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与赢驷僵持(2)
然而,宋初一不太能想明白赢驷究竟是以怎样的心情车裂商鞅。倘若真是传言那样恨商鞅入骨,怎会留下景监?但倘若不恨,又怎么会亲自追击,连一个苟活的机会都吝惜给予?
君心难测,在赢驷身上,宋初一第一次感受到这四个字。
巴蜀那边的消息一时不会传来,但是赢驷把三晋的事情也交给宋初一了,所以依旧忙的不可开交,各路消息接踵而至,她每天光是分析这些消息都用去了三四个时辰。
最终她选择了一个最轻描淡写的手段——散布赵国用计离间韩、魏的消息。
赵、魏之间的邦交关系已经远不如从前,最近十几年还常常发生一些小规模的战争,魏国一再吃亏。现在赵国因内乱元气大损,只要有个充分且名正言顺的理由,魏王会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时机。这个理由,可不会有人在乎究竟真实性是多少。
而宋初一便轻轻的给了这么一个理由。虽说看起来只是件小事,但想要把秦国从中撇清,还真是花了宋初一不少功夫。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自然不是那么好发动,但是商道与政道虽都讲求“利”之一字,但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政道要残酷的多。
魏和赵即使关系不怎么样,但毕竟还做了许多年的盟国,可是如今事情势一变,即使魏国君臣能看出破绽,却还是立刻翻脸了。
宋初一的消息散出去不到半个月,魏国的大军便已抵达赵国边境。
秦国得到消息之后,开始“秘密”备战。
景监寻找张仪的事情延了两次时间,也终于得来音讯——张仪在秦国呆了三个月之后便离开了,半个月前就已经入齐,并且得到齐王赏识。
前一世便是如此,宋初一对这个结果丝毫不讶异,倒是赢驷有些意外。当年齐王二十余岁便能在那些老谋深算的国君中间丝毫不落下风,可想而知其手段不弱。且他重用魏王弃而不用的孙膑,并且敢交托自己的全部信任,这种魄力和自信,泛泛之辈实在难以做到。所以起初赢驷从宋初一口中听说张仪时,并不以为意,但他很了解齐王的识人用人之能,因此也对张仪上了心。
咸阳宫内。
宋初一第五次求见赢驷,却被拦在殿外,武山轻声道,“柱下史请回吧,君上现在不得空。”
“劳烦再去通报一遍,此事乃是秦国头等大事,别的事情都可以放一放。”宋初一道。
武山缩了缩脖子,神情毅然的摇了摇头,“不可,先生莫要为难奴。”
起初因为武山对宋初一的印象不错,所以前两次帮忙去通报了,结果这日子就过的生不如死,他可不敢再触犯君颜。
眼见武山进了殿,烈日炎炎,宋初一站了一会儿便浑身大汗淋漓,她抬头瞧了瞧白晃晃的大太阳,一咬牙,高声喊道,“君上!臣有十万火急之事要奏,事关大秦基业,不可怠慢啊,君上!”
外头开始长篇大论的劝谏,且句句戳着痛处讲。
殿内。
武山立于殿侧,一边看着案边着玄袍的青年,一边听着外面宋初一的劝谏,不知不觉两鬓出了汗,但瞧着那张冷峻的侧脸上依旧是专注的神情,又稍稍松了口气。
“让他闭嘴,进来。”空旷的殿中响起赢驷寒凉的声音。
“喏。”武山立即小跑着出了殿。
片刻,武山领着宋初一走入殿内。
“坐。”赢驷淡淡的吐出一个字,继续埋头看奏简。宋初一则寻了个位置,跪坐在不远处的席榻上看着他。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一个看奏简看的专注,一个盯着美男子看的目不转睛。
武山恭立在赢驷身侧,不禁暗暗抹汗:连续五天了!究竟什么时候才能说句正经话啊!武山看向无所事事的宋初一,心道,君上好歹是在批阅奏简,柱下史这么干坐着竟也能坐的住,实在定力非凡呐!
