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幕后交易
海伊和霍巴特的强硬出乎麦金莱的意料,从内心深处来讲,虽然麦金莱也不同意和远东那个即将浴火重生的大国彻底搞僵。但是按照麦金莱的意见至少要在这次战争中给某人添堵。而海伊和霍巴特的举动则让这个计划彻底失败,更为重要的是,麦金莱无法反驳对方,他们的行为已经顾及了美国的颜面,而且在利益上不会有损失,这样一来,麦金莱和西奥多罗斯福的计划就彻底落空了!
而就在麦金莱恼火的时候,回到官邸的国务卿海伊则忙着与另外两个大人物进行一场新的会谈。“尤金、老洛克菲勒。你们的目的达到了,不过不要以为我帮助你们是为了钱,我是在为这个国家。”海伊平淡的说道。
“不得不说,您的行为为美国军工产业和石油产业带来了大量的机会。”尤金说道。作为杜邦家族的新的掌门人,尤金远不如他的上一代将军亨利强。因为经验和能力的问题,他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再加上美西战争后,美国又实在不需要那么多炸药和军火,所以面对内忧外患,一直顺风顺水的杜邦家族遇上了困境。
而在这个时候,北洋的订单为这位陷入困境的尤金带来了福音。北洋表示将从杜邦旗下的工厂大量订购炸药和武器。而作为这笔订单的附加条件,杜邦必须推动美国政府改变对于北洋和华人的敌视态度。这个看似过分的要求对于杜邦来说不算太过困难。首先,美国政府对北洋和华人的敌视态度更多的来自于经济上而非军事上。如果那些政党背后的某些财团可以分一杯羹的话,这个压力自然会减小不少。其次对于种族问题,更多的在于舆论引导。拿破仑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报馆能顶3000步枪!”这就说明了媒体的作用!媒体可以把芝麻大的小事说的比天还大,也可以把天大的事抹杀与无形!杜邦唯一忌惮的是如果仅仅自己从中获利的话,那么杜邦会不会引起其它集团的敌视呢?
就在尤金犹豫的时候,美国石油产业的老大老洛克菲勒则主动和这位军火巨头联系上了。原来,北洋在向尤金所在的杜邦财团伸出橄榄枝的同时,也通过盖琳和洛克菲勒搭上了关系。尤金可以为北洋提供充足的炸药和武器。那么北洋为何要和石油巨头洛克菲勒挂钩呢?其根本原因在于北洋下一步的发展计划。虽然在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煤主导世界的能源格局。但是作为穿越者,徐杰对汽车、燃油锅炉等技术的重要性还是有相当的认识的。而按照现在的技术来看,开采本土油田实在有困难。而远东唯一有油田的就是荷属东印度。再加上徐杰打算为下一波新定制的战舰安装蒸汽轮机和油煤混烧锅炉,那现在原油的进口和储备就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当然还有燃油的冶炼和相关化工产业。
而现在呢,洛克菲尔的石油托拉斯正好陷入了困境,虽然洛克菲勒可以左右美国的石油产业。但是你再猛,也打挡不住生产过剩啊!这东西和别的不一样,你有产品,别人不需要。你有啥办法?而现在洛克菲勒就碰上了这个问题。一方面是石化产业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另一方面就是当时石油冶炼水平很一般,质量比较差。
