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顺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五十三章 崇祯十七年初(八千字求月票)

    杨承祖是个粗手大脚,高高瘦瘦的汉子,袁时中和他有几面之缘,却是知道杨承祖从前的模样可是颇为的高壮,之所以眼前这个样子,想必是在大顺境内颠沛流离的缘故。

    他的三千多手下也是距离饿殍的模样不远,据说当日带到朱仙镇北面的屯田田庄安置的时候,有当地的屯田庄头送上饭食,那些人狼吞虎咽,居然吃死了一两百名,好歹一干人都是在大饥荒那边走过来的,对这个有经验,连忙强制性的控制饭量,这才是缓了过来。

    由此也能见到,这些人到底是吃过了多大的苦头。

    朱仙镇那边是虚惊一场,在确认杨承祖这边不是诈降之后,河南巡抚李仙风和开封游击袁时中、归德守备贾大山联名给山东去了一封急信。

    流民大军的骁将杨承祖带着部队来归降,这算是一件大事,而且还是主动归降,这意义比起当年袁时中率领小袁营趁夜投奔都要大,如何安置处理,开封这边的人自然不敢擅自专断。

    河南到山东的加急快马线路已经是颇为的通畅,对于这些中继点,山东采用了相对灵活的方式。在每个中继站这边都是当作灵山商行在外开设的客栈,也接待来往的行商客人,他们所要承担的也就是喂养加急传信的马匹。腊月十五之前又是从山东有明确的命令下来,这才是有李仙风那个密奏。

    市井之中的传言尽管虚妄,却也有他的真实之处,已经是效忠齐国公李孟的河南巡抚李仙风,的确是给朝廷去了一封奏折,里面所说的也是传扬的差不多。

    所谓病急乱投医,而今的大明朝廷也是差不多的状态,河南巡抚李仙风这等身在曹营心在汉地举动,本来就是让人有占便宜的感觉,何况还能抓到部队。

    大明朝廷可是明白一件事。文贵武贱那是扯淡,手中没有部队,说话都没有人听,眼见着在李仙风嘴里,这流贼杨承祖可以为大明效力,这可真是天上掉下来的便宜,从河南到山西大同,也没说让朝廷支应粮饷什么的。那索性是应承了。

    在流民联军的时候,这杨承祖是跺跺脚地面乱颤的大人物,而今率众投降,就讲究不了那么多体面了。

    朱仙镇北面的这个安置流民的屯田田庄,所处地位置颇有深意,四周都有屯田田庄环绕,而且正在忙碌冬季储备的各个田庄的护庄队们,从开封城中撤回来的之后。并没有解散回去干活,而是保持编制,维持战备状态。

    万一有什么不对,这些屯田田庄的护庄队就可以拉出来顶上。等待大军过来平定。祖那是打老了仗的人物,当然知道这个用意是为什么,但自己实心实意的投降,这种事情倒也没心思忌讳。

    这三千多人之中各级的官佐颇为不少,他们是军中地精英。比起普通兵卒来,在战场和逃亡中生存的几率要高得多。被收容的这段时间聚堆闲聊的时候,都是彼此感叹。当年陕西、河南大灾地时候,如果大明朝廷能有这么一个措施可这样的手工根本无法行成大规模的生产,能有什么用。

    李孟看了下手里这支火了口气,琢磨了下。开口说道:

    “既然还有能打造这个的锁匠,让他去兵器制造局看看,看看能不能改进机械,要是能批量制造,所有相关的人。本公都是重赏。”

    郑芝龙送来的重礼之中,就有镶嵌着珠宝地燧枪。这东西在欧洲也是贵族和巨富之中用在装饰和炫耀的物品。

    被李孟现之后,却没有理会他的贵重。而是看重这个燧枪的先进性,立刻是到兵器制造局让他们仿制。

    那些来自西洋地匠人们都是知道有燧枪这个东西。有的人还接触过它的制造,但制造这个东西可不光是知道就能造。机械和工具,这方面要求的很高,一时半会也是应用不上,只能是缓慢的朝这个方向努力了。

    看着郭栋和孙和斗诚惶诚恐地模样,李孟摆摆手,笑着宽慰说道:

    “倒也没有必要内疚,而今咱们胶州营这火绳枪也就足够用了,你们兵器制造局要勤干苦干,不光是要生产出来利器,也要多多的培养匠人,这才是将来山东基业地根本,你们可知道了?”

