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审美疲劳
怎么给人的内心以无穷的修练武功的激情?
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不回答不了,因为这个问题真的是太难了,一样事物再是美好,再是吸引人,时间长了,人对于它还是会产生厌烦的,这是因为,人对于一样事物是有审美疲劳的。
什么是审美疲劳?
“审美疲劳”原本是美学术语。具体表现为对审美对象的兴奋减弱,不再产生较强的美感,甚至对对象表示厌弃,现指在生活中对任何人或任何事物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厌倦或麻木不仁的感觉。
“审美疲劳”,用心理学的原理来解释,是说当刺激反复以同样的方式、强度和频率呈现的时候,反应就开始变弱。通俗点说,就是对于一种事物的反复欣赏所产生的一种厌倦心理。
作为一个人来说,心理上的好奇感是心理认知和感知的原动力,如果一件事务或者行为长期的体现在眼前,那么就可以说这个事务或者行为已经在心理上失去了好奇感,那么你的潜意识就会让你的头脑或者说意识转而去发现可以重新唤起好奇感的事物或者行为,这时,所谓的审美疲劳出现了。你要培养耐心。每天制定计划,如必须看几幅图片,几首歌等。
从客观审美对象上说,审美疲劳有:自然美的疲劳、社会美的疲劳、艺术美的疲劳。从审美主体的角度说,审美疲劳可以分为审美觉疲劳、精神作用疲劳、社会关注疲劳。在具体审美活动中可分为:对具体对象的疲劳”、“美学风格的疲劳”、“审美趣味的疲劳。”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这样的体验:同一种食物吃久了就会感到厌腻。同一支乐曲听长了就会感到不再那么悦耳,同一件衣服穿久了就会感到不再新鲜。在性------爱生活中同样存在这种“喜新厌旧”心理。
一些夫妻总是抱着离婚后能寻觅到一位自认为很满意的伴侣,可是。好景不长,新鲜劲一过,性-----厌腻感又再度出现,不得解脱,产生了“老婆或老公是别人的好”、“家花不如野花香”的想法。
其实,在-----性----方面的喜新厌心理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正常心理和行为。从遗传学角度讲,这是大多数哺乳动物的本性。
米国神经生理学家赫-----勒提出,当人们感觉某一物体时,大脑中的某一细胞簇就会立即兴奋起来。仿佛要出任这一物体的“代表”。但当某一物体的作用长期存在时,记录这物体的那条神经链就出现疲劳,这样,相应神经联系键的“疲劳” 就导致了人们对某一现象、物体、人和自己配偶情感态度的周期性厌腻。
这就是说,夫妻性生活中的喜新厌旧心理,是有其生------理基础的,并不都是道德败坏而造成的。
费----墨嘴里的“审美疲劳”,意思是指因长期的婚姻生活而对配偶产生了平淡和麻木的感觉。随后,词义被进一步扩大化。在生活中对某一件东西失去兴趣,或是被什么弄烦了,都可以宣布遭遇“审美疲劳”。
结婚七年之痒是“审美疲劳”;例如好莱坞大片千篇一律是“审美疲劳”;天天重复同样的生活是“审美疲劳”;年年在农历除夕晚上合家观看央视的“春晚”,已经成为中国许多家庭过年的不可或缺的节目。如此年复一年,历经20余载,观众难免“审美疲劳”……
总之。任何时候,只要感到累了。闷了,厌了。烦了,就可以用“审美疲劳”来形容,语言的魅力就在这里,幽默与调侃中,自嘲与讽刺中,其实不经意间达到了自我解脱与释怀。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不断普及,蔓延,现在还出现了‘网络审美疲劳’。
网络审美疲劳,原本是美学术语,后来在网络泛滥的某些被广泛传播的现象、热搜词语、网络红人等失去兴趣,吸引力减弱,不屑关注,甚至产生厌烦、厌倦。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厌倦。
‘网络审美疲劳’里面,最有名的就是‘山寨’。
“山寨”一词最早出现在手机的队伍中,是一种由民间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山寨手机的主要特点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
随着“山寨一词被热搜和广泛提及,由此衍生了山寨明星、山寨熊猫、山寨鸟巢、山寨春晚等。这种文化的另一方面则是善打擦边球,经常行走在行业政策的边缘,引起争议。
于是,山寨一词在互联网中频繁的出现,**着网友的眼球,以至于随便打开一个网站都可找到“山寨”的影子,泛滥的“山寨”有了一个堂皇的名字“山寨文化”,当山寨文化充斥着网络的各个角落的时候,大多数人对这个词语不再感兴趣,它不再能引起人们的猎奇心理,人们已经不屑去点开“山寨**”,甚至产生了厌倦。
除了‘山寨’疲劳之外,所谓的‘门’疲劳也随之出现了。
“艳---照----门”最早出现于震惊娱乐圈的“艳---照----门”事件,聚光灯聚集到了陈摄影身上,网友在互联网上深切关注着是否又出现了新的“女主角”。
一场轰轰烈烈的猜测、指责大战在互联网掀起。最终由陈摄影道歉,推出娱乐圈渐渐平息。
但“门”文化,还在延续,继而出现了“裸---照----门”、国际章的“沙滩门”、体育界的“年龄门”、宋xx的“中指门”、l----g的“翻新门”等等,一场“门”类混战,又席卷而来。
“艳---照----门”称为人们命名事件的首选词。于是互联网有出现了一大批,以“门”命名的事件。大都用在不光彩的事件上。
不过,渐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健忘症又出现了,“艳----照-----门”的关注度也直线下降了。
那么审美疲劳是怎么出现的呢?
