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散仙修行
齐德仲的心念神形不禁打了个激灵,他虽然不清楚华阳丹的药性,但光是丹朱晶髓这一味药,便知此丹贵重,散仙高人所炼制,哪里会是尘世凡品?
见齐德仲这般神容,狄子芳笑道:“小道友且安心,只要你有全形之功,华阳丹也能服用,只是此丹大补元气,服丹之后至少定坐一月化转药力,此后百年之后,法力增长迅速。”
如此灵丹,齐德仲过去不曾听说,在飞云门中更是闻所未闻。不过他如今离真心全形的修为还远着呢,华阳丹给他也服用不了。
“晚辈何德何能,受不起狄真人如此厚赠。”齐德仲也不傻,眼看散仙高人如此,肯定是另有所求。
狄子芳毫不隐瞒:“广寒上仙方才应与小道友言明,我等众散仙的状况,虽说有此太华灵墟圣境驻身,但如此终究不是长生超脱……”
修行人飞升成真仙,超脱凡尘世间之外。而所谓的超脱,是能自如进出,若想享受仙界的清静祥和,自可居于仙界之中。若想下界体悟修行,也能自如回到中土九州、乃至其他凡间异界。
比起真仙超脱,散仙更像是被原本凡间所驱逐、又不为仙界所接纳,其中玄妙齐德仲尚无那等境界明悟,但有一点非常明确,众散仙自飞升离开中土世界之后,就等同于被中土九州所摒弃,再也无法回归。
回不了中土九州世界,也可以去凡间各处异界,但是异界格局颠倒离奇,若无真仙超脱境界,其实也不是这么轻易能够游历异界。况且异界亦有凶险之处,散仙虽有驻世长生之能,却非不灭仙身,没有必要随意冒险。
正是因为此等种种原因,太华真仙才决意以**力造化太华灵墟,让众散仙驻身落足,此等功德自是深远,但仍有不足之处。
其一,就是太华灵墟只允许真仙与散仙来往,太华灵墟于凡间万界之中独立运行,修为不到根本无法来此,这跟法力强弱全无关联。而好在太华真仙近来修为又有精进,让齐德仲以心念神形进入此地,但这也是要凭借太华真仙所留枢键,并非齐德仲个人能为。
其二,太华灵墟内中散仙,等同于被中土九州所驱逐,那里是他们的修为根基发端之所,虽然说修得散仙已是极高成就,但毕竟飞升未成、功果有偏,若能回溯修行本源,或许对未来更进一步会有助益。
散仙本人无法回归中土九州,但按玄理而言,太华灵墟仍属凡间万界,异界事物彼此穿越他界或有难度,但未必不能做到,更何况齐德仲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若说众散仙炼制一件器物,其上寄托散仙知觉缘系,让齐德仲带回中土九州,伴随其人修行,这是否能够重塑众散仙高人修行本源?而这件事,当场就有不少散仙明白过来,赶紧离开就是做好此等准备。
但仅仅如此还不够,想要重塑散仙修行本源,齐德仲就必须要做到飞升超脱、成就真仙,然后再重归太华灵墟,将此件器物送还,而这还仅仅是最基本的,内涵各种奥妙玄机,眼下齐德仲还不能明白。
“原来广寒仙子传我采月炼形之法,背后还有这么多的讲究。”齐德仲听闻狄子芳一番话,这才真正明白过来,“晚辈修为浅薄,如何能够肩负如此重担……唉,有一事我之前尚未言及,晚辈半年前才被原本师门逐出门墙……”
这时齐德仲跟狄子芳谈起自己被逐出飞云门的前后经过,狄子芳听完之后没有半点担忧神色:“小道友如此心性,本就是修行上佳根苗,而且你能够得到太华上仙所传的出入枢键,这就说明上仙对你也是十分看重的。试想一番,若你无成就真仙之资,太华上仙何必赐你如此仙缘?”