    山东基业的根本,郭栋和孙和斗听到这个话都是吓了一跳,山东地基业根本应该是田庄和军队,和这匠坊有什么关系,不过李孟对匠坊和工匠的关注也是人所共知地事情,还这是上位者的偏好。

    二人自然不会反驳,一起躬身应答,李孟脑海之中还是有“工业革命”“工业国家”等等词汇,尽管不是太了解,可工业地重要性李孟还是明白,在莱芜的兵器制造局,在兖州府的矿业,在济宁州和胶州的手工工场,这都是将来的工业种子,现在看或许不算什么,可将来必然是前程远大。

    既然造不出来,尽管遗憾,可李孟还是知道重点所在,目前山东火铳都是制式的火绳枪,保证这些枪械的质量和威力,那对山东的军队来说,已经是足够了。

    和山东这边的太平祥和相比,大明其他各处可没有什么太平模样,已经是退到了广宁中屯卫的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惊骇的现,满清的两黄旗开始在沙河驿东边集结兵马,几次派人去和谈都是无人理会。

    难道要把自己从辽西走廊这边赶回关内,一直是以为自己能在山东、大明、满清三方手中游刃有余,获取最大利益的吴三桂真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对满清的摄政王多尔衮来说,想要恢复八旗对关内大败、皇太极驾崩而跌落许多的士气,想要让自己在这个位置上坐的长久,坐的稳固,那就需要不断的取得胜利,目前取得胜利最简单的手段,莫过于还在关外的这些大明兵马,实张献忠在湖广南部和大明的官军连场鏖战,占据的地盘又是失去,那边被朝廷旨意屡次催促的左良玉率军重新进入了空虚的武昌城中。

    对于大西军来说,局面愈的窘迫,按说凭着湘赣之地的大明官军,和张献忠部的战斗力也就是伯仲之间,而且张献忠手下的艾能奇、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几名大将也已经成长起来,可这战斗依旧是打的缩手缩脚。

    原因很简单,湖广之地,在张献忠的侧翼还有大顺李自成的军队驻扎,尽管大顺、大西这两支目前声势最大流民政权彼此称为盟友,而且李自成地兵马和张献忠的兵马偶有接触。退让的都是李自成部。

    可张献忠仍然对大顺兵马提防极严,李自成能不声不响的火并了罗汝才,张献忠和罗汝才的关系很好,天知道会不会被李自成吃掉。

    所以看着湘赣之地的局势大坏,张献忠索性是不再寻求在外经营,而直接是准备西去入川,蜀地封闭,自成体系。进入四川也可以经营出来自己的一番天地,也能防止外面的人攻打进来。

    大西军地主力部队在崇祯十七年的正月和二月间开始向归州、夷陵一带集结,准备逆流顺长江入川。

    谁也不知道,张献忠的这个举动是让李自成的心中松了气还是感觉遗憾,不过大西军如此动向之后,大顺的席大将刘宗敏率领大军北上豫西。

    朝廷一封封旨意旨催促,在陕西收拢兵马的督师侯恂也要率领手下的部队出潼关了,据说这次和从前不同。侯恂和几名总兵商议之后,为了避免从前后勤补给跟不上,军心散乱,导致大兵溃散的情况重

    索性是在当年戚继光地故纸堆里找出了计策。几人有一车,车上放置着士兵们的衣甲和给养,扎营遇敌的时候,就把这些车尾相连作为屏障,这种战法。就是所谓的偏厢车,当年戚继光为了对付草原上地蒙古人而想出来的计策。

