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1 驱虎 三 还有月票吗?
会议结束后,大部分与会将领都鱼贯而出,不过常瑞青、赵振、吴石、张国焘,还有今天上午才到南京白崇禧、彭d怀、林祚大三人都没有离开会议室。
“恺荫,把刚刚从天眼那里得到的消息说一下吧。”常瑞青指了下张国焘道。
“苏联、印度现在正在诱惑日本同咱们开战,还要在德里搞一个什么祝捷庆典,想叫日g高层去参观。武田亨的心思也活泛起来了,听从了山本五十六的建议准备先拿下欧胡岛,然后再考虑下一步的行动。”
“下一步行动?知道是什么吗?”吴石追问。
张国焘微微摇头:“这个不知道,可能武田自己也没有想好,不过多半是两种可能,一是和咱们过不去;二是南下澳大利亚。”
“靠猜可不成,一定要搞清楚具体的方向,这个非常重要。”吴石看了看常瑞青,接着又道:“耀如,如果日本人南下澳洲就好了,咱们要先把印度阿三从中东打出去。”
“不是如果,告诉天眼,一定要促使日军南下澳洲!”常瑞青斩钉截铁的命令道。
白崇禧、吴石、赵振和彭d怀等人同时一愣,他们并不知道天眼的真实身份,没想到这个间谍神通广大到这种地步。白崇禧追问道:“耀如,有把握吗?”
“可以一试。”常瑞青淡淡地道:“总有七八成把握吧。”他想了想又道:“不过光靠天眼恐怕不行,武田亨也不是那么容易左右的人。”
“耀如。我有个想法。“赵振接过话题道:“可以让研轰七曝一下光,还可以夸大一下研轰七的数量。让日本人误以为我们已经拥有了一定数量的远程重型轰炸机。”
研轰七的最大航程超过3000公里,即使在搭载5吨炸弹的情况下。最大航程仍然超过2300公里,从海参崴和南朝鲜(已经交给大韩民国)出发可以覆盖日本本土的大部分区域,还可以用来摧毁日本在桦太岛的石油设施。
常瑞青道:“我看可以,恺荫,你去和空军的杨总司令商量一下,看看怎么安排。”
“明白了。”张国焘点了点头,也给常瑞青出了个主意:“总理。根据天眼的报告,日本人对新加坡要塞非常忌惮,这个要塞离开他们的主要石油采集地苏门答腊岛的巨港油田非常近。一旦开战。从新加坡起飞的俯冲轰炸机都能把巨港油田炸毁。要不咱们也在新加坡要塞部署一些俯冲轰炸机和中型轰炸机?”
白崇禧插话道:“不行,新加坡要塞是一线基地,太容易遭到日军突袭,在开战前不能部署太多的飞机。不过新加坡要塞的驻军应该增加。那里居民要尽快疏散。战备物资也要开始储备,要做好被日军围攻的准备。我估计一旦我们同日本开战,新加坡要塞一定是第一个遭到攻击的对象。”
“已经布置下去了。”常瑞青思索下说:“不仅是新加坡,吉隆坡、关丹、马六甲、沙阿兰、槟城、纳土纳群岛、文莱、山打根和巴拉望岛都做了防备。”
白崇禧微微皱眉,有些不安地道:“南洋那么大,还有那么多岛屿,光守是守不过来的。”他想想又道:“而且靠轰炸油田也不一定能吓倒日本人,他们在战前就储备了不少石油。夺取巨港油田和巴厘巴板油田后,他们的石油产量远远超过消耗。多余的部分都储备起来了,好像还是我们帮着运输的。”
这个时空因为中国在背后暗助日本,所以美国人的潜艇并没有对日本的南洋运输线构成什么威胁。巨港的石油直接用日本油轮运到新加坡,然后由中国油轮运往釜山港,再由日本油轮从釜山把石油运回本土储备起来。这一路由日本油轮负责的航线极短,在日本驱逐舰的层层保护下,美国潜艇根本无从下手,而由中国负责的运输线虽长,但中国一来和美国算友邦;二来这样的行为也没有违反国际上面的“中立准则”;所以美国也无可奈何。不过日本本土的石油和各种战略物资储备却因此变得非常充足。
“不、不用太担心日本,”常瑞青摇头说:“他们不是咱们的对手,不大会上门送死的。”他的唇角流露出一丝玩味。“俗话说惹不起、躲得起,他们惹不起我们,正好躲到澳大利亚去,不是么?”
