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步步连环 后继有人
南京镇守太监卢九德在京师风光过几年,但被御马监推荐给皇帝,带兵去湖广一带支援剿贼之后,军旅生涯确实是辛苦异常,而且还要受督师文臣的指使,友军那些武将军头的跋扈,日子过得很不舒服。
直到莫名其妙的坐上了南京镇守太监的位置,这日子一下子从地下变到了天上,卢九德尽管不知道其中的关窍,可毕竟是好事。
在南京镇守太监的位置上坐了不到三天,就派人给京师司礼监的大太监王承恩送了一笔重礼,这差不多把他这几年的积蓄花掉了八成。
本来大太监王承恩是为了拿下刘福来临时找了卢九德这样一个人选,司礼监和御马监一文一武,彼此之间还是有些矛盾在的,不过这笔重礼送过来,王承恩现这卢九德倒也是知趣,索性是留他在位置上了。
不过卢九德也是不亏,在南京镇守太监的位置上两个月,花出去的银子就全部回到了自己的手中,而且还多了几成。
南直隶的确是太平,凤阳中都、庐州府、安庆府那边驻扎大军,北面是山东兵马,南面是浙江地,环绕之下,这边根本不会有什么兵戈事,平日里也是清闲的很,在这江南繁华之地享受便是了。
可卢九德这太平日子也没有过几天,崇祯十三年六月十三,南京镇守衙门接到急报,说是有流寇从河南归德府方向突入南直隶,沿路告急。
这消息被传信的亲兵报上来的时候,卢九德正在宅邸里面听曲品酒,南京城内几个职司太监一旁作陪,听到这个消息。卢九德呆呆的立在那里,手上的酒杯掉在地上摔碎都没有觉。
南直隶的兵马除却镇守南京、中都凤阳以及长江几个要点地之外,其余的都在湖广和河南南阳府与南直隶的边境部署。
当日间张献忠率乱军突入中都凤阳,烧皇陵,饮酒狂欢三日,结果南直隶各级文武官员。监军太监等人,大批被砍头和撤职。后来当然不愿意重蹈覆辙,结果现在的南直隶西部,屯驻重兵,层层防御。
尽管张献忠现在是在四川狼狈逃窜。可随时有可能窜回湖广,所以南直隶的防御重心就是放在凤阳、庐州、安庆三府。特别是庐州和安庆,更是有所侧重。
反倒是在河南、山东、南直隶三省交界的地方。防御并不是那么严密,因为那边从来没有什么乱贼突入,徐州那边因为是枢纽。素来都是驻扎重兵,加上那边地防护,山东和河南的兵马也有职责,所以卢九德一向不太注意那边。
但今日急报突至,南京镇守太监卢九德才反应过来,徐州兵前段时间被打的伤筋动骨,河南据说兵力全部集中在豫南豫西一带,而那山东总兵李孟。又是从来不理会外面事情的。明明是驻扎重兵的地方,现下居然是最空虚地。
这天接到急报的。可不光是这镇守衙门,南京守备和南京兵部尚书自然也都是接到了徐州那边传信。
大概地情势终于是搞明白了,说是大股的流寇从开封府地方向沿着黄河边一路南来,归德府一共官兵才有五百人,都是龟缩在府城之内不敢出来,在归德府却偏离了黄河的方向,在永城一带进入南直隶。
在南京城内凡是看到这个消息的武将都是大骂,这伙流寇那来那么好地运气,居然从凤阳府和徐州两处的空隙穿过,凤阳府的大兵仓促间调拨不上去。
而徐州兵马因为遭受过失败,眼下保护徐州这个水6运输的枢纽,兵力就已经很紧张,也不敢分兵南下,万一被对方断了后路,漕运受到影响,那事情就越的大了。
兵部尚书、守备和镇守太监三人合议之后,加上在南京城中的诸位大将的意见,得出结论,说是这伙流寇乃是饥民流民,为求食而来,肯定是要朝着富裕地方走来,凤阳府、徐州和淮安府都不会是他们停驻的目标,江北能去地地方,特别是在南直隶之中地范围,也就是扬州府是目标了。
当下的目地就是派兵把流民堵在凤阳府的北面,南京和凤阳中都两处各出兵马,合力堵截,彻底消灭。
对于这支流寇部队的战斗力,卢九德和南京城内的军方大将都没怎么高看,南直隶的兵马灭掉这股流贼,那还是轻松之极的。
南京三人合议之后,可以直接调拨南直隶各处兵马,事后和京师请旨即可,当即一道道军命文书了出去,城内的带兵勋贵和城外的军将,都是整理兵马,急忙的出城渡江,前往扬州府和凤阳府交界。
但调兵的文书了五天之后,徐州又有信使快马送信来,这次的消息让南京城内的诸人又是目瞪口呆,大股的流民经过徐州之后,没有南下,反倒是朝着东边大海而去,去往淮安府北面了。
按照这信笺消息往来需要花费的时间,搞不好这些流民现在已经是过了宿迁,他们去那里做什么?
这不是大问题,真正的问题,大军都在赶往扬州府西边,都在泗州,盱眙一带集结,再调兵恐怕时间会来不及,怕是等待应对之策拿出来,这边已经要进淮安府北面了。
不过着急归着急,但却不如前面那段时间慌张了,东面的大海乃是死地,淮安府北面又是民风强悍之地,大族的家丁和私兵也会给流寇们造成不少的阻力,而且那边还有驻扎在淮北的山东兵马。
一个个消息从北面不断的传到南京城来,又通过明里暗里的消息渠道传到南直隶的富贵之辈耳中,现在最着急的是扬州城内的盐商了,好不容易摆脱了海寇地祸害,怎么又来流寇,而且这些流寇不去那些富裕地方。怎么专门奔着淮北方向去了。
那边可都是盐场和盐业生产的庄园,各家盐商的命根子啊!
