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王之隋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九章 岐雍大地震【第一更】

    转眼之间,已是仁寿二年夏四月。杨曦遇袭已经是一个月前的事情。这一个月的时间,对于杨曦来讲,首先要做的就是完成自己的承诺。所幸,他也完成了。豫章王府的管事张耀戚被逼自杀。牢头阚仁的妻儿,却不愿再在大兴城呆下去,决意将阚仁的棺木扶归故乡,苦劝不听之下,杨曦只得任由他们离去。其实,杨曦重视他们,不仅仅是因为是牢头的妻儿,也因为牢头的儿子叫阚棱——正是历史上的那个阚棱。

    四月的阳光开始变的灼热起来,早已不复春日的和煦。夏季的炎热已经初见端倪。此时已经是下午,面对外面,一向爱动的杨曦也躲在自己的寝殿里不出来。望着窗外挂在天空的烈日,写着字杨曦心里郁闷不已。本想去宫外逛逛,但是这样的天气,还是算了吧……

    此时天已是下午,也就是现在下午两点多的样子。正提着比的杨曦突然感觉头有些晕,手一颤,一滴墨汁吊在了洁白的宣纸上。紧接着杨曦感觉大地在颤动,宫殿在左右摇摆。案牍上的烛台随之倒在案牍上,紧接着就掉在地上。烛台边的笔架也到了下来…

    此时的杨曦方才明白过来:地震了

    地震了重生的三年前——也就是西元两千零八年五月十二日十四点二十八分,自己经历过一次。现在,自己还要经历一次

    杨曦心里突然间感觉异常难受,更有悲愤。不为自己,只为这个民族——这个世间最为悠久也是最为高贵的民族——华夏民族,只为这个最为悠久也最为文明国度——华夏。为什么总是多灾多难,为什么总有不断的天灾**,为什么……

    杨曦将笔撂在了案牍上,开始向殿外跑去。只是杨曦没有注意到案牍旁的马札突然倒下,横亘在他的脚下。杨曦抬起脚,便被绊倒在地上,身子向前杵了过去,后脑勺朝地跌了下去,重重地磕在了刚才吊在地上的烛台的底座上。一瞬间,杨曦感觉自己的脑子什么撞了一下,紧接着杨曦便昏了过去:自己要死了么?也好,自己本来就不存在的……

    正在教室里写着作业的杨曦突然感到自己的脑袋晕了一下。“难道是自己中午没有休息,精神不足引起的?”杨曦在脑袋里想着。“可是不对呀……”

    “地震了”杨曦突然听到教室后面一道声音尖叫。杨曦抬起头,看到教室天花板上吊着的日光灯在不停的左右摇晃,整栋教学楼开始摇晃起来。杨曦没有来的及多想,便想教室外面冲去,也幸亏杨曦的作为靠近教室的门。冲到教室外面走廊的杨曦扭头看向楼梯,其余各班的同学都在向留下的空旷地带跑去。有几位老师在楼梯旁边维持着秩序,一个颇为壮实的学生栽倒在地上,离他最近的一个瘦弱的女老师不知道哪来的力气,右手将他拽了起来。她旁边的几位来时高呼着:“别挤大家不要慌张注意安全快点……”

    杨曦的心里突然间感觉到一阵愧疚,觉得自己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不为别的,只因为自己是班干部杨曦不再多想,立马冲进教室里面,右手用力捶打讲桌,对还没有反应过来的同学吼道:“靠近门的,赶快出去大家快出去地震了”

    教室里的同学用自己最快的速度向教室外面冲去,向楼外的操场冲去。见教室里面已经看不到同学了。杨曦便朝教室外面冲去。刚到楼梯边,杨曦便被什么绊了一下,一瞬间,杨曦向地上跌去,而此时,教学楼,有开始晃动起来……

    “啊”杨曦突然间坐了起来。后脑勺的疼痛让他睁开了眼睛。原来是一个梦

    杨曦用右手抹了抹自己眉头上的汗。在看周围,自己在一片黑暗当中,有些疑惑:莫非,自己真的死了?死了还知道疼啊……

    “小郎君,你醒了”一道熟悉的显得十分欣喜的声音将杨曦拉回了现实。杨曦顺着声音望去,一道烛光出现在榻外不远处,烛光照耀着一张欣喜异常,更带着担心的倦容,是朱贵儿杨曦摸着自己疼痛的后脑勺,嘴角抽搐着问到:“贵儿姐姐,我在哪里?怎么回事?”

