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八百八十七章 希特勒的手段
极具德国古典军人气质的隆美尔元帅,知道元首让自己说什么,从容不迫的站起身,说道:“我的元首,目前,南美集团军群已经在墨西哥境内全面展开,部署就位,有了墨西哥人的协助,后勤保障系统身份通畅,随时都可以向美国人发起进攻,就等元首您的命令!”
“你认为,德**队在什么时间,向美国人发起进攻为好?”希特勒问道。
“我的元首,可以在十二月三十一日开始!”隆美尔元帅简洁的回答道,也没有多说原因,实际上,进攻现在就可以开始,只要元首批准,自己的一封电报,一百二十余万龙精虎猛的德国士兵,立马就能山呼海啸般的杀奔美国人,选择一九四一年的最后一天,无非是赶个整日子罢了!
“不不不!我们德国出手的时机,还没到!”希特勒大摇其头,神秘莫测的微笑着说道:“亲爱的隆美尔,我相信你以及你的士兵,完全做好了准备,随时都可以向美国人发起雷霆一击,但是,那只是在军事上的!”
“咦?”不仅仅是隆美尔,所有参加会议的大佬们,也都糊涂了,对美国人的战争,不就是军事上的准备吗,现在,美国人穷于应付日本人的进攻,不正是最好的时机吗,难道,还有其他方面的准备,没有到位?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希特勒,希望元首解开这个谜团,唯独纳粹党中央宣传部部长戈培尔博士。露出会心的笑容,他是玩儿政治出身的,又是元首肚子里的蛔虫。自然咂摸出元首话里更深一层的含义。
“各位,我们不能只着眼于军事!”希特勒对于部下们的目光,很是享受,照例站起身来,在会议室内来回的踱步,说道:“你们要记住,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和手段。目前,日本人的风头正盛,不妨让日本人继续打下去。吸引美国人更多的注意力!”
“就目前的北美战局来看,我们与日本人联手,击败美国人,没有什么悬念。无非是时间问题。我们德国有整个欧洲作为后盾,日本人有澳洲和西南太平洋占领区支持,都不担心战争拖延下去,但战争结束之后呢?”
参加会议的人员,那可都是德国的上层精英,心思机敏,属于响鼓不用重擂的角色,闻言。顿时恍然大悟,元首的话。虽然隐晦,但意思却很明了,让日本人和美国人先打着,也好互相消耗实力,一旦德国开始出手,就是战争即将见分晓的时候,一个经过与美国苦战,消耗之后的日本,在战后利益划分的话语权上,能有多大的底气?
明白归明白,但一些军方将领,还是很遗憾,尤其是隆美尔元帅,那种失望之色,是无法掩饰的,一百余万德国精锐士兵,在墨西哥与美国南部边境线一带,已经做好了随时出击的准备,是箭在弦上。
关键的时候,元首却要求继续等待时机,会伤了士兵的锐气的,长久引而不发,也容易使部队产生疲劳和倦怠情绪,这样的部队,打起仗来,战斗力会大打折扣。
德军总参谋长斯特朗斯元帅,忍不住提醒到:“我的元首,自从日本人在美国西海岸成功登陆之后,便通过其驻我国大使馆武官处,发来外交照会,要求我们履行当初的协议,发起对美国南部边境的进攻,以减少日本人进攻的压力!我们应该如何回复?”
“以总参谋部的名义,回复日本人,履行双方的协议,是作为盟友的基础,一旦德**队部署完毕,随时都会发起进攻!”希特勒毫不迟疑的说道。
希特勒当然注意到,以隆美尔为首的那些军方将领,失望的表情,便进一步解释到:“当然,履行协议是必然的,亲爱的隆美尔,你要明白一点,履行协议的方式,并不仅仅是发起进攻这个唯一的方式,德**队在墨西哥境内,进行频繁的部署调动,却忍而不发,你说,美国人会怎么想?”
“我的元首,美国人会高度紧张,会加强美墨边境的兵力!”隆美尔元帅简洁的回答道,的确,一百余万德军精锐部队,在自己的家门口舞刀弄枪,搁在谁身上,也不会无动于衷,但德国人却没有动刀兵,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打过去,把舞刀弄枪的家伙们,打跑或者是干脆灭掉!
