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野蛮与文明(新书发布,求支持)
在罗马帝国攻克君士坦丁堡的四天之后,通过西域的电报线路,这一消息就传到了中都,传到了监国的皇太子的岸前。尽管最近几年国内大小事皆决于监国,但是这件事却不同小可,必须要以大明天子的名义表示祝贺。
当然,除此之外,朱和嘉还告诉了父皇另一件事。
“父皇,儿臣听闻,老九在那里实施的政策,似乎是想要实施俄罗斯式的农奴制。”
或许最近半年,朱和嘉最熟悉的就是俄罗斯,甚至作为监国的他,还曾邀请过代表团到皇家园林参加了一次宴会,对于俄罗斯的农奴制也有一定的了解。
不过,现在俄罗斯的使团已经归国了,带着丰厚的成果他们同大明签署了合办“明俄铁路”以及“明俄银行”的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大明将会在修建一条通往莫斯科的铁路,最终这条铁路将直抵波罗的海。这当然又涉及到了秘约的一部分大明将帮助俄罗斯训练一支5万人的军队,设立明俄合办之军械厂聘用大明技师,并采买大明材料。待训练完成后,他们将会向瑞典宣战,以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
那个条约签定前,曾经朱和嘉曾经拿给父皇看过,至今他都不知道父皇为什么会说一句“就是个二十一条罢了”,确实,合约也就只有二十一条。
“哦?怎么说?”
看着面前的棋盘,朱明忠半眯着眼睛说道。
最近几个月,他觉得自己的精力似乎不像过去那么充沛了,人当真是老了,不过他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毕竟在知识的整理过程中,他发现许多自己所忽视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科学,还有许多人文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资料。
作为大明帝国的中兴之君,他希望自己能够嫡造一个千年的帝国,所以才会尽量的想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都留下来,也许可以给予未来一些启示。
“听说他把所有的庄园都封赏给了军团的兵士,完全继承了土耳其人的封邑制度。”
“哦,我听说过,奥斯曼帝国封邑制度的原型,来自拜占庭帝国的普洛尼亚制度和塞尔柱苏丹国时代的伊克塔制度。土耳其苏丹曾宣布所有耕地皆即国有土地,只有称作穆勒克的自由领有地和称作瓦克夫的宗教地产不在其列。”
对于土耳其的制度,朱明忠有一定的了解,毕竟,当年在自己登极之初,也曾充分借鉴过各国的采邑制度,大明或许没有采邑,但事实上勋田就是某种程度上的军事采邑。
“土耳其人的封邑不仅仅有土地,还有耕种土地的农民。封邑的耕作者构成国家的佃农,处于政府的保护之下,世代享有土地的耕作权,地租的征纳标准、征纳时间和征纳方式由苏丹确定,封邑的领有者无权更改。奥斯曼帝国的法律禁止农民弃田出走,封邑的领有者在规定的期限内有权追回逃亡的农民,就这一点上来说,与农奴制是有一定区别的。”
“父皇,两者确实有所区别,不过就儿臣所知,一直以为土耳其的封邑数量都是逐年减少的,现在他们国内最多只有40%的土地是封邑,而现在他却重新恢复了这一切,把所有的土地都进行了重新的封邑,甚至,他还计划借鉴俄罗斯的农奴制,把所有的佃农都交给采邑主管理,并且禁止佃农离开土地,所有逃亡农民,不论逃亡的时间多长,捕到后,连同家属和全部财产一律归回原主。儿臣觉得……”
眉头紧锁着,回忆着他所得知的情报,朱和嘉又说道。
“他这无疑是在逆师倒行,就是在南洋实施的奴婢制,奴婢的生命也是受法律保护的,可是在那里邑主有权绞死佃农,而且不需要经过审判……”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朱和嘉同样也有他的底线,他的底线就是南洋的奴婢制,不过那些奴婢的生命是得到保障的,而且根据法令,奴生子三代之后,就可以获得自由。
但现在通过军正司的情报,他诧异的发现,罗马帝国正在上演的一切,正在触碰他的底线。
“哦……”
朱明忠抿了下嘴唇,然后说道。
“那时太远了,到底他为什么那么做,我们都不清楚,但是我们要学会体谅他,毕竟,高加索一直流行掠夺奴隶,或许这也是他的妥协吧,毕竟他的军团时90%的部队的都是高加索人。难免会有些陋习,体谅一下就好,况且,这样也有一个好处,就是……”
沉吟片刻,朱明忠想到了西域的那些旗人奴婢。
“你记得我们收复西域后,那些的所谓的汉军吗?他们心甘情愿的做包衣,甚至以此为荣,即便是在我们夺回了西域,满清覆灭的情况下,仍然有许多人心甘情愿的做包衣,甚至见到旧主时,还是会跪下叩头……”
提到那些做不够奴才的家伙,朱明忠忍不住摇头长叹,甚至这也是大明没有法令强制归还奴婢自由的原因,既然他们愿意做奴才,那就世世代代永远做奴才吧!