但是北洋不怕这个问题,首先,这是一个长期采购合同。在短时间内不存在囤货的成本。其次船用锅炉这种东西是最不怕质量不好的燃油了,当年在2战中日本都可以把没有怎么加工的婆罗洲原油扔锅炉里。更别说经过冶炼的了。而就算一般船用重油要求也不高,质量差点就差点吧,反正是给船用。能源这东西永远都不嫌少,再加上现在石油产业在美国面临过剩,价格较为低廉,在这种情况下徐杰抛出的条件对于洛克菲勒来说自然有足够的诱惑力。再加上杜邦又有意向,两大集团领袖便联手筹划这件事情。
而在美国政府内部对北洋的态度也不是铁板一块,这倒不是说有些人对那个远东的国家有什么好感。而在于一些人是面对现实,而另一些人则属于意气用事。前者就是以国务卿海伊为首,而后者则是以麦金莱和西奥多罗斯福为首。前者秉承的原则是既然我们当初在外交政策上的失误导致了我们的失败和损失,那么我们就要改变它。而后者的逻辑则是认为既然有人阻碍了我们,那我们必须要和他分个高低。原本在政府和国会之中这两派人势均力敌。而在外力介入后。后者逐渐走向劣势。
不过虽然接受了现实,但是颜面上的事情还要做的。卖战舰可以,但是必须在战争结束后才能考虑交货。卖物资可以,但是必须让俄国船舶运输。先不说运费问题,就冲现在俄国海军在远东的形势,俄国人就能明白自己花大价钱买来的东西八成都要葬身鱼腹或者成为敌人的战利品!可以说美国人开的是一张空头支票,而即使这样,也需要俄国人用大量的金卢布来换取!而对于美国的华人华侨,美国政府和媒体也开始逐渐改变风向,为废除做足声势。
而美国做出让步后,北洋也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至少对于北洋急需的紧俏物资必须网开一面例如说军火和各种其它物资。而对于其它产品,北洋则给予了出英德意之外其它国家相同的待遇。其实总体而言,英国的资金,德国的工业产品和意大利的战舰已经足够北洋应对这次危机了。
但是这种建立在共同对抗俄国基础上的同盟关系却并不稳固,原因很简单,英国人玩的是相互制衡,他不喜欢俄国人一家独大,但是同时也不希望北洋成为远东的主人,一旦英国认为俄国已经不足为惧了,那么反过来帮助俄国打压北洋也是绝对可能的。至于德国人吗?被称为德意志孔雀的威廉二世从骨子上也并不将北洋看成一个平等的合作伙伴,只不过觉得北洋有利于德国获得波罗的海的控制权,同时有助于消耗德国庞大的工业产能,仅此而已!再加上德国人已经在太平洋地区获得了部分岛屿,现在,他已经把目标瞄准了菲律宾。现在北洋还算强大,德国人保持了沉默,但是一旦败象初现的话,在徐杰那个位面上发生的山东教案将在这个时空重现!
至于意大利吗?好吧,意大利虽然也算列强,但是这个列强的含金量和前面两家比可是差的太远了,意大利诚然对远东没什么想法,但是能从意大利获得的东西也实在太少了。想要依靠意大利来满足北洋发展的全部需要这几乎不可能。除去这些国家,唯一可以提供大量资本,工业产品和原料的国家就只有美国了。
“如果美国不将手伸到夏威夷的话,那么双方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徐杰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而且也确实是这样做的!美国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但是崛起的速度却是可以限制的。不得不说在徐杰那个位面,美国人简直太顺利了,在不到100天的时间里就将古巴、菲律宾和关岛等地纳入囊中。而随后又占领了夏威夷。短短2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在太平洋的布点。再配合美国的国立,在整个太平洋上,美国已经拥有了足够的话语权,强大的国立是后盾,再加上有合适的跳板,为把太平洋变成美国的势力范围奠定了基础!
