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两种体制
刚刚陈绍回想到后世的点点滴滴,在后世陈绍就很不认同dú cái这些东西。不过来到这个时代,陈绍在改变时代面貌的同时,也被时代潜移默化,现在他的想法和后世完全是天壤之别。
“王杰,你跟了我有多少年了。”陈绍突然对身边的王杰问道。
“主席,已经有十四年了。”王杰有些疑惑陈绍的举动,刚刚先是掐了下自己的手,现在又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在王杰记忆中,这还是头一次看到陈绍如此失态。
“十四年了,十四年来你一直跟在我身边,如果你和王云山、黄白一样,现在也会是一方将领,你会不会怪我一直把你放在身边。”陈绍很认真的问道。
“主席,一rì为师终生为父,我一直都把您当成我亲身父亲一样尊敬。只要能在你身边,就是给我个大将,我也不干。”王杰回答得很激动,生怕陈绍会把他赶跑似的。
“好,既然如此,你先坐下,我问你一些问题,你必须要答出你心中的答案。”陈绍坐到一旁的沙发上,指着对面的沙发,一脸严肃的对自己说道。
王杰没有迟疑,他了解陈绍的xìng格,现在不需要和陈绍推来推去,或者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笔直的坐在陈绍对面,一脸认真,他不知道陈绍想问什么,但他从没有想过会对陈绍隐瞒什么。
“你说说现在zhèng fǔ在民众眼中是什么样的形象?”陈绍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要从几方面来说,zhèng fǔ和主席的形象在西南地区的民众眼中绝对是无可替代的。他们会高度拥戴我们,我们的政策都能得到百分百的实施。西北地区相对会差一点,但根据调查显示,他们对zhèng fǔ的满意率达到98%以上,除了一些别有用心外,基本上我们的政策实施没有半点阻力。至于那些刚刚占领不久的地区,民众对zhèng fǔ的支持率就没有那么高了。这几个月来。我们一系列政策的实施,除了那些顽固士绅和那些利益受损的利益集团外,我们在推行政策上也基本上没有问题。毕竟那些人只是少数,何况我们的政策又是利国利民。”王杰一口气说了一大堆,这些东西他都是根据各种报告总汇出来的。身为了陈绍的秘书,很多东西他都有触及到,知道这些东西也不奇怪。最后王杰总结了一下:“总体来说,之前我们的zhèng fǔ在民众中的形象十分好,加上军队的接连胜利,大大鼓舞了民众的士气,在回收租界和香港的事情上,我们取得的巨大的胜利,这也给民众打了一个强心剂。现在民众对我们zhèng fǔ的支持率空前高涨。”
“你怎么看我当皇帝这件事?对于神化我的举动有什么想说的?”王杰的答案没有出乎陈绍的预料,那个问题的答案陈绍一直都在关注。不过那只是起个开头,后面问题的答案才是陈绍想知道的。
“神化主席我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因为我们中华太需要有个人来带领,这个人不但要具有一颗爱国爱民之心,还要有宏远的战略眼光。敢于向任何列强叫板,敢于带领我们拿回被抢走的一切。有了这样一个人,能够凌聚这个民族所有的力量,也能让民众更具有崇敬心和忠诚度。而有了一个高度集权的zhèng fǔ,才能更好的运用这股力量,民族了有了凌聚力。民众有了信仰的目标,中华才会真正快速崛起。帝王正是我们的信仰所在,您不称帝,何人能称帝。”
王杰说得很激动,在他心中陈绍一直都是无所不能的。可这点也就是陈绍一直所担心的,神化一个人容易,可一旦这个被神化的人做出什么错误时,那对这个国家的打击是沉重的。
“走上神坛虽然能给我们带来狂热支持,但当我们zhèng fǔ的工作出现错误和一些问题时,这种狂热后的冷静就会成为老百姓们对我深深的失望。人无完人,我不能保证以后所执行的政策都是对的,有些错误一旦犯了,便很难悔改了。”陈绍沉默了半响说道:“王杰,我知道你们都想让我走上神坛,这个国家已经是千疮百孔,百废待兴。我也知道,只要我走上这个神坛,只要我振臂一呼,整个国家的民众皆为我用,狂热的不断无尽付出自己的毕生jīng力和一切去快速复兴这个国家。大跃进、大生产、大赶超世界列强的神话不是做不到。帝制虽然能够更好的带领民众走向美好未来,但一旦cāo作不好,很有可能会给这个国家带来新的伤口。”
陈绍本身也是支持帝制,这是他一早下定决心的,距离二战越来越近,一个无法高度集权的国度是无法发挥自己的力量的。二战中哪个国家不是dú cái,就连丘吉尔和罗斯福都dú cái了,更别说斯大林和希特勒。一言堂在和平时期并不好,可在战争中,就必须要有一个已完全可以做主的人。陈绍自己本身就清楚世界的走向,除了他外,还有谁能够更好的带领中华去收获二战的果实?