答案很简单,审美疲劳的产生原因是因为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心理上的好奇感,这是心理认知和感知的原动力,如果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务、同一种行为长期的展现在眼前,就会在心理上失去了好奇感,在潜意识里就会让自己的头脑或意识去渴望发现可以重新唤起好奇感的新鲜事物,这时。所谓的审美疲劳就出现了。
“审美疲劳”一词是在2004年迅速成为一句时髦的口头禅和流行语的。那是冯导演在2003年底执导的贺岁片《手-------机》中的点睛妙用。
《手-----机》里的大学教授费墨----发自肺腑地说了句:“在一张床上睡了20年,的确有点审美疲劳。”意思是说因长期的婚姻生活而对配偶产生了平淡和麻木的感觉。
结果影片一放映,“审美疲劳”就在社会上流行开了,以致于许多人在婚姻里为审美疲劳提供了事实依据,也为离婚找到了充分理由。
诚然,人们长时间观赏同一个审美对象的兴奋会减弱,不再产生较强的美感,但是不该对对象表示厌弃。
因为审美不是纯精神的活动,而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美感,同时会有深浅不同的思考,对许多事物更不能只从外观上去欣赏,而要从本质上去认识。
人本身就是物质的人。物质条件对审美起着根本的制约作用,所以在人的精神领域的审美过程中,应当突出物质的前提。找到对方内在的美,这样的夫妻才会永远都有新鲜感。才能白头到老。
审美疲劳其实就是喜新厌旧的同义词,尽管不排除人们对新鲜事物的追求要充分理解。但是在婚姻里绝不可借口审美疲劳,去做喜新厌旧的勾当。
审美不是万能的,会走向疲劳的。总的来说,审美疲劳是指频繁地受审美对象的刺激,出现注意力下降、记忆力下降、兴趣减弱等幅面影响。
像有人面对优美的桂林山水,竟然说出不过如此的话。
造成审美疲劳的因素是多样的,包括个人生理结构特点和社会因素。
审美疲劳其实与记忆有着巨大的关系。
大家都很清楚,人的大脑是趋向于遗忘,往往一看到某件事物,现在是紧记着,但是时间一场,你就遗忘了。
因此,可以说,遗忘曲线就像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直线。
所以,为了避免遗忘,我们进行重复地记忆,这个在学习上面,那是最明显的,相信大家都经历过同样的事情。
然而,记忆是有技巧的,不是说停留的时间越长。
根据专家的分析,记忆停留时间在30-40秒左右。
与之相同,审美如同记忆,都有一个时间区间,超过时间区间,人的审美状态就会呈现下降的趋势。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记忆越清晰,审美的效果就越好吗?其实不然,审美反而贵在遗忘。
这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遗忘,它大概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忘记事物的物体形态。要达到这个效果,必须通过形象化思维。
例如,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要记住它小数点后几十位乃至上百位,就必须将没有意义、枯燥乏味的数字变成一幅画面:“山顶一寺一壶酒……”多美丽的画面!我们既得到美的欣赏,也通过形象化让记忆更加深刻。
第二,心斋坐忘。
也就是说,必须摒弃私心杂念,包括直接功利性思想、负面情绪等影响。其实,我们的大脑有一种抑制的功能,也可说是一种自我欺骗的功能,即是说我们会有意地避免回忆一些不愉快、令人焦虑的东西,以达到心理平衡。
但是。审美疲劳也会遗忘,与这里的遗忘又有何区别呢?在我看来。审美疲劳的遗忘是只接受、不创造的结果。
像我们上网冲浪就会有这样的结果。一个网页包含上千上万个超级链接,每点击一个链接。都有大量的信息,这里面的信息有多少你能够牢牢的记住?没有多少,甚至是零!
用波---德----里----亚的话来说,就是符号的内爆。信息爆炸泛滥,人们的记忆根本无法运作过来,绝对是需要遗忘,以维持大脑的正常工作。
我们有些时间被信息牵着鼻子走,应接不暇地尝试吸收大量的信息,结果。不过只获得浅层记忆,最终还是疲于奔命。
其实,在浏览网页时,每一条信息都在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记忆里早已湮没于海量的信息群。也就是说,网络加速了人们的失忆。
这点我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像刚刚浏览了一个信息源,但很快就忘掉,有时干脆不记忆。交给网络算了。
像有老师提出“中国有哪八----大---民---主-----党------派”时,我们个个都面面相觑,只好询问百-----度和谷------歌,连老师也要上网查询。
到了这里。相信就会有人有这样的忧虑:科技越是发展,人类的部分功能也逐渐萎缩,交给科技工具来完成。如常识交给搜---索引---擎,写字交给键盘。邮寄信件交给电子邮件,交流交给msn、qq等。
毋庸置疑。审美活动是需要情感的,没有情感,审美根本无从谈起,但是,很多时候人会有这样一个感觉,那就是人的情感开始出现萎缩。
宝岛学者李-----敖在北---平---大-----学演讲时指出,以前他到北平的店里时,服务员看死你买不起东西,会给你倒上一杯水。那样彬彬有礼的北平没有了,现在是处处设防的北平。
这样的事情何尝只发生在北平呢?相信在我们身边也发生这样的事情。
就像是小时候,母亲带着我们去探亲,在路边请了一个摩的。到了目的地,付款的时候,母亲会说上一句:“师傅,到屋内喝杯茶。”
相信那时候这样的问候很是常见,那时候幼小的你也会十分诧异:摩的司机非同村人,也非熟人,母亲怎么会请陌生人进屋的呢?