“现在罗马帝国虽然已经光复了,可是当地人口构成中,正教徒不超过30%,其它的都是忠诚于土耳其人的异教徒,利用土地把他们固定在主人的家中,有利于下一步的教化,毕竟,人们总会信服自己的主子,就像那些包衣一样,当年他们也不习惯,甚至反抗过,可是不过短短十几年之后,他们却以做奴才为荣,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鞭子?”
朱和嘉的回答,让朱明忠点点头。
“就是鞭子,远古时期,人类祖先通过捕捉、关押、虐打、喂食、共同生活等途径对野生动物进行驯化,于是狼变成了狗,野马变成了家马,野兽变成了宠物。其实,人也是一样,一样的可以驯化。人性能够承受的恐惧有一条脆弱的底线,当人遭遇残酷惩罚或严重恐惧时,受害者随时面临生命健康威胁,而此时施暴者成为受害者唯一面对的对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害者会认为自己吃的一口饭,喝的一口水,甚至一次呼吸都是施暴者给予的宽容和慈悲。对于施与自己暴行者,受害者会将恐惧转化为感激,然后变为一种崇拜,最后下意识的以为施暴者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安全,甚至会极力维护施暴者。”
其实,也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当然,在这个时代并没有这门学说,但是并不妨碍千百年来,人们通过对人的奴役对人进行驯化。
“现在,他在那里做的一切,其实就是通过这些手段,把反对罗马帝国的人,变成帝国的支持者,尽管这种支持是迫于恐惧,迫于生计,但是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习惯,到时候就会认同。其实当年奥斯曼人也是这么做的,现在只过又重演了一次而已。”
说出这番话后,朱明忠看着朱和嘉用极为严肃的语气说道。
“你记住一点,每一个地区都有他们特殊的情况,千万不要想当然的套用本国的办法,要因时制宜要因地制宜,只有如此,才能长治久安。”
在叮嘱着儿子的同时,朱明忠的心思却已经完全沉浸到未来之后,他担心自己身后……倒不是因为意识到自己已经老了,也不是因为担心自己将不久于世,而是出于对帝国的未来的担心。
“很多时候,我们会犯一些习惯性的错误,嗯……蛮夷畏威而不怀德,这句话自然有他的道理,天下并不是每个地方都与天朝一样,就是天朝也是千差万别,南洋推行教化,自然有他特殊的地方,可是教化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威”字。”
在父皇提及“威”时,朱和嘉颇为感慨的说道。
“这个儿臣明白,诸夏到了那里,变人宗庙、易人习俗、更人语言,如果不行以威,他们又怎么可能心甘情愿接受教化。”
在海军的时候,他曾不一次远航过南洋,也曾接触过那里的土人,也知道教化是靠什么推行的,仅仅只是一纸法令?那不过只是笑话罢了。
“确实是如此,这是扩张的本质,我华夏先贤从中原之地,分封九州,后来又开拓岭南,你以为靠的是什么?”
摇摇头,朱明忠长叹口气。
“朕说过,有时候,文明是很好,但是要是文明的时间长了,就会忘记野蛮,而野蛮……”
盯着朱和嘉,朱明忠用极为认真的语气说道。
“野蛮才人类的本质,人类的本质是野蛮的,所谓的文明,不过只是借用法律、道德等教化形成的,这需要长期的时间才能形成,而在这种情况下,试图以文明的方式与野蛮同室相处可吗?”
看着儿子受教的模样,朱明忠心叹了口气,有些事情大明或许已经改变了许多,但也只是一程度上的改变,人文明太久了,总是会有意无意的忘记野蛮,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越是发达的社会,越容易出现“傻白甜”吧。
罢了,现在,也许不需要考虑这些了,毕竟,现在野蛮对文明的征服,已经不复存在了,即便是几百年后可能的“子宫征服”,也很有可能不复存在,毕竟……罗马帝国的复兴,必定会对两河流域等地区产生出人意料的影响,也许在巴格达,在许多地方,都会再一次出现新正教堂,至于其它……
谁知道呢?