而在这个时空中,徐杰的目的就是将美国的力量限制在美洲。最好能保持夏威夷的独立,最低目标就是将美国的力量拦阻在第二岛链之外!帮助西班牙打败美国舰队只不过是延缓了美国向外扩张的脚步,而真正可以将美国阻止的只有发展起来的华夏,可以预料,在未来的十几年的时间里,华夏将和美国围绕太平洋的霸权展开争夺!或许双方不至于刀兵相见,但是明争暗斗那是肯定的。但是绝不是现在,新的国家还没有建立,还需要发展,而美国在经历了大败后,需要医治自己的创伤。同时政府对于扩张也将持一种谨慎的态度。而这种短时间的宁静状态则成为了双方合作的基础!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下徐杰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机会来发展自己。等到战争结束在去谋划这些显然不行,而且虽然内蒙古和直隶都处于交战状态,但是绝大多数地方都是平静的。国家大就这一点好处,局部的战争不至于影响到全国的发展。北洋南方各省秩序井然,刘坤一张之洞他们也在等待结果。至于其他那些地方实力派,要么观望,要么主动和北洋联系示好。徐杰计划利用这次战争带来的巨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和工业的发展,需要从国外采购大量的设备和引进相关技术。不光是高端技术,大量的民用中低端产业也需要引进。而这个时候美国产品的廉价就很有吸引力。这也是徐杰最终决定和美国妥协的根本原因。
感谢书友不惑年华的月票支持~~~。
而就在麦金莱恼火的时候,回到官邸的国务卿海伊则忙着与另外两个大人物进行一场新的会谈。“尤金、老洛克菲勒。你们的目的达到了,不过不要以为我帮助你们是为了钱,我是在为这个国家。”海伊平淡的说道。
“不得不说,您的行为为美国军工产业和石油产业带来了大量的机会。”尤金说道。作为杜邦家族的新的掌门人,尤金远不如他的上一代将军亨利强。因为经验和能力的问题,他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再加上美西战争后,美国又实在不需要那么多炸药和军火,所以面对内忧外患,一直顺风顺水的杜邦家族遇上了困境。
而在这个时候,北洋的订单为这位陷入困境的尤金带来了福音。北洋表示将从杜邦旗下的工厂大量订购炸药和武器。而作为这笔订单的附加条件,杜邦必须推动美国政府改变对于北洋和华人的敌视态度。这个看似过分的要求对于杜邦来说不算太过困难。首先,美国政府对北洋和华人的敌视态度更多的来自于经济上而非军事上。如果那些政党背后的某些财团可以分一杯羹的话,这个压力自然会减小不少。其次对于种族问题,更多的在于舆论引导。拿破仑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报馆能顶3000步枪!”这就说明了媒体的作用!媒体可以把芝麻大的小事说的比天还大,也可以把天大的事抹杀与无形!杜邦唯一忌惮的是如果仅仅自己从中获利的话,那么杜邦会不会引起其它集团的敌视呢?
就在尤金犹豫的时候,美国石油产业的老大老洛克菲勒则主动和这位军火巨头联系上了。原来,北洋在向尤金所在的杜邦财团伸出橄榄枝的同时,也通过盖琳和洛克菲勒搭上了关系。尤金可以为北洋提供充足的炸药和武器。那么北洋为何要和石油巨头洛克菲勒挂钩呢?其根本原因在于北洋下一步的发展计划。虽然在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煤主导世界的能源格局。但是作为穿越者,徐杰对汽车、燃油锅炉等技术的重要性还是有相当的认识的。而按照现在的技术来看,开采本土油田实在有困难。而远东唯一有油田的就是荷属东印度。再加上徐杰打算为下一波新定制的战舰安装蒸汽轮机和油煤混烧锅炉,那现在原油的进口和储备就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当然还有燃油的冶炼和相关化工产业。
而现在呢,洛克菲尔的石油托拉斯正好陷入了困境,虽然洛克菲勒可以左右美国的石油产业。但是你再猛,也打挡不住生产过剩啊!这东西和别的不一样,你有产品,别人不需要。你有啥办法?而现在洛克菲勒就碰上了这个问题。一方面是石化产业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另一方面就是当时石油冶炼水平很一般,质量比较差。