天下大灾,南直隶并非无灾,因为南京和凤阳多皇亲勋贵,其余府县多贵官亲戚,土地兼并是大明最厉害的地方之一。无地破产的农民当真是不少,从河南地有大股的流民窜来,这些活不下地南直隶平民也都是纷纷跟随。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过宿迁之后,流民的规模从原来的不足万人。陡然变成了将近三万,已成大祸。
淮安府仓促纠集了四千多人的兵马前往阻截。盐商可是他们地衣食父母,上司里面的上司。眼下马上就要去盐商们在淮北地那些盐场了,盐商们都是震怒。
这四千多兵马,毫无悬念的被流寇们冲垮。连带队地将官都是死于乱军之中,侥幸逃回来的士兵说,贼兵之中有大批的马贼,开战之后乱马冲来,根本无法压住阵脚,接下来往往就是崩溃。
这股流寇再怎么糊涂,再怎么去往临海地绝境,这个都不重要了。目前来说。最关键的就是守住海州一带的盐场。
盐商们当然是坐不住了,现在海州和赣榆一带最能打的兵马是谁。当然是胶州营淮北军的五千部众,这五千部众,一千军兵都能顶住几千马贼的围攻,这些流寇算得了什么。
淮安府的官员。海州盐运使衙门的使,盐商们地手下,流水一般地去往淮北军的驻军所在,请求这支兵马出兵,迎击贼寇。
淮北军地张江今年不过二十几岁的年纪,可做派却是带了多年兵的老油子,满嘴的官腔,说什么“本将所率鲁地军马乃是客军,所守范围乃是海州城池,各位乡老放心,有本军在海州城池定然无忧,只是这其他地方……”
海州城池能守好,可海州知州和盐运使丝毫没有什么高兴的意思,海州一个城池守好有个鸟用,外面的盐场盐田,运盐河边上的盐仓船只才是真正的大头,这些要是毁了,恐怕下半年的淮盐的出货又要受到影响。
眼下湖广的西边已经开始用川盐了,堵了上百年,却在这段时间出了问题,要是这次在被破坏,恐怕连南直隶都要吃外省的盐货了。
但不管盐商和官府们如何的劝说,张江就是巍然不动,说的也是大义凛然“本将是总兵李大人委派,归山东颜巡抚统领,不听他处的命令”,硬生生的把这些人都给堵了回去。
现在的盐商们真是彷徨无计,特别是看到两淮盐业的魁,扬州方家都是张罗着用自家的私兵家将还有募集庄丁去守卫盐场盐田,他们都是更加的慌张。
盐商们目前做的方法有两种,一边是抓紧派人在南京城内活动,让那些高官大将催促在盱眙的兵马尽快转往淮北,这几次的调整目的,带兵的将领都是表示不能再跑,士兵这名来回奔波,很容易就会跑垮了,陕西和湖广剿贼的时候,各处的兵马都有这样的难处,跟不上掉队,反倒是成了匪贼。
这些掉队溃散的军兵到了民间,恐怕是比流寇更大的祸害,仓促间动不得,第二个方法就是去招募马贼来打击这些流寇。
招募马贼来打击流寇,这理由说起来实在是有些可笑,不过当年的盐商陈武也是这么干过,但这也不是个应景的方法,毕竟是远水不解近渴。
沭阳城被大股流寇围攻,不过沭阳城守军民壮登城固守,这些流寇们没有攻坚的能力,也只是在城下鼓噪了几天而已。
在河南濒临饿死的流民们,来到淮北之后,被人引导着连续打破了大庄园和一些乡间的砦堡,找到了大批的存粮和用度物品,这边虽然也是拼命打仗,可比起河南来却能吃饱肚子。
在开封城下的俘虏营中,有些“乡亲”和“热心人”鼓噪所谓淮北富庶,只要是来到这边,最起码也能吃饱饭。
对于这些饥饿赤贫的流民们,吃饱肚子这就是无上的幸福,就值得为这个目标押上性命去拼死作战。
围攻沭阳没有成功,甚至有不少在凤阳府跟从大队的南直隶流民自己走掉。但剩下的还有差不多两万多人,人人都被鼓噪的心中火热,海州城是天下间最富地城池,只要是开了这个城池,大家都可以温饱无忧。
面对这样的局面,盐商们确实是急眼了。方家长子方应忠召集盐商同业密议了一天之后,信使驾乘快马从扬州出,朝着海州而去。
离开沭阳城前往海州的流寇们,沿着官道行进,自从河南归德府进入南直隶之后。这些流寇们就一直没有遇到什么阻碍,但这次却遇到了大麻烦。离开沭阳城七十里左右,遇见了列阵等待的胶州营淮北军。
这次的胶州营淮北军由守备张江亲自带队。火器和火炮都是带了出来,只留下一千人留守。
开封城下的时候,流寇们还有很多都是第一次上战场地菜鸟。这一路行来,很多人都老练了许多,最起码见血不害怕,也敢举起刀剑杀人了。
但这样的进步,面对胶州营的正规军远远不够,尽管他们面对的是新兵为主的部队,更加要命地是,以往一直是冲在前面作为骨干的马贼们。这次却先逃了。
马贼一逃。流寇们整个地队伍就溃散了,等到胶州营的部队冲到跟前地时候。看似威风赫赫的几万流寇,立刻是完全的崩溃掉。
胜利地消息传开,南直隶江北一带都是松了一口气,都对胶州营淮北军有了重新的判断,这山东兵马果然是能战,让河南和南直隶兵马头疼了这么长时间的几万流寇,淮北军四千人居然一战而胜。