    “唉,别动”朱贵儿见杨曦用手莫自己的后脑勺,快步走到榻边,用烛台将放在榻边的案几上面的蜡烛点燃。“小郎君,你在自己的榻上。今天下午地震时,你撞到了烛台的底座,留了好多血。等到被发现时,小郎君您已经昏过去了。”朱贵儿一边说,一边扶着杨曦,让他躺下。

    “现在是什么时辰?”杨曦望着外面黝黑的苍穹,问到。

    “已经将近子时了”

    “父王还有母妃他们,还好么?”杨曦有些担心自己的父王和母妃,便赶紧问朱贵儿。

    “小郎君放心,郎君和娘子,平安无事。若是郎君和娘子听到小郎君您醒来便牵挂他们,定然会高兴得不得了。”朱贵儿笑着对杨曦说到。突然,朱贵儿仿佛想起了什么,便站了起来。“哎呀,我得去告诉郎君和娘子,就说小郎君你醒了。看我这记性,着实该打……”

    “贵儿姐姐,莫要打扰父王和母妃了”杨曦阻止到。“他们,怕是已经睡下了吧。”

    “就在刚才,娘子还问小郎君您醒了没有。若是醒来了,就立即告知她。奴婢若是不去,怕是娘子,一晚上都睡不着的。”朱贵儿向杨曦解释着,便端着烛台向外面走去。

    片刻之后,听到杨曦醒来消息的杨广和萧氏便匆匆赶了过来。两个人的衣服都是白天穿的常服,不过,衣服有些凌乱。很显然,两人都没有休息,只是在等杨曦醒来。想到这里,杨曦的鼻子一酸,眼睛里有泪水要流出来。

    萧氏匆匆坐在杨曦的榻边,看到醒来的杨曦,疲倦的两颊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温言对杨曦说到:“毗沙门,醒了。头还疼么?”

    “还有些疼,不过,好多了。”杨曦望着自己的母后还有自己的父王,笑着说。“让父王和母妃为儿臣担心了……”

    “傻孩子,说什么呢。担心你,是疼你。”萧氏用手轻轻掐了掐杨曦的脸蛋儿,扭过头看了看杨广,扭回头笑着对杨曦说到。“父王和母妃不疼你,谁疼你啊……”

    一直站在萧氏后面没有说话的杨广这时点了点头,开口说到:“醒了。醒了就好……”

    “父王,母妃,外面怎么样?皇爷爷和皇奶奶,都还好吧?”对于一向疼爱自己的皇爷爷和皇奶奶,杨曦还是很担心的。毕竟,无论怎么说,他们都是自己的亲人。

    “孝心可嘉还记得问你的皇爷爷还有皇奶奶,也不枉他们平日里疼你放心吧,也不枉他们为你担心一场。”杨广点头说到。“都是平平安安的。”

    “那大兄和二兄,还有大姐,都没事吧?”听到皇爷爷和皇奶奶没有事,杨曦舒了一口气。之后,杨曦又想到了自己的兄长和姐姐,尤其是和自己最为亲近的大姐南阳郡主。

    “他们都很好,不用为他们担心。”萧氏开口说到。

    “郎君,娘子。小郎君刚才才醒来便问郎君和娘子。”旁边的朱贵儿突然插话。杨曦听到朱贵儿的话,便瞪了她一眼,示意她不要说出来。杨广和萧氏听到朱贵儿的话,便对杨曦笑了起来,显然非常高兴。

