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天竺!
对于大明来说,这是对南亚次大陆的统称,在这里有莫卧尔,有伪周、有南方的土邦国,自然而然的,天竺就成为这里的统称。
与大明一样,这里同样也人类古文明的发源地。早在公元前3000年之前,印度河流域就有了居民,称为达罗毗茶人,他们是这一带最早形成的部落。达罗毗茶人利用印度河流域良好的自然条件,产生了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创造灿烂的文明,但是随着雅利安人的南下,达罗毗茶文明毁于一旦。
也正是从那时起,天竺就陷入外来者征服的过程,在雅利安的征服过程中,种姓制度在这里建立起来,一次一次外来者的征服,进一步巩固着这一制度。数千年的过程中,肤色较重的达罗毗茶人的后裔,作为贱民在这里生活着,他们顶着烈日,挥汉如雨地耕作在这片大地上劳作着。
雅利安人、蒙古人,几千年来,外来者一直在统治着这里,或诸宗教信仰会发生变化,但是种姓制度并没有多少变化。
二十几年前,另一群征服者,翻越雪山、雨林来到了这片土地,他们迅速征服了这里大片的土地,稍有不同的是,这一次这次来自东方的人们,同样也引入了新制度。
抚夷归夏!
几乎是在诸夏在南洋推行这个政策的同时,在周国国相的主导下,同样的甚至更来历的措施,也在这里的推行着,曾经于消失于这片土地的佛教寺院,再一次浮现于这片土地,越来越多的土人学习“国语”,并且主动的抛弃旧时的风俗。
对于这些土人来说,现实的利益,让他们选择了遵从新的风俗,在清明节前后,这些过去从不曾祭祀祖先的土人们。依照官府定下的规矩祭祀祖先。
放烧、烧纸钱……
几乎与诸夏没有任何区别。
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这里许多人的风俗习惯与诸夏并没有任何区别。
周国……
或许被称为“伪周”,但对于任何一个来到这里的明人来六,他们都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在“抚夷归夏”上,这里似乎比诸夏更成功一些。毕竟,“伪周”的官吏大都是事清汉奸,以少役多的他们,为了维持自身的统治果然的做出了另一个选择。他们颁布了与“剃发令”相似的法令,强制这里的人们改变自己的风俗,当然,并不是没有例外贱民无须遵从。
这个看似颇为玩味的法令,却成功的诱使很多婆罗门改变了自己的风俗,否则他们就与贱民同列。而新的风俗习惯也得已迅速建立。当然,不过即便是如此,在伪周,头等人永远都是肤色金黄的“夏人”。
不过,即便是“夏人”也是分成两类人,一种“夏人”是当年与吴家一同从云南翻山越岭来到这里的官员兵丁和他们的家人,而另一种“夏人”往往以“明人”自称,他们是在过去的十几年前,从大明来到这里的,他们享受着“夏人”的特权,却不需要像普通的“夏人”一样服兵役。
或许,这也是许多明人愿意来这里的原因,毕竟,到诸夏他们同样也需要服役,只有在这里,他们才不需要服役,相比于诸夏,在某种程度上,这里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这些在海外谋生的明人,可以说有着再深刻不过的体会,置身于海外,朋友往往是他们最亲近的依赖。
“明人抱团”。
即使是在伪周,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句话早就传开了,明人不仅抱团,而且这些于此谋生的明人还有组建自己的商会,清明节刚过,在“明乡商会”的门口前来赴宴的场主和商贾们又一次来到了商会。不过与往日相比,他们脸上的笑容却多少显得有些勉强,甚至说连同眉头也显得有些凝重。
而与此同时,在会馆商董议事堂中,同样弥漫着的一股紧张的气氛了。
这些商会的商董之中,既有声名显赫的农场主,也有身家数百万的大商人,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是明人,当年差不多都是身无分文来这里闯荡,然后凭借自己的努力,积累了不菲的家业。
相比刚到印度开荒的那几年,这些曾经不知遭遇多少磨难的人们,现在个个看上去都很福态,甚至就看不出曾经遭遇的风霜。
不过这个时候,这些不知经历过多少风浪的人们,大都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
坐在首坐的赵国梁,看着众人的神情,便开口说道。
“现在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眼瞧着德里要和这边干了了,照现在的局势,估计撑不了多长时间,双方就会大打出手……”
“可不是咋的,我那庄子里好几个周人都领着文书到军中当差了,我估计,这次要打,打的肯定厉害。”
“厉害?厉害不厉害的我不关心,你们说,咱们好好的种地,关他们什么事,现在倒好,他们借口咱们用奴婢,让咱们把人交出去……”
周德启这边说着话,那边扭头对身旁的一个老乡说道。
“胡老弟,我听说你今年刚买来一批人手,干话挺勤快的。其中该有不少天方教的人吧。”
“咳,周老兄,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些人都是从南边马拉塔人那买来的,咱们买的时候,可不知道马拉塔人是从那里弄来的货。其实对咱们来说,什么人不都是一样的使用嘛,无非就是干农活就是了,干活勤快的赏,干活懒散的罚,不就这么回事嘛。”
胡连和颇为懊恼的说道。
“咱们这么用人,都用了几十年了,现在倒好,那个什么奥朗则布一句话,就让咱们把人放了,这不是做白日梦嘛,估且不说地,就是咱们买那些人的时候,花了多少银子,大家伙心里没有数嘛,这银子,谁赔咱们?他奥朗则布赔咱们吗?”