也有传闻说,扬州的盐业公会给张江许了二十万两银子,此次作战所有军资花费全包的许诺,这么大的好处,才让张江同意率军出战,打赢了这次,看起来这银子花的还算是值得。
不过,南直隶江北一带放松的早了,被击溃地流寇并不是被全部歼灭,而是分成了大大小小地队伍,完全的分散在淮安府各处,攻击村寨,骚扰盐场盐田,现在因为化整为零,这些流民小队也是灵活机动,开始不过是淮安府地方上恐慌,但现在是淮安府地方上彻底糜烂了。
短短半个月时间之内,就有五家盐场被焚烧,甚至还有一家盐商在乡间地庄园被打破,死伤惨重。
现下盱眙一带集结的官兵总算是可以来到淮安府镇压民乱了,可他们这些兵马根本无法顾及淮安府这么大的地方,只能是固守几个城池。
流民们分散之后对城池根本没有什么威胁了,但盐商们在淮安府并不是靠着城池来赚钱生金,盐场和盐田全在城池之外。
经过那一次的击溃之后,淮北军守备张江再也不愿意随意的出击,说是而今淮北地面不宁,本将保护海州城一方平安才是职责所在,要是再随意出击,恐怕我家大帅不会饶过我云云,这理由说的冠冕堂皇,盐商们也是无可奈何。
而且这次让他们感觉到奇怪的是,上次是花了重金才让张江出战,但现在价钱不管开到多高,张江丝毫不动心,反倒是有翻脸的迹象。
这时候,唯一让人赞叹运气好的,还要说方家,要不说方家几百年下来做到这么大的规模,方家的盐场大都是在海州城附近,这边有胶州营淮北军的大军护卫,贼兵流寇也不敢过来骚扰。
因为生产什么的一直很平稳,扬州的盐商各有盐场盐田,产能都是很大,每年为了不产生压价竞争之类的事情,事先都有商议协定,划分份额,现下许多盐场盐田因为地方上混乱,连一粒盐都都运不出来。
方家和同样在海州和赣榆附近有盐场盐田的盐商们,在这次混乱中没有吃亏,反倒是占了不少的便宜,原本划定的份额既然那几家无法生产出来盐货,自然也就是作废。
因为这次混乱,受益不光是两淮的某些盐商,眼下济宁州的盐运码头上也是红红火火,大批的山东各地盐场出产的盐货从水路汇集到济宁州这边来,然后通过漕运运往各处销售。
扬州盐商是天下富豪之中最顶尖的那一类人。可大家大户,收入虽然巨大,支出却也是不小。
现在盐货地生意受到影响,那些直接被牵扯的盐商们处境一下子就艰难起来,去年底和今年初,海贼骚扰盐场。经济状况已经是受到了不小的损害,加上公摊的那笔“保护费”,本来还指望靠着今年的正常生产把缺口和漏洞补回来,但突然间又是出了这么个事情,许多家都是撑不住了。
实际上这些盐商富豪家中也是有个资金链的问题。一旦收入和支出不平衡,就有崩溃覆灭地危险。现在这危险来了。
扬州城内在七月,茶馆闲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屋漏偏逢连阴雨”。越是那些规模偏小的盐商,在这次的流寇之乱里面受害最大,某某家已经是遣散不少下人和使女。某某家把收藏地古玩字画卖等等。
闲人除了议论这个之外,还异口同声的称赞方老太爷仁义,一方面花钱救助有难地同业,另一方面有在南京城和京师四处的派人活动,准备把淮安府地匪患彻底的剿除。
外人看着是如此,但那些遇到经济困难的盐商是有苦自己知,方家地帮忙可不是毫无代价的慈善,拿出一分银子来。就要拿走一分银子的股份。这些盐商们都是没有背景的弱势人物,本就没什么言权。此刻被对方趁火打劫,也只能是咬牙认了。
要是不认,把家中的下人、使女遣散,卖掉祖传的字画珍玩,这些年靠着官商这个身份做生意,其他途径丝毫不懂,等费用压缩到最低,家中的存货卖光,莫非要自己去做工,妻妾去……
而且方家也动用了各个衙门的关系,扬州盐商是官营,如果无盐可卖,那官府和相关地衙门也可以取消你盐商地资格,到那样的程度,可就是真正地万劫不复,还只能是答应下来。
七月底的时候,越闹越大的豫匪之乱终于是决定了解决的方法,目前唯一可动而且有效的方式,就是请山东兵马入淮安府平靖。
方家在京师和南京都有不少的熟人关系,这次差不多全部动员起来,山东兵马镇守淮北军实际上已经是开了个先例,而且也有左良玉驻扎南阳府屡次带兵入湖广境内平贼的事迹,这山东兵马入淮安府剿匪也是理所应当。
崇祯十三年的八月初,在济宁州的陈六已经是完成了对兖州军九千兵马的动员,准备亲率大军前往淮北平贼,兖州镇守则由老营兼顾,为此李孟重新扩军,编练庄丁九千,入兖州府守备。
看似乱局纷纷,实际上却都是在计划之中,李孟在从开封城返回的时候,差不多已经是预料到了这个结果,凤阳和徐州之间在防御上有个空隙,这个只要是观察那边的情势,就会了解到。
