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回 师出丽景
“唰……”
李治将一份奏折扔在了地上,满脸的凶恶。身边有好几个太监,他们很会察言观色,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谁开口都会免不了被狠狠地骂一顿。
“岂有此理,简直岂有此理。这江南五虎门当真不把朕放在眼里,竟然连朕的圣旨都不顾还公然殴打朝廷命官,真以为朕拿他们没办法了是吧!宣州刺史呢,那老儿来长安了没有!”
太监们一个一个都不敢啃声,下面只站了一个两鬓微白的老人。看这个情况即便是这老人也稍微有些吃不准,只好战战兢兢地回答。
“回陛下,宣州刺史黄礼黄公应该已经在路上了,黄公年岁已大不宜长途跋涉劳碌奔波,怕是进京还需要一些时日。”
“哼,这些老东西,都最会倚老卖老,真是餐素尸位。就因为有这等人才让区区一个江湖门派如此的气焰嚣张,就连朕的圣旨都可以抗拒,实在是胆大包天!胆大包天!”
唐临虽然已经是吏部尚书不过毕竟还是资尚浅没办法和长孙无忌、褚遂良这种老资的阁老相提并论,所以他不太敢正面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便心里想偏帮一些黄礼也不能直接说出来,只好说黄公身体不适什么的来推脱一下,反正他和五虎门也没有交情,祸水东引这种招式唐临还是十分在手的。
“来人,宣云骑尉季少杰和兵部尚书冉邱来见朕。”
李治一翘屁股唐临就知道他想干什么,云骑尉是统兵马的,而兵部尚书是执掌军令的,这两个人加一块是真的可以出动军队的,虽然要去北面力抗突厥或者是西面打吐蕃蛮子不太可能,但是寻五州的府卫拉齐兵马去宣州把一个江湖门派给捅了并不难。只不过这个样子太难看了,江湖里面也有一些江湖的规则,和朝廷不太一样。朝廷公然灭了五虎门这是一种态度,说明朝廷可以无所顾忌对付江湖门派,势必会后患无穷。李治一激动气血上脑,唐临作为吏部的掌舵自然是能够看到这些的。
“陛下,且慢。这件事情兹事体大,牵一发而动全身。云骑尉统兵自然可以剿灭五虎门不假,只怕后患不穷啊……”
李治此时虽然生气倒也不至于完全失控,直到唐临乃是几位聪明之人,能够坐上吏部尚书的位子一方面是李治的提拔,而另一方面也因为唐临本身聪慧所致。
“你说说,怎么个后患无穷了?”
“回陛下,剿灭一个江南五虎门不难,五州的府卫兵马强大,但是后患有两者。其一乃是突厥和吐蕃,突厥常年在北边以骑兵骚扰我国国境,而西面的吐蕃更是虎视眈眈,导致陇右道压力极大。此时要剿灭一个五虎门,兵力少了势必损失惨重,毕竟整个五虎门乃是高手云集,可如果调动的兵力过大势必会影响两国边境的安危。”
唐临一字一句有理有节。
“唐爱卿所言甚是,那其二是什么?”
“这其二便是其他的江湖门派,一直以来江湖门派分散在全国各地,这些门派之中像徐州双剑派这种甘心入朝为将的少之又少,本就是因为江湖和朝堂极为不同,而五虎门乃是江湖之中举足轻重的门派,所以陛下突然出手势必会引起整个江湖的反弹。到时候内忧外患集聚,只怕是国内就会有人趁乱起事……”
李治登基这几年一直相安无事,但是整个社稷并非一直是铁板一块,李世民下面的儿子很多人声望都十分之高,平日里面一片祥和或许无他,可真一旦动乱国内兵事一起,届时朝局就说不好了。
“爱卿说的正是,然而这五虎门已经不再是一个小门派,影响力之大骇人听闻,即便是父皇在位之时也有诸多不满,现在整个宣州已经成为了国中之国,竟然连朕的圣旨都没有了作用,实在是可恶。”
李治稍稍恢复了一些情绪,只不过一想到自己的父皇都拿五虎门没有办法,他就觉得这个问题越发的严重。
“其实陛下,有句话叫江湖事江湖了。前段时间在安州,吴王殿下的治下也发生了两个大门派的争斗,最后是以血手门灭门为结局。陛下何不效仿此类情况。”
