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八百三十四章 唐秋离的难题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杰佛菲尔上将的私人代表,作战局局长谢尔顿中将,突然来到仰光,带来了上司的一封亲笔信,恳请独立师部队按照双方签署的协议,协助撤走澳洲战场上的八十余万盟军士兵,倒是给唐秋离出了个很大的难题。
唐秋离设想过日军和盟军,血腥搏杀了几年的澳洲战场,会有多个结局,但他没有想到,美国总统罗斯福如此果决,有壮士断腕的狠劲儿,毅然决定放弃澳洲,那可是美国在海外最大、也是唯一的战略支点,与本土互为犄角,牵制着一百五十多万日军精锐部队,不至于扑向美国本土。
但现在看来,罗斯福显然是预感到了致命的危险,德国人和日本人,绝对有两面夹击,进攻美国本土意图,战火马上就要燃烧到了美国的土地,一场事关美国死生存亡的战争,不可避免,而在美国国内,为了增援澳洲战场,几乎倾尽精锐之兵,唯独澳洲数十万盟军士兵,可为强大助力。
澳洲战场上的几十万盟军士兵,罗斯福是要用来保护本土安全的,数十万经过澳洲战争洗礼的盟军部队,显然是一个重要的筹码,与本土的安全相比,澳洲便屈居到了次要的地位,忍痛放弃虽然不舍,但也是明智之举。
但是,唐秋离却决不能让几十万盟军士兵,通过自己的手,安然的撤回美国,在他战略的大棋盘上。日军和盟军在澳洲厮杀、拼命,是设定好的步骤,但罗斯福这个决定。却让棋盘上缺了一个对手,接下来还怎么玩儿?
按照谢尔顿中将的意思,在自己到达仰光的当天,就把独立师部队,协助澳洲盟军撤离的大事儿定下来,实在是拖不得了,在他看来。这根本没有任何问题,无非是沿着原来增援澳洲的运兵路线,来个逆流罢了。而且,澳洲战场上的撤离行动,不麻烦中国人,澳洲盟军司令部自己解决。
原来签署的运兵协议。没有改变任何内容。只不过,需要唐秋离为撤退的盟军部队,提供足够的船只和护航兵力,临来见这位在美**政两届,口碑皆不佳的中国唐副委员长之前,杰佛菲尔上将已经授权自己,在撤走澳洲盟军这件事上,尽可能的满足唐秋离的要求。并且直白的说,这是总统阁下的意思。因此,自己也是有所准备,等着这个中国人的狮子大开口。
谢尔顿中将毫不隐瞒的告诉唐秋离,“尊敬的唐副委员长,临来仰光求见您之前,我国罗斯福总统已经授权本人,代表美国政府,愿意接受您提出的,在我们承受范围之内的任何条件,
但心急火燎的谢尔顿中将,完全不知道唐秋离的想法,美国人急着撤走澳洲盟军,唐秋离却必须使澳洲盟军留在澳洲战场上,即便是最后撤走,也是跟日本人对耗得差不多的残兵败将,两下里想的根本不一样,这事儿能马上就谈成吗?
显然是不能的,因此,唐秋离先安排显然是急性子的谢尔顿中将休息,理由当然非常充分,几十万盟军要一次性撤离,需要的运输船只那是海量的,需要一段时间来征集,当然,这是拖延之计,却无可挑剔,即便是谢尔顿中将急得火冒三丈,也不可能让中国人在一两天之内,搞到成千上万艘运兵船。
安顿了恨不得马上就屁颠儿、屁颠儿跑回去向罗斯福复命的谢尔顿之后,唐秋离一个人在办公室里来回的打转转,眼下最大的难题,就是自己根本无法拒绝美国人的请求,白纸黑字儿的协议在哪明摆着呢,何况,不管怎么说,自己的身份,现在也是盟军的一个副总司令官。
若是在澳洲这件事儿上,干得太着相,首先把自己处在不利的地位,当然,在强国和强权的眼里,协议算个屁,随时都可以撕毁,就算自己摆明车马,要把澳洲盟军送到日本人的嘴里,大概罗斯福也只能有放嘴炮的能力了,但却不能这么干!
万一把罗斯福逼到绝路上,断了他最后的念想,这个老奸巨猾的瘸子,说不定会跟日本人妥协,以主动放弃澳洲、乃至更多利益为筹码,与日本人达成和解,再跟希特勒进行利益交换,解除墨西哥方向上的威胁,说不定,美国人和日本人,会联起手来对付自己,并非绝对没有这种可能性!