由黄平手下的那些成员在流寇之中鼓动引导,把大批的流民带向南直隶的北部,那些临阵脱逃的马贼都是河南和山东境内的马匪响马,既然那些盐商们能花钱雇佣,胶州营同样也是花钱,这些马贼在山东军士的指挥下,成为这些贼寇里面真正的核心。
张江的率军出击当然也是计划的一部分,整个的流寇团伙溃散之后,马贼和流寇们都是分成千人左右的小队活动,这次给他们指路提供给养的,则是方家在淮北的人员,所以那些背景破败、无甚根基的盐商,他们的产业被精确的打击到了。
这一切都做好之后,剩下的就是方家利用在官场上的关系来做些顺水推舟的事情,比如说山东兵马入境清剿贼寇,这可是很正当的要求,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剿匪什么时候剿灭干净,那可不是胶州营能控制的问题,只要在淮安府驻扎一天,淮安府就要在李孟的控制下一天,他的地盘朝着大明最富庶的省份踏进了一只脚,但这些对他都不重要。
李孟只想快些回到济南自己的府中,因为,他做父亲了……
六月中旬李孟到达了济宁州,听了那边灵山商行掌柜的禀报,并和孔三德这等兖州府的豪商高门聚会几日。
刚要启程离开的时候。济南那边来了快马加急地信使,快马加急可并不是骑着一匹马,拼命的抽打马匹狂奔,而是每几十里设置驿站,信使不断的换乘马匹前进,这样马匹可以保证一个很高的度。连续不断。
大明在天启年的时候还维持着差不多的系统,崇祯年为了省钱裁撤掉了,结果各地信息不畅不说,被裁撤下来地一位驿卒被生活所迫,只得造反。这个人就是李自成。
李孟逐渐掌握山东的权力之后,开始重新恢复驿站。但这驿站每隔几十里就要有轮换的马匹,马匹肯定不能一匹。还要专人饲养,花费实在是巨大,胶州营的财力并不充沛。也只能是在各处胶州营重地之间设立线路。
既然是花费巨大,凡要使用的时候,都是重大地军情之类的,这次地使用却是为了自己有了后代。
而且半路遇见的这名信使,遇见李孟地队伍把消息留下后,却不即刻返回,反倒是朝着济宁州的方向而去,说是要让济宁那边的人也是知道这件“大事”。并且还说。在济南朝着各处都是派出了快马加急地信使,胶州营分镇各处的大将。以及和胶州营相好的各处豪族。
老婆给自己生了个儿子,李孟自然狂喜不已,让自己的心腹和亲朋好友知道,这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但也没有必要用这快马加急,正是创业的时候,为了自己的私事有必要耗费这么大吗,且这通知的范围未免太广了一些,李孟心里暗道:
“我有了儿子,自家高兴是应该,让这么多人知道干什么,莫非是要各方送礼不成,谁出地主意,回去肯定要好好训斥一下!”
后继有人,李孟此时可以说是欣喜若狂,所谓地生气也当不得真,倒不如说是不理解这种做法而已。
不同的时代,不同地阶层,对待这种事情是有不同的处置态度和心态,在这个消息传到李孟这支返回济南的队伍之后,李孟现队伍中,王海和汤二这些心腹将领,亲兵营的那些后备军官们,对待自己的态度有了微妙的变化。
李孟不知道怎么描述,或许可能表达为更加的恭顺,李孟知道自己的手下,特别是王海、汤二还有入选亲兵营的这些军官后备们,都是对自己恭敬和忠心耿耿,这种忠心的程度用死心塌地来形容更加的贴切些。
在这样的忠心的高度上,还要加个更加恭顺。这还真是个比较古怪的比喻,不过李孟还真就是这样的感触。
只是不知道这样的变化因何而来,还有一天的路程到济南的时候,陈六派出的使和孔三德派出的使,在后面赶了上来,重礼自不必说,而且说了许多祝贺的话语,从礼物的规格到祝贺的礼节,都是隆重之极。
李孟终于是觉得这件事,貌似不是自己的私事了,能看出来人人都是郑重之极。
回到济南城之后,说起来这还是李孟第一次见到自己在济南城的新家,不过他却顾不上这个了,换了身干净衣服,简单的冲了下,就去见颜若然和自己的儿子。
刚生下来的小孩子没有张开,实在是说不上好看难看,但在李孟的眼中,这是天底下最美丽的孩子,那种血亲的感觉无法描述,却实实在在存在。
颜若然则是好好的哭了一场,丈夫一直是在外征战,她自己在家操持内务,又是有身孕,可以说是辛苦异常,却还要在外人做出持重有节的姿态,这次心中的倚靠和主心骨回来,自然是放松的哭起来,却让李孟很是愧疚。
和母子相见的时间不久,山东总兵府,甚至是济南城都是开始热闹起来,快马加急的通知已经是传递到各处,有些附近的人都已经赶到,而且济南城外的各处客栈还在不断接纳客人。
对这个李孟却依旧是有些糊涂,礼尚往来是没错,可众人对待这件事的态度却是郑重异常,有些连他婚礼和就职总兵之礼都没有参加的客人,这次却亲身前来,对他的疑惑,老太监解释的很简单:
“如今,你的基业稳了……”今就是不断的追,不断的拼
