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倒卖(第一更,求月票)
天刚放明,从家中走出门的赵德贤便一早来到了军饷局,军饷局故名思意,就是发放军饷所在。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当初经略于江阴创建忠义军时,为避免官佐吞食兵卒军饷,故而于另设军饷官,因为按忠义军饷制,军饷的七成需要发给其兵卒家人,身为首任军饷官的钱磊,为便于军饷的发放,便于江阴闹市设立军饷局,专司军饷发放。在江北克复之后,这军饷局自然随之开到清河。而赵德贤正是这清河军饷局的局员。
作为丁级局员的赵德贤,就像是钱庄学徒一般,每天必须第一个到达局中,然后打扫卫生,擦净桌台,同时还要烧好开水,将柜后的桌椅收拾整洁。然后待到其它局员到达时,又要开始盘账交结。
“银2000两,钱145000文,粮券2000石……”
作为丁级局员的赵德贤,在接帐的时候,一如钱庄的伙计一样,需要清点接收的银两,制钱,不过与普通钱庄不同,军饷局额外的还需要发放粮券,因为忠义军的军饷有一半为米粮,初时军饷局也曾于局中发放米粮,但是后来因为太过繁琐,在局办的建议下,改成发放米券,军属凭军饷单领券后,可往城中米商处领券,而米商可拿着米券往粮仓中领粮。
终于盘点完制钱之后,赵德贤又在那里盘点起了米券,第一次拿着米券的时候,他也曾为这印制极为精美的米券而感叹,现在对于他来说,这不过只是一张纸,顶多是巴掌大小的“上等桑皮纸”。
“这是值一两一钱银子的桑皮纸。”
心里嘀咕着,赵德贤暗自想到,今个是领饷日,这门外不知有多少商贩等着从领饷的军属手换取米券。
“一转手便平空落得半钱银子,与其让粮商得了利,倒不如让大家得利……”
心里这般寻思着的时候,赵德贤一抬头,就看到局办站在那边,神情严肃的站在那,巳时一到,军饷局就会开门,今天是发饷日,每到发饷日的时候,这局内总会忙活起来,尽管军饷局每日都会开门,但很多人总会选择这一天领饷,原因无它就是为了挣那半钱的银利。
这米券现在已经不再是米券了。而是等同于银子的银票。不知多少有多少人因此而获利,不知让多少奸商趋之若鹜。当真是没有那些奸商看不到的商机。
“青主,你看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瞧着门前排出的足有小半里开外的人群,阎尔梅有些惊讶的说道。傅山同样也被这路人拥挤的人群吓了一跳,人很多,足足有几千人聚集于此。而在周围还有穿着赤色军衣加以维持的兵卒。
对于初来清河的两人来说,这两日他们一直住在顾炎武好友王略的府上,至于那住住的都是来自各地的士子的崇贤馆,反倒是没有过去,虽说那里可以免费食宿,如果其通过考试,既可入府为吏,量才适用。
之所以没去,自然有他们自己的考虑,今日因为因为顾炎武在教导阎复研习兵法,所以今天只有他们两人一同出门。
瞧见路边有一个商贩模样的人手中拿着小纸牌,上面写着“一石米券一千一百三十六文”的字样,而且路边不少人的手中都拿着这小纸牌,好奇中,傅山便走过去问道,
“这位小兄弟,不知这米券是什么?”
那路边的小贩,瞧着眼前这两人皆是穿着儒袍,只以为他们是来领饷的官吏,毕竟这军饷局现在非但发军饷,而且也发官员俸禄,就连兵器厂、船厂、铁厂等工厂的工匠的薪俸也是由军饷局发放,可毕竟都没有官员的俸禄高,眼见可能会有生意,他自然显得很是热情。没准儿一会儿还能培养一个主顾出来。
做生意就是这样,看的就是那个眼力。
“想来两位官人,应该是刚来清河,今日可是第一次领官俸,不知两位官人的官俸中有米几石?两石?三石?若是两位有五石米,待一会领了米券,小人愿每石可多出十四文……”
米券?什么米券?