虽然最终那个摩的司机不会进门,而是很客气的谢谢之后,就走了,但是,那时候的诧异,你现在回想起来,相信那是再珍贵不过的历史画面。
因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母亲再也不说那句话了,而是急急地付款走人,摩的司机与我们只有金钱的交易。
探究这个转变,我们也许想起费孝通的话。以前,经济落后,科技还是贫乏,人与人大多是口头交流,关系很简单,简单的形式也显得直接、平实、真挚,那时是熟人社会,人相信人,人与人之间的纽带靠的是血缘、地域、民俗等感性东西。
现在情况变了,社会不再那么封闭了,开放起来,令无数乡下人向往着大城市,而城里的富人却厌倦了大城市的勾心斗角与车水马龙,都纷纷回到乡下地方建筑别墅,喝茶幽会,过上与世无争、宁静致远的农村生活。
以前,道路不通畅,现在蜿蜒成一个个网络,地球里的动脉被打通,各种汽车川流不息,公交车接驳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加上电话机、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等大件头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容易、便利,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但是,情感始终成了现代人的一块心病,再也回不到以前那种原始的最佳状态。
就说过年吧,我们的物质不可说比以前差,甚至比以前丰盛得多;我们的利是也不可说比以前少了,而且比以前多了不少。我们大鱼大肉了,收了不少利是了,也到处游玩了,但偏偏没有以往过年的气氛。
串门拜年以前还挺流行的,现在不复存在;团年饭也是为了吃而吃,交流感情的成分被省略了。很多深层次东西没有了。替代的是被物质包裹的浅层仪式。
现在是市场经济的时代,人际关系变得复杂。靠血缘等传统因素不足以维持,于是产生了契约。似乎没有了契约,人们之间没有信任可言。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出自政---治---家之口的名言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展现出“前不见古人”的上升趋势。
譬如,现在的子女对父母的关系,不是如何孝敬父母,让他们颐养天年,百年归老,而是对身后的遗产虎视眈眈。
相信这里面也有科技的影响吧。这以网络的影响为甚。
现代人都不爱口头交流,而沉迷于网络交往工具,声形并茂的话语变为一个个枯燥的文字符号。现在为什么有如此多网恋呢?我想,他们肯定在现实的土壤中找不到感情的慰藉,只好无奈地求助于网络的。
由于网络交往的匿名性,谁也不知道谁的真实面目,口口声声说是美女,说不定是丑陋的野兽。说实话,网络虽然很不真实。但有时令自己比较安心,免于面对面的羞涩,可以比较自由、畅快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也许正由于如此,有时人最丑陋的面貌在网络里会展现。
过度理性会扼杀美感。抑制美感的产生。
美的本质是古老的话题,现在好像没怎么提及了。我们以前对美的本质一直都竭力地作出解释,理念说、形式说、关系说、生活说、游戏说、境界说、实践说……无不是我们熟悉的理论。
这些理论固然有道理。但只能顾此失彼,终究不能给我们一个完满的回答。最后。维---特---根---斯----坦站出来做和事佬,说“一切解释不了的东西都应该保持沉默”。好像宣告美的本质的探究已经变得没有意义。
这个观点恐怕要遭到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因为马----克----思----主-----义提出“世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东西,没有不能认识的东西”。
然而,我们一直追问下去,还有意义吗?在哲学里,我们说通过现象看本质,但美学的本质是不能透过理性来完成的。
管理学家西----蒙早就说了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只能得出最合适的方案,却不能得出最佳的方案。其实,我们追求美的本质,实质上陷入了语言的陷阱。
美是广阔无垠的,语言也是无垠的,美的本质的追求是与语言互相搭配的过程,却有上千上万种搭配,而且种种搭配都有一点道理,但又并非完美。
美的本质在语言上不断分延、散播、替补,离真相越来越远。理性过后得出的结论,都是对美的一个侧面的认识,只能解构美的整体性,让美变得支离破碎。
美学理论就像一把手术刀,将美解剖得血淋淋的。其实,美的现象一旦陷入理性的泥淖,便不能美了,像人的本身是碳水化合物,谈得上美吗?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对审美客体阐释得太多了,往往适得其反。
像我们在中小学常做的阅读理解题,有时那个作者本没有那么多深究的东西,但经过出题人那么一出题,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反而背离了中心思想。
这是二律背反的现象,我们越是探究,就越是背离真正的本质。
美是感性的,或者说主要是感性的,“美学之父”鲍姆嘉通一开始就给美学定义为“感性学”。
在我们殚精竭虑地追求美的本质后,我们几乎发现理性的路线走不通了,而且理性令人头疼,我们应该走感悟性的路线。美有时很轻浮,不许容纳那么多理论。
像我们看到一朵花,不禁感叹一句:真美啊。实在是很普通、很平常的一句话,根本不可能经过什么理性思考。后来的理论不过为了构建一个宏大的美学理论,便于学术的交流与传播,从而弄出来而已。
西方美学总的来说是理性美学,从柏拉图的逻各斯开始,其后的哲学家不过在做它的注脚。中国美学却走着与西方不一样的道路。虽然中国古典美学没有专业的美学著作,美学理论广泛分布于诗话、诸子学说、序跋、书画等文体中。需要后人来整理、消化。
总的来说,中国的美学是感悟型的。
董仲舒说“天人合一”、柳宗元说“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和”、青原行思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庄子说“逍遥游”、刘勰说“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陶潜说“好读书,不求甚解”……这些话没有多少理论可言,不过是以文学语言阐释了美学现象而已,却是令人那么亲切,恰恰道出了美的根本特质。
不仅是文学作品如此,中国比较系统的文艺理论著作也是如此。但是,中国的审美与西方不同。并不讲究拉开距离,反而要求人与自然紧密地相连,达至统一。
审美疲劳可能与人的生存状况有关。
宗---白----华先生写过一本书,叫《美---学---散---步》。“散步”一词,做得很妙,对当代的审美活动有一定启发。
现代社会是快节奏的社会,慢一点可能失之千里。说文学创作,可以说现在的小说市场可谓越来越繁盛。
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如此之多,恐怕是因为现代文学以字数来定夺报酬。而字数要多。不但要靠锲而不舍的创作,还靠深厚的文字功夫。当然,字数多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出稿要快。不能慢工出细活,尤其对于网络文学来说。
网络瞬息万变,每一秒都在变化。更新着信息,为了跟上步伐。写手们不得不快。不仅是网络写手们,连专业的作家也是如此。像莫----言写作《丰---乳---肥---臀》和《生--死---疲---劳》不过用了四五十天的时间。
既然作者们快写了,读者们就得快读,读者们快读完,写手们不得不快写,这样形成一个互相作用的结局。
快速,好像于审美没有多大好处。快,不仅会囫囵吞枣,令自己消化不良,分散了人的注意力,加速了审美疲劳,而且让作者们忽视了作品的质量。审美活动,说到底是慢功夫,只有沉静下来,细细品味,才能品尝出真正的滋味。
罗丹说:“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想,发现得有优良的心理,而什么都要快的生活状态不利于审美兴趣的产生。
环境也是才产生审美疲劳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现在的科技日新月异,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还是相当严重。
偷排污----水,令清澈的河涌成了臭水沟,大批鱼儿反肚子;一个个烟囱冒着黑烟,肆虐人类;随意倾倒垃圾,让群众饱受恶臭的煎熬;街道小巷垃圾成堆,是常有的事情;为了建设豪华的别墅群,恶意破坏森林,屡见不鲜……人生活在这样的地方,难道还没有美感吗?恐怕连最起码的审美兴趣也没有。