他的话音刚落,周围就是一阵附和声,更有人说奥朗则布应该去找马塔拉人算帐。
过去的十几年间,南方一直抵抗着奥朗则布的马塔拉人与周国之间建立了一个固定的贸易网络,他们将通过战争掠夺的奴隶运往周国,从周国换取武器,用于反抗奥朗则布,通过战争掠夺更多的奴隶。而对于周国的农场主来说,他们需要来自南方的奴隶为他们耕种土地。
但是现在,这一奴隶贸易却激怒了奥朗则布,不仅仅是因为奴隶的信仰,更重要的是奴隶贸易状大了奥朗则布的敌人,来自周国以及诸夏的武器,武装了马塔拉人。
“可不就是这个道理,他奥朗则布不去找马塔拉人的麻烦,到来找咱们的事,这不是捡软柿子捏嘛……”
“不过,说吴周是软柿子也不一定,毕竟,吴周这次也是尽发国兵,我估计奥朗则布想打赢吴周,也是一个悬。”
“那可不是,他奥朗则布可是屡战屡败,怎么就不知道交乖呢?”
“哎,那老小子,前些年被打的伤疤刚好清,这次又忘了痛了!”
这边的话音未落,那边就有没好气地开口警告道。
“这次和过去不一样,他奥朗则布不是说要打一场圣战吗?就咱们役使他们人,要解救那些人,他要是兴兵百万打过来,即便是吴周勉强挡住了他们,别忘了,咱们的农场什么的,都在城外头,咱们可以往城里一躲,可是家里的奴婢呢?到时候,他们怎么办?难道就拱手让给奥朗则布?”
给他这么一警告,在场的人们也忍不住了一个个都露出了心痛的神色。而周德启的脸色更“涮”地一下就变得苍白起来。
这一次奥朗则布兴兵是为了奴隶,如果城外的奴隶都让他给夺走了,到时候损失的不还是他们。
因此就在这个人话声落下之后,坐在堂上的赵国梁当即便语气沉重地询问道。
“哎,要是这样,事情可真不好办了。”
“可不是,不说其它人,就是在座的各位,加在一起,没有十几万,也有几万人,这么多人,怎么往城里运?况且守城官也不可能让那么多人进城吧。”
“哎,我看这次赢不赢不重要,反正咱们是完了……”
另一个人没好气的说道。
“那……不如这样。小人将这批人送到南洋如何?和南洋那边的换上一换?”
面色苍白的周德启一边擦着冷汗,一边说道。
“换成南洋那边的,他奥朗则布总说不出话来了吧。”
“哼哼,你的算盘打的倒了精明,要是这么简单,那就好了,况且,百儿八十个的有人和你换,这么多人,谁和你换?换人,你还真能想起来。”
赵国梁当下一口否决道。
“可是,那,那现在怎么办呢?难不成,咱们真的一个个等死吗?”
周德启随后又说道。
“天竺奴是奴,南洋奴不也是奴嘛?有什么大不的。”
“有什么大不了的?这叫祸水东引,把天竺奴送到南洋去,不是把奥朗则布引到南洋嘛?”
“他奥朗则布想去南洋,总得有那个能耐吧……”
“这样祸水东引的法子,不能用!”
