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民国第一军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1章 :中国‘维和’行动

    历史已经因为中国的崛起而改变了,首先是骄横的亚洲殖民国家rì本被中国打趴下了,现在只是垂死挣扎。

    同时因为俄国能够从中国进口物资和军火,使得协约国在95年并未对奥斯曼土耳其发动加里波利战役。

    不过没有改变的是,同盟国在95年把塞尔维亚灭了,此时的塞尔维亚已经被彻底占领,就是灭国了。

    但协约国方面的俄国虽然得到了中国出口的作战物资,但俄国的后勤还是那么烂,好在修了一条铁路到伏尔加河下游,尽管改善了一些俄军的后勤补给,但德国的实力却是加强了。

    德国此时的火炮应用因为中国提供的技术,不论从硬件上还是作战思想上都开始趋于成熟。

    而且德国的轰炸机数量正在不断增多,特别是在东线对俄国的作战当中,德国的轰炸机让俄国全然没有什么办法。

    通过5年的东线大反击,俄国被打得头破血流,被歼灭的兵力达到两百万之巨,如果是一般的小国,两百万人一完蛋,那如果对于一个人口在两千万的国家来说,基本上就完蛋了。

    十个人里面死一个,十个人里只有五个是男的,年龄上能参军是三分之一的样,排除掉一些身体有问题,或者特殊的重要人群,如知识分等等,算两个人能够参军,二这两个能参军的人当中死了一个,十个人当中只剩下一个人能参军,等于说有一半家庭失去了亲人,那么战争自然是打不下去了。

    不过俄国的人口却是参战国当中最多的,将近亿人口,十个人当中抽出一个劳动力去打仗,也能拉出将近一千三百万兵力。

    沙俄在一战期间,确实是动员了上千万兵力。

    战争将为平民带去无与伦比的创伤,特别是在这种十个人当中就抽一个人去作战的动员下。

    也正是因为大量士兵在前线阵亡、残疾,才造成了俄国十月大**,以及德国政变。

    对外战争这个东西,如果你能胜利还好,老百姓还会继续支持你。

    但如果节节败退,却还要继续把人送到前线送死,那么老百姓就会造反。

    相比之下,中国与美国也许是这个时代士兵与平民比例最低的国家,此前美国陆军也才十万人,因为一战的爆发,美国佬认为自己是个裁判,正在为随时下场亲自肉搏做准备,所以增加了陆军规模。

    中国则有四亿多人口,而且人口开始出现了一个快速增长。

    但中国此时只有20万一线陆军,以及50万二线陆军,加起来只有270万,加上空军、海军、地勤等人员,总人数00万。

    也就说,每00个中国人当中,还不到个人参军。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动员能力就比较低,中国在各地还有训练民兵,同时还有武jǐng、防空。

    同时大部分学校都是男女分校,男校基本都是军事化管理,那些儿童从小就接触队列、枪械,同时还有战术动作训练等等。

    随着中国的生产力的提高,这个国家的物质供应会不断的增加,物质的增加必然削弱意志。

    如果不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未来只会出现一群少爷兵。

    男校进行军事化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这些学生的意志力,以及让这些学生从小接受军事训练,让他们拥有良好的纪律,并具备团队作战意识,同时也是为rì后向军队输出jīng兵做准备。

    尽管上去此时中国的内部社会比较平静,但是在下一代的培养上,却是不留余力,国家为学生提供最好的营养,同时在学习之余,不断的加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对他们进行cāo练。

    同时男校里有军中退伍兵做教官,并还有武术教师教他们习武强身。同时每个学校都有靶场,每个学生都能不时去靶场打靶。

    这些学校里的退伍兵都是一些较为战斗经验的士兵,他们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还将教他们一些战场上的生存经验以及作战技巧。

    经验是可以传承的!