人是环境中的一员,不可能与环境二元分开的,我们时刻受环境的影响与制约。
柏---林---特提出“介入美学”,李---泽---厚指出“自然的人化”,其实都是告诉我们:美要在人的作用下才能产生。然而,人的行动必须符合规律性和目的性。可惜,人们大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审美疲劳也可能与异---化---劳动有关。
“异---化---劳---动”一说最初由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提出。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不仅是产生价值的手段,而且是促进人的自由发展的重要条件,但资--本---主--义的劳动关系却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表现在:一、人与劳动的异化,人的发展受制于劳动,好像带上了一把枷锁;
二、人与劳动产品的异化,人越是努力工作,越是得不到自己劳动的结果;
三、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不复为人,而沦陷为机器的奴隶;
四、人与人的异-----化。表现在人与人的对立。
其实,在我们自称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度又何尝没发生呢?像深湾富---士----康的十二--连----跳不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郎---咸---平说得好。虽然中国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但资-本-主-义的弯路我们都走了一遍。包括异--化--劳动。
说实话,资-本-主-义的确死亡了,但只是原始的资-本-主-义,新的资-本-主-义萌发出勃勃的生机。
就说工----人---阶----级,他们在工作条件、福利待遇、晋升机制、带薪假期等方面比中国的工薪阶层好得多,但他们还是不满足,经常游行示威,争取权益。-
异---化--劳---动过后,可能跟着的是疲劳、焦虑的状态。于是便有了休息状态。
很多人工作了一周或相当长时间后,总是想好好休息一番,以弥补工作日的缺失。
平时睡七八个小时,放假就休息十来个小时,除了大鱼大肉,就是搓麻将、通宵上网、嗜酒抽烟、到处游荡。
转眼间就要上班了,整个人都很疲软,无精打采,专家说这是假期综合症。
我想。醉生梦死的休息状态不仅是钝化审美的需求,而且是削弱生命的做法,很不可取。
还有,物欲主---义会造成审美疲劳。
首先。我们必须肯定“物质人”的前提。马---克---思说,人类必须先解决衣、食、住、行,才能进行科学和艺术活动。这不仅说明物质条件的重要性。而且肯定了精神活动比物质活动更加高级。
管子也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指出,最底层的需要是生理的需求。物质无疑是其中之一。
刘--小---枫在《圣--灵--降--临--的--叙---事》里说,上帝之外有一种力量,令我们摆脱经济、政治、社会等束缚,从而得到了永恒的救赎。这个说法恐怕只有基督徒才相信。
马---克--思--主---义说,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基本属性。其实,人本身也是物质的,像我们的皮肤氧化后变黄,那就是蛋白质氧化的结果。我们需要物质来令我们身体受益,为我们以后的精神活动提供帮助。
其实,美与功利性不是必然地绝缘的。像“美食”一词就将功利性与美感结合起来。《说文解字》也说了“美”的本源:“羊大为美。”但是,物质的多少与精神的高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现在,我们的物质条件不是很少,而是很多,却不见得我们的精神境界有太大的提升,反而我们会感觉不安、焦虑。
人需要物质,根本在于我们人类有欲---望。欲---望本非天然地坏,但到了一定极限,便会适得其反。
叔本华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就在于人有太多的**。同时,对物质的过度依赖,可以证明人的精神世界有点匮乏。
老子说“去甚、去奢、去泰”,“淡乎其无味”,宗白华则说“绚烂之极归于平淡”,都提倡节欲,过上清淡、无为的生活,都为物欲横流的时代提供了启示。
拜金主义侵蚀着人们对审美的追求,因此,人们产生了审美疲劳。
毫无疑问,金钱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
在商品经济的时代,没有金钱,寸步难行。但是,我们会发现很多富豪过得并不愉快,反而有很多烦恼,在交往中常常对自己身边的人惴惴不安。
有人说,数钱能使人产生幸福感,其实不然!
一定数量的钱的确能加强幸福感,但过度了就是快感,反衬出心灵的空虚。
就像是女人,她们是天生的购物狂,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智力只剩下不到正常的百分之十。购物消费时,的确无比兴奋,但过后钱包干瘪了,而且买了一堆不实用的东西,就难堪了。
所以说,金钱不是万能的,特别是要得到某些真正的价值。
挪---威---剧---作--家易----卜生说过:金钱能够买来食物,却买不来食欲;金钱能够买来药品,却买不来健康;金钱能够买来熟人,却买不来朋友;金钱能够带来奉承,却带不来信赖……”
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里指出:前现代社会是物物交换时代,我们购买的是物品;现代社会是商品时代,我们购买的是商品;后现代社会是符号时代,我们购买的是符号。
这里说的符号,可以指地位、身份、荣誉等。
其实,金钱何尝不是一个符号呢?原始社会,金钱是贝壳、骨头;封建社会,金钱是元宝、银票;现代社会,金钱是一张张纸币或硬币。
说到底,金钱是附带了价值的符号,而这种价值是由于国家的强制力而被赋予的。
如此说来,金钱是符号,荣誉之类也是符号,看来人是符号的动物,世界是由符号构建出来,的确没错。
古今中外,不少仁人志士都对金钱提出了看法。
孔子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苏轼说:“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无不表现出高洁傲岸的高尚人格。
马---克---斯?韦---伯----则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里指出,赚钱是促进资本主义进步的重要因素。
钱是上帝赐予的,只要你用得其所,造福于社会,那就是完成了自己对原罪的救赎。
也许,也能为我们正确认识金钱提供一点帮助。
审美对象有时很复杂,具有多面性,可能影响美感。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样的画面:一个肖像,正面是一个老妇,侧面则是一个美女。虽然是测试我们的视觉认知,但足以看出审美对象有多面性,为审美活动带来不确定性。
淮南子曾说:“嫫母有其美,西施有其丑。”
苏轼有诗曰:“横看云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更加可见美具有相对性。
美只能在某一点或某一侧面上,足不显示完全的美,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很多人指出,一开始看一样东西,还觉得很美丽,但怎么过了一段时间,便觉得不美了呢?
我看,这里除了时间把握不足,很可能人们看到了某些不美丽的方面,从而扼杀了原来的审美兴致。
审美疲劳的主要原因在于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压倒性胜利。
典型例子是时下不少中小学生出现套作文、抄作文等不良现象,这样的文章老师早已看腻了,会责怪学生懒惰。
但是,大家可能忘了真正原因。在应试教育之下,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学生那样做只是想走捷径,赚取一些分数。
其实真的仔细想想的话,我们的学生蛮可怜的。
还有,现在不是有的举办一些第二课堂吗?他们说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实真正的目的不过是通过这些活动,为学校赢得荣誉和面子,继而在招生等方面获得利益。
行者之前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学校口头上说起来很好听,看起来也正轨,但是,行者怎么感觉自己有被学校欺骗了似的,十分郁闷嘤.................(未完待续。。)
ps: 注:谢谢谢志修大大的打赏支持,谢谢!
