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学艺成,路遇糜竺
“唉!”左慈听完叹了口气:“你身上所发生的事情我之前也没有碰到过,也许与你的特别有些关系吧,你之命数我一直没有算明白。不过你放心,这应该不是坏事,毕竟这几年来,一直也没有发生什么状况,如果能够彻底融合起来,也许还是件好事,不需担心。”
诸葛瑾听了点头应道:“恩!”对于左慈的话,他还是比较认可的,半仙左慈,在这个时代,对普通人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存在,连他都拿不准的事情,再问别人也是白搭。
左慈见无事了,摆摆手,让诸葛瑾退下!
第二天,诸葛瑾早早便起来收拾行装,草屋中很简单,一张床,一张桌子,最有价值的应该是这些古书籍了。将床头的《乡思》揭下,用包袱将古籍与之一同包好,诸葛瑾伸手拿了战天戟,留恋的再看了一眼草屋,转身走出五屋门。
“咚……”一声金属鸣声,诸葛瑾将战天插在地上。左慈门前,诸葛瑾跪倒在地,拜九拜起身,房门依旧纹丝不动。诸葛瑾心中明白,左慈不会出来与其见面,将战天自地上拔出,将山中故景仔细的看了一遍,印入脑海,转身徒步,走下山去。
草屋中,静坐闭目的左慈,双眼慢慢张开,眼中带着不舍,低声呢喃着:“有缘自会再相见!”随即不在说话,片刻之后,彻底静了下来。
出了大山,诸葛瑾打听了一下,发现自己此时身在扬州境内,一路东行,至建安折而向北,经广陵,直奔琅琊而去。
公元183年,张让等宦官势力达到极盛,时中常侍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粟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宁典等十二人皆封侯,贵宠无比。灵帝已经很少早朝,在宫中建立裸游宫、流香渠,荒yin无度,适逢天降大旱,波及大汉全境,张让、赵忠等压而不报,天下流民遍地丛生。
裸游宫中鳞次栉比的馆舍前是玉石青砖台阶,台阶上铺满了苔藓,绿色的,滑腻鲜嫩。阶下是宽阔的沟渠,渠中注满了清澈的水,渠水缓缓地流。彩船漂浮在清水上,阳光一照,五光十色,煞是好看。
大汉土地上,河流枯竭,田地龟裂,千里之地渺无人烟:“白骨累累,饿殍千里”。两种极端的比照,正好将当权阶层与农民阶层不同的境况映照而出,天堂与地狱并存。
此时,张角以“太平道”传教已十余年,拥有徒众数十万,遂将徒众分为三十六方,“一方”为一部,大方统众万余人,小方统众六、七千,方各有首领。命人传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约兵起义。
这一日,诸葛瑾行至朐县。县中流民很多,三五十人成群的挤在城中,大部分人面色饥黄,却不显得死气沉沉,诸葛瑾在流民脸上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丝希望。
诸葛瑾上前一步,拉住一位路过的流民,正要开口问话时,街道上的流民忽然震动起来,被他拉住的那人满脸的不耐烦,出声斥道:“你快将我松开,糜家粥棚就要开了,我得赶紧去领取食物。”
诸葛瑾听了愕然,将那人松开,心中好奇心大起,随着流民一道,没行多远,便见到了流民口中,糜家设置的粥棚。诸葛瑾看时,只见粥棚旁边已经排起了队伍,越来越长,一位中年模样的男子,正在大声指挥着糜家的家丁发放食物,过来的流民对此人很是尊重,在其引导下,依次上前领取食物。
“小哥,请问一下,那发放粮食的中年男子是何人?为何我见到众人都如此敬重此人?”看了一会,诸葛瑾伸手拉住一位正随队伍前进的青壮问道。
那男子转头,见诸葛瑾尚年轻,虽然长得俊雅不凡,一身装扮却是破破烂烂的,不由的出言说道:“一看你就是外地过来的吧,那人乃是我们的恩人,朐县大家族糜家糜竺先生,此次我们这些流民能够得活,便是多亏了糜家接济。”
“朐县糜家?”此时诸葛瑾脑中才记起,朐县糜家,不正是汉朝四大富商之一吗?难怪竟然能够存活一县之百姓。历史上,糜竺此人具有大智慧,其人一眼便看重了当时四处飘零的刘备,散尽家财追随左右,若非荆州之战中,其弟糜芳没有出兵救援关羽,被刘备嫉恨落败,也算是显赫一世,其妹更是在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奇女子。
没想到路过朐县,正巧能碰到糜竺,也算是有缘。想到这儿,诸葛瑾心中一动,随即决定在此留宿一晚,见一见糜竺此人,如果有可能将他招揽,得到其辅佐,对今后征战天下也是一大助力!
