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观云妙谱
在齐德仲刚来仙壶洞天不久之后,他就在玄武峰上修建了一座藏剑阁,此处接连天地灵犀,是洗炼天材地宝的绝佳场所,加之峰顶风云凛冽,是一等一的养剑风光,齐德仲就将绝云剑悬挂阁中,任由绝云剑吞吐天地灵犀,仿佛自感成灵,在齐德仲破关精进后不久,绝云剑也炼就法器。
轻抚绝云剑,齐德仲微微点头,此剑日后他并不打算随身佩戴,而是继续置于藏剑阁中养炼,随手一送,利光自回玄武峰中。
趁此机会,齐德仲将仙衣护身之法总结归纳,传授给云霄等人,此等护身之法要到全形之功完满方能修炼有成,而且未来随修为提高,也会有不同的变化,这是齐德仲推演结果。
毕竟不是谁都能有仙家灵丹助益修行,而且服丹过程也相当凶险,要是齐德仲元神定力稍差半分,很有可能真火焚身、殒命当场。
齐德仲不要求弟子们精进迅速,最好是将修行次第中,每一个关窍细节摸索清楚,将他自己百日行功,分解成日常修行,勤而行之、绵绵若存。
就此,齐德仲又给弟子们一个考验,只有在将仙衣护身法、渡海法舟双双炼成之后,方可离开洞天游历。
若是此等要求放在九州修行宗门中,多少显得有些苛刻了,毕竟不是所有修行徒众都能有真心全形之功,更别提这两个考验对传人弟子的要求极高。
如果不是云霄等人资质悟性奇佳,齐德仲恐怕也不会有这么严厉的要求,此时的他,多少已经怀抱着让弟子们未来能够独当一面的想法,他希望云霄等人不仅仅是自己的弟子,而且还是能重振修行道心的楷模之辈。
只有齐德仲修行有成、哪怕飞升成仙又如何?其后辈弟子不能担起传承,那太华真仙与羽衣轻给他的考验也不算完成。
齐德仲对弟子严格,对自己也不敢放松,仙壶洞天中虽然远隔尘世之外,但齐德仲却好似没有一天闲下来。
当初服用华阳丹,真火焚尽衣衫,虽说仙衣可凝化为实,但那法术在眼力不凡的修行人看来,总归有些尴尬。齐德仲有备用的衣物,不过因此事让他萌生了别的想法。
九州战火想来尚未止歇,各路修行人手段层出不穷,当今时代技术进步,物用已近道法神通,威势递增,修行人终究不可能单纯依仗法力来抗衡,即便当世高人可以,但并非所有修行人都能做到。
齐德仲持杀生戒,更深知兵者不祥,征战杀伐之器在他看来,比护身保命的手段更容易获得,所以他打算制作一种特殊的衣甲,日后游历行走时也多一样护身利器。
仙壶岛上丛林茂密,而且随着地势高低也各有不同分布。沿南岸有一大片芦苇般的植被,按前人笔记所载,名叫白阳千丝草,除了坚韧难断,好像也无甚特别。仙壶岛上屋舍起居所用织物,大多就是以白阳草为材料,经过法力祭炼更为坚韧可靠。
齐德仲摄草炼器,千丝纵横经纬,给自己炼制了一件雪青鹤氅。通体光华流转,刀枪不入、水火不侵都是小意思,下次再遇到几十上百条火枪,稍微御器扬袖,估计就能直入万军自如了。
这件法衣好归好,但是也太好了些。炼器之道类如御器,讲究一念不绝,而且需要在炼器过程中,元神不断推演,护持天材地宝渐渐成型;法力牵动天地灵犀,赋予法器超乎原本物性以外的妙用。
雪青鹤氅千丝万缕,如果不是齐德仲有华阳丹打下法力根基,一时之间也不能炼就如此法衣,而他也不能勉强弟子传人如自己一般仙缘丰厚。
念头再转,齐德仲也不在意,留下法衣炼制之法让弟子们事后参悟,自己则走遍仙壶洞天,仔细体会一番各类物性。