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不回答不了,因为这个问题真的是太难了,一样事物再是美好,再是吸引人,时间长了,人对于它还是会产生厌烦的,这是因为,人对于一样事物是有审美疲劳的。
什么是审美疲劳?
“审美疲劳”原本是美学术语。具体表现为对审美对象的兴奋减弱,不再产生较强的美感,甚至对对象表示厌弃,现指在生活中对任何人或任何事物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厌倦或麻木不仁的感觉。
“审美疲劳”,用心理学的原理来解释,是说当刺激反复以同样的方式、强度和频率呈现的时候,反应就开始变弱。通俗点说,就是对于一种事物的反复欣赏所产生的一种厌倦心理。
作为一个人来说,心理上的好奇感是心理认知和感知的原动力,如果一件事务或者行为长期的体现在眼前,那么就可以说这个事务或者行为已经在心理上失去了好奇感,那么你的潜意识就会让你的头脑或者说意识转而去发现可以重新唤起好奇感的事物或者行为,这时,所谓的审美疲劳出现了。你要培养耐心。每天制定计划,如必须看几幅图片,几首歌等。
从客观审美对象上说,审美疲劳有:自然美的疲劳、社会美的疲劳、艺术美的疲劳。从审美主体的角度说,审美疲劳可以分为审美觉疲劳、精神作用疲劳、社会关注疲劳。在具体审美活动中可分为:对具体对象的疲劳”、“美学风格的疲劳”、“审美趣味的疲劳。”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这样的体验:同一种食物吃久了就会感到厌腻。同一支乐曲听长了就会感到不再那么悦耳,同一件衣服穿久了就会感到不再新鲜。在性------爱生活中同样存在这种“喜新厌旧”心理。
一些夫妻总是抱着离婚后能寻觅到一位自认为很满意的伴侣,可是。好景不长,新鲜劲一过,性-----厌腻感又再度出现,不得解脱,产生了“老婆或老公是别人的好”、“家花不如野花香”的想法。
其实,在-----性----方面的喜新厌心理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正常心理和行为。从遗传学角度讲,这是大多数哺乳动物的本性。
米国神经生理学家赫-----勒提出,当人们感觉某一物体时,大脑中的某一细胞簇就会立即兴奋起来。仿佛要出任这一物体的“代表”。但当某一物体的作用长期存在时,记录这物体的那条神经链就出现疲劳,这样,相应神经联系键的“疲劳” 就导致了人们对某一现象、物体、人和自己配偶情感态度的周期性厌腻。
这就是说,夫妻性生活中的喜新厌旧心理,是有其生------理基础的,并不都是道德败坏而造成的。
费----墨嘴里的“审美疲劳”,意思是指因长期的婚姻生活而对配偶产生了平淡和麻木的感觉。随后,词义被进一步扩大化。在生活中对某一件东西失去兴趣,或是被什么弄烦了,都可以宣布遭遇“审美疲劳”。
结婚七年之痒是“审美疲劳”;例如好莱坞大片千篇一律是“审美疲劳”;天天重复同样的生活是“审美疲劳”;年年在农历除夕晚上合家观看央视的“春晚”,已经成为中国许多家庭过年的不可或缺的节目。如此年复一年,历经20余载,观众难免“审美疲劳”……
总之。任何时候,只要感到累了。闷了,厌了。烦了,就可以用“审美疲劳”来形容,语言的魅力就在这里,幽默与调侃中,自嘲与讽刺中,其实不经意间达到了自我解脱与释怀。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不断普及,蔓延,现在还出现了‘网络审美疲劳’。
网络审美疲劳,原本是美学术语,后来在网络泛滥的某些被广泛传播的现象、热搜词语、网络红人等失去兴趣,吸引力减弱,不屑关注,甚至产生厌烦、厌倦。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厌倦。
‘网络审美疲劳’里面,最有名的就是‘山寨’。
“山寨”一词最早出现在手机的队伍中,是一种由民间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山寨手机的主要特点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
随着“山寨一词被热搜和广泛提及,由此衍生了山寨明星、山寨熊猫、山寨鸟巢、山寨春晚等。这种文化的另一方面则是善打擦边球,经常行走在行业政策的边缘,引起争议。
于是,山寨一词在互联网中频繁的出现,**着网友的眼球,以至于随便打开一个网站都可找到“山寨”的影子,泛滥的“山寨”有了一个堂皇的名字“山寨文化”,当山寨文化充斥着网络的各个角落的时候,大多数人对这个词语不再感兴趣,它不再能引起人们的猎奇心理,人们已经不屑去点开“山寨**”,甚至产生了厌倦。
除了‘山寨’疲劳之外,所谓的‘门’疲劳也随之出现了。
“艳---照----门”最早出现于震惊娱乐圈的“艳---照----门”事件,聚光灯聚集到了陈摄影身上,网友在互联网上深切关注着是否又出现了新的“女主角”。
一场轰轰烈烈的猜测、指责大战在互联网掀起。最终由陈摄影道歉,推出娱乐圈渐渐平息。
但“门”文化,还在延续,继而出现了“裸---照----门”、国际章的“沙滩门”、体育界的“年龄门”、宋xx的“中指门”、l----g的“翻新门”等等,一场“门”类混战,又席卷而来。
“艳---照----门”称为人们命名事件的首选词。于是互联网有出现了一大批,以“门”命名的事件。大都用在不光彩的事件上。
不过,渐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健忘症又出现了,“艳----照-----门”的关注度也直线下降了。
那么审美疲劳是怎么出现的呢?