直到莫名其妙的坐上了南京镇守太监的位置,这日子一下子从地下变到了天上,卢九德尽管不知道其中的关窍,可毕竟是好事。
在南京镇守太监的位置上坐了不到三天,就派人给京师司礼监的大太监王承恩送了一笔重礼,这差不多把他这几年的积蓄花掉了八成。
本来大太监王承恩是为了拿下刘福来临时找了卢九德这样一个人选,司礼监和御马监一文一武,彼此之间还是有些矛盾在的,不过这笔重礼送过来,王承恩现这卢九德倒也是知趣,索性是留他在位置上了。
不过卢九德也是不亏,在南京镇守太监的位置上两个月,花出去的银子就全部回到了自己的手中,而且还多了几成。
南直隶的确是太平,凤阳中都、庐州府、安庆府那边驻扎大军,北面是山东兵马,南面是浙江地,环绕之下,这边根本不会有什么兵戈事,平日里也是清闲的很,在这江南繁华之地享受便是了。
可卢九德这太平日子也没有过几天,崇祯十三年六月十三,南京镇守衙门接到急报,说是有流寇从河南归德府方向突入南直隶,沿路告急。
这消息被传信的亲兵报上来的时候,卢九德正在宅邸里面听曲品酒,南京城内几个职司太监一旁作陪,听到这个消息。卢九德呆呆的立在那里,手上的酒杯掉在地上摔碎都没有觉。
南直隶的兵马除却镇守南京、中都凤阳以及长江几个要点地之外,其余的都在湖广和河南南阳府与南直隶的边境部署。
当日间张献忠率乱军突入中都凤阳,烧皇陵,饮酒狂欢三日,结果南直隶各级文武官员。监军太监等人,大批被砍头和撤职。后来当然不愿意重蹈覆辙,结果现在的南直隶西部,屯驻重兵,层层防御。
尽管张献忠现在是在四川狼狈逃窜。可随时有可能窜回湖广,所以南直隶的防御重心就是放在凤阳、庐州、安庆三府。特别是庐州和安庆,更是有所侧重。
反倒是在河南、山东、南直隶三省交界的地方。防御并不是那么严密,因为那边从来没有什么乱贼突入,徐州那边因为是枢纽。素来都是驻扎重兵,加上那边地防护,山东和河南的兵马也有职责,所以卢九德一向不太注意那边。
但今日急报突至,南京镇守太监卢九德才反应过来,徐州兵前段时间被打的伤筋动骨,河南据说兵力全部集中在豫南豫西一带,而那山东总兵李孟。又是从来不理会外面事情的。明明是驻扎重兵的地方,现下居然是最空虚地。
这天接到急报的。可不光是这镇守衙门,南京守备和南京兵部尚书自然也都是接到了徐州那边传信。
大概地情势终于是搞明白了,说是大股的流寇从开封府地方向沿着黄河边一路南来,归德府一共官兵才有五百人,都是龟缩在府城之内不敢出来,在归德府却偏离了黄河的方向,在永城一带进入南直隶。
在南京城内凡是看到这个消息的武将都是大骂,这伙流寇那来那么好地运气,居然从凤阳府和徐州两处的空隙穿过,凤阳府的大兵仓促间调拨不上去。
而徐州兵马因为遭受过失败,眼下保护徐州这个水6运输的枢纽,兵力就已经很紧张,也不敢分兵南下,万一被对方断了后路,漕运受到影响,那事情就越的大了。
兵部尚书、守备和镇守太监三人合议之后,加上在南京城中的诸位大将的意见,得出结论,说是这伙流寇乃是饥民流民,为求食而来,肯定是要朝着富裕地方走来,凤阳府、徐州和淮安府都不会是他们停驻的目标,江北能去地地方,特别是在南直隶之中地范围,也就是扬州府是目标了。
当下的目地就是派兵把流民堵在凤阳府的北面,南京和凤阳中都两处各出兵马,合力堵截,彻底消灭。
对于这支流寇部队的战斗力,卢九德和南京城内的军方大将都没怎么高看,南直隶的兵马灭掉这股流贼,那还是轻松之极的。
南京三人合议之后,可以直接调拨南直隶各处兵马,事后和京师请旨即可,当即一道道军命文书了出去,城内的带兵勋贵和城外的军将,都是整理兵马,急忙的出城渡江,前往扬州府和凤阳府交界。
但调兵的文书了五天之后,徐州又有信使快马送信来,这次的消息让南京城内的诸人又是目瞪口呆,大股的流民经过徐州之后,没有南下,反倒是朝着东边大海而去,去往淮安府北面了。
按照这信笺消息往来需要花费的时间,搞不好这些流民现在已经是过了宿迁,他们去那里做什么?
这不是大问题,真正的问题,大军都在赶往扬州府西边,都在泗州,盱眙一带集结,再调兵恐怕时间会来不及,怕是等待应对之策拿出来,这边已经要进淮安府北面了。
不过着急归着急,但却不如前面那段时间慌张了,东面的大海乃是死地,淮安府北面又是民风强悍之地,大族的家丁和私兵也会给流寇们造成不少的阻力,而且那边还有驻扎在淮北的山东兵马。
一个个消息从北面不断的传到南京城来,又通过明里暗里的消息渠道传到南直隶的富贵之辈耳中,现在最着急的是扬州城内的盐商了,好不容易摆脱了海寇地祸害,怎么又来流寇,而且这些流寇不去那些富裕地方。怎么专门奔着淮北方向去了。
那边可都是盐场和盐业生产的庄园,各家盐商的命根子啊!