而现在齐德仲并不知道,不管是否真正炼成法器,雪青鹤氅的制式在未来岁月中,比渡海法舟更加闻名天下,成为了仙壶洞天传承中,最为显眼的标志信物。
仙壶岛很大,如果要细细体会还是会用不少时间的,齐德仲放开身心参悟,弟子们有时会看见自己的师父仿佛梦游一般,神容恍惚,一身法力似有还无,总之十分玄妙。
又花了半年时间,齐德仲走遍仙壶洞天,这个过程中他具体干了什么,并无人知晓,最后步履来到琼花苑前,静坐在一株海棠之下。
琼花苑一带,天地灵犀最为安宁沉静,外界气息难扰,齐德仲静坐身形飘忽不定,好像要从此间消失一般。
三天三夜之后,琼花苑中,一名红裙女子凭空浮现,并非本尊真形,而是出窍神游。
红裙女子看见齐德仲端坐不动,有些好奇地靠近过去,不待女子走进,齐德仲头上有一朵海棠花飘然落下。
花朵点落齐德仲掌心刹那,一阵涟漪朝四面八方散开,仿佛此间天地也被动摇,女子神魂如风中残烛摇摆不定,甫一面露惊色,就见齐德仲掌心海棠朝自己袭来,顿时花瓣散落如雨,好一幅绚丽景致。
花瓣旋身环绕,女子神形当即稳固,满脸惊诧地看向齐德仲。
只见齐德仲缓缓站起身来,依旧那副低眉垂目的样子,朝着红尘酒拱手道:“姑娘已有离形修为,本该庆贺,但此刻不宜出神远游,且速速归体、复参玄功……有句话姑娘自参详——以离形证去知、以去知证离形。”
红尘酒疑色不散,一下子出言直呼其名:“齐德仲,你难不成已证离形去知?”
“远未有此修为。”
“那你怎会有此见地?你……到底是什么人?”
“在下就是齐德仲。”齐德仲略一抱拳,转身飘然离去,只留下红尘酒满脸不可思议。
齐德仲再次出现在众弟子面前时,拿出了一枚玉简、三卷典籍,内中所载是他这段时间以来总结出得修行道法,上承《黄庭玉枢含神章》,下启种种法术、炼器、炼丹之道,齐德仲称这门道法为《观云谱》,自持戒筑基入门伊始,至真心全形之功完满,虽不至于包罗万有,但亦是传承经典。
轻抚绝云剑,齐德仲微微点头,此剑日后他并不打算随身佩戴,而是继续置于藏剑阁中养炼,随手一送,利光自回玄武峰中。
趁此机会,齐德仲将仙衣护身之法总结归纳,传授给云霄等人,此等护身之法要到全形之功完满方能修炼有成,而且未来随修为提高,也会有不同的变化,这是齐德仲推演结果。
毕竟不是谁都能有仙家灵丹助益修行,而且服丹过程也相当凶险,要是齐德仲元神定力稍差半分,很有可能真火焚身、殒命当场。
齐德仲不要求弟子们精进迅速,最好是将修行次第中,每一个关窍细节摸索清楚,将他自己百日行功,分解成日常修行,勤而行之、绵绵若存。
就此,齐德仲又给弟子们一个考验,只有在将仙衣护身法、渡海法舟双双炼成之后,方可离开洞天游历。
若是此等要求放在九州修行宗门中,多少显得有些苛刻了,毕竟不是所有修行徒众都能有真心全形之功,更别提这两个考验对传人弟子的要求极高。
如果不是云霄等人资质悟性奇佳,齐德仲恐怕也不会有这么严厉的要求,此时的他,多少已经怀抱着让弟子们未来能够独当一面的想法,他希望云霄等人不仅仅是自己的弟子,而且还是能重振修行道心的楷模之辈。
只有齐德仲修行有成、哪怕飞升成仙又如何?其后辈弟子不能担起传承,那太华真仙与羽衣轻给他的考验也不算完成。
齐德仲对弟子严格,对自己也不敢放松,仙壶洞天中虽然远隔尘世之外,但齐德仲却好似没有一天闲下来。
当初服用华阳丹,真火焚尽衣衫,虽说仙衣可凝化为实,但那法术在眼力不凡的修行人看来,总归有些尴尬。齐德仲有备用的衣物,不过因此事让他萌生了别的想法。
