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用意
沈从、岑庚二人,把他们的分析共享到了网络上。
北宋嘉佑三年,首都开封瘟疫盛行,民不聊生,仁宗皇帝专门派遣了,殿前太尉洪信到江西的信州龙虎山,宣请天师张真人到朝廷来祈禳瘟疫。
洪太尉到信州了贵溪县,游览上清宫伏魔殿时,不听劝阻擅自打开了伏魔殿的殿门,掀开伏魔殿的那块大石碑、再掘开了大石龟压着的一块青石板,石板底下,是一个万丈深浅地穴,一道黑气从穴里冲出来,直冲上半天空,散作百十道金光,向四面八方而去。
据说这就是“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一共一百零八个魔君”的来历。
读完了《水浒传》,我们现在可以得知,这一百零八个魔君,就是梁山的一百零八位好汉。
知道了这一点之后,李凡先生为什么要这样写?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宋仁宗为什么要派洪信到伏魔殿去?
因为出现了天灾。
而洪信到了伏魔殿之后,不听劝阻的放出了一百零八个魔君,这是人祸。
两者联系起来,便是天灾引起了人祸。
所以,可以说梁山起义故事的来源,一方面由天意注定,另外一方面很重要的又是人为的。
试想一下,如果宋仁宗不派洪信到伏魔殿去,他能去掀开那个青石板么?没有掀开那个青石板,不就没有梁山好汉的故事了么。
所以,这也的开篇意在说明,梁山为什么会有起义的缘由。梁山起义不仅仅是由天意造成的,实际上还是由人操作而成的,而这个人恰恰是洪信,由仁宗皇帝派下来的。
而我们都知道,仁宗时期是北宋的盛世,那么,《水浒传》显然就隐含着一种很深层的寓意,就是从盛世里去寻求乱世的根源。
只是,这个盛世所隐含的乱世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李凡先生并没有明说,也没有做出很准确的叙述。
又或者李凡先生已经隐晦的叙述了原因,只是我们暂时还没有发现。
但不管怎样,这都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一个问题。
尤其是对于历史研究者来说,更是值得去深思。
至于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开篇的第一个人物是高俅?而且还用了大量的笔墨,去写高俅的发迹史。
这个问题现在来看,其实已经不难理解。
其目的是为了奠定《水浒传》这部作品的基调,到了徽宗时期,宋朝的天下大乱,是自上而乱。
如果不先写高俅,而是先写我们熟知的梁山好汉,那就变成了天下大乱,是从下而乱,就怪不得宋朝的皇帝和朝廷了。
这样一来,梁山好汉们的起义,就有了不同的意味。
所以,李凡先生先写高俅,是为了说明大宋王朝的朝廷里,有了奸臣贼子,民间才会有人作乱。
另外,还有更加重要的一点,也是李凡先生构思整部作品,最绝妙的地方之一。
李凡先生先写高俅的发迹史,其实已经暗示了,宋江领导的梁山起义会失败,同时也揭示了为什么会失败的原因。
因为,他们反抗的其实并不是统治者,而是只是想要除掉高俅等奸臣而已,他们对皇帝还是忠心的。
同时,还暗示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领导者们,是一定会接受朝廷招安的。
而这,也是他们会接受朝廷招安的原因。
……
以上便是沈从、岑庚二人,关于那两个问题的分析和解答。
无数的书迷们看过之后,全都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原来如此!