天下大灾,南直隶并非无灾,因为南京和凤阳多皇亲勋贵,其余府县多贵官亲戚,土地兼并是大明最厉害的地方之一。无地破产的农民当真是不少,从河南地有大股的流民窜来,这些活不下地南直隶平民也都是纷纷跟随。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过宿迁之后,流民的规模从原来的不足万人。陡然变成了将近三万,已成大祸。
淮安府仓促纠集了四千多人的兵马前往阻截。盐商可是他们地衣食父母,上司里面的上司。眼下马上就要去盐商们在淮北地那些盐场了,盐商们都是震怒。
这四千多兵马,毫无悬念的被流寇们冲垮。连带队地将官都是死于乱军之中,侥幸逃回来的士兵说,贼兵之中有大批的马贼,开战之后乱马冲来,根本无法压住阵脚,接下来往往就是崩溃。
这股流寇再怎么糊涂,再怎么去往临海地绝境,这个都不重要了。目前来说。最关键的就是守住海州一带的盐场。
盐商们当然是坐不住了,现在海州和赣榆一带最能打的兵马是谁。当然是胶州营淮北军的五千部众,这五千部众,一千军兵都能顶住几千马贼的围攻,这些流寇算得了什么。
淮安府的官员。海州盐运使衙门的使,盐商们地手下,流水一般地去往淮北军的驻军所在,请求这支兵马出兵,迎击贼寇。
淮北军地张江今年不过二十几岁的年纪,可做派却是带了多年兵的老油子,满嘴的官腔,说什么“本将所率鲁地军马乃是客军,所守范围乃是海州城池,各位乡老放心,有本军在海州城池定然无忧,只是这其他地方……”
海州城池能守好,可海州知州和盐运使丝毫没有什么高兴的意思,海州一个城池守好有个鸟用,外面的盐场盐田,运盐河边上的盐仓船只才是真正的大头,这些要是毁了,恐怕下半年的淮盐的出货又要受到影响。
眼下湖广的西边已经开始用川盐了,堵了上百年,却在这段时间出了问题,要是这次在被破坏,恐怕连南直隶都要吃外省的盐货了。
但不管盐商和官府们如何的劝说,张江就是巍然不动,说的也是大义凛然“本将是总兵李大人委派,归山东颜巡抚统领,不听他处的命令”,硬生生的把这些人都给堵了回去。
现在的盐商们真是彷徨无计,特别是看到两淮盐业的魁,扬州方家都是张罗着用自家的私兵家将还有募集庄丁去守卫盐场盐田,他们都是更加的慌张。
盐商们目前做的方法有两种,一边是抓紧派人在南京城内活动,让那些高官大将催促在盱眙的兵马尽快转往淮北,这几次的调整目的,带兵的将领都是表示不能再跑,士兵这名来回奔波,很容易就会跑垮了,陕西和湖广剿贼的时候,各处的兵马都有这样的难处,跟不上掉队,反倒是成了匪贼。
这些掉队溃散的军兵到了民间,恐怕是比流寇更大的祸害,仓促间动不得,第二个方法就是去招募马贼来打击这些流寇。
招募马贼来打击流寇,这理由说起来实在是有些可笑,不过当年的盐商陈武也是这么干过,但这也不是个应景的方法,毕竟是远水不解近渴。
沭阳城被大股流寇围攻,不过沭阳城守军民壮登城固守,这些流寇们没有攻坚的能力,也只是在城下鼓噪了几天而已。
在河南濒临饿死的流民们,来到淮北之后,被人引导着连续打破了大庄园和一些乡间的砦堡,找到了大批的存粮和用度物品,这边虽然也是拼命打仗,可比起河南来却能吃饱肚子。
在开封城下的俘虏营中,有些“乡亲”和“热心人”鼓噪所谓淮北富庶,只要是来到这边,最起码也能吃饱饭。
对于这些饥饿赤贫的流民们,吃饱肚子这就是无上的幸福,就值得为这个目标押上性命去拼死作战。
围攻沭阳没有成功,甚至有不少在凤阳府跟从大队的南直隶流民自己走掉。但剩下的还有差不多两万多人,人人都被鼓噪的心中火热,海州城是天下间最富地城池,只要是开了这个城池,大家都可以温饱无忧。
面对这样的局面,盐商们确实是急眼了。方家长子方应忠召集盐商同业密议了一天之后,信使驾乘快马从扬州出,朝着海州而去。
离开沭阳城前往海州的流寇们,沿着官道行进,自从河南归德府进入南直隶之后。这些流寇们就一直没有遇到什么阻碍,但这次却遇到了大麻烦。离开沭阳城七十里左右,遇见了列阵等待的胶州营淮北军。
这次的胶州营淮北军由守备张江亲自带队。火器和火炮都是带了出来,只留下一千人留守。
开封城下的时候,流寇们还有很多都是第一次上战场地菜鸟。这一路行来,很多人都老练了许多,最起码见血不害怕,也敢举起刀剑杀人了。
但这样的进步,面对胶州营的正规军远远不够,尽管他们面对的是新兵为主的部队,更加要命地是,以往一直是冲在前面作为骨干的马贼们。这次却先逃了。
马贼一逃。流寇们整个地队伍就溃散了,等到胶州营的部队冲到跟前地时候。看似威风赫赫的几万流寇,立刻是完全的崩溃掉。
胜利地消息传开,南直隶江北一带都是松了一口气,都对胶州营淮北军有了重新的判断,这山东兵马果然是能战,让河南和南直隶兵马头疼了这么长时间的几万流寇,淮北军四千人居然一战而胜。