白崇禧稍稍愣了下,随即点点头,日本即使拼了命来和中国作战也没有多少胜利的希望,除非苏联能在西线战场创造奇迹,否则就是中美夹攻日本。唯一的出路就是“躲”到澳洲去,英国人现在就剩最后一口气了,所以澳洲是肯定守不住的。那些澳洲以后,日本就有退路了,即使本土和南洋群岛统统沦陷,他们也能在澳大利亚重新建国。至于中国追杀到澳洲去的可能性倒不太大,毕竟战后中国不过是世界第三强国,美德两国都不会希望中国拥有太大的领土和太多的资源……
看到没有人再提出建议,常瑞青神色严肃地道:“对日政策就先定下来了,一是要做好一战的准备;二是驱虎吞狼,促使他们南下澳洲。”他又扫了眼众人,接着说道:“三嘛,还是要给他们一点幻想……中日都是gcd领导下的亚洲国家,又同文同种,是东亚文明的栋梁,不应该自相残杀。如果日本gcd可以改变苏维埃革命的路线,改走国家社会主义道路,中日两国两党完全可以和平共处,成为共同抵抗西方文明入侵东方的盟友。”
在座的众人互相看看,谁都没有对常瑞青的话提出异议。他们心里都明白,东方世界只能有一个领袖。所以中日在战后成为盟友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现在抛出这个政策不过是暂时稳住日本人。因为大中华联邦在实现中日一体之前,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要解决。那就是印度!这次常瑞青把白崇禧、彭d怀和林祚大从前线召回,就是要讨论对付印度的。
“健生、石穿、阳春,你们对印度和中东战场有什么看法?”常瑞青直入主题了。
“耀如,从印度红军在中东战场的表现来看,中亚m斯林和印度m斯林肯定是打不过他们的。”白崇禧斟酌着说:“如果我们一定要消灭印g政权,恐怕必须出动三百万以上的国防军,而且也不一定会得手。因为印度民众还是非常拥护印g的。”
常瑞青微微点头,印度现在的情况有点像历史上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鲁易是伟大领袖,印度gcd光荣正确。领导3.5亿印度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婆罗门封建主义、国大党官僚资本主义),又雄赳赳、气昂昂出兵中东打败了一百多万英美联军。而且眼下的印g还没有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根据情报,这是托洛茨基向鲁易提出暂时不要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因为托洛茨基认为印度农业的积累不足,耕种方式也非常原始。人均耕地面积又小。如果硬要盲目推行集体化政策,代价肯定比苏联当年更惨重。类似的话历史上赫秃子也和太祖讲过,不过鲁易倒是勉强听进去了,所以现在印度人民还是耕者有其田的,因此绝大部分都衷心拥护gcd拥护“鲁太祖”的。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如果一定要“征服”印度也不是办不到,但是代价肯定不小,而且现在的印度又有什么值得中国付出太多东西呢?这个国家千百年来积累下的财富要么在革命战争中毁灭。要么就被逃离印度的上层阶级带走,而且印度的自然资源也不算丰富。不过是可耕地面积大一些,但十之**又非常贫瘠,只有印度西北的旁遮普地区能算得上土地肥沃。
不过这样的肥沃土地对现在大中华联邦来说也不算什么。本来常瑞青也以为温暖湿润的土地必然肥沃,不过当上中国总理后他才从农业部送上来的报告中了解到这个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南方湿润地区的土地往往非常贫瘠,因为太多的雨水黑带走土地中的矿物质形成不适宜粮食生产的红土地,除非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比如爪哇岛的火山泥就很肥沃,尼罗河每年也会给埃及带来非常肥沃的泥土),一般情况下热带地区的粮食亩产量都不高。而且温暖的气候虽然有利于植物生长,但对粮食作为的生长没有什么好处,虽然可以长出双季稻、三季稻,但是每一季的亩产都不高,费时费力没有多少效益,还不如用来种植某些经济作物比较实惠。