唐临对于江湖事不清楚,但是安州一役事关重大,作为朝堂上面的重臣,他自然也听闻了不少事情。
“唐爱卿的意思是说,我们也可以找另外一个江湖门派来与之对抗,如此一来的话,唐爱卿以为徐州的双剑派如何,听闻双剑派之中有剑魔李严鹏坐镇,朕早想一睹他的风采可惜一直没有机会。”
唐临自然不知道双剑派和五虎门相比会如何,不过他知道江南五虎们现在乃是江湖中的龙头老大,就这一点双剑派就不及了。不过以唐临的想法,少量地调动一些兵马配合双剑派一起南下将五虎门给灭了应该不难。到时候只打双剑派的旗号,自然会对朝廷的伤害减到最低。只不过他只是吏部尚书,这种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当然不会直接开口。
“好吧,唐爱卿,朕也知道你不尚武道,你只要好好关注黄礼就好了,别让宣州的官场动摇即可。来人,宣房阳来见朕。”
房阳乃是房遗爱的三子,唐朝开国重臣房玄龄的孙子。和房玄龄不同,房遗爱喜爱武学,三子房阳乃是房遗爱和高阳公主的爱子,也继承了他父亲爱武的特点。从小房遗爱就为房阳挑选天下名师,现在年仅二十九的房阳已经是一介高手,便是千牛卫四五十个高手都打不过他一个人。
和唐临不同,房阳虽然是七品的武散人,却对江湖上大大小小的事情了如指掌,可以说朝堂上的江湖通。
很快,房阳就一身劲装进入了皇宫里面。
李治将同样的问题抛给了房阳,想看看他这个江湖通是怎么看得。
“回陛下,江湖之中一直有一句话,叫剑不过银月,刀不过鬼头。说的是陈顺培和裘彪两个人,此二人乃是江湖之中最厉害的两个人,是真正高手中的高手。李严鹏和李严兆两兄弟虽然厉害但是绝对比不上五虎门的三大虎和四大供奉,这一点微臣可拿自己项上人头来保证。”
李治知道房阳不是一个说大话的人,不过“剑不过银月,刀不过鬼头”,这句话他还真没有听说过。
“那以房爱卿的身手,能够打赢裘彪?”
在李治的心理房阳就是天下第一高手,长安城里面的铁腕。那些千牛卫都是从全国府卫里面精挑细选出来的高手,乃是大唐军队里面精英中的精英,而房阳一个人可以打赢四五十个千牛卫,但就这一点李治就以为房阳大概是天下无敌的水平。
“回陛下,裘彪的武功比微臣要高一些,如果是硬碰硬正面对决,微臣在他的手下走不过五十招。”
“什么?!”
走不过五十招,李治突然觉得自己对于江湖中人的实力判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来在他心中的战神,天下第一的房阳竟然连五十招都扛不住,那这陈顺培和裘彪岂不是变成什么三头六臂的人物了。李治心里微微一叹,似乎要剿灭五虎门难上加难。
“回陛下,微臣虽然不是裘彪的敌手,但是微臣的师傅一定可以打赢裘彪,陛下是否还记得五年前之事。”
“嗯,朕记得。”
五年前,李治刚刚登基,朝廷之上有很多官员倚老卖老,导致李治很多国策无法施展,于是有一次李治起了心思,想要组织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部队,这支部队里面的所有人都是绝世的高手,可以方便李治做很多在朝廷之上做不了的事情。房阳在李治的心里乃是战神一般的人物,房玄龄乃是开国大臣,房阳之父房遗爱算起来是驸马和李治也有亲戚关系,房阳自然就成为了李治心目中组建这支部队的不二人选。
“回陛下,现在微臣已经网罗了数百名高手,他们里面有一些是亡命之徒也有一些是仰慕陛下的威名,愿意为陛下效死力。到时候也要这些人和微臣的师傅一起去宣州,一定可以将五虎门连根拔起!”
“哦,朕听说五虎门在江南势力极为庞大,门下弟子有好几千人,房爱卿区区数百人是否足够?”
房阳双手抱拳,单膝跪地。
“回陛下,五虎门虽然人多势众,但是门下弟子多不济世,门内真正的高手不过几十人而已,而且微臣的师傅乃是天下奇人,即便是陈顺培和裘彪两人联手都胜不过我师傅的铁掌。房阳愿在此立下军令状,不除五虎门不归长安城!”