赵国梁直接了当的决定道。继而他又以严肃的口吻向其他在场的人们警告道。
“别忘了,咱们是明人,咱们可不能汉奸,为了一已私利,把祸水东引到诸夏,这就是汉奸!。”
给赵国梁这么一呵斥,所有人的脸色无不是微微一变,连连唯诺着应和起来。
不过,他们脸色仍然显得极为难看,当然心里头,也在那里暗自盘算起来这应该如何处置这件事。
事实上,这种往来于天竺与南洋之间的奴隶贸易,早在数年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因为天竺教的一些传统,商贩们可以从天竺购买到大量的奴隶,其中不少奴隶均为被印度视为不祥之人的“贱人”。因为他们的廉价,所以奴隶贩子往往会将这些奴隶装上船运往南洋贩卖。然后,再从南详诸岛收购同等数量的土著奴隶运回吴周贩卖,毕竟,相比于那些肤色黝黑的天竺土人,肤色与明人相近的南洋土人,看起来更赏心悦目一些。
不过这样的贸易规模并不大,毕竟,南洋那边对奴隶的需求并不大,可是现在,面对奥朗则布的威胁,他们中的一些人,却动起了这样的心思起来。
看着众人一副各有打算的模样,赵国梁知道,他们的心里肯定各有各的想法,于是又安抚道。
“诸位少安毋躁,现在奥朗则布只是威胁,这件事,并不是没有回施的余地。”
“余地?还有什么余地?他奥朗则布可不是个好说话的主!”
“是啊,这些年奥朗则布对吴周,可早就是恨之入骨了。”
“听说边境那边奥朗则布都已经集结大军了,指不定咱们这边说话的功夫,那边奥朗则布的大军就已经打过来了。”
大家伙你一言我一话地说着,先前的那些不利传言,这时候立刻就漫上了众人的心头,各种质疑声很快就带上了责问的味道。
“赵会长,您老说说,要是奥朗则布打了过来,咱们该怎么办?难不成,真的任由那些人被他们抢走不成?”
见此情形,赵国梁也知道,如果不能给他们一个交待,只恐怕他们一个个的不知道会为了保住自己的家当干什么事来。于是他当即立断地换了个口气,然后向众人解道。
“不瞒诸位,我昨天就去见了国相,国相那边的意思呢,很清楚,官府肯定不会任由奥朗则布强抢咱们的家业,可是现在的关系确实也很紧张,而且,一旦打起来的话,官府不一定能能力保全所有人的家业,尤其是那些奴隶,所以官府初步的想法就是,能不能另外再找一个办法,比如把那些人都安置到岛上,毕竟奥朗则布的水师不强……”
这边他的话声刚落,门外忽然跑进了一个肤色黝黑的土人急匆匆地通报道。
“禀告老爷,梁队长进城了。”
对于大明来说,这是对南亚次大陆的统称,在这里有莫卧尔,有伪周、有南方的土邦国,自然而然的,天竺就成为这里的统称。
与大明一样,这里同样也人类古文明的发源地。早在公元前3000年之前,印度河流域就有了居民,称为达罗毗茶人,他们是这一带最早形成的部落。达罗毗茶人利用印度河流域良好的自然条件,产生了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创造灿烂的文明,但是随着雅利安人的南下,达罗毗茶文明毁于一旦。
也正是从那时起,天竺就陷入外来者征服的过程,在雅利安的征服过程中,种姓制度在这里建立起来,一次一次外来者的征服,进一步巩固着这一制度。数千年的过程中,肤色较重的达罗毗茶人的后裔,作为贱民在这里生活着,他们顶着烈日,挥汉如雨地耕作在这片大地上劳作着。
雅利安人、蒙古人,几千年来,外来者一直在统治着这里,或诸宗教信仰会发生变化,但是种姓制度并没有多少变化。
二十几年前,另一群征服者,翻越雪山、雨林来到了这片土地,他们迅速征服了这里大片的土地,稍有不同的是,这一次这次来自东方的人们,同样也引入了新制度。
抚夷归夏!