野蛮……或许会从这个世界消失吧!
而在另一方面来说,包括罗马帝国、埃及等“帝室华夏”的出现,对于诸夏而言,未尝不是一种强有力的竞争,皇家出身于大明皇家的他们不同于西洋他们的血统让他们可以享受诸夏的便利,可以引进大明的学者、科学。但是在居民的血统上,却与大明有着根本的不同。
而这个安排能让华夏文明保持充分的活力,竞争并不仅仅局限于大明、诸夏,现在还有第三势力的介入“西夏”……或许吧,截然不同的文明构成,还将会给华夏文明注入新的活力,他们是将会在华夏文明的影响下,结合自身的文明创造同样灿烂的新文明。
而这种激烈的竞争,恰恰是华夏,甚至让人类文明保持前进的原动力,甚至可能是主要因素,仅仅只是凭借着“诸夏”或许并不一定能够形成压力,但是血统有一定区别的“西夏”,可以加大某种外部压力,让其转化为文明进步的动力。
“父皇所言甚是,另外儿臣还有一件事,就是老九希望重新构建新的语言,土耳其语势必是要被抛弃的,帝国的统一必须要有统一的语言,他认为汉语太过复杂,而且文字太过繁琐,与当地人没有任何联系,所以……”
“和埃及一样?”
朱明忠反问道。埃及用的是科普特语,至于汉语……是宫廷语言。
“是的,他的初步打算是结合希腊语、拉丁语以及亚美尼亚语,制定新罗马语,当然,也会借用许多汉语发言,他的想法是,未来的罗马语是易学的,这样可以让各民族尽快掌握新的语言,同时,说罗马语的人也能够与我们达到简单的沟通,”
呃……这个想法让朱明忠愣了愣,有这种可能吗?似乎好像,只有另一个时空中掺杂着大量汉字的日语,做到了这一点,但那也是书面上沟通。
“贪多不厌!”
摇摇头,朱明忠沉吟道。
“你写信告诉他,在语言上不需要强求所有人说同一种语言,让他们说着各种语言,保持汉语是宫廷语言就可以了。上行下效,久而久之他们必定会学会汉语。汉语……”
望远处望去朱明忠感叹道。
“看似复杂,但是汉语才是世界上最美妙的语言啊,”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朱明忠的语气中充满着期待,什么时候,世界才会说着同一种语言?他并不知道,但是有一天,汉语会成为这个世界上层人士的通用语言……这一天必定会到来的。
当然,除此之外,朱和嘉还告诉了父皇另一件事。
“父皇,儿臣听闻,老九在那里实施的政策,似乎是想要实施俄罗斯式的农奴制。”
或许最近半年,朱和嘉最熟悉的就是俄罗斯,甚至作为监国的他,还曾邀请过代表团到皇家园林参加了一次宴会,对于俄罗斯的农奴制也有一定的了解。
不过,现在俄罗斯的使团已经归国了,带着丰厚的成果他们同大明签署了合办“明俄铁路”以及“明俄银行”的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大明将会在修建一条通往莫斯科的铁路,最终这条铁路将直抵波罗的海。这当然又涉及到了秘约的一部分大明将帮助俄罗斯训练一支5万人的军队,设立明俄合办之军械厂聘用大明技师,并采买大明材料。待训练完成后,他们将会向瑞典宣战,以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
那个条约签定前,曾经朱和嘉曾经拿给父皇看过,至今他都不知道父皇为什么会说一句“就是个二十一条罢了”,确实,合约也就只有二十一条。
“哦?怎么说?”