“好,好,好一个不除五虎门不归长安城。房爱卿果然有房玄龄遗风,这样爱卿为朕师出江南,这支部队就有房爱卿全权主持。朕赐名丽景门,以后房爱卿便是丽景门门主,为朕在江湖中开疆守土,将五虎门这些乱臣贼子杀个鸡犬不留。”
“谢陛下。”(未完待续。。)
李治将一份奏折扔在了地上,满脸的凶恶。身边有好几个太监,他们很会察言观色,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谁开口都会免不了被狠狠地骂一顿。
“岂有此理,简直岂有此理。这江南五虎门当真不把朕放在眼里,竟然连朕的圣旨都不顾还公然殴打朝廷命官,真以为朕拿他们没办法了是吧!宣州刺史呢,那老儿来长安了没有!”
太监们一个一个都不敢啃声,下面只站了一个两鬓微白的老人。看这个情况即便是这老人也稍微有些吃不准,只好战战兢兢地回答。
“回陛下,宣州刺史黄礼黄公应该已经在路上了,黄公年岁已大不宜长途跋涉劳碌奔波,怕是进京还需要一些时日。”
“哼,这些老东西,都最会倚老卖老,真是餐素尸位。就因为有这等人才让区区一个江湖门派如此的气焰嚣张,就连朕的圣旨都可以抗拒,实在是胆大包天!胆大包天!”
唐临虽然已经是吏部尚书不过毕竟还是资尚浅没办法和长孙无忌、褚遂良这种老资的阁老相提并论,所以他不太敢正面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便心里想偏帮一些黄礼也不能直接说出来,只好说黄公身体不适什么的来推脱一下,反正他和五虎门也没有交情,祸水东引这种招式唐临还是十分在手的。
“来人,宣云骑尉季少杰和兵部尚书冉邱来见朕。”
李治一翘屁股唐临就知道他想干什么,云骑尉是统兵马的,而兵部尚书是执掌军令的,这两个人加一块是真的可以出动军队的,虽然要去北面力抗突厥或者是西面打吐蕃蛮子不太可能,但是寻五州的府卫拉齐兵马去宣州把一个江湖门派给捅了并不难。只不过这个样子太难看了,江湖里面也有一些江湖的规则,和朝廷不太一样。朝廷公然灭了五虎门这是一种态度,说明朝廷可以无所顾忌对付江湖门派,势必会后患无穷。李治一激动气血上脑,唐临作为吏部的掌舵自然是能够看到这些的。
“陛下,且慢。这件事情兹事体大,牵一发而动全身。云骑尉统兵自然可以剿灭五虎门不假,只怕后患不穷啊……”
李治此时虽然生气倒也不至于完全失控,直到唐临乃是几位聪明之人,能够坐上吏部尚书的位子一方面是李治的提拔,而另一方面也因为唐临本身聪慧所致。
“你说说,怎么个后患无穷了?”
“回陛下,剿灭一个江南五虎门不难,五州的府卫兵马强大,但是后患有两者。其一乃是突厥和吐蕃,突厥常年在北边以骑兵骚扰我国国境,而西面的吐蕃更是虎视眈眈,导致陇右道压力极大。此时要剿灭一个五虎门,兵力少了势必损失惨重,毕竟整个五虎门乃是高手云集,可如果调动的兵力过大势必会影响两国边境的安危。”
唐临一字一句有理有节。
“唐爱卿所言甚是,那其二是什么?”
“这其二便是其他的江湖门派,一直以来江湖门派分散在全国各地,这些门派之中像徐州双剑派这种甘心入朝为将的少之又少,本就是因为江湖和朝堂极为不同,而五虎门乃是江湖之中举足轻重的门派,所以陛下突然出手势必会引起整个江湖的反弹。到时候内忧外患集聚,只怕是国内就会有人趁乱起事……”
李治登基这几年一直相安无事,但是整个社稷并非一直是铁板一块,李世民下面的儿子很多人声望都十分之高,平日里面一片祥和或许无他,可真一旦动乱国内兵事一起,届时朝局就说不好了。
“爱卿说的正是,然而这五虎门已经不再是一个小门派,影响力之大骇人听闻,即便是父皇在位之时也有诸多不满,现在整个宣州已经成为了国中之国,竟然连朕的圣旨都没有了作用,实在是可恶。”
李治稍稍恢复了一些情绪,只不过一想到自己的父皇都拿五虎门没有办法,他就觉得这个问题越发的严重。
“其实陛下,有句话叫江湖事江湖了。前段时间在安州,吴王殿下的治下也发生了两个大门派的争斗,最后是以血手门灭门为结局。陛下何不效仿此类情况。”
唐临对于江湖事不清楚,但是安州一役事关重大,作为朝堂上面的重臣,他自然也听闻了不少事情。