也有传闻说,扬州的盐业公会给张江许了二十万两银子,此次作战所有军资花费全包的许诺,这么大的好处,才让张江同意率军出战,打赢了这次,看起来这银子花的还算是值得。
不过,南直隶江北一带放松的早了,被击溃地流寇并不是被全部歼灭,而是分成了大大小小地队伍,完全的分散在淮安府各处,攻击村寨,骚扰盐场盐田,现在因为化整为零,这些流民小队也是灵活机动,开始不过是淮安府地方上恐慌,但现在是淮安府地方上彻底糜烂了。
短短半个月时间之内,就有五家盐场被焚烧,甚至还有一家盐商在乡间地庄园被打破,死伤惨重。
现下盱眙一带集结的官兵总算是可以来到淮安府镇压民乱了,可他们这些兵马根本无法顾及淮安府这么大的地方,只能是固守几个城池。
流民们分散之后对城池根本没有什么威胁了,但盐商们在淮安府并不是靠着城池来赚钱生金,盐场和盐田全在城池之外。
经过那一次的击溃之后,淮北军守备张江再也不愿意随意的出击,说是而今淮北地面不宁,本将保护海州城一方平安才是职责所在,要是再随意出击,恐怕我家大帅不会饶过我云云,这理由说的冠冕堂皇,盐商们也是无可奈何。
而且这次让他们感觉到奇怪的是,上次是花了重金才让张江出战,但现在价钱不管开到多高,张江丝毫不动心,反倒是有翻脸的迹象。
这时候,唯一让人赞叹运气好的,还要说方家,要不说方家几百年下来做到这么大的规模,方家的盐场大都是在海州城附近,这边有胶州营淮北军的大军护卫,贼兵流寇也不敢过来骚扰。
因为生产什么的一直很平稳,扬州的盐商各有盐场盐田,产能都是很大,每年为了不产生压价竞争之类的事情,事先都有商议协定,划分份额,现下许多盐场盐田因为地方上混乱,连一粒盐都都运不出来。
方家和同样在海州和赣榆附近有盐场盐田的盐商们,在这次混乱中没有吃亏,反倒是占了不少的便宜,原本划定的份额既然那几家无法生产出来盐货,自然也就是作废。
因为这次混乱,受益不光是两淮的某些盐商,眼下济宁州的盐运码头上也是红红火火,大批的山东各地盐场出产的盐货从水路汇集到济宁州这边来,然后通过漕运运往各处销售。
扬州盐商是天下富豪之中最顶尖的那一类人。可大家大户,收入虽然巨大,支出却也是不小。
现在盐货地生意受到影响,那些直接被牵扯的盐商们处境一下子就艰难起来,去年底和今年初,海贼骚扰盐场。经济状况已经是受到了不小的损害,加上公摊的那笔“保护费”,本来还指望靠着今年的正常生产把缺口和漏洞补回来,但突然间又是出了这么个事情,许多家都是撑不住了。
实际上这些盐商富豪家中也是有个资金链的问题。一旦收入和支出不平衡,就有崩溃覆灭地危险。现在这危险来了。
扬州城内在七月,茶馆闲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屋漏偏逢连阴雨”。越是那些规模偏小的盐商,在这次的流寇之乱里面受害最大,某某家已经是遣散不少下人和使女。某某家把收藏地古玩字画卖等等。
闲人除了议论这个之外,还异口同声的称赞方老太爷仁义,一方面花钱救助有难地同业,另一方面有在南京城和京师四处的派人活动,准备把淮安府地匪患彻底的剿除。
外人看着是如此,但那些遇到经济困难的盐商是有苦自己知,方家地帮忙可不是毫无代价的慈善,拿出一分银子来。就要拿走一分银子的股份。这些盐商们都是没有背景的弱势人物,本就没什么言权。此刻被对方趁火打劫,也只能是咬牙认了。
要是不认,把家中的下人、使女遣散,卖掉祖传的字画珍玩,这些年靠着官商这个身份做生意,其他途径丝毫不懂,等费用压缩到最低,家中的存货卖光,莫非要自己去做工,妻妾去……
而且方家也动用了各个衙门的关系,扬州盐商是官营,如果无盐可卖,那官府和相关地衙门也可以取消你盐商地资格,到那样的程度,可就是真正地万劫不复,还只能是答应下来。
七月底的时候,越闹越大的豫匪之乱终于是决定了解决的方法,目前唯一可动而且有效的方式,就是请山东兵马入淮安府平靖。
方家在京师和南京都有不少的熟人关系,这次差不多全部动员起来,山东兵马镇守淮北军实际上已经是开了个先例,而且也有左良玉驻扎南阳府屡次带兵入湖广境内平贼的事迹,这山东兵马入淮安府剿匪也是理所应当。
崇祯十三年的八月初,在济宁州的陈六已经是完成了对兖州军九千兵马的动员,准备亲率大军前往淮北平贼,兖州镇守则由老营兼顾,为此李孟重新扩军,编练庄丁九千,入兖州府守备。
看似乱局纷纷,实际上却都是在计划之中,李孟在从开封城返回的时候,差不多已经是预料到了这个结果,凤阳和徐州之间在防御上有个空隙,这个只要是观察那边的情势,就会了解到。
由黄平手下的那些成员在流寇之中鼓动引导,把大批的流民带向南直隶的北部,那些临阵脱逃的马贼都是河南和山东境内的马匪响马,既然那些盐商们能花钱雇佣,胶州营同样也是花钱,这些马贼在山东军士的指挥下,成为这些贼寇里面真正的核心。