这是武山比较委婉的想法,若是直接些就是——宋初一的脸皮之厚,全大秦怕是找不出第二个了!人家都不打算搭理她,竟还能这么坦然的坐在这儿!
宋初一第一天来的时候便将所有的利害关系全部都说尽,第二天又重复一遍,赢驷只顾埋头批阅奏简,也不理会她。这两天宋初一觉得再说也没有什么意思了,便开始专注欣赏美男子,只等着他空闲的时候再继续劝谏。
“君上。”宋初一见赢驷批完奏简,立刻抓住机会说话。
赢驷揉了揉太阳穴,淡淡应了一声。
“事不宜迟啊!”宋初一言简意赅的道。
赢驷皱眉,盯着她半晌才道,“你去吧。”
宋初一不知道赢驷为何忽然改变的主意,反正不可能被她执着感动。不管如何,能达到目即可,她不想那么多,当下应了一声,“喏!”
“这是国书,以备不时之需。”赢驷将案上一卷帛书递给武山。
武山捧着国书,双手送到宋初一面前。
“多谢君上!”宋初一心喜,接过帛书便起身告辞,回去准备立刻前往巴蜀。
她心里认为巴蜀是成就霸业的奠基石,倘若能拿下它,秦国图谋中原的日子便不远了。这是宋初一《灭国论》的初衷,所以她对此事尤为上心,连魏、赵那边的战事也都不太关注。
因为相信赢驷是一个能明辨利弊的君主,所以宋初一才如此执着的天天下了朝就来劝谏。
擦。请假条竟然没有发上来。无颜面对乡亲们了。前几天袖纸事情太多,身体有点HOLD不住,崩塌了。各种毛病,肿瘤、反复感冒、颈椎病……最近一段时间在休养中,不能常常上网,但是保证绝不灌水不烂尾,感谢不离不弃的大家。
计划江山十二月底截稿,故事才刚刚开始,算起来每天要打好多字……压力……
另外,提醒一直呆在电脑前的大家也要注意作息和运动,不要像袖纸这样。生命只有一次,健康最重要。
君心难测,在赢驷身上,宋初一第一次感受到这四个字。
巴蜀那边的消息一时不会传来,但是赢驷把三晋的事情也交给宋初一了,所以依旧忙的不可开交,各路消息接踵而至,她每天光是分析这些消息都用去了三四个时辰。
最终她选择了一个最轻描淡写的手段——散布赵国用计离间韩、魏的消息。
赵、魏之间的邦交关系已经远不如从前,最近十几年还常常发生一些小规模的战争,魏国一再吃亏。现在赵国因内乱元气大损,只要有个充分且名正言顺的理由,魏王会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时机。这个理由,可不会有人在乎究竟真实性是多少。
而宋初一便轻轻的给了这么一个理由。虽说看起来只是件小事,但想要把秦国从中撇清,还真是花了宋初一不少功夫。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自然不是那么好发动,但是商道与政道虽都讲求“利”之一字,但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政道要残酷的多。
魏和赵即使关系不怎么样,但毕竟还做了许多年的盟国,可是如今事情势一变,即使魏国君臣能看出破绽,却还是立刻翻脸了。
宋初一的消息散出去不到半个月,魏国的大军便已抵达赵国边境。
秦国得到消息之后,开始“秘密”备战。
景监寻找张仪的事情延了两次时间,也终于得来音讯——张仪在秦国呆了三个月之后便离开了,半个月前就已经入齐,并且得到齐王赏识。
前一世便是如此,宋初一对这个结果丝毫不讶异,倒是赢驷有些意外。当年齐王二十余岁便能在那些老谋深算的国君中间丝毫不落下风,可想而知其手段不弱。且他重用魏王弃而不用的孙膑,并且敢交托自己的全部信任,这种魄力和自信,泛泛之辈实在难以做到。所以起初赢驷从宋初一口中听说张仪时,并不以为意,但他很了解齐王的识人用人之能,因此也对张仪上了心。
咸阳宫内。
宋初一第五次求见赢驷,却被拦在殿外,武山轻声道,“柱下史请回吧,君上现在不得空。”
“劳烦再去通报一遍,此事乃是秦国头等大事,别的事情都可以放一放。”宋初一道。
武山缩了缩脖子,神情毅然的摇了摇头,“不可,先生莫要为难奴。”
起初因为武山对宋初一的印象不错,所以前两次帮忙去通报了,结果这日子就过的生不如死,他可不敢再触犯君颜。
眼见武山进了殿,烈日炎炎,宋初一站了一会儿便浑身大汗淋漓,她抬头瞧了瞧白晃晃的大太阳,一咬牙,高声喊道,“君上!臣有十万火急之事要奏,事关大秦基业,不可怠慢啊,君上!”