倒是某些高纬度地区,只要不是太冷同时又能解决灌溉水源问题,通常都是肥沃的产量区。比如另一个时空的中国东北、哈萨克斯坦、乌克兰、波兰、俄罗斯的南西伯利亚和伏尔加河流域都是重要的产量区,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土地也非常肥沃,只是由于人口太少开发不足而没有产出太多的粮食,另外哈萨克斯坦和南西伯利亚的人口也不多,土地资源同样没有得到较好的利用。所以大中华联邦的粮食安全用不着依赖印度阿三的那几亩薄田,只要搞好西伯利亚、远东和中亚的农业开发就行了。
如果不是鲁易和印度gcd坚决站在苏联一边,又出兵帮着苏联防守中东产油区,常瑞青还真没有什么兴趣去打印度。不过现在,中印又不得不战。旁遮普的肥沃土地可以不要,中东的石油可是必须要控制住的,而且印度阿三还源源不断往苏联派出国际主义战士……
想到这里,常瑞青的眉毛一扬。 “阳春,”他问林祚大道:“隆梅尔回德国了么?”
“已经回德国了,5月18日离开吉达港的。”5月18日就是胡赖斯战役的第二天,希特勒在确信英美已经在中东彻底失败后,用急电召回了隆梅尔。林祚大道:“隆梅尔离开之前曾经对我说,德国准备出售武器给哈里发。还可以向哈里发军派遣军事顾问。具体的交易细节,稍后会由德国驻阿拉伯帝国大使馆同我谈判。”
也就是说,德国准备承认阿拉伯帝国了!常瑞青指了下赵振:“又霖。你亲自走一趟柏林去和希特勒当面谈判。要求德国免费提供150个轻步兵师和10个轻装甲师的装备给阿拉伯帝国,另外还要1500门100mm口径以上的大炮、500架飞机和10亿马克的低息贷款。至于军事顾问,哈里发军不需要。”
听到这些条件,赵振怔了一下:“耀如,希特勒恐怕没有那么好说话吧?”
“他会同意,即使这次不同意,下一次也会同意的。”常瑞青冷冷一笑:“因为我们不会白要他的东西。只要他肯答应我们就会向印度西北进军,还将在卡拉奇发动一场登陆作战,从而截断印度和苏联的联系。”
赵振点了点头。印度炮火加上苏联武器才会构成战斗力。从第二次中东会战的情况看,这种印度炮灰兵的战斗力大约相当于英美军队的三分之一,德军的六分之一,如果把印度炮灰直接编入苏联红军。战斗力应该还能再提高一倍。而且这种炮灰兵数量太多。几乎可以无限供应。所以理论上说,只要印度和苏联之间的联络不被切断,托洛茨基就能依靠无穷无尽的印度炮灰和德国人拼消耗。虽然以德国人的军事实力,他们可以把所有的印度炮灰和苏联炮灰都杀光,但是在这之前他们自己也会死上一大堆。德国的人口可不多,就算用1个金发碧眼的日耳曼“超人”去换10个印度人,希特勒也会心疼的。而以德国目前掌控的庞大重工业实力,常瑞青索要的这些武器装备根本不算什么。
“阳春。现在哈里发军的情况怎么样?”常瑞青又问林祚大道:“有没有可能反攻埃及?”
埃及是中东人口最多的国家,控制了埃及。哈里发就不怕没有兵员,再拿到德国人白给的武器装备,就能迅速将军队扩充到200万以上,这样就有本钱反攻阿拉伯半岛了。
“不能。”林祚大明白常瑞青的想法,可哈里发军的情况现在还不允许发动进攻:“哈里发军在第二次中东会战中也蒙受了一定的损失,特别是装甲部队损失惨重,失去了大部分的坦克和装甲车。另外,中东印度红军的力量非常强大,虽然他们在之前的战斗中也损失较大,至少有100万人伤亡,但是这些伤亡都很快得到了补充。哈里发军总参谋部认为,如果要在短期内反攻埃及,就必须得到中国国防军的直接支援,至少需要一个装甲骑兵军和两个空军师,另外还德国方面的配合。”
“虞薰,”常瑞青问陆军总司令兼国防部副部长吴石道:“能拿得出一个装甲骑兵军和两个空军师么?”