“主席,我觉得您太杞人忧天了,我们所有人都相信你,都会毫不犹豫的支持你。如果你都做不到的话,那我相信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人能做得比你更好。”王杰道说的很认真。
听到王杰的话,陈绍感觉自己今天的确有些多愁善感起来。目标是自己确定下来的,没有想到自己也会有怀疑自己的一天。
陈绍这也是第一次对自己没有信心,就像黄花闺女上花轿,眼见自己要登上神坛,执掌国之神器。心中一直担心自己会有一天让民众失望,生怕做出什么对不起民众的事。陈绍也是人,并非真的成神。有这样的想法也很简单。如果说不是经过这些年的熏陶,恐怕陈绍还不敢走这一步。
在陈绍的想法中,帝制和mín zhǔ共和这种东西只能适应时代,而不是让时代去适应制度。就像现在的中华,帝制的基础十分的充实,人们都能很好的接受帝制。说不定现在说要搞共和,还会出现反效果。
当一个人想要把一种制度进化成另一种制度的时候。不管是从共和制进化成帝制,还是相反,所要付出的努力基本上是一样困难的。而造成处于进化萌芽状态的制度转变成另一个的关键阻碍。并不是手中绝对的军权和政权,也不是所谓的贵族利益,因为这些虽然重要。但并不致命。真正致命的关键,是人的思想,而思想无法转变的本质,则是历史条件造成的传统形成的权威。
可以这样说,没有克伦威尔的dú cái,就没有英国之后的光荣革命和mín zhǔ改革;没有拿破仑的称帝,就没有之后的法兰西共和国;同样,没有陈绍的dú cái,也就没有今rì的中华。他们是触发历史变革的媒介,尤其是在已经实施共和制的国家里。当人们的思想已经对帝制厌恶的时候,这种历史条件就已经达到,所以不管是法国还是美国,今rì都是mín zhǔ共和国。而西方的英国和东方的rì本,之所以能够保留帝制。其历史原因不是架空帝王形成了所谓mín zhǔ,而是因为思想,当大部分民众并不厌恶帝制的时候,历史条件无法达到,因此帝制就有依然存在的合理xìng。
当然中华前期由于袁世凯的关系,人们也开始厌恶帝制。这是必然的产物。可由于陈绍的强势崛起,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荣耀与自信,让他们不知不觉的崇拜起陈绍来。一系列的胜利加快转化了人们心中的想法,加上帝制从未远离人们,mín zhǔ政权各种失败的教训。此时人们都习惯了陈绍的存在,换个人上去人们担心以后是不是会个政策,现在不是后世信息大爆炸时代,有几个华人知道mín zhǔ共和那是什么意思,人们已经习惯接受一个人来领导的事实,你几年换一个,恐怕很多人都无法适应。但让在帝制这件事情上,陈绍在暗中也多少搞了点催化剂。
随着时间的不断前进,可以发现人类发展的历史足迹越来越密集,而且速度越来越快。如果把它比喻成一本正在发展剧情的小说,那么前面的部分就是开头,后面的部分就是结尾。而中间的部分则就是现在。同理,可以把整个生命,乃至整个宇宙的历史,而不是仅仅人类的年代来做这个比喻,不管他们的开始和结局是什么,中间的发展自始至终都是循序渐进的。
而当这个故事越靠近后期,就越会引发一种狂热的高cháo,它最终会导致战争与文明的再次出现。这是因为至今为止,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任何完美的制度。
如果把文艺复兴看作欧洲历史的转折点,前面的中世纪是黑暗时代的开头,后面的巴洛克时代、洛可可时代、新古典主义时代、浪漫主义时代是各种文化融汇的温床,是繁荣的象征的话。那么,中世纪之前的罗马共和国算什么?更早的雅典mín zhǔ又算什么呢?