瞧见他们两人一头雾水的模样,小贩又连忙解释道,
“两位有所不知,这官俸、军饷米粮,虽说皆是发以米粮,可军饷局现如今倒不是直接发粮食,而是发的却是米券,就是巴掌大的一张纸,就像……”
小贩话还未说完,阎尔梅便说道。
“莫非就像过去的宝钞一般?”
从她话里的意思,立即听了出来。这米券看起来倒是有点像宝钞,只不过后者不能换出银钱来。
“对,对,就像宝钞,不过和宝钞不一样,这米券可是好东西,你老拿着米券便能到米行里换出一石米来,若是你家中人少,吃不完,小人这里自然是溢价收券,这瞧咱们这清河的米价顶破了天了才千五十文,小人这里可是给您溢出了将近一百文哩……”
小贩的话让阎尔梅、傅山两人无不是一愣,他们没想到这小贩居然会溢出这样的高价收米券,这不明摆着是亏本生意嘛。知道没有这么简单的傅山看着小贩问道。
“你这人,多花百文买这米券又有何用?”
对方出高价收购米券肯定是有它的用处。不过对于这用处傅山倒是有些好奇。
“嘿,买它自然是为了卖它!”
小贩看着眼前的这位官人,那脸上依然带着笑容。
“卖它?莫非还有人收这米券不成?”
傅山有些诧异的问道。要是怎么了?瞧起来这样的亏本儿生意居然会有那么多人去做。
“那是自然,若不然,小人收这米券做甚?”
可不就是这个道理。若是没有人收。这米券自然也就没什么用处了。
“谁会收这米券?他们为何收这米券?”
不待阎尔梅问完,那边便传来一阵喊声。
“开门了,开门了……”
原本还与他们聊着天的小贩,更是急忙丢下两人朝着人群那边挤去,一边挤一边嚷着的“高价收米券”,瞧着人群中那些喊嚷着收券的小贩,看着那边热闹的模样,傅山和阎尔梅两人无不是一愣,两人都没想到,这看起来注定要亏本儿的生意。居然会有那么多人追捧。
“用卿,你走南闯北多年,可曾见过这等怪事,你说这些人为何高价收以米券,难不成还能卖出高价不成?若是能卖出高价,又有谁去收?”
这边傅山不过只是这么一问,路边茶摊的老汉便笑道。
“两位官人,怕是才来清河吧,他们收了米券,自然还会有人高价收米券,不说别人,再者,这年月兵荒马乱的,行商做生意的身上带着几百两银子,钱财惹人眼,那有带些米券省事?往腰间一藏,靴子里一塞,又有谁能知道?行走千里,到了江阴往粮店里一出,粮店按一石一两兑给他,便是行商贴上个二钱银子,可却省下了不知多少风险来……就是那些个粮商收进了米券,凭这米券可以江淮任何一处官仓中领米,若是庐州的米商想贩米至清河,过去他需要从清河往庐州运米,这一路上有折损不说,还有运费。现在,他只要带着米券,便能直接从庐州的粮库中取出粮来,单就是这运费,便不知能省出多少来,”
瞬间,傅山、阎尔梅两人无不是惊讶的看着彼此,他们没有想到,这用来发饷的米券居然会有这样的用途,就还是什么米券,根本就是等同于银子的“银票”。
“那,那他们就不怕官府拿不出米来?”
傅山话音刚落,那老汉瞧着眼前的这个人,哈哈笑道。
“米?经略使入清河的时候,粮仓里缴得的米粮岂只数百万石,官府又怎么可能没有米粮?”
米券之所以受人信任并不仅仅只是因为他是军饷局发行的,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家都知道,官府的手里有米,有很多米,别的不说,就是那几百万石漕粮,可是大家伙都知道的,只要官府的手中有米,那米券自然也就可以兑现。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地方。而对于那些米商来说,他们之所以信任官府,是因为他们知道,官府的手中不仅有米,而且还没有对外售卖,即便是官府想要对外售卖,终究还是要经过他们的手。如此一来又岂需要担心。
而更重要的是,那些米商从米券中看到了商机,在他们看到其中的便利之处的时候。行脚商人们同样也看到了米券的安全。
如此一来,双方一个愿意高价买,一个愿意折价收。双方配合起来,自然也就把这米券变成了有些另类的银票。
“奸商!当真是一**商!”