诸葛瑾便去寻了客栈住下,向着店中小二打听了一下糜家所在,便自去休息了。及至傍晚,简单吃了些东西,诸葛瑾便将包袱随身携带,单手提了战天,去往糜家。
“咚咚咚……”
糜家的大门上镂着些风水图案,很浅,显得别有一番风味,门头上,挂着两个朱红的大字“糜府”。诸葛瑾走上前敲门,而后朗声叫道:“家中可有人在?琅琊诸葛瑾前来拜访!”
“吱……”不片刻,里面应了一声,府门打开,一门童露出一个脑袋,抬眼看去,见一十六七岁年纪的少年人,手持一把大戟,看着却是面生,眼中不由露出一丝疑惑,遂见礼道:“公子请稍等,待我等禀告家主。”
说话间,便听到里面一阵嘱咐声,不片刻,诸葛瑾便听得有人咚咚的往里面跑去了。没过多久,有脚步声匆匆响起,这次声音显得杂乱,显然不只是一个人。
糜竺自府门中走出,就见到门口立一少年,身量修长,壮而有力,相貌俊朗,卓尔不群,一股英气彰显而出。糜竺看的心中喜欢,走下门阶询问道:“公子可是琅琊诸葛氏?”
诸葛瑾见到来人,便看出其正是粥棚施粥之人,便知是糜竺,心中高兴,见礼拜道:“小可诸葛瑾见过糜先生,路经此处,因见糜先生于县中济民,心中有感,遂冒昧前来拜访。”
糜竺轻声笑道:“天降大旱,难民众多,我也只是尽尽人事罢了。来!里面有请。”
一行人行至客厅,寒暄几句后,糜竺将便诸葛瑾引入书房。
“令尊身处泰山,不知公子如何到了此处?”坐下不久,就听见糜竺语带疑惑的问道。
诸葛瑾起身一礼,然后才出言解说道:“糜先生不必见疑,我因年幼,尚不及冠,故无表字,先生唤我名字即可。四年前,我拜师左慈,后随师父上山学艺,今方下山,一路从扬州行至此处,偶然见到先生周济灾民,心有所感,故前来拜见。”
糜竺听了,有些好奇,遂问道:“不知公子对此,有何感想?”
“先生唤我诸葛瑾便可!”诸葛瑾出言,纠正说道。
糜竺抚须而笑:“好!我便先唤你作瑾儿吧,汝也不要先生先生了,称呼我为子仲吧。我在城中开设粥棚,也只是见民众疾苦,想帮上一帮,只是不知另你想到什么?”
诸葛瑾没有直接回答,反而语气真诚的问道:“不知此次事件子仲是如何看待?”
“朝廷之中,‘十常侍’专权,蒙蔽圣听,恰逢遭此大旱,却隐而不报,以致流民丛生。”糜竺想了一下,开口说道,只是说话时眼神深邃,看着诸葛瑾眼中略有所思,却是没有将其想法说出全部。
知道如此交谈,最终不会有什么效果,顿了片刻诸葛瑾开口说道:“我以为不久,天将大乱!”
“什么?”糜竺顿时给惊住了,没有开口说话,双眼定定的看着诸葛瑾,好似要将其看透一般,静等着其说出下文。
“子仲有大智慧,必能看出,如今朝政黑暗,天灾不穷,边患不断,而当今朝廷不思进取,只图享乐,长此以往,大乱如何不起?
且我一路从扬州行至朐县,饿殍千里,路边尽是累累白骨,流民数不胜数,而各地官府却无人管其死活,拒不开仓赈灾,反而加紧盘剥,试问,民不得活,何必为民呢?