看着面前的棋盘,朱明忠半眯着眼睛说道。
最近几个月,他觉得自己的精力似乎不像过去那么充沛了,人当真是老了,不过他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毕竟在知识的整理过程中,他发现许多自己所忽视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科学,还有许多人文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资料。
作为大明帝国的中兴之君,他希望自己能够嫡造一个千年的帝国,所以才会尽量的想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都留下来,也许可以给予未来一些启示。
“听说他把所有的庄园都封赏给了军团的兵士,完全继承了土耳其人的封邑制度。”
“哦,我听说过,奥斯曼帝国封邑制度的原型,来自拜占庭帝国的普洛尼亚制度和塞尔柱苏丹国时代的伊克塔制度。土耳其苏丹曾宣布所有耕地皆即国有土地,只有称作穆勒克的自由领有地和称作瓦克夫的宗教地产不在其列。”
对于土耳其的制度,朱明忠有一定的了解,毕竟,当年在自己登极之初,也曾充分借鉴过各国的采邑制度,大明或许没有采邑,但事实上勋田就是某种程度上的军事采邑。
“土耳其人的封邑不仅仅有土地,还有耕种土地的农民。封邑的耕作者构成国家的佃农,处于政府的保护之下,世代享有土地的耕作权,地租的征纳标准、征纳时间和征纳方式由苏丹确定,封邑的领有者无权更改。奥斯曼帝国的法律禁止农民弃田出走,封邑的领有者在规定的期限内有权追回逃亡的农民,就这一点上来说,与农奴制是有一定区别的。”
“父皇,两者确实有所区别,不过就儿臣所知,一直以为土耳其的封邑数量都是逐年减少的,现在他们国内最多只有40%的土地是封邑,而现在他却重新恢复了这一切,把所有的土地都进行了重新的封邑,甚至,他还计划借鉴俄罗斯的农奴制,把所有的佃农都交给采邑主管理,并且禁止佃农离开土地,所有逃亡农民,不论逃亡的时间多长,捕到后,连同家属和全部财产一律归回原主。儿臣觉得……”
眉头紧锁着,回忆着他所得知的情报,朱和嘉又说道。
“他这无疑是在逆师倒行,就是在南洋实施的奴婢制,奴婢的生命也是受法律保护的,可是在那里邑主有权绞死佃农,而且不需要经过审判……”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朱和嘉同样也有他的底线,他的底线就是南洋的奴婢制,不过那些奴婢的生命是得到保障的,而且根据法令,奴生子三代之后,就可以获得自由。
但现在通过军正司的情报,他诧异的发现,罗马帝国正在上演的一切,正在触碰他的底线。
“哦……”
朱明忠抿了下嘴唇,然后说道。
“那时太远了,到底他为什么那么做,我们都不清楚,但是我们要学会体谅他,毕竟,高加索一直流行掠夺奴隶,或许这也是他的妥协吧,毕竟他的军团时90%的部队的都是高加索人。难免会有些陋习,体谅一下就好,况且,这样也有一个好处,就是……”
沉吟片刻,朱明忠想到了西域的那些旗人奴婢。
“你记得我们收复西域后,那些的所谓的汉军吗?他们心甘情愿的做包衣,甚至以此为荣,即便是在我们夺回了西域,满清覆灭的情况下,仍然有许多人心甘情愿的做包衣,甚至见到旧主时,还是会跪下叩头……”
提到那些做不够奴才的家伙,朱明忠忍不住摇头长叹,甚至这也是大明没有法令强制归还奴婢自由的原因,既然他们愿意做奴才,那就世世代代永远做奴才吧!
“现在罗马帝国虽然已经光复了,可是当地人口构成中,正教徒不超过30%,其它的都是忠诚于土耳其人的异教徒,利用土地把他们固定在主人的家中,有利于下一步的教化,毕竟,人们总会信服自己的主子,就像那些包衣一样,当年他们也不习惯,甚至反抗过,可是不过短短十几年之后,他们却以做奴才为荣,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鞭子?”
朱和嘉的回答,让朱明忠点点头。
“就是鞭子,远古时期,人类祖先通过捕捉、关押、虐打、喂食、共同生活等途径对野生动物进行驯化,于是狼变成了狗,野马变成了家马,野兽变成了宠物。其实,人也是一样,一样的可以驯化。人性能够承受的恐惧有一条脆弱的底线,当人遭遇残酷惩罚或严重恐惧时,受害者随时面临生命健康威胁,而此时施暴者成为受害者唯一面对的对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害者会认为自己吃的一口饭,喝的一口水,甚至一次呼吸都是施暴者给予的宽容和慈悲。对于施与自己暴行者,受害者会将恐惧转化为感激,然后变为一种崇拜,最后下意识的以为施暴者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安全,甚至会极力维护施暴者。”
其实,也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当然,在这个时代并没有这门学说,但是并不妨碍千百年来,人们通过对人的奴役对人进行驯化。
“现在,他在那里做的一切,其实就是通过这些手段,把反对罗马帝国的人,变成帝国的支持者,尽管这种支持是迫于恐惧,迫于生计,但是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习惯,到时候就会认同。其实当年奥斯曼人也是这么做的,现在只过又重演了一次而已。”
说出这番话后,朱明忠看着朱和嘉用极为严肃的语气说道。
“你记住一点,每一个地区都有他们特殊的情况,千万不要想当然的套用本国的办法,要因时制宜要因地制宜,只有如此,才能长治久安。”
在叮嘱着儿子的同时,朱明忠的心思却已经完全沉浸到未来之后,他担心自己身后……倒不是因为意识到自己已经老了,也不是因为担心自己将不久于世,而是出于对帝国的未来的担心。
“很多时候,我们会犯一些习惯性的错误,嗯……蛮夷畏威而不怀德,这句话自然有他的道理,天下并不是每个地方都与天朝一样,就是天朝也是千差万别,南洋推行教化,自然有他特殊的地方,可是教化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威”字。”
在父皇提及“威”时,朱和嘉颇为感慨的说道。
“这个儿臣明白,诸夏到了那里,变人宗庙、易人习俗、更人语言,如果不行以威,他们又怎么可能心甘情愿接受教化。”
在海军的时候,他曾不一次远航过南洋,也曾接触过那里的土人,也知道教化是靠什么推行的,仅仅只是一纸法令?那不过只是笑话罢了。
“确实是如此,这是扩张的本质,我华夏先贤从中原之地,分封九州,后来又开拓岭南,你以为靠的是什么?”
