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王之隋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六章 终南山

    六月的终南山,郁郁葱葱,溪水潺潺。正是避暑的好去处。

    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陕西咸阳武功县,东至陕西蓝田,千峰叠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

    终南山地形险阻、道路崎岖,大谷有五,小谷过百,连绵数百里。《左传》称终南山“九州之险”,《史记》说秦岭是“天下之阻”。宋人所撰《长安县志》载:“终南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至蓝田,相距八百里,昔人言山之大者,太行而外,莫如终南。”至于它的丽肌秀姿,那真是千峰碧屏,深谷幽雅,令人陶醉。唐代诗人李白写道:“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

    终南山为道教的发祥地之一。传老子骑青牛西行入秦,至函谷关。时尹喜为函谷关关令,见老子大喜,遂执弟子礼,求其讲经著述。老子留下五千言《道德经》,杳然而去。尹喜便在老子讲经之处创楼观。由是成为“天下道林张本之地”。道教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尹喜为文始真人。

    自尹喜草创楼观,历朝历代于终南山皆有修建。秦始皇在楼观之南筑庙祭祀老子,汉武帝则于讲经台之北建老子祠。其后的魏晋南北朝,北方的道家名流聚集终南山,修筑殿宇,之后,便有了楼观派。到了唐代,因唐宗室认道教始祖老子为圣祖,大力尊崇道教,特别是因楼观道士岐晖曾赞助李渊起义,故李渊当了皇帝后,对楼观道特予青睐。武德初,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宗圣宫。当时主要建筑有文始、三清、玄门等列祖殿,还有紫云衍庆楼和景阳楼等,成为古楼观的中心。

    到终南山避暑,其实是杨曦心里自进入夏季便有的想法,只不过当时还不算炎热,也就作罢了。六月如火的天气,终于给了杨曦一个机会。

    时初晨,一行车队自大兴而出。车上,便是杨曦一行人。还有杨昭。杨昭去终南山避暑,也是他昨日去大兴殿时,碰巧知晓此事。杨坚不放心杨曦一个人,便让杨昭一起前去。杨昭也正热得难受,一听是娶终南山避暑,也答应了下来。

    终南山的险峻,杨曦是知道的。不过,当亲眼看到这高耸入云的高山时,便是另外一回事情了。杨曦前世老乡“科圣”张衡作《西京赋》,曾写道“终南山,脉起昆仑,尾衔嵩岳,钟灵毓秀,宏丽瑰奇,作都邑之南屏,为雍梁之巨障。其中盘行目远,深严邃谷不可探究,关中有事,终南其必争”。杨曦看着眼前需要自己抬头仰望、耸入云端的青翠宝山,顿觉得张衡所写,不为过。其峰入云端,不知顶峰在何处。林木苍翠,谷幽壑深。缭绕在山腰的云雾,将终南山拦腰截断,更让终南山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

    拾阶而上,回望三秦大地。杨曦不由赞叹一声:“好一副壮丽河山!好一座汉家帝都!”

    山下的渭河平原上,一片郁郁葱葱。一块块的田畦,犹如棋盘一般,错落有致。田间的禾苗,正兀自茁壮成长。雄壮的大兴城,兀自矗立在三秦大地。大行宫的磅礴宫殿,异常醒目。便是各个坊市,也是清晰可见。大街上,正在蠕动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远处,伸向远方的迤逦渭河,犹如一条彩带,哺育三秦人的河水,在已经挂在天空的太阳的照耀下,波光闪动。

    “三郎,便在这里休息一下吧。”正喘着粗气的杨昭一屁股坐在路旁的凉亭中,对杨曦说到。

    正在抒发豪情的杨曦回过头,看了看杨昭肥胖的身躯,以及他满是汗水的肥脸,只好无奈地点了点头:“既然大兄想要休息,那就休矣一刻钟吧。太阳已经出来,若是不能早一点赶到地方,只怕会更热了……”

    “如此安排,甚好!”听到杨曦的话,杨昭点了点头。杨昭转过头,看向大兴城的方向,欣赏了一会儿,突然扭过头,笑眯眯的对杨曦说到:“三郎,赋诗一首,如何呀?”