政治和国家利益就是这么回事儿,以日本人的短视和贪婪,如果拿到手的好处,大于进攻美国本土所得的利益,日本人真的会跟拼得你死我活的对手讲和的,转过头来对付自己。
所以,拒绝美国人的恳求,绝不明智,拖着不办,也不是什么好办法,背后阴人则是最好不过了,但是怎么阴,唐秋离转悠了半天,也没有个好主意,嘴里嘀咕着发牢骚,“真他娘的!瘸子罗斯福真是滑的跟个泥鳅似的,见势不妙,立马缩头,这厮,不好对付啊!”
但有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数十万澳洲盟军士兵,仅仅是脱了一层皮,就撤回美国去,苦思无计,唐秋离只好打电话,把自己的堂兄,独立师副师长兼中南半岛及东印度地区军政委员会主席唐秋生中将,师指参谋长赵玉和少将两个人,找到自己的办公室,商量此事。
两个人到了之后,唐秋离也没废话,把自己的难题摆出来,核心的意思就是,“如何才能让澳洲战场上的盟军,跟日军拼得差不多之后,然后咱们再出手相救,但前提条件是,不露相,决不能暴露自己的意图!”
很难,唐秋生和赵玉和两个人,绞尽脑汁的想,一时间,三个人都没有说话,气氛很是凝重。
不过,唐秋生打破了凝重,他思索着说道:“师长,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澳洲七八十万盟军士兵,我们需要征用大批的运输船只,这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做到的,急不得,如此,我们也有了拖延的理由,但时间不可能太长!”
“另外一方面,是否可以采取‘蒋干盗书’之计,将澳洲盟军准备撤往西印度,最后用以保护美国本土的情报,透露给日本人,日本人还不得如获至宝,如此双管齐下,即便是澳洲盟军最后撤出,也是残兵败将,而若想吃下整个澳洲,日本人付出的代价,也不会小!”
“蒋干盗书!”唐秋离和赵玉和两个人,眼前均是一亮,尤其是对于唐秋离而言,有劈开旁门见日月的豁然开朗之感,便感叹着问道:“好,秋生哥,一语点醒梦中人啊,好一个‘蒋干盗书!’秋生哥,干脆推荐一下,谁做‘蒋干’最合适?咱们这次可是‘蒋干送书’而非盗!”
唐秋生平和的一笑,说道:“师长,情报处的于得水,恐怕最擅长此道吧!”
澳洲,盟军司令部所在地,当盟军总部的密令下达之后,司令官美国人巴赫利斯曼中将,副司令官英国人费尔南德斯上将两个人看完,彼此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出来如释重负的轻松之感。
的确,对于澳洲盟军两个最高指挥官来说,自从接到美国参联会的电报告知,在未来的四五个月之内,澳洲盟军将得不到来自美国境内的任何兵力增援,并且,要继续坚守澳洲之后,无论是巴赫利斯曼中将,还是费尔南德斯上将,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恐怕澳洲盟军的最好结局,是全部战死。
虽然澳洲盟军的总兵力,经过迭次补充和增援之后,达到了八十余万之众,但进攻的日军总兵力,亦增加到了一百五十万人左右,双方兵力对比的优劣,根本没有得到改观。
无疑,澳洲盟军总体上还是处于被动防守的劣势,如果不是夺取了一半儿的制空权,恐怕现在苦苦支撑的第二道防线,已经全线崩溃了,这还是在有后续援兵的情况下。
但是,维持守势的局面,在日军总司令官伊藤严三郎改变打法的情况下,也逐渐恶化,后方的野战机场、后勤补给线,屡屡遭到日军精干小部队的摧毁和破坏,潜伏的日本特工,更是在悉尼、堪培拉、墨尔本等重要城市,大肆进行破坏和暗杀行动,散布谣言,给盟军的后方造成极大的恐慌。
后方不稳,又断了援兵,因为软件小部队的破坏,已经取得的一半儿制空权,正在逐渐丧失,澳洲战场上所有的一切,巴赫利斯曼中将和费尔南德斯上将都清楚,盟军现在抵抗,无非是在做最后的挣扎罢了,但两个人都恪守着军人的职责,打到最后,哪怕是战死沙场也在所不惜!