张江的率军出击当然也是计划的一部分,整个的流寇团伙溃散之后,马贼和流寇们都是分成千人左右的小队活动,这次给他们指路提供给养的,则是方家在淮北的人员,所以那些背景破败、无甚根基的盐商,他们的产业被精确的打击到了。
这一切都做好之后,剩下的就是方家利用在官场上的关系来做些顺水推舟的事情,比如说山东兵马入境清剿贼寇,这可是很正当的要求,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剿匪什么时候剿灭干净,那可不是胶州营能控制的问题,只要在淮安府驻扎一天,淮安府就要在李孟的控制下一天,他的地盘朝着大明最富庶的省份踏进了一只脚,但这些对他都不重要。
李孟只想快些回到济南自己的府中,因为,他做父亲了……
六月中旬李孟到达了济宁州,听了那边灵山商行掌柜的禀报,并和孔三德这等兖州府的豪商高门聚会几日。
刚要启程离开的时候。济南那边来了快马加急地信使,快马加急可并不是骑着一匹马,拼命的抽打马匹狂奔,而是每几十里设置驿站,信使不断的换乘马匹前进,这样马匹可以保证一个很高的度。连续不断。
大明在天启年的时候还维持着差不多的系统,崇祯年为了省钱裁撤掉了,结果各地信息不畅不说,被裁撤下来地一位驿卒被生活所迫,只得造反。这个人就是李自成。
李孟逐渐掌握山东的权力之后,开始重新恢复驿站。但这驿站每隔几十里就要有轮换的马匹,马匹肯定不能一匹。还要专人饲养,花费实在是巨大,胶州营的财力并不充沛。也只能是在各处胶州营重地之间设立线路。
既然是花费巨大,凡要使用的时候,都是重大地军情之类的,这次地使用却是为了自己有了后代。
而且半路遇见的这名信使,遇见李孟地队伍把消息留下后,却不即刻返回,反倒是朝着济宁州的方向而去,说是要让济宁那边的人也是知道这件“大事”。并且还说。在济南朝着各处都是派出了快马加急地信使,胶州营分镇各处的大将。以及和胶州营相好的各处豪族。
老婆给自己生了个儿子,李孟自然狂喜不已,让自己的心腹和亲朋好友知道,这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但也没有必要用这快马加急,正是创业的时候,为了自己的私事有必要耗费这么大吗,且这通知的范围未免太广了一些,李孟心里暗道:
“我有了儿子,自家高兴是应该,让这么多人知道干什么,莫非是要各方送礼不成,谁出地主意,回去肯定要好好训斥一下!”
后继有人,李孟此时可以说是欣喜若狂,所谓地生气也当不得真,倒不如说是不理解这种做法而已。
不同的时代,不同地阶层,对待这种事情是有不同的处置态度和心态,在这个消息传到李孟这支返回济南的队伍之后,李孟现队伍中,王海和汤二这些心腹将领,亲兵营的那些后备军官们,对待自己的态度有了微妙的变化。
李孟不知道怎么描述,或许可能表达为更加的恭顺,李孟知道自己的手下,特别是王海、汤二还有入选亲兵营的这些军官后备们,都是对自己恭敬和忠心耿耿,这种忠心的程度用死心塌地来形容更加的贴切些。
在这样的忠心的高度上,还要加个更加恭顺。这还真是个比较古怪的比喻,不过李孟还真就是这样的感触。
只是不知道这样的变化因何而来,还有一天的路程到济南的时候,陈六派出的使和孔三德派出的使,在后面赶了上来,重礼自不必说,而且说了许多祝贺的话语,从礼物的规格到祝贺的礼节,都是隆重之极。
李孟终于是觉得这件事,貌似不是自己的私事了,能看出来人人都是郑重之极。
回到济南城之后,说起来这还是李孟第一次见到自己在济南城的新家,不过他却顾不上这个了,换了身干净衣服,简单的冲了下,就去见颜若然和自己的儿子。
刚生下来的小孩子没有张开,实在是说不上好看难看,但在李孟的眼中,这是天底下最美丽的孩子,那种血亲的感觉无法描述,却实实在在存在。
颜若然则是好好的哭了一场,丈夫一直是在外征战,她自己在家操持内务,又是有身孕,可以说是辛苦异常,却还要在外人做出持重有节的姿态,这次心中的倚靠和主心骨回来,自然是放松的哭起来,却让李孟很是愧疚。
和母子相见的时间不久,山东总兵府,甚至是济南城都是开始热闹起来,快马加急的通知已经是传递到各处,有些附近的人都已经赶到,而且济南城外的各处客栈还在不断接纳客人。
对这个李孟却依旧是有些糊涂,礼尚往来是没错,可众人对待这件事的态度却是郑重异常,有些连他婚礼和就职总兵之礼都没有参加的客人,这次却亲身前来,对他的疑惑,老太监解释的很简单:
“如今,你的基业稳了……”今就是不断的追,不断的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