“如果在西伯利亚和中亚没有大的军事行动就能拿出这些兵力。”吴石想了想,又道:“耀如,印度作战准备什么时候发动?需要准备多少兵力?”
“石穿,你说呢?”常瑞青问彭d怀道。
彭d怀极不愿意进攻印度gcd,不过身为军人他还是如实回答道:“虽然印度gcd极得人心,但也不是所有的印度人都热烈拥护他们的。原先的印度教徒贱民是最热爱印度gcd的,m斯林特别是印度西北和阿富汗的m斯林就不怎么喜欢gcd了。所以我们如果要对印度全境用兵,那么至少需要200万到250万兵力,而且还必须解决管理大片占领区和3亿多占领区民众的问题。”
“不,我们不会对印度全境用兵。”
彭d怀在心里面松了口气:“这样的话,有100万军队应该够了。”
“是国防军还是友邦军队?”常瑞青又问。
“是国防军,中国国防军!”彭d怀强调道。他的中国远征军虽然挂着中国的牌子,不过主力却是韩国国防军,战斗力差了不是一点半点,要不然也不会被印度阿三打败了。他顿了顿又道:“如果换成友邦军队的话,恐怕需要200万以上才能达成目标。”
“健生,你说呢?”常瑞青看看白崇禧。
“耀如,”白崇禧思索着道:“真主党军的扩编和训练已经完成,目前武装了60万人,变成4个集团军12个军36个师,武器装备都是苏械,大炮、坦克都不缺。另外,印度m斯林联军现在也扩充到了40万,装备同样以苏械为主,比不上真主党军。”说到这里,白崇禧忽然皱起了眉毛:“不过现在有一个问题,真主党和印度m斯林联盟都在打各自的算盘,双方都想当老大,谁也不服谁的。”(未完待续。。)
“恺荫,把刚刚从天眼那里得到的消息说一下吧。”常瑞青指了下张国焘道。
“苏联、印度现在正在诱惑日本同咱们开战,还要在德里搞一个什么祝捷庆典,想叫日g高层去参观。武田亨的心思也活泛起来了,听从了山本五十六的建议准备先拿下欧胡岛,然后再考虑下一步的行动。”
“下一步行动?知道是什么吗?”吴石追问。
张国焘微微摇头:“这个不知道,可能武田自己也没有想好,不过多半是两种可能,一是和咱们过不去;二是南下澳大利亚。”
“靠猜可不成,一定要搞清楚具体的方向,这个非常重要。”吴石看了看常瑞青,接着又道:“耀如,如果日本人南下澳洲就好了,咱们要先把印度阿三从中东打出去。”
“不是如果,告诉天眼,一定要促使日军南下澳洲!”常瑞青斩钉截铁的命令道。
白崇禧、吴石、赵振和彭d怀等人同时一愣,他们并不知道天眼的真实身份,没想到这个间谍神通广大到这种地步。白崇禧追问道:“耀如,有把握吗?”
“可以一试。”常瑞青淡淡地道:“总有七八成把握吧。”他想了想又道:“不过光靠天眼恐怕不行,武田亨也不是那么容易左右的人。”
“耀如。我有个想法。“赵振接过话题道:“可以让研轰七曝一下光,还可以夸大一下研轰七的数量。让日本人误以为我们已经拥有了一定数量的远程重型轰炸机。”
研轰七的最大航程超过3000公里,即使在搭载5吨炸弹的情况下。最大航程仍然超过2300公里,从海参崴和南朝鲜(已经交给大韩民国)出发可以覆盖日本本土的大部分区域,还可以用来摧毁日本在桦太岛的石油设施。
常瑞青道:“我看可以,恺荫,你去和空军的杨总司令商量一下,看看怎么安排。”
“明白了。”张国焘点了点头,也给常瑞青出了个主意:“总理。根据天眼的报告,日本人对新加坡要塞非常忌惮,这个要塞离开他们的主要石油采集地苏门答腊岛的巨港油田非常近。一旦开战。从新加坡起飞的俯冲轰炸机都能把巨港油田炸毁。要不咱们也在新加坡要塞部署一些俯冲轰炸机和中型轰炸机?”