现在,盟军总部来了撤退的命令,无疑是绝境逢生一般,但到现在为止,撤退的命令,仅限于两个人知道,都是统兵一方的大将,知道在澳洲目前的局势下,撤退的命令一经传出,会给前线士兵造成多大的士气影响,说不定因此而导致全线溃败也说不定。
因此,巴赫利斯曼中将和费尔南德斯上将商定,来个秘而不宣,悄悄的着手进行撤退前的一切准备工作,而此刻,澳洲东北部第二道防线上的盟军数十万士兵,还在与日军进行着艰苦的战斗。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唐秋离设想过日军和盟军,血腥搏杀了几年的澳洲战场,会有多个结局,但他没有想到,美国总统罗斯福如此果决,有壮士断腕的狠劲儿,毅然决定放弃澳洲,那可是美国在海外最大、也是唯一的战略支点,与本土互为犄角,牵制着一百五十多万日军精锐部队,不至于扑向美国本土。
但现在看来,罗斯福显然是预感到了致命的危险,德国人和日本人,绝对有两面夹击,进攻美国本土意图,战火马上就要燃烧到了美国的土地,一场事关美国死生存亡的战争,不可避免,而在美国国内,为了增援澳洲战场,几乎倾尽精锐之兵,唯独澳洲数十万盟军士兵,可为强大助力。
澳洲战场上的几十万盟军士兵,罗斯福是要用来保护本土安全的,数十万经过澳洲战争洗礼的盟军部队,显然是一个重要的筹码,与本土的安全相比,澳洲便屈居到了次要的地位,忍痛放弃虽然不舍,但也是明智之举。
但是,唐秋离却决不能让几十万盟军士兵,通过自己的手,安然的撤回美国,在他战略的大棋盘上。日军和盟军在澳洲厮杀、拼命,是设定好的步骤,但罗斯福这个决定。却让棋盘上缺了一个对手,接下来还怎么玩儿?
按照谢尔顿中将的意思,在自己到达仰光的当天,就把独立师部队,协助澳洲盟军撤离的大事儿定下来,实在是拖不得了,在他看来。这根本没有任何问题,无非是沿着原来增援澳洲的运兵路线,来个逆流罢了。而且,澳洲战场上的撤离行动,不麻烦中国人,澳洲盟军司令部自己解决。
原来签署的运兵协议。没有改变任何内容。只不过,需要唐秋离为撤退的盟军部队,提供足够的船只和护航兵力,临来见这位在美**政两届,口碑皆不佳的中国唐副委员长之前,杰佛菲尔上将已经授权自己,在撤走澳洲盟军这件事上,尽可能的满足唐秋离的要求。并且直白的说,这是总统阁下的意思。因此,自己也是有所准备,等着这个中国人的狮子大开口。
谢尔顿中将毫不隐瞒的告诉唐秋离,“尊敬的唐副委员长,临来仰光求见您之前,我国罗斯福总统已经授权本人,代表美国政府,愿意接受您提出的,在我们承受范围之内的任何条件,
但心急火燎的谢尔顿中将,完全不知道唐秋离的想法,美国人急着撤走澳洲盟军,唐秋离却必须使澳洲盟军留在澳洲战场上,即便是最后撤走,也是跟日本人对耗得差不多的残兵败将,两下里想的根本不一样,这事儿能马上就谈成吗?
显然是不能的,因此,唐秋离先安排显然是急性子的谢尔顿中将休息,理由当然非常充分,几十万盟军要一次性撤离,需要的运输船只那是海量的,需要一段时间来征集,当然,这是拖延之计,却无可挑剔,即便是谢尔顿中将急得火冒三丈,也不可能让中国人在一两天之内,搞到成千上万艘运兵船。
安顿了恨不得马上就屁颠儿、屁颠儿跑回去向罗斯福复命的谢尔顿之后,唐秋离一个人在办公室里来回的打转转,眼下最大的难题,就是自己根本无法拒绝美国人的请求,白纸黑字儿的协议在哪明摆着呢,何况,不管怎么说,自己的身份,现在也是盟军的一个副总司令官。
若是在澳洲这件事儿上,干得太着相,首先把自己处在不利的地位,当然,在强国和强权的眼里,协议算个屁,随时都可以撕毁,就算自己摆明车马,要把澳洲盟军送到日本人的嘴里,大概罗斯福也只能有放嘴炮的能力了,但却不能这么干!
万一把罗斯福逼到绝路上,断了他最后的念想,这个老奸巨猾的瘸子,说不定会跟日本人妥协,以主动放弃澳洲、乃至更多利益为筹码,与日本人达成和解,再跟希特勒进行利益交换,解除墨西哥方向上的威胁,说不定,美国人和日本人,会联起手来对付自己,并非绝对没有这种可能性!
