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 空间防御网
叶涵整个人都不好了,地面上的局面刚刚看到曙光,怎么看吴瀚的意思,太空的情况非常不好?
吴瀚叹了口气,“远征军的情况你了解过吗?”
“不清楚,一直没消息。”
“太空的局势呢?”
叶涵点点头说:“知道一点。”
别看他苏醒之后就被安排到特勤组,但他的级别摆在那里,该传达给他的文件一件都不会少,其中就有太空舰队的各种情况。
简单点说,现在的联合太空舰队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即防御地球的本土舰队、负责火星的火星卫戍舰队、巡守小行星带的小行星带特遣舰队、负责封锁木星的木星镇守舰队,还有就是专门和敌人野战的远征舰队。
前四支舰队都是防守性质,舰队实力一般,只有远征军是真正的进攻力量,集中了全人类最先进、最有战斗力的战舰。
五支舰队名义上都归联合指挥部指挥,实际上每支舰队都分成北都和国际两个分舰队。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局势,北都曾在叶涵苏醒前进行过一次大范围的战略改组,将全军分成陆地、远洋和太空三种战役集群。
其中陆地集群主要是地面和空中力量;远洋集群包括水面作战舰艇和水面输送力量;太空集群主要是太空战舰和陆战队。
不管陆地、水面还是太空,每一个集群都是战略作战单位,都有能力向外星人发起战役级别的进攻。
正是在那个时候,北都将太空舰队一分为四,常设地球、火星、小行星还和木星四支舰队。
远征军不是常设编制,只在需要的时候抽调战舰临时组建,纯以战斗力而言,其余四支舰队联合起来也不是远征舰队的对手。
因为对抗外星人是全人类的事,北都的战略调整必然影响联合舰队的编成,为此北都事先与华府进行了一系列深入交流。
华府认为北都的调整确有必要,而且符合将来的对敌战略,因此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最终形成了现在的五大舰队。
而五大舰队的形成,又跟人类的战略发展有解不开的关系。
人类在2033年的反击战中损失惨重,但付出极大代价的人类舰队不仅击败离土外舰队,还成功遏制住木星方向的敌人。
战后,各国痛定思痛,一心打造环木星防御带,即在木星的小卫星上建造导弹基地,意图将木星方向的敌人封锁在木星内圈。
不久之后,同出一源的小行星带防御计划提上日程。
这两个都不是什么简单计划,打个不是很恰当的比方,以人类如今的实力打造这两个防御带,和古代倾全国之力建造长城没什么区别。
如果不是土星距离太远,土星防御计划肯定也少不了!
计划虽好,可需要的资源实在是太多了,从地球轨道到火星轨道,最近距离是五千五百万公里,从地球向小行星带运送物资简直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开拓火星成为唯一的选择,战后不久,联合舰队就集中了一批运输舰,向火星运送一大批基础物资,人类正式进军火星。
除此之外,谷神星和灶神星等较大的小行星也在开发之列,全人类集中力量,以火星上的矿产资料为主,以小行星上的资源为辅,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造小行星带军工体系。
整整三年时间,联合舰队依靠火星资源,在小行星带中打造了三十多个远程导弹基地,火力网覆盖整个小行星带。
看到这份资料的时候,叶涵非常奇怪,三十多个基地就能覆盖整个小行星带,是不是太夸张了一点?
但他继续往下看,很快就发现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什么奇迹,因为那些基地使用的主力武器是携带核弹头的分导式超远程固态燃料导弹,北都代号闪光,西方代号惊雷。
这种导弹采用六级结构,前四级用来赶路,最后两级用来追索目标。
它的工作方式为复合制导,简单点说,就是小行星带中的远程雷达网发现目标之后,激活位置最近的导弹,通过位置预判,导弹打好提前量,飞向敌舰的航线前方。
但是为了防止敌舰变向,导弹飞完一半的预定航程后重新开机,再次通过雷达网确定敌舰位置,激活第二级进行第二次加速,并在加速过程中调整飞行方向。
接下来每过一段时间,导弹都要重新开机调整方向,只有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才由导弹上的导引头锁定目标,并且使用分导技术提高命中几率。
有意思的是,这种导弹携带的分导弹头只有一半儿携带核弹,另一半儿弹头是起掩护作用的烟幕弹……当身为目标的敌舰发现导弹并展开拦截时,闪光导弹突然分裂,一边释放烟幕一边向敌舰发起冲击,可以想象敌舰里的外星人是什么感受!
嗯,上面为了提高命中率,可算是煞费苦心!
由于特殊的作战环境,闪光导弹从发射到命中目标,间隔可以长达一个多月,因此这种导弹不能使用效率更高的液体燃料发动机,而是必须使用容易储存的固体燃料发动机。
若非闪光导弹拥有超远的射程,人类绝不可能只用三十多个基地,就形成覆盖整个小行星带的防御网。
不过很可惜,外星舰队在这几年里一直积聚力量,压根没有敌舰闯进小行星带,联军倾力打造的防御网至今还没开过张,截止到目前为止,闪光导弹的作战效果仍然停留在纸面上,全是模拟数据。
更严重的问题是三年时间真的太短了,火星出产的资源有限,为了尽快建成防御网,火星舰队优先建造导弹基地,受资源不足影响,闪光导弹的产量一直上不去。
结果就是计划中的三十多个基地一个不少全部建成,可就位的导弹却只有设计数量的百分之十四,防御力远远达不到设计标准。
以火星目前的产能,只要再有一到两年时间,就能补全剩余的导弹,让小行星带防御网达到设计标准。
哪成想土外二舰队偏偏赶在这个时候冒出来!