“自古修行者众、而成仙者寡,晚辈区区修为,不敢妄言成仙之事。”
“嗯,这想法也没错。”狄子芳点头道:“所以老道也赘言了,待得小道友回去之后好好修行,说不定很快就能从此间带走一些事物了,老道的华阳丹会给小道友特地留下。”
“多谢狄真人!多谢太华灵墟众仙!”
……
像这种出入世外别界的经历,并不是人人都能有,齐德仲再度神形合一之后,睁眼所见已是深夜。
站起身来走到后院,松动一下根骨,院落地面上已经铺了一层寸余白雪,抬头仰望一轮勾月凄冷,齐德仲直接端坐在雪地上,元神世界外映万物,宛如镜面倒摄,月华洗炼自然而然。
运功良久,齐德仲周身月辉凝炼,好似另有一道虚影依附在身。齐德仲明白,那并不是阴灵鬼魅之流,而是元神外映之相,在这一日一夜之间,他居然已经内息圆满,眼见外感修为近在眼前。
此时此刻的齐德仲,其人修为就相当于半年前在演法台上一般,只要机缘一到,元神触动外界,天地阴阳、日月星辰,一应**力便如元神世界之旷大无垠。
但齐德仲在最后关头收功敛神,他并没有打算当即迈入外感修为,或许是当初演法台意外让他仍心有余悸,或许是太华灵墟一行,让他另有感悟。
接下来的日子,齐德仲依旧静心修行,平日里不出仙霞观半步,修行采月炼形之后,连人间烟火也少用了许多,可见那也是上乘的辟谷法门。
齐德仲住在仙霞观,却从来不显山露水,更是不怎么到陈府内中彰显,陈信事后又来了几次,齐德仲所教仍是龟鹤炼形法,后来陈信兴致缺缺,过年之后就不曾至仙霞观拜访了。
而这位名声沉寂的修行人,看似足不出户,却是每日移神进出太华灵墟,虽然他还没有携物出境的修为,但与一众散仙高人交往,修行诸事日益精通。
不论是狄子芳真人的炼丹术、还是北荒剑仙的御剑术,又或者是洪川散人的奇门神行步等等,众散仙皆是不吝传授,齐德仲乐得与高人结交,短短时日内,所见所闻已不亚于大派传人。
见齐德仲这般神容,狄子芳笑道:“小道友且安心,只要你有全形之功,华阳丹也能服用,只是此丹大补元气,服丹之后至少定坐一月化转药力,此后百年之后,法力增长迅速。”
如此灵丹,齐德仲过去不曾听说,在飞云门中更是闻所未闻。不过他如今离真心全形的修为还远着呢,华阳丹给他也服用不了。
“晚辈何德何能,受不起狄真人如此厚赠。”齐德仲也不傻,眼看散仙高人如此,肯定是另有所求。
狄子芳毫不隐瞒:“广寒上仙方才应与小道友言明,我等众散仙的状况,虽说有此太华灵墟圣境驻身,但如此终究不是长生超脱……”
修行人飞升成真仙,超脱凡尘世间之外。而所谓的超脱,是能自如进出,若想享受仙界的清静祥和,自可居于仙界之中。若想下界体悟修行,也能自如回到中土九州、乃至其他凡间异界。
比起真仙超脱,散仙更像是被原本凡间所驱逐、又不为仙界所接纳,其中玄妙齐德仲尚无那等境界明悟,但有一点非常明确,众散仙自飞升离开中土世界之后,就等同于被中土九州所摒弃,再也无法回归。
回不了中土九州世界,也可以去凡间各处异界,但是异界格局颠倒离奇,若无真仙超脱境界,其实也不是这么轻易能够游历异界。况且异界亦有凶险之处,散仙虽有驻世长生之能,却非不灭仙身,没有必要随意冒险。
正是因为此等种种原因,太华真仙才决意以**力造化太华灵墟,让众散仙驻身落足,此等功德自是深远,但仍有不足之处。
其一,就是太华灵墟只允许真仙与散仙来往,太华灵墟于凡间万界之中独立运行,修为不到根本无法来此,这跟法力强弱全无关联。而好在太华真仙近来修为又有精进,让齐德仲以心念神形进入此地,但这也是要凭借太华真仙所留枢键,并非齐德仲个人能为。