白崇禧插话道:“不行,新加坡要塞是一线基地,太容易遭到日军突袭,在开战前不能部署太多的飞机。不过新加坡要塞的驻军应该增加。那里居民要尽快疏散。战备物资也要开始储备,要做好被日军围攻的准备。我估计一旦我们同日本开战,新加坡要塞一定是第一个遭到攻击的对象。”
“已经布置下去了。”常瑞青思索下说:“不仅是新加坡,吉隆坡、关丹、马六甲、沙阿兰、槟城、纳土纳群岛、文莱、山打根和巴拉望岛都做了防备。”
白崇禧微微皱眉,有些不安地道:“南洋那么大,还有那么多岛屿,光守是守不过来的。”他想想又道:“而且靠轰炸油田也不一定能吓倒日本人,他们在战前就储备了不少石油。夺取巨港油田和巴厘巴板油田后,他们的石油产量远远超过消耗。多余的部分都储备起来了,好像还是我们帮着运输的。”
这个时空因为中国在背后暗助日本,所以美国人的潜艇并没有对日本的南洋运输线构成什么威胁。巨港的石油直接用日本油轮运到新加坡,然后由中国油轮运往釜山港,再由日本油轮从釜山把石油运回本土储备起来。这一路由日本油轮负责的航线极短,在日本驱逐舰的层层保护下,美国潜艇根本无从下手,而由中国负责的运输线虽长,但中国一来和美国算友邦;二来这样的行为也没有违反国际上面的“中立准则”;所以美国也无可奈何。不过日本本土的石油和各种战略物资储备却因此变得非常充足。
“不、不用太担心日本,”常瑞青摇头说:“他们不是咱们的对手,不大会上门送死的。”他的唇角流露出一丝玩味。“俗话说惹不起、躲得起,他们惹不起我们,正好躲到澳大利亚去,不是么?”
白崇禧稍稍愣了下,随即点点头,日本即使拼了命来和中国作战也没有多少胜利的希望,除非苏联能在西线战场创造奇迹,否则就是中美夹攻日本。唯一的出路就是“躲”到澳洲去,英国人现在就剩最后一口气了,所以澳洲是肯定守不住的。那些澳洲以后,日本就有退路了,即使本土和南洋群岛统统沦陷,他们也能在澳大利亚重新建国。至于中国追杀到澳洲去的可能性倒不太大,毕竟战后中国不过是世界第三强国,美德两国都不会希望中国拥有太大的领土和太多的资源……
看到没有人再提出建议,常瑞青神色严肃地道:“对日政策就先定下来了,一是要做好一战的准备;二是驱虎吞狼,促使他们南下澳洲。”他又扫了眼众人,接着说道:“三嘛,还是要给他们一点幻想……中日都是gcd领导下的亚洲国家,又同文同种,是东亚文明的栋梁,不应该自相残杀。如果日本gcd可以改变苏维埃革命的路线,改走国家社会主义道路,中日两国两党完全可以和平共处,成为共同抵抗西方文明入侵东方的盟友。”
在座的众人互相看看,谁都没有对常瑞青的话提出异议。他们心里都明白,东方世界只能有一个领袖。所以中日在战后成为盟友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现在抛出这个政策不过是暂时稳住日本人。因为大中华联邦在实现中日一体之前,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要解决。那就是印度!这次常瑞青把白崇禧、彭d怀和林祚大从前线召回,就是要讨论对付印度的。
“健生、石穿、阳春,你们对印度和中东战场有什么看法?”常瑞青直入主题了。
“耀如,从印度红军在中东战场的表现来看,中亚m斯林和印度m斯林肯定是打不过他们的。”白崇禧斟酌着说:“如果我们一定要消灭印g政权,恐怕必须出动三百万以上的国防军,而且也不一定会得手。因为印度民众还是非常拥护印g的。”