但现在的情况是,日本人挟西海岸登陆之余威,来势汹汹,美国应对这个强敌,现在基本上是全力以赴了,还有能力主动杀出国门,在墨西哥跟德国人大打出手,何况,现在的美国,既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那个胆子!
“隆美尔,按照你的判断去做吧!”希特勒微微一笑,说道。
“明白了,我的元首!”隆美尔也是一点就透,德军在美国南部边境线,保持高强度的军事压力,就是对日本人最好的策应和支援,同样能够达到目的,他不得不佩服元首的睿智,同时,也有些感叹元首的卑鄙和狡诈,“这大概就是政客和军人的本质区别吧?”他暗自想到。
散会之后,希特勒单独留下海军司令官邓尼茨上将,两个人密谈了好长时间,谈话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外人无从知晓,不过,军方的将领们发现,不久,德国海军开始大规模扩充兵力,除了建造战舰之外,还将二十几万经过欧洲战争洗礼的精锐德国陆军部队,成建制的改编为海军陆战队,划归海军司令部指挥。
这次德国元首希特勒,与部下们心照不宣,充满隐晦气味的军事会议,结束之后的第二天,隆美尔元帅就飞回墨西哥,德国南美集团军群司令部,开始着手进行威慑美国人的军事行动。
抵达司令部之后,风尘仆仆的隆美尔元帅,下达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所有部署在美墨边境一带的军队,立即按照番号进行集体换防,具体的做法是,位于墨西哥东部边境线的部队,换防到西部边境线,西部的部队则是到东部!”
于是,随着隆美尔元帅的一声令下,一百余万德军士兵,开始在墨西哥的土地上,进行一场规模空前的长途行军,无数的军用卡车、吉普车、炮车、坦克和自行火炮,无数双德军士兵的双脚,将墨西哥北部地区,搅得是漫天的黄尘。
对此,德军的其他高级军官,甚至很多的中下级军官到士兵,都非常不解和疑惑,他们在私下里,以嘲弄的口吻,来谈论最高指挥官隆美尔元帅,“看我们的司令官阁下,从柏林回来之后,大概是受到了什么强烈的刺激,干出现在令人难以置信的荒唐事儿,让我们换个地方看风景,这一下,美国人该高兴了!”
几个老资格的集团军司令官,忍不住跑回司令部,当面质问隆美尔元帅,“如此穷折腾,原因何在?本来,部队已经部署完毕,现在做毫无意义甚至是荒唐的换防,岂不是浪费时间和物资吗?还会搞乱部队的进攻部署!”
对于极为资深集团军司令官的质问,隆美尔元帅一概不做解释,仅仅是简洁的说道:“严格执行命令,如果对于司令部的命令有意见,亦或是有抵触情绪,你们可以考虑辞职!”
得,最高司令官连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几个挂着上将或者是中将军衔的集团军司令官,顿时被噎住了,谁也不会为拒绝执行这样的命令,而把自己的职务搞掉,于是,便憋着一肚子的火儿,带着满脑子的疑惑,去指挥部队了。
德军的大规模调动,声势浩大且毫不掩饰,可是不像普通的德**官和士兵猜测的那样,“美国人该高兴了!”
美国人不但没有高兴,反而是惊恐万分,他们把德军的举动,理解为进攻即将开始前的信号,一份份警报,雪片般的飞向华盛顿,美国战时最高司令部,对于罗斯福总统以及美军的高级将领们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从西海岸地区败退下来的部队,刚刚到达迪勒拉山系,还没有站稳脚跟,部队继续整顿,补充兵员和武器装备,还要时刻防备着日军的尾随追击,在迪勒拉山系建立稳固防线的计划,还没有开始进行,后备部队正在集结之中。
罗斯福总统拖着病躯,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然后做出决定,原来准备部署在迪勒拉山系的后备部队,约为二十个步兵师三十二万人,立即调往美墨边境线地区,在二线进行紧急布防,这个决定,又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应急做法。
在德国人的大换防和美国人的心惊胆战之中,时间过了一九四一年,德国人的换防,差不多进入了尾声,但却没有进攻开始的迹象,这一下,美国人糊涂了,却丝毫不敢松懈,继续加强美墨边境线一带的兵力。
不但美国人糊涂和不解,在西海岸的山本大将,也不理解德国人反常又无用的举动,他站在办公室的窗户前,看着正在进行战后清理的洛杉矶市区,不停的问自己,“德国人究竟要干什么?”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你认为,德**队在什么时间,向美国人发起进攻为好?”希特勒问道。
“我的元首,可以在十二月三十一日开始!”隆美尔元帅简洁的回答道,也没有多说原因,实际上,进攻现在就可以开始,只要元首批准,自己的一封电报,一百二十余万龙精虎猛的德国士兵,立马就能山呼海啸般的杀奔美国人,选择一九四一年的最后一天,无非是赶个整日子罢了!