事实上,共和制和帝制往往是交错进行,一个共和国的灭亡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就是一个帝国;而当这个帝国的灭亡,接下来可能就会是另一个共和国。只要我们认真去从历史文献中追寻,就会发现不管是共和制还是帝制,从古至今从来没有中断过。
罗马共和国时代的格拉古兄弟蒂贝里奥和卡伊奥,就是其中鲜活的例子。他们被平民推选为护民官,采取了很多有利于平民的改革,但是在遭到罗马贵族的杀害后,并没有获得多少人民的支持,历史很快忘记了他们的存在。
相反,征服高卢乃至整个罗马的dú cái者葛约斯.尤利乌斯.凯撒,却成为现在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在他之后的安东尼、屋大维,也都能够被我们所牢记。这个时候我不得不问,在罗马共和国时代,那些执政官有几个,能够如凯撒大帝那样名留千古,被我们所记住呢?
当然,你可以说你知道雅典的梭伦、伯里克利,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法国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等等。但是,除此之外呢?好好想想,在自己的脑海里,到底是帝制领袖多还是共和制领袖多。
扫罗、大卫、所罗门、亚历山大大帝,矮子丕平、查理曼、太阳王路易十四,拿破仑、君士坦丁大帝、大流士一世、汉谟拉比、彼得大帝、雷帝伊万、征服者威廉、伊丽莎白一世、萨拉丁、成吉思汗等等,太多了,举不胜数,这些人物平生无一不是名声赫赫,而他们的才能,也只有在帝制国家上发挥的淋漓尽致,谱写出令世人瞩目的传奇。如果把他们放在21世纪的现代,那么很难在续写古代的光辉与荣耀。
共和制与帝制正好相反,前者更加注重大部分人的利益,而后者集中在少数人,如果说前者是发散中进化的制度,那么后者就是集中又收敛的政体。
虽然在后世陈绍不认同dú cái,和后世dú cái的国家还少吗?现在陈绍的思想转变,对一些东西也看得更透彻。对这两种制度其实在后世已经很多都融合在一起了。
比如朝鲜mín zhǔ主义人民共和国,虽然具备了共和国的基本xìng质,但却实施了近似帝制的传位,金rì成直接把最高领袖的位子给予了他的儿子金正rì,就是最为明显的例子。又比如加拿大自治领和澳大利亚联邦,他们虽然仅仅是承认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二世为元首(2005年庄美楷被女王任命加拿大第27位总督,2003年8月迈克尔.杰弗里被任命为澳大利亚第24任总督),不过也还是属于帝制国家,事实上却比更多共和国更加体现mín zhǔ。
陈绍的打算不是长期的dú cái下去,等到二战结束,陈绍就会好好放手。到那时陈绍也已经五十几岁了,也该享受下未来所剩不多的时光。
PS:这章四千字,上两章五千字,这里补个一千字。这样就有九千字,三章就说得过去了。华丽也不想当2K党。
其实你们可以去查看看,华丽从上架以来,每天都没有少于一万字。不管是三更还是四更。而且三更就那几次,更多的是四更或者四更以上。
华丽也不是专业写手,凌晨码字,白天上传。华丽可以用自己的人格保证,华丽已经是尽力了。没有了存稿,想要多更也码不出来。
华丽很重视这本书,可以说把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里面去。每天都是泛着血丝的熊猫眼,每次出门上班都想带上墨镜。
被人当成国宝看,苦B啊!你们能理解华丽吗?