    “没兴致!”杨曦头一扭,直接拒绝。“开玩笑,写终南山的诗句,我可不记得。哦,对了,王维似乎有一首,但是也不应景啊……”

    杨昭只能倏然一叹,嘴里不停的在杨曦旁边念叨:“唉,可惜了,可惜了……”

    杨曦只当没有听到。见众人头休息的差不多了,杨曦抬头看了看太阳,便开口说到:“大兄,可曾休息好?不如我们还是赶路吧。这太阳,越发毒辣了……”

    “也好。”杨昭看了看天空。“我们快一些吧。”

    ……

    费时近一个时辰,杨曦一行人方才到得山顶。再望向大兴方向时,已经看得不太清楚了。山顶虽然也在太阳的照耀之下,不过,因为有山峰吹拂,倒也不感觉热,甚至舒爽之极。山顶东面的不远处,是一块面积不小的平地,杨曦一行人的营地,便在这平地之上。平地紧挨着遮天蔽日的丛林。山顶的西面,那是一条清澈的潺潺溪水,取水,倒也方便的紧。

    “唉……”杨曦突然间哀叹了一声。

    “三郎,你叹什么气啊?”不远处正陶醉在山风里的杨昭听到杨曦倏然一叹,有些奇怪自己这个弟弟为何叹气,便问道。

    “无它,这地方,太高了。”杨曦说到。

    “太高了?”杨昭一头雾水。“此话怎讲?”

    “此处若是在山腰之上,我定然在这里建一所别居。”杨曦指了指周围,说到。

    “这有何难?三郎若是想要再此处建一所别居,建了就是。”杨昭笑了起来,一副原来如此的神情。

    “但是,这里山高路险,陡峭险峻。若要建别居,所耗甚大,怕是有些劳民伤财。”杨曦说到,摇了摇头。“还是算了吧。”

    杨昭深深地看了一眼杨曦,扭头望向终南山伸出,没有再说话,只是在心里默默地想着自己的心事。至于他在想些什么,无人知晓。

    杨曦觉得,如此只是站在这里什么也不做,有些无聊,便开口说到:“大兄。如此站在这里,有些无聊。这山林间,想必定有许多野兔山鸡之类的野物。宫中的饭食,虽则鲜美。但这野味,想必是另外一番味道不如我们到这林间,猎取一些野物,也好尝一些野味。如何?”

    杨昭听到杨曦的话,怦然心动。不过,心里还是有些犹豫:“这……”

    “大兄。我们好不容易出来一趟,若是不做些什么,岂不是白白出来一次?”杨曦用自己明亮的眼睛看着杨昭,说到。

    杨昭看着杨曦一双忽闪忽闪、非常期待的眼睛,有些不忍,不过,还是劝慰道:“三郎,这野味,在宫中,你也没少吃啊……”

    “但是,那些都是进贡的,虽然很好吃。但是,终究比不上自己亲手猎得的野味啊。”杨昭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杨曦打断。“大兄,你觉得呢?”

    杨昭听到杨曦的话,沉默不语。

    杨曦知道自己的大兄已经心动了,沉默只是在犹豫到底要不要打猎。毕竟,这山林之间,还是很危险的。杨曦决定加一把火,便拉着杨昭的袖子,可怜兮兮地哀求道:“大兄——”

    杨昭的心顿时软了下来,轻轻咬了咬牙,便说道:“好!”

    杨曦听到杨昭答应了自己的要求,便高兴的跳了起来,准备向帐篷跑去。这时,后面的杨昭突然喝道:“慢着,三郎。你不能去!”

    正在欢庆的杨曦顿在了那里,扭过头,一副气冲冲地质问杨昭:“为什么?为什么我不能去?”

    “三郎,你太小了。”杨昭看着杨曦,说到。

    “大兄,莫要小瞧人。甘罗尚能十二岁拜相。我就不能去打猎么?”杨曦反问道。

    “三郎,你莫要生气。”杨昭也不生气,只是和气的和杨曦说话。“三郎。我问你。你会拉弓射箭么?”

    杨昭一句话,让杨曦哑口无言。

    是啊,自己会拉弓射箭么?

    答案是,不会!

    打猎,是要用弓箭的。虽说自己,自少林寺归来之后,便在习武。可是,一直没有学习骑射。至于原因,就是自己的年龄太小了。

    这该死的年龄!

    杨曦犹如泄了气的皮球一般,垂头丧气地坐在地上。

    ……

    望着消失在林间的杨昭,杨曦心里羡慕的不得了。但是,又没有办法。谁让自己不会射箭呢?

    打猎,就一定要用弓箭么?

    今日,我就要证明,不用弓箭,也一样打猎。

    杨曦玩弄着自己手中的匕首,眼中闪现着一丝精光。

    趁人不注意,杨曦溜进了茂密的林间。

    -----------------------

    PS:两更了。求推荐,收藏,还有,一切可以求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