    只不过这些车辆却都是手推车。要不然这么大规模的兵马,那里有这么多的畜力可以使用。

    督师侯恂能纠集这么多的人马。不管是粮秣还是军饷,都是个颇为惊人地数目。大明朝廷又是征,责令陕西、山西和北直隶仍在朝廷控制的各个府县。每丁缴纳白银二两,这个政策又是让许多百姓家破人亡。

    可总算是拼凑出来了一支还算拿得出手地军队,大明朝廷就指望这支军队能击败流民军队,为大明挣回几分气运

    在南京的南京镇守太监卢九德率领地几万南兵,看着是可他遭受地压力却也是最大的。

    两淮总兵马罡地大军始终是保持着一个进攻的态势,在江北扬州之地大造船只,看着随时就要渡江的架势,而在凤阳府徐州一带驻军的徐州总兵陈六,则是在庐州府的巢湖大造舟船,看着则是顺流而下的模样。

    这两处兵马足有七万,而且都是强军,卢九德、黄得功、刘良佐不管是应付那一路都是困难,更不用说在是两边同时的保持压力。卢九德不断的调动收缩放线,并且在浙江大肆征兵,可还是感觉到被两头巨兽窥伺,动弹不得。

    崇祯十七年的正月下旬,大同北面的草原上,也是变得不稳定起来……

    在崇祯十六年的腊月中,来自济南城的命令就下到了张坤的手上,这个命令是胶州营的军令中让人很难理解的一件。

    张坤领着一支先遣队北上,击杀向付义,夺得中屯卫大城,又是建立起了永平府最开始的屯田田庄,但却被调到山西大同一代,去一支偏师效力,而且担任的不是主将,这可不是什么奖赏,而更像是一个处罚了。

    不过张坤对这个命令却没有什么方案的,聪明如他,反倒是能猜出来齐国公李孟的用意,也能看出来上面有心要抬举他。

    身在河北总兵张江的麾下,尽管是同族亲戚可以互相,可实际上却也是很大的局限,毕竟亲戚同族之间还要回避嫌疑,身在河北军中,张坤提拔的机会反倒是会少,他之所以主动的去经营田庄,也有从武职转为文职能更有空间前途的意思。

    去往山西大同,他这边也是不含糊,把手边的东西简单的和山东过来的屯田庄头、书办等专业人士交代一下,自己点了两百名亲兵一同前往,而且张坤所选的这些亲兵都是精于火器的。

    从永平府去往山西,看着其中重重艰难险阻,可有了真定府晋州柳家的帮忙,这一切都是容易无比。

    化装成一支商队的张坤一行人在正月二十一到达了大同,按照大明的官职,张坤仅仅是守备和千总之间的职衔,可齐国公先期到达的命令却给张坤一个很高的位置,大同总兵陈永福的副将。

    目前大同在总兵陈永福控制下的部队,有欧曼.加里斯负责的一个步兵团两千人,还会有朝廷任命的大同参将杨承祖率领的四千人,而张坤手中只有两百人,从前在军中的地位也未必高于魏力,这次却被任命为副将,他这个副将,自然就是货真价实的二把手了,好歹陈永福麾下也有一万几千的部队,这副将的含金量可是当真不小。

    团副守备张坤从河间府来到大同府,看这个任命,那里当初设置大同边镇的目的,就是为了防御草原上的蒙古大军,这个敌人一直到今天也是存在的——原来是鞑靼蒙古的土默特部。

    草原上的蒙古部落是很大一股力量,派系林立,主要分为东蒙古和西蒙古,西蒙古大部分是一些蒙古化的突厥和其他民族的力量,而东蒙古则是察哈尔、科尔沁、土默特这些真正的蒙古部落。

    而这些所谓的东蒙古部落,都是满清的同盟或者是从属,几次入关和对大明作战,都有大量的东蒙古部落骑兵参

    就在崇祯十六年底开始,尽管满清鞑虏是采取收缩的大战略,可临近大同边镇的土默特蒙古,却对大同和山西虎视眈眈。

    要知道,卖到盐铁价格在三个月内突然暴涨了十几倍,换谁也是支持不住啊……

    谢谢大家(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节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