原来李凡这样开篇,有着如此之深的用意。
现在看了两位名家的分析之后,他们能够非常轻易的理解,并不复杂。
但如果没有两位名家的分析,让他们自己去琢磨,他们怕是永远也琢磨不出个所以然来。
看样子,他们想要真正的看懂《水浒传》,是完全离不开名家们的解读了。
而知晓了开篇先写高俅的发迹史的用意和暗示之后,一众书迷们又纷纷感慨。
原来,《水浒传》并不美好的结局,在开篇的时候就已经暗示了。
网络上,书迷们为此非常的感慨。
“唉!原来李凡先生一开始就暗示了,《水浒传》的结局并不美好,可惜那个时候没人能懂。”
“我是真的不太喜欢宋江,如果不是他,梁山众好汉们的结局,定然不会这样凄凉。”
“宋江其实应该是整部作品中,刻画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但他真的不太讨喜。”
“我绝对认同沈从先生之前的分析,晁盖就是宋江害死的,宋江这个人的功利心太强了。”
“算了,我们还是少讨论结局了,说说前面的故事吧,精彩得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对对,不去说结局了,我们说前面,有太多太多的地方,都值得我们好好的讨论讨论。”
“……”
……
《水浒传》的完结,对于外界来说,是一件大事。
除了名人名家们的各种分析解读,书迷们的各种讨论之外,众多的媒体们也报道不止。
“完结!李凡先生以‘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品《水浒传》,于今日正式完结。”
“你真的看懂《水浒传》了吗?浅谈《水浒传》中一些隐藏的秘密。”
“‘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岑庚先生如此评价《水浒传》。”
“全民议《水浒》!李凡先生《水浒传》今日完结,引发全民热议!”
“……”
……
外界全都在热议《水浒传》,让央视电视剧频道主任王进,感受到了一种颇大的压力。
《水浒传》如此的火爆,如果他们拍摄出来的电视剧作品,不能让观众们满意的话,那问题可就大了。
央视丢不起这个人。
所以,王进绝对不允许,拍摄出来的电视剧作品不理想。
因此,他带上已经组建完成的《水浒传》电视剧剧组,风风火火的又赶到了三圣村,请李凡给剧组的准备情况把一下关,然后给剧组提一提意见和建议。
李凡对此自然乐意,他也希望央视这次拍摄的《水浒传》电视剧,能够拍出理想的效果。
因此,李凡对于剧组的到来,非常的欢迎,同时也对剧组的准备工作,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和修改建议。
王进和整个剧组人员喜不自禁,对于李凡的意见和修改建议,他们如获至宝。
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和修改建议之后,李凡也就不再关注剧组的事情了。
他相信,有了自己的那些意见和修改建议,央视一定能够拍出,让人非常满意的《水浒传》电视剧作品。
已经不再需要他去操心了。
有这操心的时间,他还不如出去四处转一转,来得逍遥自在。
……
北宋嘉佑三年,首都开封瘟疫盛行,民不聊生,仁宗皇帝专门派遣了,殿前太尉洪信到江西的信州龙虎山,宣请天师张真人到朝廷来祈禳瘟疫。
洪太尉到信州了贵溪县,游览上清宫伏魔殿时,不听劝阻擅自打开了伏魔殿的殿门,掀开伏魔殿的那块大石碑、再掘开了大石龟压着的一块青石板,石板底下,是一个万丈深浅地穴,一道黑气从穴里冲出来,直冲上半天空,散作百十道金光,向四面八方而去。
据说这就是“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一共一百零八个魔君”的来历。
读完了《水浒传》,我们现在可以得知,这一百零八个魔君,就是梁山的一百零八位好汉。
知道了这一点之后,李凡先生为什么要这样写?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宋仁宗为什么要派洪信到伏魔殿去?