“不不不!我们德国出手的时机,还没到!”希特勒大摇其头,神秘莫测的微笑着说道:“亲爱的隆美尔,我相信你以及你的士兵,完全做好了准备,随时都可以向美国人发起雷霆一击,但是,那只是在军事上的!”
“咦?”不仅仅是隆美尔,所有参加会议的大佬们,也都糊涂了,对美国人的战争,不就是军事上的准备吗,现在,美国人穷于应付日本人的进攻,不正是最好的时机吗,难道,还有其他方面的准备,没有到位?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希特勒,希望元首解开这个谜团,唯独纳粹党中央宣传部部长戈培尔博士。露出会心的笑容,他是玩儿政治出身的,又是元首肚子里的蛔虫。自然咂摸出元首话里更深一层的含义。
“各位,我们不能只着眼于军事!”希特勒对于部下们的目光,很是享受,照例站起身来,在会议室内来回的踱步,说道:“你们要记住,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和手段。目前,日本人的风头正盛,不妨让日本人继续打下去。吸引美国人更多的注意力!”
“就目前的北美战局来看,我们与日本人联手,击败美国人,没有什么悬念。无非是时间问题。我们德国有整个欧洲作为后盾,日本人有澳洲和西南太平洋占领区支持,都不担心战争拖延下去,但战争结束之后呢?”
参加会议的人员,那可都是德国的上层精英,心思机敏,属于响鼓不用重擂的角色,闻言。顿时恍然大悟,元首的话。虽然隐晦,但意思却很明了,让日本人和美国人先打着,也好互相消耗实力,一旦德国开始出手,就是战争即将见分晓的时候,一个经过与美国苦战,消耗之后的日本,在战后利益划分的话语权上,能有多大的底气?
明白归明白,但一些军方将领,还是很遗憾,尤其是隆美尔元帅,那种失望之色,是无法掩饰的,一百余万德国精锐士兵,在墨西哥与美国南部边境线一带,已经做好了随时出击的准备,是箭在弦上。
关键的时候,元首却要求继续等待时机,会伤了士兵的锐气的,长久引而不发,也容易使部队产生疲劳和倦怠情绪,这样的部队,打起仗来,战斗力会大打折扣。
德军总参谋长斯特朗斯元帅,忍不住提醒到:“我的元首,自从日本人在美国西海岸成功登陆之后,便通过其驻我国大使馆武官处,发来外交照会,要求我们履行当初的协议,发起对美国南部边境的进攻,以减少日本人进攻的压力!我们应该如何回复?”
“以总参谋部的名义,回复日本人,履行双方的协议,是作为盟友的基础,一旦德**队部署完毕,随时都会发起进攻!”希特勒毫不迟疑的说道。
希特勒当然注意到,以隆美尔为首的那些军方将领,失望的表情,便进一步解释到:“当然,履行协议是必然的,亲爱的隆美尔,你要明白一点,履行协议的方式,并不仅仅是发起进攻这个唯一的方式,德**队在墨西哥境内,进行频繁的部署调动,却忍而不发,你说,美国人会怎么想?”
“我的元首,美国人会高度紧张,会加强美墨边境的兵力!”隆美尔元帅简洁的回答道,的确,一百余万德军精锐部队,在自己的家门口舞刀弄枪,搁在谁身上,也不会无动于衷,但德国人却没有动刀兵,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打过去,把舞刀弄枪的家伙们,打跑或者是干脆灭掉!
但现在的情况是,日本人挟西海岸登陆之余威,来势汹汹,美国应对这个强敌,现在基本上是全力以赴了,还有能力主动杀出国门,在墨西哥跟德国人大打出手,何况,现在的美国,既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那个胆子!