几乎是在诸夏在南洋推行这个政策的同时,在周国国相的主导下,同样的甚至更来历的措施,也在这里的推行着,曾经于消失于这片土地的佛教寺院,再一次浮现于这片土地,越来越多的土人学习“国语”,并且主动的抛弃旧时的风俗。
对于这些土人来说,现实的利益,让他们选择了遵从新的风俗,在清明节前后,这些过去从不曾祭祀祖先的土人们。依照官府定下的规矩祭祀祖先。
放烧、烧纸钱……
几乎与诸夏没有任何区别。
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这里许多人的风俗习惯与诸夏并没有任何区别。
周国……
或许被称为“伪周”,但对于任何一个来到这里的明人来六,他们都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在“抚夷归夏”上,这里似乎比诸夏更成功一些。毕竟,“伪周”的官吏大都是事清汉奸,以少役多的他们,为了维持自身的统治果然的做出了另一个选择。他们颁布了与“剃发令”相似的法令,强制这里的人们改变自己的风俗,当然,并不是没有例外贱民无须遵从。
这个看似颇为玩味的法令,却成功的诱使很多婆罗门改变了自己的风俗,否则他们就与贱民同列。而新的风俗习惯也得已迅速建立。当然,不过即便是如此,在伪周,头等人永远都是肤色金黄的“夏人”。
不过,即便是“夏人”也是分成两类人,一种“夏人”是当年与吴家一同从云南翻山越岭来到这里的官员兵丁和他们的家人,而另一种“夏人”往往以“明人”自称,他们是在过去的十几年前,从大明来到这里的,他们享受着“夏人”的特权,却不需要像普通的“夏人”一样服兵役。
或许,这也是许多明人愿意来这里的原因,毕竟,到诸夏他们同样也需要服役,只有在这里,他们才不需要服役,相比于诸夏,在某种程度上,这里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这些在海外谋生的明人,可以说有着再深刻不过的体会,置身于海外,朋友往往是他们最亲近的依赖。
“明人抱团”。
即使是在伪周,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句话早就传开了,明人不仅抱团,而且这些于此谋生的明人还有组建自己的商会,清明节刚过,在“明乡商会”的门口前来赴宴的场主和商贾们又一次来到了商会。不过与往日相比,他们脸上的笑容却多少显得有些勉强,甚至说连同眉头也显得有些凝重。
而与此同时,在会馆商董议事堂中,同样弥漫着的一股紧张的气氛了。
这些商会的商董之中,既有声名显赫的农场主,也有身家数百万的大商人,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是明人,当年差不多都是身无分文来这里闯荡,然后凭借自己的努力,积累了不菲的家业。
相比刚到印度开荒的那几年,这些曾经不知遭遇多少磨难的人们,现在个个看上去都很福态,甚至就看不出曾经遭遇的风霜。
不过这个时候,这些不知经历过多少风浪的人们,大都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
坐在首坐的赵国梁,看着众人的神情,便开口说道。
“现在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眼瞧着德里要和这边干了了,照现在的局势,估计撑不了多长时间,双方就会大打出手……”
“可不是咋的,我那庄子里好几个周人都领着文书到军中当差了,我估计,这次要打,打的肯定厉害。”
“厉害?厉害不厉害的我不关心,你们说,咱们好好的种地,关他们什么事,现在倒好,他们借口咱们用奴婢,让咱们把人交出去……”
周德启这边说着话,那边扭头对身旁的一个老乡说道。
“胡老弟,我听说你今年刚买来一批人手,干话挺勤快的。其中该有不少天方教的人吧。”
“咳,周老兄,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些人都是从南边马拉塔人那买来的,咱们买的时候,可不知道马拉塔人是从那里弄来的货。其实对咱们来说,什么人不都是一样的使用嘛,无非就是干农活就是了,干活勤快的赏,干活懒散的罚,不就这么回事嘛。”
胡连和颇为懊恼的说道。
“咱们这么用人,都用了几十年了,现在倒好,那个什么奥朗则布一句话,就让咱们把人放了,这不是做白日梦嘛,估且不说地,就是咱们买那些人的时候,花了多少银子,大家伙心里没有数嘛,这银子,谁赔咱们?他奥朗则布赔咱们吗?”
他的话音刚落,周围就是一阵附和声,更有人说奥朗则布应该去找马塔拉人算帐。
过去的十几年间,南方一直抵抗着奥朗则布的马塔拉人与周国之间建立了一个固定的贸易网络,他们将通过战争掠夺的奴隶运往周国,从周国换取武器,用于反抗奥朗则布,通过战争掠夺更多的奴隶。而对于周国的农场主来说,他们需要来自南方的奴隶为他们耕种土地。
但是现在,这一奴隶贸易却激怒了奥朗则布,不仅仅是因为奴隶的信仰,更重要的是奴隶贸易状大了奥朗则布的敌人,来自周国以及诸夏的武器,武装了马塔拉人。
“可不就是这个道理,他奥朗则布不去找马塔拉人的麻烦,到来找咱们的事,这不是捡软柿子捏嘛……”
“不过,说吴周是软柿子也不一定,毕竟,吴周这次也是尽发国兵,我估计奥朗则布想打赢吴周,也是一个悬。”
“那可不是,他奥朗则布可是屡战屡败,怎么就不知道交乖呢?”
“哎,那老小子,前些年被打的伤疤刚好清,这次又忘了痛了!”
这边的话音未落,那边就有没好气地开口警告道。
“这次和过去不一样,他奥朗则布不是说要打一场圣战吗?就咱们役使他们人,要解救那些人,他要是兴兵百万打过来,即便是吴周勉强挡住了他们,别忘了,咱们的农场什么的,都在城外头,咱们可以往城里一躲,可是家里的奴婢呢?到时候,他们怎么办?难道就拱手让给奥朗则布?”