因为出现了天灾。
而洪信到了伏魔殿之后,不听劝阻的放出了一百零八个魔君,这是人祸。
两者联系起来,便是天灾引起了人祸。
所以,可以说梁山起义故事的来源,一方面由天意注定,另外一方面很重要的又是人为的。
试想一下,如果宋仁宗不派洪信到伏魔殿去,他能去掀开那个青石板么?没有掀开那个青石板,不就没有梁山好汉的故事了么。
所以,这也的开篇意在说明,梁山为什么会有起义的缘由。梁山起义不仅仅是由天意造成的,实际上还是由人操作而成的,而这个人恰恰是洪信,由仁宗皇帝派下来的。
而我们都知道,仁宗时期是北宋的盛世,那么,《水浒传》显然就隐含着一种很深层的寓意,就是从盛世里去寻求乱世的根源。
只是,这个盛世所隐含的乱世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李凡先生并没有明说,也没有做出很准确的叙述。
又或者李凡先生已经隐晦的叙述了原因,只是我们暂时还没有发现。
但不管怎样,这都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一个问题。
尤其是对于历史研究者来说,更是值得去深思。
至于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开篇的第一个人物是高俅?而且还用了大量的笔墨,去写高俅的发迹史。
这个问题现在来看,其实已经不难理解。
其目的是为了奠定《水浒传》这部作品的基调,到了徽宗时期,宋朝的天下大乱,是自上而乱。
如果不先写高俅,而是先写我们熟知的梁山好汉,那就变成了天下大乱,是从下而乱,就怪不得宋朝的皇帝和朝廷了。
这样一来,梁山好汉们的起义,就有了不同的意味。
所以,李凡先生先写高俅,是为了说明大宋王朝的朝廷里,有了奸臣贼子,民间才会有人作乱。
另外,还有更加重要的一点,也是李凡先生构思整部作品,最绝妙的地方之一。
李凡先生先写高俅的发迹史,其实已经暗示了,宋江领导的梁山起义会失败,同时也揭示了为什么会失败的原因。
因为,他们反抗的其实并不是统治者,而是只是想要除掉高俅等奸臣而已,他们对皇帝还是忠心的。
同时,还暗示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领导者们,是一定会接受朝廷招安的。
而这,也是他们会接受朝廷招安的原因。
……
以上便是沈从、岑庚二人,关于那两个问题的分析和解答。
无数的书迷们看过之后,全都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原来如此!
原来李凡这样开篇,有着如此之深的用意。
现在看了两位名家的分析之后,他们能够非常轻易的理解,并不复杂。
但如果没有两位名家的分析,让他们自己去琢磨,他们怕是永远也琢磨不出个所以然来。
看样子,他们想要真正的看懂《水浒传》,是完全离不开名家们的解读了。
而知晓了开篇先写高俅的发迹史的用意和暗示之后,一众书迷们又纷纷感慨。
原来,《水浒传》并不美好的结局,在开篇的时候就已经暗示了。
网络上,书迷们为此非常的感慨。
“唉!原来李凡先生一开始就暗示了,《水浒传》的结局并不美好,可惜那个时候没人能懂。”
“我是真的不太喜欢宋江,如果不是他,梁山众好汉们的结局,定然不会这样凄凉。”
“宋江其实应该是整部作品中,刻画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但他真的不太讨喜。”
“我绝对认同沈从先生之前的分析,晁盖就是宋江害死的,宋江这个人的功利心太强了。”
“算了,我们还是少讨论结局了,说说前面的故事吧,精彩得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对对,不去说结局了,我们说前面,有太多太多的地方,都值得我们好好的讨论讨论。”
“……”
……
《水浒传》的完结,对于外界来说,是一件大事。
除了名人名家们的各种分析解读,书迷们的各种讨论之外,众多的媒体们也报道不止。
“完结!李凡先生以‘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品《水浒传》,于今日正式完结。”
“你真的看懂《水浒传》了吗?浅谈《水浒传》中一些隐藏的秘密。”
“‘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岑庚先生如此评价《水浒传》。”
“全民议《水浒》!李凡先生《水浒传》今日完结,引发全民热议!”
“……”
……
外界全都在热议《水浒传》,让央视电视剧频道主任王进,感受到了一种颇大的压力。
《水浒传》如此的火爆,如果他们拍摄出来的电视剧作品,不能让观众们满意的话,那问题可就大了。
央视丢不起这个人。
所以,王进绝对不允许,拍摄出来的电视剧作品不理想。
因此,他带上已经组建完成的《水浒传》电视剧剧组,风风火火的又赶到了三圣村,请李凡给剧组的准备情况把一下关,然后给剧组提一提意见和建议。
李凡对此自然乐意,他也希望央视这次拍摄的《水浒传》电视剧,能够拍出理想的效果。
因此,李凡对于剧组的到来,非常的欢迎,同时也对剧组的准备工作,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和修改建议。
王进和整个剧组人员喜不自禁,对于李凡的意见和修改建议,他们如获至宝。
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和修改建议之后,李凡也就不再关注剧组的事情了。
他相信,有了自己的那些意见和修改建议,央视一定能够拍出,让人非常满意的《水浒传》电视剧作品。
已经不再需要他去操心了。
有这操心的时间,他还不如出去四处转一转,来得逍遥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