“隆美尔,按照你的判断去做吧!”希特勒微微一笑,说道。
“明白了,我的元首!”隆美尔也是一点就透,德军在美国南部边境线,保持高强度的军事压力,就是对日本人最好的策应和支援,同样能够达到目的,他不得不佩服元首的睿智,同时,也有些感叹元首的卑鄙和狡诈,“这大概就是政客和军人的本质区别吧?”他暗自想到。
散会之后,希特勒单独留下海军司令官邓尼茨上将,两个人密谈了好长时间,谈话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外人无从知晓,不过,军方的将领们发现,不久,德国海军开始大规模扩充兵力,除了建造战舰之外,还将二十几万经过欧洲战争洗礼的精锐德国陆军部队,成建制的改编为海军陆战队,划归海军司令部指挥。
这次德国元首希特勒,与部下们心照不宣,充满隐晦气味的军事会议,结束之后的第二天,隆美尔元帅就飞回墨西哥,德国南美集团军群司令部,开始着手进行威慑美国人的军事行动。
抵达司令部之后,风尘仆仆的隆美尔元帅,下达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所有部署在美墨边境一带的军队,立即按照番号进行集体换防,具体的做法是,位于墨西哥东部边境线的部队,换防到西部边境线,西部的部队则是到东部!”
于是,随着隆美尔元帅的一声令下,一百余万德军士兵,开始在墨西哥的土地上,进行一场规模空前的长途行军,无数的军用卡车、吉普车、炮车、坦克和自行火炮,无数双德军士兵的双脚,将墨西哥北部地区,搅得是漫天的黄尘。
对此,德军的其他高级军官,甚至很多的中下级军官到士兵,都非常不解和疑惑,他们在私下里,以嘲弄的口吻,来谈论最高指挥官隆美尔元帅,“看我们的司令官阁下,从柏林回来之后,大概是受到了什么强烈的刺激,干出现在令人难以置信的荒唐事儿,让我们换个地方看风景,这一下,美国人该高兴了!”
几个老资格的集团军司令官,忍不住跑回司令部,当面质问隆美尔元帅,“如此穷折腾,原因何在?本来,部队已经部署完毕,现在做毫无意义甚至是荒唐的换防,岂不是浪费时间和物资吗?还会搞乱部队的进攻部署!”
对于极为资深集团军司令官的质问,隆美尔元帅一概不做解释,仅仅是简洁的说道:“严格执行命令,如果对于司令部的命令有意见,亦或是有抵触情绪,你们可以考虑辞职!”
得,最高司令官连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几个挂着上将或者是中将军衔的集团军司令官,顿时被噎住了,谁也不会为拒绝执行这样的命令,而把自己的职务搞掉,于是,便憋着一肚子的火儿,带着满脑子的疑惑,去指挥部队了。
德军的大规模调动,声势浩大且毫不掩饰,可是不像普通的德**官和士兵猜测的那样,“美国人该高兴了!”
美国人不但没有高兴,反而是惊恐万分,他们把德军的举动,理解为进攻即将开始前的信号,一份份警报,雪片般的飞向华盛顿,美国战时最高司令部,对于罗斯福总统以及美军的高级将领们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从西海岸地区败退下来的部队,刚刚到达迪勒拉山系,还没有站稳脚跟,部队继续整顿,补充兵员和武器装备,还要时刻防备着日军的尾随追击,在迪勒拉山系建立稳固防线的计划,还没有开始进行,后备部队正在集结之中。
罗斯福总统拖着病躯,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然后做出决定,原来准备部署在迪勒拉山系的后备部队,约为二十个步兵师三十二万人,立即调往美墨边境线地区,在二线进行紧急布防,这个决定,又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应急做法。
在德国人的大换防和美国人的心惊胆战之中,时间过了一九四一年,德国人的换防,差不多进入了尾声,但却没有进攻开始的迹象,这一下,美国人糊涂了,却丝毫不敢松懈,继续加强美墨边境线一带的兵力。
不但美国人糊涂和不解,在西海岸的山本大将,也不理解德国人反常又无用的举动,他站在办公室的窗户前,看着正在进行战后清理的洛杉矶市区,不停的问自己,“德国人究竟要干什么?”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