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枭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3章 尾声

    看着离去的江yīn军,英王真想唾一口,骂一句老不要脸的,不过心里也松了口气,他和江yīn侯,都没有识破是被人摆布了,英王是知道江yīn军坐山观虎斗的事实,所以认为江yīn军在宁国大军一退后,胆敢了出兵造反,至于江yīn军为什么退了,那当然是这边拥有的兵量不逊了江yīn军。

    而江yīn侯却是认为,英王小儿是想借了五六万的大军,攻灭了江yīn军,原因自然是想断了太子的支持,却不想宁**突然被调走,使得英王小儿借军杀人的计划搁浅,所以只能退缩了。

    就在江yīn军退去片刻,吴城军这边也退时,忽然圣旨到了,英王听过了圣旨大喜,这迟来的圣旨,竟然是命令常州附近的军力,赶去常州支援战事,并且在常州的军力,皆归于宁**节度副使节制。

    英王当然欢喜了,这圣旨的内容,等于解了他不该进入常州的罪过,而且大战刚刚结束不久,完全可以说是接到圣旨才入常州参战的。

    英王司马也欢喜,建议英王上书报捷,当然也得知会吴城军和宁**主帅,上书提了英王和京军参战的事实,英王长史觉得不妥,可是他之前被江yīn侯问了哑口,却是无颜多说。

    英王也兴奋,真的写了报捷呈文,常州大捷可是难得的军功资历,于是英王的上书写是非常详细,他不知道宁国三个团军是受陆七指使埋伏的,而是写成了唐皇的先见之明,才使得越军的迂回袭击反受其害。

    也写了如何率军追击越军的主帅信王世子,最终被护卫京军拿获,反正宁**已经言明给他了,又写了壮观的数万大军的战况,尤其说了陆七,言陆七勇悍的深入越军厮杀,意图去斩帅夺旗,不想却被越军箭雨狂攻,失利的身中十几箭落马,却是依旧奋战中被属军救回,其身箭伤颇重,几近丧命。

    ............................

    最后,英王写了江yīn军的事情,自然也说了吴城军收服战俘成军之事,言江yīn军在大战后才出军,等等一系列的细节,言辞自然是对江yīn军很不利。

    英王兴奋的加油添醋写回忆录,英王司马却是去吴城军和宁**拜访,直言请在上书中写入英王,言英王确实参加了常州战事,两军主帅答应了。

    英王司马的行为当然是为了野心,他想让英王成为了太子,所以极力希望英王能够多多的表现,而英王长史却是担心会惹了祸事,尤其当今唐皇忌武,如果英王这么张扬的亲近诸军,追求军功威望,只怕会引来了唐皇的降罪。

    *****

    “常州大捷,常州大捷,越国集结三万大军入袭晋陵县,不想被陛下暗调的四万宁国大军,吴城军和英王府军迎头夹击,予以全灭,宁**乘胜进击,收复了武进县,宜兴县和无锡县,兵锋直指常熟县,威迫苏州治.........。”

    “常州战前,英王奉旨率军入常州助战,亲临战前坐镇,使得军心振奋,将士勇悍用命,护卫英王的京军也被英王强令离开出击,战果累累,擒获了越军主帅信王世子。”

    “身为英王府军营将的吴城驸马陆天风,悍勇冲锋入敌军,却被敌军重弓箭雨所阻,身中十几箭落马,几近丧命。”

    “吴城公主府为应对战俘危机,防止宁国大军回防后战俘造反,用其在常州之良田官押为银契,送给战俘所有,使得战俘附属于吴城军,号吴城中府勇,留于常州屯田恢复鱼米之乡。”

    .......................