    不仅作战是如此,就连机械制造等等都是如此。

    并且每一个公立学校,都在不断的对学生们灌输着民族主义。

    当这些学生从学校里走入社会,一旦战争到来,就能将他们动员起来,只要强化训练个半年,他们就是jīng兵。

    实际上在全面战争到来时,各国都是把从未接受过军事训练的平民,训练上三个月就投入战场。

    和中国这种模式相比,其临时动员的兵员作战素质和意志都非常差。

    中国的每一所学校的教室里,都挂着‘忘战必危’四个字,以此提醒每一个学生,中国随时可能爆发对外战争。

    并

    用昔rì中国被异族侵略的血泪史来教育学生,忽略无力的结果就是被奴役。

    这使中国每一所男校都充斥着一种时刻准备打仗的气氛。

    良好的营养,加上充分的运动和训练,让这些学生的身体变得非常强壮,身体素质同样是一种能够改变个人命运的东西。

    话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到十是养生,越到后面的项目也是越容易做到的,排在第一的命则是几乎改变不了,除非是那些世外高人。

    一个人血气充盈,命运自然会得到改变。

    个人的命运改变,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就会量变产生质变,从而改变国家气运。

    rì后若是发生战争,中国的动员能力不仅恐怖,而且动员的质量极高。

    此时的中国时刻都在为将来的战争做着准备。

    没有人明白江渝的紧迫心情。

    至于要不要参与如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江渝很矛盾。

    一方面中国确实具备了世界裁判的能力,但另外一方面,中国老百姓经历长期的贫困、愚昧。

    此时正是整个民族最需要休养民力的时候。

    中国确实有能力参与战争,然而一旦陷入战争,那么老百姓又要到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好rì呢?

    现在老百姓尽管吃穿逐渐不愁,但普遍还是没有房的,而且文化普及也不高。

    现在老百姓手里确实有钱了,但生产力很多用于对外出口,老百姓只等着欧战结束后,盖个房,好好的过rì。

    如果此时陷入战争,那么生产力又要投入到战争当中去,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必然受到影响。

    不过战争同样也有发展,为了战争可以全面建设,只要不存在患不均的情况,整个民族的基础设施都将得到巨大的发展,但这样民族复兴领域仅限于军事、工业,文化等方面就会拖后腿了。

    “貌似两条路线都有利益,来还是顺其自然吧!哪一个利益更大。”江渝在结束了通话后心里思忖道。

    ……

    在英法俄发出联合照会的第二天,中国běi jīngzhèng fǔ就做出了表态,中国外交部宣称:“国际贸易是zì yóu的,中国作为中立国,有权对任何阵营的国家进行出口,若有国家蛮横干涉我国出口,一切后果自负。”

    jǐng告意味十足!

    英法俄自然听出来了。

    而这也在他们的预料之中,中国怎么可能放弃到嘴的利益,何况是协约国在中国面前显得十分被动的时候。

    之前英国的让步,并未消除中国对协约国的威胁。

    这才造成了如今‘得寸进尺’的局面。

    英法俄互相讨论了好几天,也没拿出一个好办法,如果对中国进行报复的话,那就是削弱其对协约国的出口贸易。

    那么结果将把中国彻底推向同盟国,加大对同盟国的出口。

    惹急了中国,甚至把那些先进的飞机卖给德国人都有可能。

    正当协约国一筹莫展的时候,奥斯曼土耳其所占领的伊拉克地区发生了暴动,那些阿拉伯人开始趁着土耳其人的主力击中在欧洲战争时,在后方谋求**。

    这让英国马上意识到,这将是切断中国对同盟国出口的一个契机,于是立即从埃及调集军力,英国少校劳伦斯组织游击队进入伊朗地区对阿拉伯人的暴动进行支持。

    同时英国开始三管齐下,一方面派遣埃及驻军进入伊拉克地区进行游击战,同时威逼利诱罗马尼亚对同盟国进行宣战。

    最后,英法决定对加利波利半岛进行登陆战,以期望从陆地上切断中国向同盟国的物资出口,并打通海上对俄国的出口。

    不过英国的游击队还未到达伊拉克地区,中国驻中东省却迅速抽调了两个师的兵力,打着‘维和’的旗号,进入了伊拉克,镇压中东人的暴动。

    因为这种暴动已经影响到了中国对同盟国的贸易,已经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江渝接到伊朗地区发生暴动的消息后,立即联系土耳其zhèng fǔ,提出可以帮助土耳其镇压暴动。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大喜过望,现在他们的兵力主要击中在巴尔干半岛,后方出现暴动让土耳其非常棘手。

    而且那里是与中国贸易的重要交通线。

    当然,中国也提出了条件,那就是要伊拉克和叙利亚地区的石油勘探权,同时中国在该地区开采石油,必须给与出口税方面的优惠。

    德国和土耳其商议之后,决定答应中国的条件,石油勘探权算什么,倒是交通线极为重要,德国绝不能眼着刚打通的对外贸易路线被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