再则,不知先生可曾听闻‘太平教’?此乃张角创立,先生可曾知晓,目前仅天平教众,就有几十万人,且张角于百姓心中,名望无两,一旦其发生叛乱,先生可曾想过后果将会如何?”
诸葛瑾听了点头应道:“恩!”对于左慈的话,他还是比较认可的,半仙左慈,在这个时代,对普通人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存在,连他都拿不准的事情,再问别人也是白搭。
左慈见无事了,摆摆手,让诸葛瑾退下!
第二天,诸葛瑾早早便起来收拾行装,草屋中很简单,一张床,一张桌子,最有价值的应该是这些古书籍了。将床头的《乡思》揭下,用包袱将古籍与之一同包好,诸葛瑾伸手拿了战天戟,留恋的再看了一眼草屋,转身走出五屋门。
“咚……”一声金属鸣声,诸葛瑾将战天插在地上。左慈门前,诸葛瑾跪倒在地,拜九拜起身,房门依旧纹丝不动。诸葛瑾心中明白,左慈不会出来与其见面,将战天自地上拔出,将山中故景仔细的看了一遍,印入脑海,转身徒步,走下山去。
草屋中,静坐闭目的左慈,双眼慢慢张开,眼中带着不舍,低声呢喃着:“有缘自会再相见!”随即不在说话,片刻之后,彻底静了下来。
出了大山,诸葛瑾打听了一下,发现自己此时身在扬州境内,一路东行,至建安折而向北,经广陵,直奔琅琊而去。
公元183年,张让等宦官势力达到极盛,时中常侍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粟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宁典等十二人皆封侯,贵宠无比。灵帝已经很少早朝,在宫中建立裸游宫、流香渠,荒yin无度,适逢天降大旱,波及大汉全境,张让、赵忠等压而不报,天下流民遍地丛生。
裸游宫中鳞次栉比的馆舍前是玉石青砖台阶,台阶上铺满了苔藓,绿色的,滑腻鲜嫩。阶下是宽阔的沟渠,渠中注满了清澈的水,渠水缓缓地流。彩船漂浮在清水上,阳光一照,五光十色,煞是好看。
大汉土地上,河流枯竭,田地龟裂,千里之地渺无人烟:“白骨累累,饿殍千里”。两种极端的比照,正好将当权阶层与农民阶层不同的境况映照而出,天堂与地狱并存。
此时,张角以“太平道”传教已十余年,拥有徒众数十万,遂将徒众分为三十六方,“一方”为一部,大方统众万余人,小方统众六、七千,方各有首领。命人传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约兵起义。
这一日,诸葛瑾行至朐县。县中流民很多,三五十人成群的挤在城中,大部分人面色饥黄,却不显得死气沉沉,诸葛瑾在流民脸上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丝希望。
诸葛瑾上前一步,拉住一位路过的流民,正要开口问话时,街道上的流民忽然震动起来,被他拉住的那人满脸的不耐烦,出声斥道:“你快将我松开,糜家粥棚就要开了,我得赶紧去领取食物。”
诸葛瑾听了愕然,将那人松开,心中好奇心大起,随着流民一道,没行多远,便见到了流民口中,糜家设置的粥棚。诸葛瑾看时,只见粥棚旁边已经排起了队伍,越来越长,一位中年模样的男子,正在大声指挥着糜家的家丁发放食物,过来的流民对此人很是尊重,在其引导下,依次上前领取食物。
“小哥,请问一下,那发放粮食的中年男子是何人?为何我见到众人都如此敬重此人?”看了一会,诸葛瑾伸手拉住一位正随队伍前进的青壮问道。
那男子转头,见诸葛瑾尚年轻,虽然长得俊雅不凡,一身装扮却是破破烂烂的,不由的出言说道:“一看你就是外地过来的吧,那人乃是我们的恩人,朐县大家族糜家糜竺先生,此次我们这些流民能够得活,便是多亏了糜家接济。”
“朐县糜家?”此时诸葛瑾脑中才记起,朐县糜家,不正是汉朝四大富商之一吗?难怪竟然能够存活一县之百姓。历史上,糜竺此人具有大智慧,其人一眼便看重了当时四处飘零的刘备,散尽家财追随左右,若非荆州之战中,其弟糜芳没有出兵救援关羽,被刘备嫉恨落败,也算是显赫一世,其妹更是在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奇女子。
没想到路过朐县,正巧能碰到糜竺,也算是有缘。想到这儿,诸葛瑾心中一动,随即决定在此留宿一晚,见一见糜竺此人,如果有可能将他招揽,得到其辅佐,对今后征战天下也是一大助力!