“王杰,你跟了我有多少年了。”陈绍突然对身边的王杰问道。
“主席,已经有十四年了。”王杰有些疑惑陈绍的举动,刚刚先是掐了下自己的手,现在又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在王杰记忆中,这还是头一次看到陈绍如此失态。
“十四年了,十四年来你一直跟在我身边,如果你和王云山、黄白一样,现在也会是一方将领,你会不会怪我一直把你放在身边。”陈绍很认真的问道。
“主席,一rì为师终生为父,我一直都把您当成我亲身父亲一样尊敬。只要能在你身边,就是给我个大将,我也不干。”王杰回答得很激动,生怕陈绍会把他赶跑似的。
“好,既然如此,你先坐下,我问你一些问题,你必须要答出你心中的答案。”陈绍坐到一旁的沙发上,指着对面的沙发,一脸严肃的对自己说道。
王杰没有迟疑,他了解陈绍的xìng格,现在不需要和陈绍推来推去,或者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笔直的坐在陈绍对面,一脸认真,他不知道陈绍想问什么,但他从没有想过会对陈绍隐瞒什么。
“你说说现在zhèng fǔ在民众眼中是什么样的形象?”陈绍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要从几方面来说,zhèng fǔ和主席的形象在西南地区的民众眼中绝对是无可替代的。他们会高度拥戴我们,我们的政策都能得到百分百的实施。西北地区相对会差一点,但根据调查显示,他们对zhèng fǔ的满意率达到98%以上,除了一些别有用心外,基本上我们的政策实施没有半点阻力。至于那些刚刚占领不久的地区,民众对zhèng fǔ的支持率就没有那么高了。这几个月来。我们一系列政策的实施,除了那些顽固士绅和那些利益受损的利益集团外,我们在推行政策上也基本上没有问题。毕竟那些人只是少数,何况我们的政策又是利国利民。”王杰一口气说了一大堆,这些东西他都是根据各种报告总汇出来的。身为了陈绍的秘书,很多东西他都有触及到,知道这些东西也不奇怪。最后王杰总结了一下:“总体来说,之前我们的zhèng fǔ在民众中的形象十分好,加上军队的接连胜利,大大鼓舞了民众的士气,在回收租界和香港的事情上,我们取得的巨大的胜利,这也给民众打了一个强心剂。现在民众对我们zhèng fǔ的支持率空前高涨。”
“你怎么看我当皇帝这件事?对于神化我的举动有什么想说的?”王杰的答案没有出乎陈绍的预料,那个问题的答案陈绍一直都在关注。不过那只是起个开头,后面问题的答案才是陈绍想知道的。
“神化主席我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因为我们中华太需要有个人来带领,这个人不但要具有一颗爱国爱民之心,还要有宏远的战略眼光。敢于向任何列强叫板,敢于带领我们拿回被抢走的一切。有了这样一个人,能够凌聚这个民族所有的力量,也能让民众更具有崇敬心和忠诚度。而有了一个高度集权的zhèng fǔ,才能更好的运用这股力量,民族了有了凌聚力。民众有了信仰的目标,中华才会真正快速崛起。帝王正是我们的信仰所在,您不称帝,何人能称帝。”
王杰说得很激动,在他心中陈绍一直都是无所不能的。可这点也就是陈绍一直所担心的,神化一个人容易,可一旦这个被神化的人做出什么错误时,那对这个国家的打击是沉重的。
“走上神坛虽然能给我们带来狂热支持,但当我们zhèng fǔ的工作出现错误和一些问题时,这种狂热后的冷静就会成为老百姓们对我深深的失望。人无完人,我不能保证以后所执行的政策都是对的,有些错误一旦犯了,便很难悔改了。”陈绍沉默了半响说道:“王杰,我知道你们都想让我走上神坛,这个国家已经是千疮百孔,百废待兴。我也知道,只要我走上这个神坛,只要我振臂一呼,整个国家的民众皆为我用,狂热的不断无尽付出自己的毕生jīng力和一切去快速复兴这个国家。大跃进、大生产、大赶超世界列强的神话不是做不到。帝制虽然能够更好的带领民众走向美好未来,但一旦cāo作不好,很有可能会给这个国家带来新的伤口。”
陈绍本身也是支持帝制,这是他一早下定决心的,距离二战越来越近,一个无法高度集权的国度是无法发挥自己的力量的。二战中哪个国家不是dú cái,就连丘吉尔和罗斯福都dú cái了,更别说斯大林和希特勒。一言堂在和平时期并不好,可在战争中,就必须要有一个已完全可以做主的人。陈绍自己本身就清楚世界的走向,除了他外,还有谁能够更好的带领中华去收获二战的果实?