政治和国家利益就是这么回事儿,以日本人的短视和贪婪,如果拿到手的好处,大于进攻美国本土所得的利益,日本人真的会跟拼得你死我活的对手讲和的,转过头来对付自己。
所以,拒绝美国人的恳求,绝不明智,拖着不办,也不是什么好办法,背后阴人则是最好不过了,但是怎么阴,唐秋离转悠了半天,也没有个好主意,嘴里嘀咕着发牢骚,“真他娘的!瘸子罗斯福真是滑的跟个泥鳅似的,见势不妙,立马缩头,这厮,不好对付啊!”
但有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数十万澳洲盟军士兵,仅仅是脱了一层皮,就撤回美国去,苦思无计,唐秋离只好打电话,把自己的堂兄,独立师副师长兼中南半岛及东印度地区军政委员会主席唐秋生中将,师指参谋长赵玉和少将两个人,找到自己的办公室,商量此事。
两个人到了之后,唐秋离也没废话,把自己的难题摆出来,核心的意思就是,“如何才能让澳洲战场上的盟军,跟日军拼得差不多之后,然后咱们再出手相救,但前提条件是,不露相,决不能暴露自己的意图!”
很难,唐秋生和赵玉和两个人,绞尽脑汁的想,一时间,三个人都没有说话,气氛很是凝重。
不过,唐秋生打破了凝重,他思索着说道:“师长,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澳洲七八十万盟军士兵,我们需要征用大批的运输船只,这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做到的,急不得,如此,我们也有了拖延的理由,但时间不可能太长!”
“另外一方面,是否可以采取‘蒋干盗书’之计,将澳洲盟军准备撤往西印度,最后用以保护美国本土的情报,透露给日本人,日本人还不得如获至宝,如此双管齐下,即便是澳洲盟军最后撤出,也是残兵败将,而若想吃下整个澳洲,日本人付出的代价,也不会小!”
“蒋干盗书!”唐秋离和赵玉和两个人,眼前均是一亮,尤其是对于唐秋离而言,有劈开旁门见日月的豁然开朗之感,便感叹着问道:“好,秋生哥,一语点醒梦中人啊,好一个‘蒋干盗书!’秋生哥,干脆推荐一下,谁做‘蒋干’最合适?咱们这次可是‘蒋干送书’而非盗!”
唐秋生平和的一笑,说道:“师长,情报处的于得水,恐怕最擅长此道吧!”
澳洲,盟军司令部所在地,当盟军总部的密令下达之后,司令官美国人巴赫利斯曼中将,副司令官英国人费尔南德斯上将两个人看完,彼此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出来如释重负的轻松之感。
的确,对于澳洲盟军两个最高指挥官来说,自从接到美国参联会的电报告知,在未来的四五个月之内,澳洲盟军将得不到来自美国境内的任何兵力增援,并且,要继续坚守澳洲之后,无论是巴赫利斯曼中将,还是费尔南德斯上将,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恐怕澳洲盟军的最好结局,是全部战死。
虽然澳洲盟军的总兵力,经过迭次补充和增援之后,达到了八十余万之众,但进攻的日军总兵力,亦增加到了一百五十万人左右,双方兵力对比的优劣,根本没有得到改观。
无疑,澳洲盟军总体上还是处于被动防守的劣势,如果不是夺取了一半儿的制空权,恐怕现在苦苦支撑的第二道防线,已经全线崩溃了,这还是在有后续援兵的情况下。
但是,维持守势的局面,在日军总司令官伊藤严三郎改变打法的情况下,也逐渐恶化,后方的野战机场、后勤补给线,屡屡遭到日军精干小部队的摧毁和破坏,潜伏的日本特工,更是在悉尼、堪培拉、墨尔本等重要城市,大肆进行破坏和暗杀行动,散布谣言,给盟军的后方造成极大的恐慌。
后方不稳,又断了援兵,因为软件小部队的破坏,已经取得的一半儿制空权,正在逐渐丧失,澳洲战场上所有的一切,巴赫利斯曼中将和费尔南德斯上将都清楚,盟军现在抵抗,无非是在做最后的挣扎罢了,但两个人都恪守着军人的职责,打到最后,哪怕是战死沙场也在所不惜!
现在,盟军总部来了撤退的命令,无疑是绝境逢生一般,但到现在为止,撤退的命令,仅限于两个人知道,都是统兵一方的大将,知道在澳洲目前的局势下,撤退的命令一经传出,会给前线士兵造成多大的士气影响,说不定因此而导致全线溃败也说不定。
因此,巴赫利斯曼中将和费尔南德斯上将商定,来个秘而不宣,悄悄的着手进行撤退前的一切准备工作,而此刻,澳洲东北部第二道防线上的盟军数十万士兵,还在与日军进行着艰苦的战斗。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