九州战火想来尚未止歇,各路修行人手段层出不穷,当今时代技术进步,物用已近道法神通,威势递增,修行人终究不可能单纯依仗法力来抗衡,即便当世高人可以,但并非所有修行人都能做到。
齐德仲持杀生戒,更深知兵者不祥,征战杀伐之器在他看来,比护身保命的手段更容易获得,所以他打算制作一种特殊的衣甲,日后游历行走时也多一样护身利器。
仙壶岛上丛林茂密,而且随着地势高低也各有不同分布。沿南岸有一大片芦苇般的植被,按前人笔记所载,名叫白阳千丝草,除了坚韧难断,好像也无甚特别。仙壶岛上屋舍起居所用织物,大多就是以白阳草为材料,经过法力祭炼更为坚韧可靠。
齐德仲摄草炼器,千丝纵横经纬,给自己炼制了一件雪青鹤氅。通体光华流转,刀枪不入、水火不侵都是小意思,下次再遇到几十上百条火枪,稍微御器扬袖,估计就能直入万军自如了。
这件法衣好归好,但是也太好了些。炼器之道类如御器,讲究一念不绝,而且需要在炼器过程中,元神不断推演,护持天材地宝渐渐成型;法力牵动天地灵犀,赋予法器超乎原本物性以外的妙用。
雪青鹤氅千丝万缕,如果不是齐德仲有华阳丹打下法力根基,一时之间也不能炼就如此法衣,而他也不能勉强弟子传人如自己一般仙缘丰厚。
念头再转,齐德仲也不在意,留下法衣炼制之法让弟子们事后参悟,自己则走遍仙壶洞天,仔细体会一番各类物性。
而现在齐德仲并不知道,不管是否真正炼成法器,雪青鹤氅的制式在未来岁月中,比渡海法舟更加闻名天下,成为了仙壶洞天传承中,最为显眼的标志信物。
仙壶岛很大,如果要细细体会还是会用不少时间的,齐德仲放开身心参悟,弟子们有时会看见自己的师父仿佛梦游一般,神容恍惚,一身法力似有还无,总之十分玄妙。
又花了半年时间,齐德仲走遍仙壶洞天,这个过程中他具体干了什么,并无人知晓,最后步履来到琼花苑前,静坐在一株海棠之下。
琼花苑一带,天地灵犀最为安宁沉静,外界气息难扰,齐德仲静坐身形飘忽不定,好像要从此间消失一般。
三天三夜之后,琼花苑中,一名红裙女子凭空浮现,并非本尊真形,而是出窍神游。
红裙女子看见齐德仲端坐不动,有些好奇地靠近过去,不待女子走进,齐德仲头上有一朵海棠花飘然落下。
花朵点落齐德仲掌心刹那,一阵涟漪朝四面八方散开,仿佛此间天地也被动摇,女子神魂如风中残烛摇摆不定,甫一面露惊色,就见齐德仲掌心海棠朝自己袭来,顿时花瓣散落如雨,好一幅绚丽景致。
花瓣旋身环绕,女子神形当即稳固,满脸惊诧地看向齐德仲。
只见齐德仲缓缓站起身来,依旧那副低眉垂目的样子,朝着红尘酒拱手道:“姑娘已有离形修为,本该庆贺,但此刻不宜出神远游,且速速归体、复参玄功……有句话姑娘自参详——以离形证去知、以去知证离形。”
红尘酒疑色不散,一下子出言直呼其名:“齐德仲,你难不成已证离形去知?”
“远未有此修为。”
“那你怎会有此见地?你……到底是什么人?”
“在下就是齐德仲。”齐德仲略一抱拳,转身飘然离去,只留下红尘酒满脸不可思议。
齐德仲再次出现在众弟子面前时,拿出了一枚玉简、三卷典籍,内中所载是他这段时间以来总结出得修行道法,上承《黄庭玉枢含神章》,下启种种法术、炼器、炼丹之道,齐德仲称这门道法为《观云谱》,自持戒筑基入门伊始,至真心全形之功完满,虽不至于包罗万有,但亦是传承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