摇摇头,朱明忠长叹口气。
“朕说过,有时候,文明是很好,但是要是文明的时间长了,就会忘记野蛮,而野蛮……”
盯着朱和嘉,朱明忠用极为认真的语气说道。
“野蛮才人类的本质,人类的本质是野蛮的,所谓的文明,不过只是借用法律、道德等教化形成的,这需要长期的时间才能形成,而在这种情况下,试图以文明的方式与野蛮同室相处可吗?”
看着儿子受教的模样,朱明忠心叹了口气,有些事情大明或许已经改变了许多,但也只是一程度上的改变,人文明太久了,总是会有意无意的忘记野蛮,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越是发达的社会,越容易出现“傻白甜”吧。
罢了,现在,也许不需要考虑这些了,毕竟,现在野蛮对文明的征服,已经不复存在了,即便是几百年后可能的“子宫征服”,也很有可能不复存在,毕竟……罗马帝国的复兴,必定会对两河流域等地区产生出人意料的影响,也许在巴格达,在许多地方,都会再一次出现新正教堂,至于其它……
谁知道呢?
野蛮……或许会从这个世界消失吧!
而在另一方面来说,包括罗马帝国、埃及等“帝室华夏”的出现,对于诸夏而言,未尝不是一种强有力的竞争,皇家出身于大明皇家的他们不同于西洋他们的血统让他们可以享受诸夏的便利,可以引进大明的学者、科学。但是在居民的血统上,却与大明有着根本的不同。
而这个安排能让华夏文明保持充分的活力,竞争并不仅仅局限于大明、诸夏,现在还有第三势力的介入“西夏”……或许吧,截然不同的文明构成,还将会给华夏文明注入新的活力,他们是将会在华夏文明的影响下,结合自身的文明创造同样灿烂的新文明。
而这种激烈的竞争,恰恰是华夏,甚至让人类文明保持前进的原动力,甚至可能是主要因素,仅仅只是凭借着“诸夏”或许并不一定能够形成压力,但是血统有一定区别的“西夏”,可以加大某种外部压力,让其转化为文明进步的动力。
“父皇所言甚是,另外儿臣还有一件事,就是老九希望重新构建新的语言,土耳其语势必是要被抛弃的,帝国的统一必须要有统一的语言,他认为汉语太过复杂,而且文字太过繁琐,与当地人没有任何联系,所以……”
“和埃及一样?”
朱明忠反问道。埃及用的是科普特语,至于汉语……是宫廷语言。
“是的,他的初步打算是结合希腊语、拉丁语以及亚美尼亚语,制定新罗马语,当然,也会借用许多汉语发言,他的想法是,未来的罗马语是易学的,这样可以让各民族尽快掌握新的语言,同时,说罗马语的人也能够与我们达到简单的沟通,”
呃……这个想法让朱明忠愣了愣,有这种可能吗?似乎好像,只有另一个时空中掺杂着大量汉字的日语,做到了这一点,但那也是书面上沟通。
“贪多不厌!”
摇摇头,朱明忠沉吟道。
“你写信告诉他,在语言上不需要强求所有人说同一种语言,让他们说着各种语言,保持汉语是宫廷语言就可以了。上行下效,久而久之他们必定会学会汉语。汉语……”
望远处望去朱明忠感叹道。
“看似复杂,但是汉语才是世界上最美妙的语言啊,”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朱明忠的语气中充满着期待,什么时候,世界才会说着同一种语言?他并不知道,但是有一天,汉语会成为这个世界上层人士的通用语言……这一天必定会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