吴瀚叹了口气,“远征军的情况你了解过吗?”
“不清楚,一直没消息。”
“太空的局势呢?”
叶涵点点头说:“知道一点。”
别看他苏醒之后就被安排到特勤组,但他的级别摆在那里,该传达给他的文件一件都不会少,其中就有太空舰队的各种情况。
简单点说,现在的联合太空舰队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即防御地球的本土舰队、负责火星的火星卫戍舰队、巡守小行星带的小行星带特遣舰队、负责封锁木星的木星镇守舰队,还有就是专门和敌人野战的远征舰队。
前四支舰队都是防守性质,舰队实力一般,只有远征军是真正的进攻力量,集中了全人类最先进、最有战斗力的战舰。
五支舰队名义上都归联合指挥部指挥,实际上每支舰队都分成北都和国际两个分舰队。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局势,北都曾在叶涵苏醒前进行过一次大范围的战略改组,将全军分成陆地、远洋和太空三种战役集群。
其中陆地集群主要是地面和空中力量;远洋集群包括水面作战舰艇和水面输送力量;太空集群主要是太空战舰和陆战队。
不管陆地、水面还是太空,每一个集群都是战略作战单位,都有能力向外星人发起战役级别的进攻。
正是在那个时候,北都将太空舰队一分为四,常设地球、火星、小行星还和木星四支舰队。
远征军不是常设编制,只在需要的时候抽调战舰临时组建,纯以战斗力而言,其余四支舰队联合起来也不是远征舰队的对手。
因为对抗外星人是全人类的事,北都的战略调整必然影响联合舰队的编成,为此北都事先与华府进行了一系列深入交流。
华府认为北都的调整确有必要,而且符合将来的对敌战略,因此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最终形成了现在的五大舰队。
而五大舰队的形成,又跟人类的战略发展有解不开的关系。
人类在2033年的反击战中损失惨重,但付出极大代价的人类舰队不仅击败离土外舰队,还成功遏制住木星方向的敌人。
战后,各国痛定思痛,一心打造环木星防御带,即在木星的小卫星上建造导弹基地,意图将木星方向的敌人封锁在木星内圈。
不久之后,同出一源的小行星带防御计划提上日程。
这两个都不是什么简单计划,打个不是很恰当的比方,以人类如今的实力打造这两个防御带,和古代倾全国之力建造长城没什么区别。
如果不是土星距离太远,土星防御计划肯定也少不了!
计划虽好,可需要的资源实在是太多了,从地球轨道到火星轨道,最近距离是五千五百万公里,从地球向小行星带运送物资简直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开拓火星成为唯一的选择,战后不久,联合舰队就集中了一批运输舰,向火星运送一大批基础物资,人类正式进军火星。
除此之外,谷神星和灶神星等较大的小行星也在开发之列,全人类集中力量,以火星上的矿产资料为主,以小行星上的资源为辅,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造小行星带军工体系。
整整三年时间,联合舰队依靠火星资源,在小行星带中打造了三十多个远程导弹基地,火力网覆盖整个小行星带。
看到这份资料的时候,叶涵非常奇怪,三十多个基地就能覆盖整个小行星带,是不是太夸张了一点?
但他继续往下看,很快就发现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什么奇迹,因为那些基地使用的主力武器是携带核弹头的分导式超远程固态燃料导弹,北都代号闪光,西方代号惊雷。
这种导弹采用六级结构,前四级用来赶路,最后两级用来追索目标。
它的工作方式为复合制导,简单点说,就是小行星带中的远程雷达网发现目标之后,激活位置最近的导弹,通过位置预判,导弹打好提前量,飞向敌舰的航线前方。
但是为了防止敌舰变向,导弹飞完一半的预定航程后重新开机,再次通过雷达网确定敌舰位置,激活第二级进行第二次加速,并在加速过程中调整飞行方向。
接下来每过一段时间,导弹都要重新开机调整方向,只有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才由导弹上的导引头锁定目标,并且使用分导技术提高命中几率。
有意思的是,这种导弹携带的分导弹头只有一半儿携带核弹,另一半儿弹头是起掩护作用的烟幕弹……当身为目标的敌舰发现导弹并展开拦截时,闪光导弹突然分裂,一边释放烟幕一边向敌舰发起冲击,可以想象敌舰里的外星人是什么感受!
嗯,上面为了提高命中率,可算是煞费苦心!
由于特殊的作战环境,闪光导弹从发射到命中目标,间隔可以长达一个多月,因此这种导弹不能使用效率更高的液体燃料发动机,而是必须使用容易储存的固体燃料发动机。
若非闪光导弹拥有超远的射程,人类绝不可能只用三十多个基地,就形成覆盖整个小行星带的防御网。
不过很可惜,外星舰队在这几年里一直积聚力量,压根没有敌舰闯进小行星带,联军倾力打造的防御网至今还没开过张,截止到目前为止,闪光导弹的作战效果仍然停留在纸面上,全是模拟数据。
更严重的问题是三年时间真的太短了,火星出产的资源有限,为了尽快建成防御网,火星舰队优先建造导弹基地,受资源不足影响,闪光导弹的产量一直上不去。
结果就是计划中的三十多个基地一个不少全部建成,可就位的导弹却只有设计数量的百分之十四,防御力远远达不到设计标准。
以火星目前的产能,只要再有一到两年时间,就能补全剩余的导弹,让小行星带防御网达到设计标准。
哪成想土外二舰队偏偏赶在这个时候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