    “天哪,常州收复了,吴城公主府可是大发了国难财啦。”

    “既然是国难财,那你怎么不去常州买了失陷田契。”

    “我看公主府是知道了唐国会调了大军东击,要不怎么可能买了失陷田地。”

    “越国三万大军是突然集结的,公主府在大战十几rì前就在常州大量买田了,因为常州的田地和宅契非常廉价,公主府是想在常州发展财力,才会冒危的大量买田。”

    “宁**大军东击之事,事实上皇帝陛下,事先只调了一万大军驻扎金坛县备用,谁也不知道越国会集结了三万大军要突袭晋陵县,是驻扎在金坛的一万宁**,使了斥候入常州监视越军,那是边防军队的常识,却是发现了越军的异动,立刻飞骑了宁**行军司马杨将军,杨将军接报后,一面向陛下送信请旨,一面冒危的使了空城计,调了边防大军东击,出其不意的大败了三万越军。”

    “宁国大军用的是空城计东击,所以战胜后就疾返回了本军防地,听说衣锦军受了空城计愚弄,恼羞成怒的出军与宁**干上了,陛下还调了康化军一万去了宁**,因为宁**有一万五千留在了无锡县,正与越国的中吴军战着呢。”

    “现在常州是大捷了,可是危机还在,主要是战俘和江yīn军,听说...............,所以战俘一旦反水,那前方的一万五千宁**就完了,继而观望的江yīn军就会投降越国,那时越国就能够挥军十万直扑京城。”

    “事实上,若不是杨将军果断空城计东击,那三万越军灭了吴城军和占了晋陵县之后,就会与江yīn军合军,再加上更多的中吴军,还是会合军十万直扑江宁,若是杨将军候旨出军,等圣旨到手时,越军已经到了我们眼皮下,那就是所谓兵贵神速的战机,错过了就会胜败颠倒。”

    “那个官押银契,............。”

    “哦,这招可够绝的,用官押银契代替了指定田地给予,如果人跑了,公主府还能收回了田地。”

    “只给了什么官押银契,以后公主府若是赖账,应该也能拿回了田地的。”

    “你白痴呀,那是几万兵都得到了的官押银契,公主府岂敢了赖账,赖账的后果,只怕会引发了几万大军的兵变,........。”

    ...............................

    京城乃至周边,常州大捷引发了极大的轰动,纷纷的议论分析,只是陆七还不知道,京城的舆论已然有人在故意主导,而下令之人是辛琴儿(为免牵扯之患,她向小馥请求还为辛氏)。

    执行者,贵五叔的黑道兄弟,那个贵五叔留了后路的京城黑势力,在公主府崛起后,自然成了公主府的隐形势力,而且借威的渐成一方龙头。

    陆七是很擅于治军,也擅于与军事相关的谋划,但在执政上还是个生手,更不擅长掌控舆论走向,也可以说,在心里没有重视舆论的概念,但是舆论却是无形的杀人刀,能够让人升天如圣人,也能够让人成为卑鄙无耻的代名词。

    辛琴儿以前在周府,就是个擅长弄权玩策的女强者,尤其在风闻的手段上,更是能够损人于无形之中,辛琴儿也最擅长理顺和利用所有的细节力量。

    她人在常州,却是敏感的知道,朝廷的那些大官,必然会就常州之事,找出所谓的错处予以攻击,所以,她先在舆论上引导了常州之战的始末,让京城的人先入为主的有了判断,有了合理的舆论存在,就等于封了很多,庙堂大人们能够挑错的机会。

    例如杨鲲调兵之事,舆论上已然阐明了不及时东击的后果,庙堂上的大人们在知道京城舆论之后,绝不敢提说那是乱用军权,胆大妄为,目无皇帝,贪功心切,等等一堆脏水,说了只能让人指责无知,迂腐,别有用心。

    京城的舆论纷纷,庙堂上也是起了风波,就杨鲲擅自冒危调兵一事,没人敢说了不对,若是指责,就会有了一种嫌疑,你难道想让越军进击京城?你难道不知道是京城更重要?没人指责杨鲲,但也没有人说杨鲲做的对,就是直接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