诸葛瑾便去寻了客栈住下,向着店中小二打听了一下糜家所在,便自去休息了。及至傍晚,简单吃了些东西,诸葛瑾便将包袱随身携带,单手提了战天,去往糜家。
“咚咚咚……”
糜家的大门上镂着些风水图案,很浅,显得别有一番风味,门头上,挂着两个朱红的大字“糜府”。诸葛瑾走上前敲门,而后朗声叫道:“家中可有人在?琅琊诸葛瑾前来拜访!”
“吱……”不片刻,里面应了一声,府门打开,一门童露出一个脑袋,抬眼看去,见一十六七岁年纪的少年人,手持一把大戟,看着却是面生,眼中不由露出一丝疑惑,遂见礼道:“公子请稍等,待我等禀告家主。”
说话间,便听到里面一阵嘱咐声,不片刻,诸葛瑾便听得有人咚咚的往里面跑去了。没过多久,有脚步声匆匆响起,这次声音显得杂乱,显然不只是一个人。
糜竺自府门中走出,就见到门口立一少年,身量修长,壮而有力,相貌俊朗,卓尔不群,一股英气彰显而出。糜竺看的心中喜欢,走下门阶询问道:“公子可是琅琊诸葛氏?”
诸葛瑾见到来人,便看出其正是粥棚施粥之人,便知是糜竺,心中高兴,见礼拜道:“小可诸葛瑾见过糜先生,路经此处,因见糜先生于县中济民,心中有感,遂冒昧前来拜访。”
糜竺轻声笑道:“天降大旱,难民众多,我也只是尽尽人事罢了。来!里面有请。”
一行人行至客厅,寒暄几句后,糜竺将便诸葛瑾引入书房。
“令尊身处泰山,不知公子如何到了此处?”坐下不久,就听见糜竺语带疑惑的问道。
诸葛瑾起身一礼,然后才出言解说道:“糜先生不必见疑,我因年幼,尚不及冠,故无表字,先生唤我名字即可。四年前,我拜师左慈,后随师父上山学艺,今方下山,一路从扬州行至此处,偶然见到先生周济灾民,心有所感,故前来拜见。”
糜竺听了,有些好奇,遂问道:“不知公子对此,有何感想?”
“先生唤我诸葛瑾便可!”诸葛瑾出言,纠正说道。
糜竺抚须而笑:“好!我便先唤你作瑾儿吧,汝也不要先生先生了,称呼我为子仲吧。我在城中开设粥棚,也只是见民众疾苦,想帮上一帮,只是不知另你想到什么?”
诸葛瑾没有直接回答,反而语气真诚的问道:“不知此次事件子仲是如何看待?”
“朝廷之中,‘十常侍’专权,蒙蔽圣听,恰逢遭此大旱,却隐而不报,以致流民丛生。”糜竺想了一下,开口说道,只是说话时眼神深邃,看着诸葛瑾眼中略有所思,却是没有将其想法说出全部。
知道如此交谈,最终不会有什么效果,顿了片刻诸葛瑾开口说道:“我以为不久,天将大乱!”
“什么?”糜竺顿时给惊住了,没有开口说话,双眼定定的看着诸葛瑾,好似要将其看透一般,静等着其说出下文。
“子仲有大智慧,必能看出,如今朝政黑暗,天灾不穷,边患不断,而当今朝廷不思进取,只图享乐,长此以往,大乱如何不起?
且我一路从扬州行至朐县,饿殍千里,路边尽是累累白骨,流民数不胜数,而各地官府却无人管其死活,拒不开仓赈灾,反而加紧盘剥,试问,民不得活,何必为民呢?
再则,不知先生可曾听闻‘太平教’?此乃张角创立,先生可曾知晓,目前仅天平教众,就有几十万人,且张角于百姓心中,名望无两,一旦其发生叛乱,先生可曾想过后果将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