“主席,我觉得您太杞人忧天了,我们所有人都相信你,都会毫不犹豫的支持你。如果你都做不到的话,那我相信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人能做得比你更好。”王杰道说的很认真。
听到王杰的话,陈绍感觉自己今天的确有些多愁善感起来。目标是自己确定下来的,没有想到自己也会有怀疑自己的一天。
陈绍这也是第一次对自己没有信心,就像黄花闺女上花轿,眼见自己要登上神坛,执掌国之神器。心中一直担心自己会有一天让民众失望,生怕做出什么对不起民众的事。陈绍也是人,并非真的成神。有这样的想法也很简单。如果说不是经过这些年的熏陶,恐怕陈绍还不敢走这一步。
在陈绍的想法中,帝制和mín zhǔ共和这种东西只能适应时代,而不是让时代去适应制度。就像现在的中华,帝制的基础十分的充实,人们都能很好的接受帝制。说不定现在说要搞共和,还会出现反效果。
当一个人想要把一种制度进化成另一种制度的时候。不管是从共和制进化成帝制,还是相反,所要付出的努力基本上是一样困难的。而造成处于进化萌芽状态的制度转变成另一个的关键阻碍。并不是手中绝对的军权和政权,也不是所谓的贵族利益,因为这些虽然重要。但并不致命。真正致命的关键,是人的思想,而思想无法转变的本质,则是历史条件造成的传统形成的权威。
可以这样说,没有克伦威尔的dú cái,就没有英国之后的光荣革命和mín zhǔ改革;没有拿破仑的称帝,就没有之后的法兰西共和国;同样,没有陈绍的dú cái,也就没有今rì的中华。他们是触发历史变革的媒介,尤其是在已经实施共和制的国家里。当人们的思想已经对帝制厌恶的时候,这种历史条件就已经达到,所以不管是法国还是美国,今rì都是mín zhǔ共和国。而西方的英国和东方的rì本,之所以能够保留帝制。其历史原因不是架空帝王形成了所谓mín zhǔ,而是因为思想,当大部分民众并不厌恶帝制的时候,历史条件无法达到,因此帝制就有依然存在的合理xìng。
当然中华前期由于袁世凯的关系,人们也开始厌恶帝制。这是必然的产物。可由于陈绍的强势崛起,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荣耀与自信,让他们不知不觉的崇拜起陈绍来。一系列的胜利加快转化了人们心中的想法,加上帝制从未远离人们,mín zhǔ政权各种失败的教训。此时人们都习惯了陈绍的存在,换个人上去人们担心以后是不是会个政策,现在不是后世信息大爆炸时代,有几个华人知道mín zhǔ共和那是什么意思,人们已经习惯接受一个人来领导的事实,你几年换一个,恐怕很多人都无法适应。但让在帝制这件事情上,陈绍在暗中也多少搞了点催化剂。
随着时间的不断前进,可以发现人类发展的历史足迹越来越密集,而且速度越来越快。如果把它比喻成一本正在发展剧情的小说,那么前面的部分就是开头,后面的部分就是结尾。而中间的部分则就是现在。同理,可以把整个生命,乃至整个宇宙的历史,而不是仅仅人类的年代来做这个比喻,不管他们的开始和结局是什么,中间的发展自始至终都是循序渐进的。
而当这个故事越靠近后期,就越会引发一种狂热的高cháo,它最终会导致战争与文明的再次出现。这是因为至今为止,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任何完美的制度。
如果把文艺复兴看作欧洲历史的转折点,前面的中世纪是黑暗时代的开头,后面的巴洛克时代、洛可可时代、新古典主义时代、浪漫主义时代是各种文化融汇的温床,是繁荣的象征的话。那么,中世纪之前的罗马共和国算什么?更早的雅典mín zhǔ又算什么呢?