“唐爱卿的意思是说,我们也可以找另外一个江湖门派来与之对抗,如此一来的话,唐爱卿以为徐州的双剑派如何,听闻双剑派之中有剑魔李严鹏坐镇,朕早想一睹他的风采可惜一直没有机会。”
唐临自然不知道双剑派和五虎门相比会如何,不过他知道江南五虎们现在乃是江湖中的龙头老大,就这一点双剑派就不及了。不过以唐临的想法,少量地调动一些兵马配合双剑派一起南下将五虎门给灭了应该不难。到时候只打双剑派的旗号,自然会对朝廷的伤害减到最低。只不过他只是吏部尚书,这种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当然不会直接开口。
“好吧,唐爱卿,朕也知道你不尚武道,你只要好好关注黄礼就好了,别让宣州的官场动摇即可。来人,宣房阳来见朕。”
房阳乃是房遗爱的三子,唐朝开国重臣房玄龄的孙子。和房玄龄不同,房遗爱喜爱武学,三子房阳乃是房遗爱和高阳公主的爱子,也继承了他父亲爱武的特点。从小房遗爱就为房阳挑选天下名师,现在年仅二十九的房阳已经是一介高手,便是千牛卫四五十个高手都打不过他一个人。
和唐临不同,房阳虽然是七品的武散人,却对江湖上大大小小的事情了如指掌,可以说朝堂上的江湖通。
很快,房阳就一身劲装进入了皇宫里面。
李治将同样的问题抛给了房阳,想看看他这个江湖通是怎么看得。
“回陛下,江湖之中一直有一句话,叫剑不过银月,刀不过鬼头。说的是陈顺培和裘彪两个人,此二人乃是江湖之中最厉害的两个人,是真正高手中的高手。李严鹏和李严兆两兄弟虽然厉害但是绝对比不上五虎门的三大虎和四大供奉,这一点微臣可拿自己项上人头来保证。”
李治知道房阳不是一个说大话的人,不过“剑不过银月,刀不过鬼头”,这句话他还真没有听说过。
“那以房爱卿的身手,能够打赢裘彪?”
在李治的心理房阳就是天下第一高手,长安城里面的铁腕。那些千牛卫都是从全国府卫里面精挑细选出来的高手,乃是大唐军队里面精英中的精英,而房阳一个人可以打赢四五十个千牛卫,但就这一点李治就以为房阳大概是天下无敌的水平。
“回陛下,裘彪的武功比微臣要高一些,如果是硬碰硬正面对决,微臣在他的手下走不过五十招。”
“什么?!”
走不过五十招,李治突然觉得自己对于江湖中人的实力判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来在他心中的战神,天下第一的房阳竟然连五十招都扛不住,那这陈顺培和裘彪岂不是变成什么三头六臂的人物了。李治心里微微一叹,似乎要剿灭五虎门难上加难。
“回陛下,微臣虽然不是裘彪的敌手,但是微臣的师傅一定可以打赢裘彪,陛下是否还记得五年前之事。”
“嗯,朕记得。”
五年前,李治刚刚登基,朝廷之上有很多官员倚老卖老,导致李治很多国策无法施展,于是有一次李治起了心思,想要组织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部队,这支部队里面的所有人都是绝世的高手,可以方便李治做很多在朝廷之上做不了的事情。房阳在李治的心里乃是战神一般的人物,房玄龄乃是开国大臣,房阳之父房遗爱算起来是驸马和李治也有亲戚关系,房阳自然就成为了李治心目中组建这支部队的不二人选。
“回陛下,现在微臣已经网罗了数百名高手,他们里面有一些是亡命之徒也有一些是仰慕陛下的威名,愿意为陛下效死力。到时候也要这些人和微臣的师傅一起去宣州,一定可以将五虎门连根拔起!”
“哦,朕听说五虎门在江南势力极为庞大,门下弟子有好几千人,房爱卿区区数百人是否足够?”
房阳双手抱拳,单膝跪地。
“回陛下,五虎门虽然人多势众,但是门下弟子多不济世,门内真正的高手不过几十人而已,而且微臣的师傅乃是天下奇人,即便是陈顺培和裘彪两人联手都胜不过我师傅的铁掌。房阳愿在此立下军令状,不除五虎门不归长安城!”
“好,好,好一个不除五虎门不归长安城。房爱卿果然有房玄龄遗风,这样爱卿为朕师出江南,这支部队就有房爱卿全权主持。朕赐名丽景门,以后房爱卿便是丽景门门主,为朕在江湖中开疆守土,将五虎门这些乱臣贼子杀个鸡犬不留。”
“谢陛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