常瑞青微微点头,印度现在的情况有点像历史上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鲁易是伟大领袖,印度gcd光荣正确。领导3.5亿印度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婆罗门封建主义、国大党官僚资本主义),又雄赳赳、气昂昂出兵中东打败了一百多万英美联军。而且眼下的印g还没有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根据情报,这是托洛茨基向鲁易提出暂时不要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因为托洛茨基认为印度农业的积累不足,耕种方式也非常原始。人均耕地面积又小。如果硬要盲目推行集体化政策,代价肯定比苏联当年更惨重。类似的话历史上赫秃子也和太祖讲过,不过鲁易倒是勉强听进去了,所以现在印度人民还是耕者有其田的,因此绝大部分都衷心拥护gcd拥护“鲁太祖”的。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如果一定要“征服”印度也不是办不到,但是代价肯定不小,而且现在的印度又有什么值得中国付出太多东西呢?这个国家千百年来积累下的财富要么在革命战争中毁灭。要么就被逃离印度的上层阶级带走,而且印度的自然资源也不算丰富。不过是可耕地面积大一些,但十之**又非常贫瘠,只有印度西北的旁遮普地区能算得上土地肥沃。
不过这样的肥沃土地对现在大中华联邦来说也不算什么。本来常瑞青也以为温暖湿润的土地必然肥沃,不过当上中国总理后他才从农业部送上来的报告中了解到这个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南方湿润地区的土地往往非常贫瘠,因为太多的雨水黑带走土地中的矿物质形成不适宜粮食生产的红土地,除非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比如爪哇岛的火山泥就很肥沃,尼罗河每年也会给埃及带来非常肥沃的泥土),一般情况下热带地区的粮食亩产量都不高。而且温暖的气候虽然有利于植物生长,但对粮食作为的生长没有什么好处,虽然可以长出双季稻、三季稻,但是每一季的亩产都不高,费时费力没有多少效益,还不如用来种植某些经济作物比较实惠。
倒是某些高纬度地区,只要不是太冷同时又能解决灌溉水源问题,通常都是肥沃的产量区。比如另一个时空的中国东北、哈萨克斯坦、乌克兰、波兰、俄罗斯的南西伯利亚和伏尔加河流域都是重要的产量区,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土地也非常肥沃,只是由于人口太少开发不足而没有产出太多的粮食,另外哈萨克斯坦和南西伯利亚的人口也不多,土地资源同样没有得到较好的利用。所以大中华联邦的粮食安全用不着依赖印度阿三的那几亩薄田,只要搞好西伯利亚、远东和中亚的农业开发就行了。
如果不是鲁易和印度gcd坚决站在苏联一边,又出兵帮着苏联防守中东产油区,常瑞青还真没有什么兴趣去打印度。不过现在,中印又不得不战。旁遮普的肥沃土地可以不要,中东的石油可是必须要控制住的,而且印度阿三还源源不断往苏联派出国际主义战士……
想到这里,常瑞青的眉毛一扬。 “阳春,”他问林祚大道:“隆梅尔回德国了么?”
“已经回德国了,5月18日离开吉达港的。”5月18日就是胡赖斯战役的第二天,希特勒在确信英美已经在中东彻底失败后,用急电召回了隆梅尔。林祚大道:“隆梅尔离开之前曾经对我说,德国准备出售武器给哈里发。还可以向哈里发军派遣军事顾问。具体的交易细节,稍后会由德国驻阿拉伯帝国大使馆同我谈判。”
也就是说,德国准备承认阿拉伯帝国了!常瑞青指了下赵振:“又霖。你亲自走一趟柏林去和希特勒当面谈判。要求德国免费提供150个轻步兵师和10个轻装甲师的装备给阿拉伯帝国,另外还要1500门100mm口径以上的大炮、500架飞机和10亿马克的低息贷款。至于军事顾问,哈里发军不需要。”
听到这些条件,赵振怔了一下:“耀如,希特勒恐怕没有那么好说话吧?”