答案很简单,审美疲劳的产生原因是因为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心理上的好奇感,这是心理认知和感知的原动力,如果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务、同一种行为长期的展现在眼前,就会在心理上失去了好奇感,在潜意识里就会让自己的头脑或意识去渴望发现可以重新唤起好奇感的新鲜事物,这时。所谓的审美疲劳就出现了。
“审美疲劳”一词是在2004年迅速成为一句时髦的口头禅和流行语的。那是冯导演在2003年底执导的贺岁片《手-------机》中的点睛妙用。
《手-----机》里的大学教授费墨----发自肺腑地说了句:“在一张床上睡了20年,的确有点审美疲劳。”意思是说因长期的婚姻生活而对配偶产生了平淡和麻木的感觉。
结果影片一放映,“审美疲劳”就在社会上流行开了,以致于许多人在婚姻里为审美疲劳提供了事实依据,也为离婚找到了充分理由。
诚然,人们长时间观赏同一个审美对象的兴奋会减弱,不再产生较强的美感,但是不该对对象表示厌弃。
因为审美不是纯精神的活动,而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美感,同时会有深浅不同的思考,对许多事物更不能只从外观上去欣赏,而要从本质上去认识。
人本身就是物质的人。物质条件对审美起着根本的制约作用,所以在人的精神领域的审美过程中,应当突出物质的前提。找到对方内在的美,这样的夫妻才会永远都有新鲜感。才能白头到老。
审美疲劳其实就是喜新厌旧的同义词,尽管不排除人们对新鲜事物的追求要充分理解。但是在婚姻里绝不可借口审美疲劳,去做喜新厌旧的勾当。
审美不是万能的,会走向疲劳的。总的来说,审美疲劳是指频繁地受审美对象的刺激,出现注意力下降、记忆力下降、兴趣减弱等幅面影响。
像有人面对优美的桂林山水,竟然说出不过如此的话。
造成审美疲劳的因素是多样的,包括个人生理结构特点和社会因素。
审美疲劳其实与记忆有着巨大的关系。
大家都很清楚,人的大脑是趋向于遗忘,往往一看到某件事物,现在是紧记着,但是时间一场,你就遗忘了。
因此,可以说,遗忘曲线就像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直线。
所以,为了避免遗忘,我们进行重复地记忆,这个在学习上面,那是最明显的,相信大家都经历过同样的事情。
然而,记忆是有技巧的,不是说停留的时间越长。
根据专家的分析,记忆停留时间在30-40秒左右。
与之相同,审美如同记忆,都有一个时间区间,超过时间区间,人的审美状态就会呈现下降的趋势。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记忆越清晰,审美的效果就越好吗?其实不然,审美反而贵在遗忘。
这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遗忘,它大概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忘记事物的物体形态。要达到这个效果,必须通过形象化思维。
例如,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要记住它小数点后几十位乃至上百位,就必须将没有意义、枯燥乏味的数字变成一幅画面:“山顶一寺一壶酒……”多美丽的画面!我们既得到美的欣赏,也通过形象化让记忆更加深刻。
第二,心斋坐忘。
也就是说,必须摒弃私心杂念,包括直接功利性思想、负面情绪等影响。其实,我们的大脑有一种抑制的功能,也可说是一种自我欺骗的功能,即是说我们会有意地避免回忆一些不愉快、令人焦虑的东西,以达到心理平衡。
但是。审美疲劳也会遗忘,与这里的遗忘又有何区别呢?在我看来。审美疲劳的遗忘是只接受、不创造的结果。
像我们上网冲浪就会有这样的结果。一个网页包含上千上万个超级链接,每点击一个链接。都有大量的信息,这里面的信息有多少你能够牢牢的记住?没有多少,甚至是零!
用波---德----里----亚的话来说,就是符号的内爆。信息爆炸泛滥,人们的记忆根本无法运作过来,绝对是需要遗忘,以维持大脑的正常工作。
我们有些时间被信息牵着鼻子走,应接不暇地尝试吸收大量的信息,结果。不过只获得浅层记忆,最终还是疲于奔命。
其实,在浏览网页时,每一条信息都在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记忆里早已湮没于海量的信息群。也就是说,网络加速了人们的失忆。
这点我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像刚刚浏览了一个信息源,但很快就忘掉,有时干脆不记忆。交给网络算了。
像有老师提出“中国有哪八----大---民---主-----党------派”时,我们个个都面面相觑,只好询问百-----度和谷------歌,连老师也要上网查询。
到了这里。相信就会有人有这样的忧虑:科技越是发展,人类的部分功能也逐渐萎缩,交给科技工具来完成。如常识交给搜---索引---擎,写字交给键盘。邮寄信件交给电子邮件,交流交给msn、qq等。
毋庸置疑。审美活动是需要情感的,没有情感,审美根本无从谈起,但是,很多时候人会有这样一个感觉,那就是人的情感开始出现萎缩。
宝岛学者李-----敖在北---平---大-----学演讲时指出,以前他到北平的店里时,服务员看死你买不起东西,会给你倒上一杯水。那样彬彬有礼的北平没有了,现在是处处设防的北平。
这样的事情何尝只发生在北平呢?相信在我们身边也发生这样的事情。
就像是小时候,母亲带着我们去探亲,在路边请了一个摩的。到了目的地,付款的时候,母亲会说上一句:“师傅,到屋内喝杯茶。”
相信那时候这样的问候很是常见,那时候幼小的你也会十分诧异:摩的司机非同村人,也非熟人,母亲怎么会请陌生人进屋的呢?
