“末将不知韩浩已投了汉朝,混进城中为敌张目。还令他上城防守,结果让其大开城门,引汉军入城,失了壶关。末将有眼无珠,还请将军重重责罚。”
司马懿叹道:“我就是担心此事,连夜引军来此,没想到紧赶忙赶,还是来迟了一步。”
李典道:“诸葛亮初得壶关,立足未稳,太尉马上引军杀上,还来得及。”
司马懿道:“你有所不知,此番我未得皇上诏命,私下进兵,所带的军马不多,不足以同诸葛亮相抗。如今诸葛亮既占了壶关地势,我们不可久居此处,宜去漳水险要处安营,再作良图。”
原来司马懿听闻夏侯渊不听李典苦谏,引军出战。担心壶关有失,便即入宫来见曹丕,说道诸葛亮善于用兵,而夏侯渊性格太刚,不死守壶关却引军出战,必中诸葛亮诡计。这壶关是邺城门户,可万万丢不得,须派大臣镇守,自己请旨前往,以策万全。其时曹彰正引大军猛攻易京,而青州刺史臧霸的大军已攻陷乐成、武邑等县,逼近冀州治所信都,各地告急文书好似雪片一般飞来。曹丕中心栗六,手足无措,急需司马懿在旁以备咨询,哪容他拍拍屁屁走人?当下便将头摇的好似拨浪鼓一般,说什么也不放他去。
常言道:“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曹操使尽诡计,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方建起来的这所广厦,如今已是摇摇欲坠,满朝文武之中,也就只有司马懿一人文武双全,堪称栋梁之才,他不顶,又由谁来顶?司马懿也知大魏风雨飘摇,随时可能覆亡,当此关键之时,他不宜离开邺城。可壶关形势岌岌可危,迫在眉睫,不由他不出。于是他便舌灿莲花,陈说利害。可曹丕对夏侯渊极是信任,认定他自有法子克敌制胜,反劝司马懿不必杞人忧天。司马懿见曹丕不肯放人,便写了一封密信,托心腹之人兼程急走,面交夏侯渊,劝他不可贪图一时之利,而使国家蒙万载之羞,当迅回师死守壶关。可那封信到时,夏侯渊已连胜数阵,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又如何听得进司马懿的逆耳忠言?反认为司马懿嫉贤妒能,容不得他人立功,这才出言阻止,对那封能救他性命的书信竟是不加一瞥,一意孤行,引军直进,结果中伏被擒,当真是天堂有路他不走,地狱无门他却闯进来。
司马懿见那封信送出之后,如石沉大海一般,沓无音信。知道夏侯渊凶多吉少,不由得心惊肉跳,又跑进宫中来劝曹丕。怎奈曹丕对夏侯渊很有信心,不免将司马懿的忠言直谏当成了耳旁风,仍是不放他前往壶关。这日晚间司马懿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心中所思都是壶关之事,又怎能睡得着?挨到半夜,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便披衣而起,连夜来到和自己的交情过命的几位将领家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将他们说动,瞒着曹丕点起一支军马。掌管邺城城门的将官也和司马懿相熟,知他连夜出城乃是为解壶关之围,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开门放他们出城。
一路之上,司马懿心神不宁,这眼皮总是跳个不停,他虽是个无神论者,但当此关键之时也不禁有些迷信起来,当下不住催促三军,向西北方向急行。行到林虑,哨探来报,说赵云引着一支军马,于险要之处立营,扼住进兵之路。司马懿见诸葛亮竟在此间布置军马,不由得惊诧万分,心想诸葛亮布置如此周密,肯定是志在必得,这壶关直是危如累卵,不可不往救。于是便令偏将任峻领一支军马直欺到赵云寨前搦战,破口大骂赵云的祖宗一十八代。赵云大怒,引军出战。任峻且战且走,向东面败退,赵云不舍,引军追赶。司马懿则乘赵云往追任峻,大营防守松懈之际,翻山越岭,绕过赵云大营,径投壶关。到得此间恰遇庞德擒拿李典,便即冲入重围来救。
正说话间,忽地身后喊声又起,一支军马杀到。原来赵云追了一阵,觉得不对劲,恐前方有埋伏,便即收兵回营。甫一入营便有哨探来报,言道有一支军马乘大军出寨之时,由山僻小路偷过大营。赵云觉得此事大有可疑,心想估计是司马懿想要偷过自己大营,这才故意使人将自己引开,忙尽起大军来追。
司马懿回头见是赵云军到,道:“诸葛亮已有准备,不可恋战,离此间,再作区处。”李典点了点头,大声呼喝,敌住赵云,司马懿招呼军马夺路而走。两下正在激战,孙礼、马、庞德、马岱、马忠等众将指挥汉军从后杀到,诸葛亮处理完后方之事,此时也到了壶关,亲自引着军马前来接应。十数万汉军列成阵势,如铜墙铁壁一般铺天盖地而来,司马懿麾下仅有万余人,如何抵敌得住?大败亏输,死伤不计其数,余下的撇下司马懿各自觅路逃命。司马懿李典奋力杀出,引着败兵往邺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