“他会同意,即使这次不同意,下一次也会同意的。”常瑞青冷冷一笑:“因为我们不会白要他的东西。只要他肯答应我们就会向印度西北进军,还将在卡拉奇发动一场登陆作战,从而截断印度和苏联的联系。”
赵振点了点头。印度炮火加上苏联武器才会构成战斗力。从第二次中东会战的情况看,这种印度炮灰兵的战斗力大约相当于英美军队的三分之一,德军的六分之一,如果把印度炮灰直接编入苏联红军。战斗力应该还能再提高一倍。而且这种炮灰兵数量太多。几乎可以无限供应。所以理论上说,只要印度和苏联之间的联络不被切断,托洛茨基就能依靠无穷无尽的印度炮灰和德国人拼消耗。虽然以德国人的军事实力,他们可以把所有的印度炮灰和苏联炮灰都杀光,但是在这之前他们自己也会死上一大堆。德国的人口可不多,就算用1个金发碧眼的日耳曼“超人”去换10个印度人,希特勒也会心疼的。而以德国目前掌控的庞大重工业实力,常瑞青索要的这些武器装备根本不算什么。
“阳春。现在哈里发军的情况怎么样?”常瑞青又问林祚大道:“有没有可能反攻埃及?”
埃及是中东人口最多的国家,控制了埃及。哈里发就不怕没有兵员,再拿到德国人白给的武器装备,就能迅速将军队扩充到200万以上,这样就有本钱反攻阿拉伯半岛了。
“不能。”林祚大明白常瑞青的想法,可哈里发军的情况现在还不允许发动进攻:“哈里发军在第二次中东会战中也蒙受了一定的损失,特别是装甲部队损失惨重,失去了大部分的坦克和装甲车。另外,中东印度红军的力量非常强大,虽然他们在之前的战斗中也损失较大,至少有100万人伤亡,但是这些伤亡都很快得到了补充。哈里发军总参谋部认为,如果要在短期内反攻埃及,就必须得到中国国防军的直接支援,至少需要一个装甲骑兵军和两个空军师,另外还德国方面的配合。”
“虞薰,”常瑞青问陆军总司令兼国防部副部长吴石道:“能拿得出一个装甲骑兵军和两个空军师么?”
“如果在西伯利亚和中亚没有大的军事行动就能拿出这些兵力。”吴石想了想,又道:“耀如,印度作战准备什么时候发动?需要准备多少兵力?”
“石穿,你说呢?”常瑞青问彭d怀道。
彭d怀极不愿意进攻印度gcd,不过身为军人他还是如实回答道:“虽然印度gcd极得人心,但也不是所有的印度人都热烈拥护他们的。原先的印度教徒贱民是最热爱印度gcd的,m斯林特别是印度西北和阿富汗的m斯林就不怎么喜欢gcd了。所以我们如果要对印度全境用兵,那么至少需要200万到250万兵力,而且还必须解决管理大片占领区和3亿多占领区民众的问题。”
“不,我们不会对印度全境用兵。”
彭d怀在心里面松了口气:“这样的话,有100万军队应该够了。”
“是国防军还是友邦军队?”常瑞青又问。
“是国防军,中国国防军!”彭d怀强调道。他的中国远征军虽然挂着中国的牌子,不过主力却是韩国国防军,战斗力差了不是一点半点,要不然也不会被印度阿三打败了。他顿了顿又道:“如果换成友邦军队的话,恐怕需要200万以上才能达成目标。”
“健生,你说呢?”常瑞青看看白崇禧。
“耀如,”白崇禧思索着道:“真主党军的扩编和训练已经完成,目前武装了60万人,变成4个集团军12个军36个师,武器装备都是苏械,大炮、坦克都不缺。另外,印度m斯林联军现在也扩充到了40万,装备同样以苏械为主,比不上真主党军。”说到这里,白崇禧忽然皱起了眉毛:“不过现在有一个问题,真主党和印度m斯林联盟都在打各自的算盘,双方都想当老大,谁也不服谁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