弄明白了那些米商的意图之后,傅山更是立即出言斥道,他没有想到,本来应该是方便大家的举动,现在居然成了米商们用来牟利的手段。
“奸商,当真该杀!”
看着那些是下收购米券的小贩,傅山有些愤愤不平的说道。
“长此以往下去还能得了。奸商误国。该杀!”
作为丁级局员的赵德贤,就像是钱庄学徒一般,每天必须第一个到达局中,然后打扫卫生,擦净桌台,同时还要烧好开水,将柜后的桌椅收拾整洁。然后待到其它局员到达时,又要开始盘账交结。
“银2000两,钱145000文,粮券2000石……”
作为丁级局员的赵德贤,在接帐的时候,一如钱庄的伙计一样,需要清点接收的银两,制钱,不过与普通钱庄不同,军饷局额外的还需要发放粮券,因为忠义军的军饷有一半为米粮,初时军饷局也曾于局中发放米粮,但是后来因为太过繁琐,在局办的建议下,改成发放米券,军属凭军饷单领券后,可往城中米商处领券,而米商可拿着米券往粮仓中领粮。
终于盘点完制钱之后,赵德贤又在那里盘点起了米券,第一次拿着米券的时候,他也曾为这印制极为精美的米券而感叹,现在对于他来说,这不过只是一张纸,顶多是巴掌大小的“上等桑皮纸”。
“这是值一两一钱银子的桑皮纸。”
心里嘀咕着,赵德贤暗自想到,今个是领饷日,这门外不知有多少商贩等着从领饷的军属手换取米券。
“一转手便平空落得半钱银子,与其让粮商得了利,倒不如让大家得利……”
心里这般寻思着的时候,赵德贤一抬头,就看到局办站在那边,神情严肃的站在那,巳时一到,军饷局就会开门,今天是发饷日,每到发饷日的时候,这局内总会忙活起来,尽管军饷局每日都会开门,但很多人总会选择这一天领饷,原因无它就是为了挣那半钱的银利。
这米券现在已经不再是米券了。而是等同于银子的银票。不知多少有多少人因此而获利,不知让多少奸商趋之若鹜。当真是没有那些奸商看不到的商机。
“青主,你看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瞧着门前排出的足有小半里开外的人群,阎尔梅有些惊讶的说道。傅山同样也被这路人拥挤的人群吓了一跳,人很多,足足有几千人聚集于此。而在周围还有穿着赤色军衣加以维持的兵卒。
对于初来清河的两人来说,这两日他们一直住在顾炎武好友王略的府上,至于那住住的都是来自各地的士子的崇贤馆,反倒是没有过去,虽说那里可以免费食宿,如果其通过考试,既可入府为吏,量才适用。
之所以没去,自然有他们自己的考虑,今日因为因为顾炎武在教导阎复研习兵法,所以今天只有他们两人一同出门。
瞧见路边有一个商贩模样的人手中拿着小纸牌,上面写着“一石米券一千一百三十六文”的字样,而且路边不少人的手中都拿着这小纸牌,好奇中,傅山便走过去问道,
“这位小兄弟,不知这米券是什么?”
那路边的小贩,瞧着眼前这两人皆是穿着儒袍,只以为他们是来领饷的官吏,毕竟这军饷局现在非但发军饷,而且也发官员俸禄,就连兵器厂、船厂、铁厂等工厂的工匠的薪俸也是由军饷局发放,可毕竟都没有官员的俸禄高,眼见可能会有生意,他自然显得很是热情。没准儿一会儿还能培养一个主顾出来。
做生意就是这样,看的就是那个眼力。
“想来两位官人,应该是刚来清河,今日可是第一次领官俸,不知两位官人的官俸中有米几石?两石?三石?若是两位有五石米,待一会领了米券,小人愿每石可多出十四文……”
米券?什么米券?
瞧见他们两人一头雾水的模样,小贩又连忙解释道,
“两位有所不知,这官俸、军饷米粮,虽说皆是发以米粮,可军饷局现如今倒不是直接发粮食,而是发的却是米券,就是巴掌大的一张纸,就像……”
小贩话还未说完,阎尔梅便说道。
“莫非就像过去的宝钞一般?”