其二,太华灵墟内中散仙,等同于被中土九州所驱逐,那里是他们的修为根基发端之所,虽然说修得散仙已是极高成就,但毕竟飞升未成、功果有偏,若能回溯修行本源,或许对未来更进一步会有助益。
散仙本人无法回归中土九州,但按玄理而言,太华灵墟仍属凡间万界,异界事物彼此穿越他界或有难度,但未必不能做到,更何况齐德仲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若说众散仙炼制一件器物,其上寄托散仙知觉缘系,让齐德仲带回中土九州,伴随其人修行,这是否能够重塑众散仙高人修行本源?而这件事,当场就有不少散仙明白过来,赶紧离开就是做好此等准备。
但仅仅如此还不够,想要重塑散仙修行本源,齐德仲就必须要做到飞升超脱、成就真仙,然后再重归太华灵墟,将此件器物送还,而这还仅仅是最基本的,内涵各种奥妙玄机,眼下齐德仲还不能明白。
“原来广寒仙子传我采月炼形之法,背后还有这么多的讲究。”齐德仲听闻狄子芳一番话,这才真正明白过来,“晚辈修为浅薄,如何能够肩负如此重担……唉,有一事我之前尚未言及,晚辈半年前才被原本师门逐出门墙……”
这时齐德仲跟狄子芳谈起自己被逐出飞云门的前后经过,狄子芳听完之后没有半点担忧神色:“小道友如此心性,本就是修行上佳根苗,而且你能够得到太华上仙所传的出入枢键,这就说明上仙对你也是十分看重的。试想一番,若你无成就真仙之资,太华上仙何必赐你如此仙缘?”
“自古修行者众、而成仙者寡,晚辈区区修为,不敢妄言成仙之事。”
“嗯,这想法也没错。”狄子芳点头道:“所以老道也赘言了,待得小道友回去之后好好修行,说不定很快就能从此间带走一些事物了,老道的华阳丹会给小道友特地留下。”
“多谢狄真人!多谢太华灵墟众仙!”
……
像这种出入世外别界的经历,并不是人人都能有,齐德仲再度神形合一之后,睁眼所见已是深夜。
站起身来走到后院,松动一下根骨,院落地面上已经铺了一层寸余白雪,抬头仰望一轮勾月凄冷,齐德仲直接端坐在雪地上,元神世界外映万物,宛如镜面倒摄,月华洗炼自然而然。
运功良久,齐德仲周身月辉凝炼,好似另有一道虚影依附在身。齐德仲明白,那并不是阴灵鬼魅之流,而是元神外映之相,在这一日一夜之间,他居然已经内息圆满,眼见外感修为近在眼前。
此时此刻的齐德仲,其人修为就相当于半年前在演法台上一般,只要机缘一到,元神触动外界,天地阴阳、日月星辰,一应**力便如元神世界之旷大无垠。
但齐德仲在最后关头收功敛神,他并没有打算当即迈入外感修为,或许是当初演法台意外让他仍心有余悸,或许是太华灵墟一行,让他另有感悟。
接下来的日子,齐德仲依旧静心修行,平日里不出仙霞观半步,修行采月炼形之后,连人间烟火也少用了许多,可见那也是上乘的辟谷法门。
齐德仲住在仙霞观,却从来不显山露水,更是不怎么到陈府内中彰显,陈信事后又来了几次,齐德仲所教仍是龟鹤炼形法,后来陈信兴致缺缺,过年之后就不曾至仙霞观拜访了。
而这位名声沉寂的修行人,看似足不出户,却是每日移神进出太华灵墟,虽然他还没有携物出境的修为,但与一众散仙高人交往,修行诸事日益精通。
不论是狄子芳真人的炼丹术、还是北荒剑仙的御剑术,又或者是洪川散人的奇门神行步等等,众散仙皆是不吝传授,齐德仲乐得与高人结交,短短时日内,所见所闻已不亚于大派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