虽然最终那个摩的司机不会进门,而是很客气的谢谢之后,就走了,但是,那时候的诧异,你现在回想起来,相信那是再珍贵不过的历史画面。
因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母亲再也不说那句话了,而是急急地付款走人,摩的司机与我们只有金钱的交易。
探究这个转变,我们也许想起费孝通的话。以前,经济落后,科技还是贫乏,人与人大多是口头交流,关系很简单,简单的形式也显得直接、平实、真挚,那时是熟人社会,人相信人,人与人之间的纽带靠的是血缘、地域、民俗等感性东西。
现在情况变了,社会不再那么封闭了,开放起来,令无数乡下人向往着大城市,而城里的富人却厌倦了大城市的勾心斗角与车水马龙,都纷纷回到乡下地方建筑别墅,喝茶幽会,过上与世无争、宁静致远的农村生活。
以前,道路不通畅,现在蜿蜒成一个个网络,地球里的动脉被打通,各种汽车川流不息,公交车接驳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加上电话机、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等大件头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容易、便利,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但是,情感始终成了现代人的一块心病,再也回不到以前那种原始的最佳状态。
就说过年吧,我们的物质不可说比以前差,甚至比以前丰盛得多;我们的利是也不可说比以前少了,而且比以前多了不少。我们大鱼大肉了,收了不少利是了,也到处游玩了,但偏偏没有以往过年的气氛。
串门拜年以前还挺流行的,现在不复存在;团年饭也是为了吃而吃,交流感情的成分被省略了。很多深层次东西没有了。替代的是被物质包裹的浅层仪式。
现在是市场经济的时代,人际关系变得复杂。靠血缘等传统因素不足以维持,于是产生了契约。似乎没有了契约,人们之间没有信任可言。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出自政---治---家之口的名言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展现出“前不见古人”的上升趋势。
譬如,现在的子女对父母的关系,不是如何孝敬父母,让他们颐养天年,百年归老,而是对身后的遗产虎视眈眈。
相信这里面也有科技的影响吧。这以网络的影响为甚。
现代人都不爱口头交流,而沉迷于网络交往工具,声形并茂的话语变为一个个枯燥的文字符号。现在为什么有如此多网恋呢?我想,他们肯定在现实的土壤中找不到感情的慰藉,只好无奈地求助于网络的。
由于网络交往的匿名性,谁也不知道谁的真实面目,口口声声说是美女,说不定是丑陋的野兽。说实话,网络虽然很不真实。但有时令自己比较安心,免于面对面的羞涩,可以比较自由、畅快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也许正由于如此,有时人最丑陋的面貌在网络里会展现。
过度理性会扼杀美感。抑制美感的产生。
美的本质是古老的话题,现在好像没怎么提及了。我们以前对美的本质一直都竭力地作出解释,理念说、形式说、关系说、生活说、游戏说、境界说、实践说……无不是我们熟悉的理论。
这些理论固然有道理。但只能顾此失彼,终究不能给我们一个完满的回答。最后。维---特---根---斯----坦站出来做和事佬,说“一切解释不了的东西都应该保持沉默”。好像宣告美的本质的探究已经变得没有意义。
这个观点恐怕要遭到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因为马----克----思----主-----义提出“世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东西,没有不能认识的东西”。
然而,我们一直追问下去,还有意义吗?在哲学里,我们说通过现象看本质,但美学的本质是不能透过理性来完成的。
管理学家西----蒙早就说了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只能得出最合适的方案,却不能得出最佳的方案。其实,我们追求美的本质,实质上陷入了语言的陷阱。
美是广阔无垠的,语言也是无垠的,美的本质的追求是与语言互相搭配的过程,却有上千上万种搭配,而且种种搭配都有一点道理,但又并非完美。
美的本质在语言上不断分延、散播、替补,离真相越来越远。理性过后得出的结论,都是对美的一个侧面的认识,只能解构美的整体性,让美变得支离破碎。
美学理论就像一把手术刀,将美解剖得血淋淋的。其实,美的现象一旦陷入理性的泥淖,便不能美了,像人的本身是碳水化合物,谈得上美吗?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对审美客体阐释得太多了,往往适得其反。
像我们在中小学常做的阅读理解题,有时那个作者本没有那么多深究的东西,但经过出题人那么一出题,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反而背离了中心思想。
这是二律背反的现象,我们越是探究,就越是背离真正的本质。
美是感性的,或者说主要是感性的,“美学之父”鲍姆嘉通一开始就给美学定义为“感性学”。
在我们殚精竭虑地追求美的本质后,我们几乎发现理性的路线走不通了,而且理性令人头疼,我们应该走感悟性的路线。美有时很轻浮,不许容纳那么多理论。
像我们看到一朵花,不禁感叹一句:真美啊。实在是很普通、很平常的一句话,根本不可能经过什么理性思考。后来的理论不过为了构建一个宏大的美学理论,便于学术的交流与传播,从而弄出来而已。
西方美学总的来说是理性美学,从柏拉图的逻各斯开始,其后的哲学家不过在做它的注脚。中国美学却走着与西方不一样的道路。虽然中国古典美学没有专业的美学著作,美学理论广泛分布于诗话、诸子学说、序跋、书画等文体中。需要后人来整理、消化。
总的来说,中国的美学是感悟型的。
董仲舒说“天人合一”、柳宗元说“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和”、青原行思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庄子说“逍遥游”、刘勰说“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陶潜说“好读书,不求甚解”……这些话没有多少理论可言,不过是以文学语言阐释了美学现象而已,却是令人那么亲切,恰恰道出了美的根本特质。
不仅是文学作品如此,中国比较系统的文艺理论著作也是如此。但是,中国的审美与西方不同。并不讲究拉开距离,反而要求人与自然紧密地相连,达至统一。
审美疲劳可能与人的生存状况有关。
宗---白----华先生写过一本书,叫《美---学---散---步》。“散步”一词,做得很妙,对当代的审美活动有一定启发。
现代社会是快节奏的社会,慢一点可能失之千里。说文学创作,可以说现在的小说市场可谓越来越繁盛。
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如此之多,恐怕是因为现代文学以字数来定夺报酬。而字数要多。不但要靠锲而不舍的创作,还靠深厚的文字功夫。当然,字数多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出稿要快。不能慢工出细活,尤其对于网络文学来说。
网络瞬息万变,每一秒都在变化。更新着信息,为了跟上步伐。写手们不得不快。不仅是网络写手们,连专业的作家也是如此。像莫----言写作《丰---乳---肥---臀》和《生--死---疲---劳》不过用了四五十天的时间。
既然作者们快写了,读者们就得快读,读者们快读完,写手们不得不快写,这样形成一个互相作用的结局。
快速,好像于审美没有多大好处。快,不仅会囫囵吞枣,令自己消化不良,分散了人的注意力,加速了审美疲劳,而且让作者们忽视了作品的质量。审美活动,说到底是慢功夫,只有沉静下来,细细品味,才能品尝出真正的滋味。
罗丹说:“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想,发现得有优良的心理,而什么都要快的生活状态不利于审美兴趣的产生。
环境也是才产生审美疲劳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现在的科技日新月异,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还是相当严重。
偷排污----水,令清澈的河涌成了臭水沟,大批鱼儿反肚子;一个个烟囱冒着黑烟,肆虐人类;随意倾倒垃圾,让群众饱受恶臭的煎熬;街道小巷垃圾成堆,是常有的事情;为了建设豪华的别墅群,恶意破坏森林,屡见不鲜……人生活在这样的地方,难道还没有美感吗?恐怕连最起码的审美兴趣也没有。
人是环境中的一员,不可能与环境二元分开的,我们时刻受环境的影响与制约。