给他这么一警告,在场的人们也忍不住了一个个都露出了心痛的神色。而周德启的脸色更“涮”地一下就变得苍白起来。
这一次奥朗则布兴兵是为了奴隶,如果城外的奴隶都让他给夺走了,到时候损失的不还是他们。
因此就在这个人话声落下之后,坐在堂上的赵国梁当即便语气沉重地询问道。
“哎,要是这样,事情可真不好办了。”
“可不是,不说其它人,就是在座的各位,加在一起,没有十几万,也有几万人,这么多人,怎么往城里运?况且守城官也不可能让那么多人进城吧。”
“哎,我看这次赢不赢不重要,反正咱们是完了……”
另一个人没好气的说道。
“那……不如这样。小人将这批人送到南洋如何?和南洋那边的换上一换?”
面色苍白的周德启一边擦着冷汗,一边说道。
“换成南洋那边的,他奥朗则布总说不出话来了吧。”
“哼哼,你的算盘打的倒了精明,要是这么简单,那就好了,况且,百儿八十个的有人和你换,这么多人,谁和你换?换人,你还真能想起来。”
赵国梁当下一口否决道。
“可是,那,那现在怎么办呢?难不成,咱们真的一个个等死吗?”
周德启随后又说道。
“天竺奴是奴,南洋奴不也是奴嘛?有什么大不的。”
“有什么大不了的?这叫祸水东引,把天竺奴送到南洋去,不是把奥朗则布引到南洋嘛?”
“他奥朗则布想去南洋,总得有那个能耐吧……”
“这样祸水东引的法子,不能用!”
赵国梁直接了当的决定道。继而他又以严肃的口吻向其他在场的人们警告道。
“别忘了,咱们是明人,咱们可不能汉奸,为了一已私利,把祸水东引到诸夏,这就是汉奸!。”
给赵国梁这么一呵斥,所有人的脸色无不是微微一变,连连唯诺着应和起来。
不过,他们脸色仍然显得极为难看,当然心里头,也在那里暗自盘算起来这应该如何处置这件事。
事实上,这种往来于天竺与南洋之间的奴隶贸易,早在数年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因为天竺教的一些传统,商贩们可以从天竺购买到大量的奴隶,其中不少奴隶均为被印度视为不祥之人的“贱人”。因为他们的廉价,所以奴隶贩子往往会将这些奴隶装上船运往南洋贩卖。然后,再从南详诸岛收购同等数量的土著奴隶运回吴周贩卖,毕竟,相比于那些肤色黝黑的天竺土人,肤色与明人相近的南洋土人,看起来更赏心悦目一些。
不过这样的贸易规模并不大,毕竟,南洋那边对奴隶的需求并不大,可是现在,面对奥朗则布的威胁,他们中的一些人,却动起了这样的心思起来。
看着众人一副各有打算的模样,赵国梁知道,他们的心里肯定各有各的想法,于是又安抚道。
“诸位少安毋躁,现在奥朗则布只是威胁,这件事,并不是没有回施的余地。”
“余地?还有什么余地?他奥朗则布可不是个好说话的主!”
“是啊,这些年奥朗则布对吴周,可早就是恨之入骨了。”
“听说边境那边奥朗则布都已经集结大军了,指不定咱们这边说话的功夫,那边奥朗则布的大军就已经打过来了。”
大家伙你一言我一话地说着,先前的那些不利传言,这时候立刻就漫上了众人的心头,各种质疑声很快就带上了责问的味道。
“赵会长,您老说说,要是奥朗则布打了过来,咱们该怎么办?难不成,真的任由那些人被他们抢走不成?”
见此情形,赵国梁也知道,如果不能给他们一个交待,只恐怕他们一个个的不知道会为了保住自己的家当干什么事来。于是他当即立断地换了个口气,然后向众人解道。
“不瞒诸位,我昨天就去见了国相,国相那边的意思呢,很清楚,官府肯定不会任由奥朗则布强抢咱们的家业,可是现在的关系确实也很紧张,而且,一旦打起来的话,官府不一定能能力保全所有人的家业,尤其是那些奴隶,所以官府初步的想法就是,能不能另外再找一个办法,比如把那些人都安置到岛上,毕竟奥朗则布的水师不强……”
这边他的话声刚落,门外忽然跑进了一个肤色黝黑的土人急匆匆地通报道。
“禀告老爷,梁队长进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