从她话里的意思,立即听了出来。这米券看起来倒是有点像宝钞,只不过后者不能换出银钱来。
“对,对,就像宝钞,不过和宝钞不一样,这米券可是好东西,你老拿着米券便能到米行里换出一石米来,若是你家中人少,吃不完,小人这里自然是溢价收券,这瞧咱们这清河的米价顶破了天了才千五十文,小人这里可是给您溢出了将近一百文哩……”
小贩的话让阎尔梅、傅山两人无不是一愣,他们没想到这小贩居然会溢出这样的高价收米券,这不明摆着是亏本生意嘛。知道没有这么简单的傅山看着小贩问道。
“你这人,多花百文买这米券又有何用?”
对方出高价收购米券肯定是有它的用处。不过对于这用处傅山倒是有些好奇。
“嘿,买它自然是为了卖它!”
小贩看着眼前的这位官人,那脸上依然带着笑容。
“卖它?莫非还有人收这米券不成?”
傅山有些诧异的问道。要是怎么了?瞧起来这样的亏本儿生意居然会有那么多人去做。
“那是自然,若不然,小人收这米券做甚?”
可不就是这个道理。若是没有人收。这米券自然也就没什么用处了。
“谁会收这米券?他们为何收这米券?”
不待阎尔梅问完,那边便传来一阵喊声。
“开门了,开门了……”
原本还与他们聊着天的小贩,更是急忙丢下两人朝着人群那边挤去,一边挤一边嚷着的“高价收米券”,瞧着人群中那些喊嚷着收券的小贩,看着那边热闹的模样,傅山和阎尔梅两人无不是一愣,两人都没想到,这看起来注定要亏本儿的生意。居然会有那么多人追捧。
“用卿,你走南闯北多年,可曾见过这等怪事,你说这些人为何高价收以米券,难不成还能卖出高价不成?若是能卖出高价,又有谁去收?”
这边傅山不过只是这么一问,路边茶摊的老汉便笑道。
“两位官人,怕是才来清河吧,他们收了米券,自然还会有人高价收米券,不说别人,再者,这年月兵荒马乱的,行商做生意的身上带着几百两银子,钱财惹人眼,那有带些米券省事?往腰间一藏,靴子里一塞,又有谁能知道?行走千里,到了江阴往粮店里一出,粮店按一石一两兑给他,便是行商贴上个二钱银子,可却省下了不知多少风险来……就是那些个粮商收进了米券,凭这米券可以江淮任何一处官仓中领米,若是庐州的米商想贩米至清河,过去他需要从清河往庐州运米,这一路上有折损不说,还有运费。现在,他只要带着米券,便能直接从庐州的粮库中取出粮来,单就是这运费,便不知能省出多少来,”
瞬间,傅山、阎尔梅两人无不是惊讶的看着彼此,他们没有想到,这用来发饷的米券居然会有这样的用途,就还是什么米券,根本就是等同于银子的“银票”。
“那,那他们就不怕官府拿不出米来?”
傅山话音刚落,那老汉瞧着眼前的这个人,哈哈笑道。
“米?经略使入清河的时候,粮仓里缴得的米粮岂只数百万石,官府又怎么可能没有米粮?”
米券之所以受人信任并不仅仅只是因为他是军饷局发行的,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家都知道,官府的手里有米,有很多米,别的不说,就是那几百万石漕粮,可是大家伙都知道的,只要官府的手中有米,那米券自然也就可以兑现。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地方。而对于那些米商来说,他们之所以信任官府,是因为他们知道,官府的手中不仅有米,而且还没有对外售卖,即便是官府想要对外售卖,终究还是要经过他们的手。如此一来又岂需要担心。
而更重要的是,那些米商从米券中看到了商机,在他们看到其中的便利之处的时候。行脚商人们同样也看到了米券的安全。
如此一来,双方一个愿意高价买,一个愿意折价收。双方配合起来,自然也就把这米券变成了有些另类的银票。
“奸商!当真是一**商!”
弄明白了那些米商的意图之后,傅山更是立即出言斥道,他没有想到,本来应该是方便大家的举动,现在居然成了米商们用来牟利的手段。
“奸商,当真该杀!”
看着那些是下收购米券的小贩,傅山有些愤愤不平的说道。
“长此以往下去还能得了。奸商误国。该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