柏---林---特提出“介入美学”,李---泽---厚指出“自然的人化”,其实都是告诉我们:美要在人的作用下才能产生。然而,人的行动必须符合规律性和目的性。可惜,人们大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审美疲劳也可能与异---化---劳动有关。
“异---化---劳---动”一说最初由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提出。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不仅是产生价值的手段,而且是促进人的自由发展的重要条件,但资--本---主--义的劳动关系却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表现在:一、人与劳动的异化,人的发展受制于劳动,好像带上了一把枷锁;
二、人与劳动产品的异化,人越是努力工作,越是得不到自己劳动的结果;
三、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不复为人,而沦陷为机器的奴隶;
四、人与人的异-----化。表现在人与人的对立。
其实,在我们自称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度又何尝没发生呢?像深湾富---士----康的十二--连----跳不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郎---咸---平说得好。虽然中国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但资-本-主-义的弯路我们都走了一遍。包括异--化--劳动。
说实话,资-本-主-义的确死亡了,但只是原始的资-本-主-义,新的资-本-主-义萌发出勃勃的生机。
就说工----人---阶----级,他们在工作条件、福利待遇、晋升机制、带薪假期等方面比中国的工薪阶层好得多,但他们还是不满足,经常游行示威,争取权益。-
异---化--劳---动过后,可能跟着的是疲劳、焦虑的状态。于是便有了休息状态。
很多人工作了一周或相当长时间后,总是想好好休息一番,以弥补工作日的缺失。
平时睡七八个小时,放假就休息十来个小时,除了大鱼大肉,就是搓麻将、通宵上网、嗜酒抽烟、到处游荡。
转眼间就要上班了,整个人都很疲软,无精打采,专家说这是假期综合症。
我想。醉生梦死的休息状态不仅是钝化审美的需求,而且是削弱生命的做法,很不可取。
还有,物欲主---义会造成审美疲劳。
首先。我们必须肯定“物质人”的前提。马---克---思说,人类必须先解决衣、食、住、行,才能进行科学和艺术活动。这不仅说明物质条件的重要性。而且肯定了精神活动比物质活动更加高级。
管子也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指出,最底层的需要是生理的需求。物质无疑是其中之一。
刘--小---枫在《圣--灵--降--临--的--叙---事》里说,上帝之外有一种力量,令我们摆脱经济、政治、社会等束缚,从而得到了永恒的救赎。这个说法恐怕只有基督徒才相信。
马---克--思--主---义说,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基本属性。其实,人本身也是物质的,像我们的皮肤氧化后变黄,那就是蛋白质氧化的结果。我们需要物质来令我们身体受益,为我们以后的精神活动提供帮助。
其实,美与功利性不是必然地绝缘的。像“美食”一词就将功利性与美感结合起来。《说文解字》也说了“美”的本源:“羊大为美。”但是,物质的多少与精神的高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现在,我们的物质条件不是很少,而是很多,却不见得我们的精神境界有太大的提升,反而我们会感觉不安、焦虑。
人需要物质,根本在于我们人类有欲---望。欲---望本非天然地坏,但到了一定极限,便会适得其反。
叔本华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就在于人有太多的**。同时,对物质的过度依赖,可以证明人的精神世界有点匮乏。
老子说“去甚、去奢、去泰”,“淡乎其无味”,宗白华则说“绚烂之极归于平淡”,都提倡节欲,过上清淡、无为的生活,都为物欲横流的时代提供了启示。
拜金主义侵蚀着人们对审美的追求,因此,人们产生了审美疲劳。
毫无疑问,金钱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
在商品经济的时代,没有金钱,寸步难行。但是,我们会发现很多富豪过得并不愉快,反而有很多烦恼,在交往中常常对自己身边的人惴惴不安。
有人说,数钱能使人产生幸福感,其实不然!
一定数量的钱的确能加强幸福感,但过度了就是快感,反衬出心灵的空虚。
就像是女人,她们是天生的购物狂,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智力只剩下不到正常的百分之十。购物消费时,的确无比兴奋,但过后钱包干瘪了,而且买了一堆不实用的东西,就难堪了。
所以说,金钱不是万能的,特别是要得到某些真正的价值。
挪---威---剧---作--家易----卜生说过:金钱能够买来食物,却买不来食欲;金钱能够买来药品,却买不来健康;金钱能够买来熟人,却买不来朋友;金钱能够带来奉承,却带不来信赖……”
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里指出:前现代社会是物物交换时代,我们购买的是物品;现代社会是商品时代,我们购买的是商品;后现代社会是符号时代,我们购买的是符号。
这里说的符号,可以指地位、身份、荣誉等。
其实,金钱何尝不是一个符号呢?原始社会,金钱是贝壳、骨头;封建社会,金钱是元宝、银票;现代社会,金钱是一张张纸币或硬币。
说到底,金钱是附带了价值的符号,而这种价值是由于国家的强制力而被赋予的。
如此说来,金钱是符号,荣誉之类也是符号,看来人是符号的动物,世界是由符号构建出来,的确没错。
古今中外,不少仁人志士都对金钱提出了看法。
孔子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苏轼说:“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无不表现出高洁傲岸的高尚人格。
马---克---斯?韦---伯----则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里指出,赚钱是促进资本主义进步的重要因素。
钱是上帝赐予的,只要你用得其所,造福于社会,那就是完成了自己对原罪的救赎。
也许,也能为我们正确认识金钱提供一点帮助。
审美对象有时很复杂,具有多面性,可能影响美感。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样的画面:一个肖像,正面是一个老妇,侧面则是一个美女。虽然是测试我们的视觉认知,但足以看出审美对象有多面性,为审美活动带来不确定性。
淮南子曾说:“嫫母有其美,西施有其丑。”
苏轼有诗曰:“横看云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更加可见美具有相对性。
美只能在某一点或某一侧面上,足不显示完全的美,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很多人指出,一开始看一样东西,还觉得很美丽,但怎么过了一段时间,便觉得不美了呢?
我看,这里除了时间把握不足,很可能人们看到了某些不美丽的方面,从而扼杀了原来的审美兴致。
审美疲劳的主要原因在于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压倒性胜利。
典型例子是时下不少中小学生出现套作文、抄作文等不良现象,这样的文章老师早已看腻了,会责怪学生懒惰。
但是,大家可能忘了真正原因。在应试教育之下,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学生那样做只是想走捷径,赚取一些分数。
其实真的仔细想想的话,我们的学生蛮可怜的。
还有,现在不是有的举办一些第二课堂吗?他们说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实真正的目的不过是通过这些活动,为学校赢得荣誉和面子,继而在招生等方面获得利益。
行者之前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学校口头上说起来很好听,看起来也正轨,但是,行者怎么感觉自己有被学校欺骗了似的,十分郁闷嘤.................(未完待续。。)
ps: 注:谢谢谢志修大大的打赏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