外头开始长篇大论的劝谏,且句句戳着痛处讲。
殿内。
武山立于殿侧,一边看着案边着玄袍的青年,一边听着外面宋初一的劝谏,不知不觉两鬓出了汗,但瞧着那张冷峻的侧脸上依旧是专注的神情,又稍稍松了口气。
“让他闭嘴,进来。”空旷的殿中响起赢驷寒凉的声音。
“喏。”武山立即小跑着出了殿。
片刻,武山领着宋初一走入殿内。
“坐。”赢驷淡淡的吐出一个字,继续埋头看奏简。宋初一则寻了个位置,跪坐在不远处的席榻上看着他。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一个看奏简看的专注,一个盯着美男子看的目不转睛。
武山恭立在赢驷身侧,不禁暗暗抹汗:连续五天了!究竟什么时候才能说句正经话啊!武山看向无所事事的宋初一,心道,君上好歹是在批阅奏简,柱下史这么干坐着竟也能坐的住,实在定力非凡呐!
这是武山比较委婉的想法,若是直接些就是——宋初一的脸皮之厚,全大秦怕是找不出第二个了!人家都不打算搭理她,竟还能这么坦然的坐在这儿!
宋初一第一天来的时候便将所有的利害关系全部都说尽,第二天又重复一遍,赢驷只顾埋头批阅奏简,也不理会她。这两天宋初一觉得再说也没有什么意思了,便开始专注欣赏美男子,只等着他空闲的时候再继续劝谏。
“君上。”宋初一见赢驷批完奏简,立刻抓住机会说话。
赢驷揉了揉太阳穴,淡淡应了一声。
“事不宜迟啊!”宋初一言简意赅的道。
赢驷皱眉,盯着她半晌才道,“你去吧。”
宋初一不知道赢驷为何忽然改变的主意,反正不可能被她执着感动。不管如何,能达到目即可,她不想那么多,当下应了一声,“喏!”
“这是国书,以备不时之需。”赢驷将案上一卷帛书递给武山。
武山捧着国书,双手送到宋初一面前。
“多谢君上!”宋初一心喜,接过帛书便起身告辞,回去准备立刻前往巴蜀。
她心里认为巴蜀是成就霸业的奠基石,倘若能拿下它,秦国图谋中原的日子便不远了。这是宋初一《灭国论》的初衷,所以她对此事尤为上心,连魏、赵那边的战事也都不太关注。
因为相信赢驷是一个能明辨利弊的君主,所以宋初一才如此执着的天天下了朝就来劝谏。
擦。请假条竟然没有发上来。无颜面对乡亲们了。前几天袖纸事情太多,身体有点HOLD不住,崩塌了。各种毛病,肿瘤、反复感冒、颈椎病……最近一段时间在休养中,不能常常上网,但是保证绝不灌水不烂尾,感谢不离不弃的大家。
计划江山十二月底截稿,故事才刚刚开始,算起来每天要打好多字……压力……
另外,提醒一直呆在电脑前的大家也要注意作息和运动,不要像袖纸这样。生命只有一次,健康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