    杨广和萧氏又和杨曦说了一会儿话,看到他真的没有了大碍,便在杨曦的劝说之下回去休息了。走之前,杨广和萧氏嘱咐杨曦好好休息,还嘱咐朱贵儿一定要照顾好杨曦。顶住了一番之后,杨广和萧氏方才安心的离开……

    望着渐渐消失在自己视线中的杨广和萧氏,杨曦的鼻子又一次发酸,这一次,杨曦再也忍不住,泪水顺着眼角悄无声息地流了出来。杨曦闭上眼睛,将头扭向床榻里侧,不愿让人看到自己流泪。也不知过了多久,杨曦便睡着了,沉沉的……

    等到杨曦再次醒来时,已经是第二日的清晨。看着周围的物什都整整齐齐的摆放着,显然自己的寝殿昨天已经被整理了一遍,而且这卧室是朱贵儿的杰作,因为她是最为清楚自己的习惯的。

    杨曦起床后刚刚来到前厅,便看到自己的大兄杨昭还有自己的大姐从门外向殿中走来。杨曦快步走向前。正在和自己两个兄长说话的南阳郡主扭过头来,看到杨曦正向自己这里走来,便用手指着杨曦,笑着对两位兄长说到:“大兄。看,毗沙门醒了……”

    杨昭抬起头,也看到杨曦正朝这边走来,便笑了起来:“果然南阳,看来我是输了。”

    走到他们面前的杨曦看到他们有说有笑,便有些好奇,问到:“大兄,大姐,什么事情这么高兴?”

    看到杨曦一副好奇猫的样子,杨昭只是指着杨曦哈哈大笑,一直不说话。南阳郡主也一直抿着嘴笑,不吭声。这下杨曦有些着急了,恼了:“大兄,大姐,你们到底说不说?”

    “哈哈,平日中总是沉稳若山的毗沙门,竟然还有着急的时候?”杨昭一开口,便调笑起杨曦来。“当真不容易啊。哈哈哈……”

    杨曦这算是明白过来了,原来他们两个是在拿自己开玩笑。杨曦有些无语,什么时候自己的大兄也有如此无良的一面。杨曦刚想板起脸争上几句,以捍卫自己的……额,尊严,心里想着杨昭的话和自己平日里的样子,也跟着哈哈笑了起来……

    大兴殿中,内侍快步走到杨坚面前,轻声唤到:“大家,大家……”

    正在批阅公文的杨坚抬起头,皱了皱眉头,有些不悦地问到:“何事?”

    “大家,是晋王殿下,南阳郡主,还有弘农王殿下来了。”内侍回话。“此时正在殿外,等候大家相召……”

    坚一听到是自己最为疼爱的三个孙儿和孙女,紧皱的眉头便舒展开了。“快让他们进来”

    “是”内侍一躬身,便退了出去。而此时的杨坚,则在脑子里想着杨昭三人的来意。至于杨曦,是不是的就往大兴殿来。但是,杨昭和南阳郡主,以前倒也经常被传召,但是想在,却是很少能够见到的。杨坚正猜测间,杨昭三人已经到了杨坚面前。

    “孙儿(孙女儿)见过皇爷爷”杨昭三人对杨坚行礼。

    “起来吧”杨坚露出了一个笑容。“毗沙门,你的头还疼么?”

    “会皇爷爷的话,已经不疼了。”杨曦心里有些感动。

    “甚好……”杨坚还想说下去,却被快步进来的内侍所打断。“大家,岐、雍两州紧急公文”

    “快呈上来”一听是紧急公文,杨坚也顾不得和杨昭三人说话。“所奏何事?”

    “昨日地震,波及岐、雍两州,两州上报灾情……”

    PS:今日三更,一更奉上

    小裕在写这章时心里很悲愤,也很激动。这让我想到了三年前地五月。里面梦境所写的,其实是小裕的亲身经历。后天就是“五·一二”大地震的三周年了。发此章,亦是纪念

    中华之殇让我们永远铭记

    中华民族,复兴雄起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