事实上,共和制和帝制往往是交错进行,一个共和国的灭亡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就是一个帝国;而当这个帝国的灭亡,接下来可能就会是另一个共和国。只要我们认真去从历史文献中追寻,就会发现不管是共和制还是帝制,从古至今从来没有中断过。
罗马共和国时代的格拉古兄弟蒂贝里奥和卡伊奥,就是其中鲜活的例子。他们被平民推选为护民官,采取了很多有利于平民的改革,但是在遭到罗马贵族的杀害后,并没有获得多少人民的支持,历史很快忘记了他们的存在。
相反,征服高卢乃至整个罗马的dú cái者葛约斯.尤利乌斯.凯撒,却成为现在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在他之后的安东尼、屋大维,也都能够被我们所牢记。这个时候我不得不问,在罗马共和国时代,那些执政官有几个,能够如凯撒大帝那样名留千古,被我们所记住呢?
当然,你可以说你知道雅典的梭伦、伯里克利,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法国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等等。但是,除此之外呢?好好想想,在自己的脑海里,到底是帝制领袖多还是共和制领袖多。
扫罗、大卫、所罗门、亚历山大大帝,矮子丕平、查理曼、太阳王路易十四,拿破仑、君士坦丁大帝、大流士一世、汉谟拉比、彼得大帝、雷帝伊万、征服者威廉、伊丽莎白一世、萨拉丁、成吉思汗等等,太多了,举不胜数,这些人物平生无一不是名声赫赫,而他们的才能,也只有在帝制国家上发挥的淋漓尽致,谱写出令世人瞩目的传奇。如果把他们放在21世纪的现代,那么很难在续写古代的光辉与荣耀。
共和制与帝制正好相反,前者更加注重大部分人的利益,而后者集中在少数人,如果说前者是发散中进化的制度,那么后者就是集中又收敛的政体。
虽然在后世陈绍不认同dú cái,和后世dú cái的国家还少吗?现在陈绍的思想转变,对一些东西也看得更透彻。对这两种制度其实在后世已经很多都融合在一起了。
比如朝鲜mín zhǔ主义人民共和国,虽然具备了共和国的基本xìng质,但却实施了近似帝制的传位,金rì成直接把最高领袖的位子给予了他的儿子金正rì,就是最为明显的例子。又比如加拿大自治领和澳大利亚联邦,他们虽然仅仅是承认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二世为元首(2005年庄美楷被女王任命加拿大第27位总督,2003年8月迈克尔.杰弗里被任命为澳大利亚第24任总督),不过也还是属于帝制国家,事实上却比更多共和国更加体现mín zhǔ。
陈绍的打算不是长期的dú cái下去,等到二战结束,陈绍就会好好放手。到那时陈绍也已经五十几岁了,也该享受下未来所剩不多的时光。
PS:这章四千字,上两章五千字,这里补个一千字。这样就有九千字,三章就说得过去了。华丽也不想当2K党。
其实你们可以去查看看,华丽从上架以来,每天都没有少于一万字。不管是三更还是四更。而且三更就那几次,更多的是四更或者四更以上。
华丽也不是专业写手,凌晨码字,白天上传。华丽可以用自己的人格保证,华丽已经是尽力了。没有了存稿,想要多更也码不出来。
华丽很重视这本书,可以说把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里面去。每天都是泛着血丝的熊猫眼,每次出门上班都想带上墨镜。
被人当成国宝看,苦B啊!你们能理解华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