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后妃传珍珠传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4章:夜如何其夜未央(下)

    次日牟羽可汗移地建下诏曰:“葛勒可汗可贺敦、大唐宁国公主无子特遣回唐”。

    午后一干人等都打点好行李离开哈刺巴刺合孙。李承宷、哲米依、李婼及随从往敦煌李豫、沈珍珠带秀莹、程元振、严明及诸侍从回大唐虽目的地不同但仍有十余里同路。沈珍珠知自此别后与哲米依、李婼恐难再有相见之日黯然神伤但见李承宷、哲米依夫妻恩爱情笃合同李婼皆能远避长安纷争长居世外桃源之地深为他们庆幸。

    分别之际沈珍珠不禁与哲米依、李婼合拥饮泣兹为长别山长水阔此生难与再逢如默延啜如回纥山水深悟古人所言“悲莫悲兮生别离”何等契合。待哲米依三人骑马走远后沈珍珠仍长立远眺直至她们的身影消失在广袤草原的那一端又向哈刺巴刺合孙城回望心绪徐徐沉静坐回马车。

    李豫已在车内等候良久握着她的手道:“我已叮嘱下去咱们前行度不必过快一切以你的身子为要。”沈珍珠心中倦怠漠然道:“都由着你罢你已如愿以偿该当满意了吧。”李豫变色:“我早该想到你答应我不过是为了承宷、哲米依她们三人。”沈珍珠淡然道:“本来就是如此。”

    李豫眸光渐敛清泠如雪道:“那我便只能顾惜你腹中的胎儿了。”霍的掀开帷帘跳下马车。

    自此之后月余一行人赶路依旧不急不缓李豫却再未踏入沈珍珠马车一步。沈珍珠在六年前怀有李适时妊娠反应便十分厉害这一次既要赶路且时近八月大漠草原天气炎热干燥一路上常呕吐得气喘咻咻严明与程元振倒总来照应只是爱莫能助毫无办法。

    沈珍珠常在呕吐得半昏半沉半梦半醒时想:这样也甚好虽回长安只要众人觉他不再钟情在意于她她便不会为他带来麻烦与困扰他的骨血孩儿确实是该留在他身边不该随着她漂泊的这样也好……许多时候禁不住泪流满面。

    到底是支撑不住一日驻营休憩午夜间突然便热起来浑身如火烧汤煎八月高温下身子却不住寒战气喘吁吁她独处营帐中只得用尽全力拿起身畔水囊投掷击动帐帷。

    四方惊动她也软软靠倒席上心智尚明四肢已无法着力。许多人闹哄哄的进帐来又出去严明、程元振、秀莹、随行略通岐黄的侍从……

    李豫大步冲入帐中见此情形一把将她搂入怀声音微微颤:“还不开方煎药!”因为路途遥远且知沈珍珠身怀有孕离开回纥前李婼曾替李豫一行料理打点了不少药材故有此说。

    那通岐黄的侍从道:“娘娘此病来势迅猛但最多只能进用温和之药以期能慢慢降温好转若用药过猛必会损及胎儿。”李豫听出话中含意又急又怒:“慢慢好转?若她有什么三长两短孤要这腹中胎儿何用!”沈珍珠泪水潸然而下纤指缓缓上滑轻轻拉了下他的衣袖。他垂看她她温存而坚决的朝他摇头。

    李豫轻叹口气挥手屏退众人。他埋于她颈项间仿佛哀恳“我们莫再赌气可好?你我两心依旧这样不过是两相伤害罢了。”沈珍珠在身体孱弱间意志消减想着此生如斯快乐甚少已至今时今日何苦勉强自己一点点抬手终于回抱住李豫。

    李豫欢喜无量但见沈珍珠在他怀中再复寒战抖忧心如焚连连道:“你绝不能有事咱们用药好么?”沈珍珠反复摇头神智迷糊李豫面容渐近渐远喃喃说道:“俶不我要留下孩子一定要……”她依稀中感觉李豫将她紧紧搂抱深深叹息他青茬的胡须厮磨在她的额头脸颊教她安适舒意身心缓缓放开舒展。

    这种感觉沉泛已久。

    再度醒来时她仍倚在李豫怀中惊觉嘴中余存药水苦辛之味下意识手抚腹部怆惶坐起。李豫半眯着眼休憩的也坐起手轻抚过她的额角欣然笑道:“已退热你好了。”沈珍珠惊惶问道:“你给我服药了?”

    李豫似笑非笑的看着她:“那是当然不然怎能病愈?”沈珍珠急得快要哭出来:“你怎能你怎能……”李豫这才搂过她的肩笑道:“放心我遵着医嘱孩子绝无损伤。”

    沈珍珠将信将疑:“我怎会这样快就恢复过来?”

    李豫笑着拥她入怀说道:“我也不知道。大概老天见你我重归于好特加垂怜一二待回长安后我得特设神坛叩谢天公作美。”

    沈珍珠微笑心知全因此番未违拗本心更有李豫全力支撑方能恢复如此之快。她想:她的心终究是孱弱的虽勉力以坚硬外壳包裹终究还是孱弱的。于默延啜也好于李豫也罢她终归是贪恋着依靠与温存。她只是世上普通女人中极普通的一个。

    然而终归与从前不同了一路行来她与他固然两相依偎却明明白白生分许多。

    到底是有了隔膜心与心的距离有时极近有时无穷远。

    惟严明以为两人已全然冰释前嫌喜形于色整日里鞍前马后侍奉有一日乘隙私底下对沈珍珠道:“娘娘终能体谅殿下了——当年娘娘被困邺城殿下心下焦急夜夜无法入眠在众人面前却要作无事模样惟某知晓而已;某私自传书信给风生衣要他前来相救殿下岂能不知?他是话语中有意提醒我和放任风生衣而已。要知当时情形若风生衣不能救娘娘这世上便再无旁人了。娘娘回吴兴后殿下曾仅携风生衣一人远赴吴兴回宫后不知为甚竟然大病一场。”

    这其中情由沈珍珠早已猜出一二此际听来心头仍隐隐作痛。

    注:即天宝六载至上元二年公元747-76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