但是北洋不怕这个问题,首先,这是一个长期采购合同。在短时间内不存在囤货的成本。其次船用锅炉这种东西是最不怕质量不好的燃油了,当年在2战中日本都可以把没有怎么加工的婆罗洲原油扔锅炉里。更别说经过冶炼的了。而就算一般船用重油要求也不高,质量差点就差点吧,反正是给船用。能源这东西永远都不嫌少,再加上现在石油产业在美国面临过剩,价格较为低廉,在这种情况下徐杰抛出的条件对于洛克菲勒来说自然有足够的诱惑力。再加上杜邦又有意向,两大集团领袖便联手筹划这件事情。
而在美国政府内部对北洋的态度也不是铁板一块,这倒不是说有些人对那个远东的国家有什么好感。而在于一些人是面对现实,而另一些人则属于意气用事。前者就是以国务卿海伊为首,而后者则是以麦金莱和西奥多罗斯福为首。前者秉承的原则是既然我们当初在外交政策上的失误导致了我们的失败和损失,那么我们就要改变它。而后者的逻辑则是认为既然有人阻碍了我们,那我们必须要和他分个高低。原本在政府和国会之中这两派人势均力敌。而在外力介入后。后者逐渐走向劣势。
不过虽然接受了现实,但是颜面上的事情还要做的。卖战舰可以,但是必须在战争结束后才能考虑交货。卖物资可以,但是必须让俄国船舶运输。先不说运费问题,就冲现在俄国海军在远东的形势,俄国人就能明白自己花大价钱买来的东西八成都要葬身鱼腹或者成为敌人的战利品!可以说美国人开的是一张空头支票,而即使这样,也需要俄国人用大量的金卢布来换取!而对于美国的华人华侨,美国政府和媒体也开始逐渐改变风向,为废除做足声势。
而美国做出让步后,北洋也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至少对于北洋急需的紧俏物资必须网开一面例如说军火和各种其它物资。而对于其它产品,北洋则给予了出英德意之外其它国家相同的待遇。其实总体而言,英国的资金,德国的工业产品和意大利的战舰已经足够北洋应对这次危机了。
但是这种建立在共同对抗俄国基础上的同盟关系却并不稳固,原因很简单,英国人玩的是相互制衡,他不喜欢俄国人一家独大,但是同时也不希望北洋成为远东的主人,一旦英国认为俄国已经不足为惧了,那么反过来帮助俄国打压北洋也是绝对可能的。至于德国人吗?被称为德意志孔雀的威廉二世从骨子上也并不将北洋看成一个平等的合作伙伴,只不过觉得北洋有利于德国获得波罗的海的控制权,同时有助于消耗德国庞大的工业产能,仅此而已!再加上德国人已经在太平洋地区获得了部分岛屿,现在,他已经把目标瞄准了菲律宾。现在北洋还算强大,德国人保持了沉默,但是一旦败象初现的话,在徐杰那个位面上发生的山东教案将在这个时空重现!
至于意大利吗?好吧,意大利虽然也算列强,但是这个列强的含金量和前面两家比可是差的太远了,意大利诚然对远东没什么想法,但是能从意大利获得的东西也实在太少了。想要依靠意大利来满足北洋发展的全部需要这几乎不可能。除去这些国家,唯一可以提供大量资本,工业产品和原料的国家就只有美国了。
“如果美国不将手伸到夏威夷的话,那么双方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徐杰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而且也确实是这样做的!美国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但是崛起的速度却是可以限制的。不得不说在徐杰那个位面,美国人简直太顺利了,在不到100天的时间里就将古巴、菲律宾和关岛等地纳入囊中。而随后又占领了夏威夷。短短2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在太平洋的布点。再配合美国的国立,在整个太平洋上,美国已经拥有了足够的话语权,强大的国立是后盾,再加上有合适的跳板,为把太平洋变成美国的势力范围奠定了基础!
而在这个时空中,徐杰的目的就是将美国的力量限制在美洲。最好能保持夏威夷的独立,最低目标就是将美国的力量拦阻在第二岛链之外!帮助西班牙打败美国舰队只不过是延缓了美国向外扩张的脚步,而真正可以将美国阻止的只有发展起来的华夏,可以预料,在未来的十几年的时间里,华夏将和美国围绕太平洋的霸权展开争夺!或许双方不至于刀兵相见,但是明争暗斗那是肯定的。但是绝不是现在,新的国家还没有建立,还需要发展,而美国在经历了大败后,需要医治自己的创伤。同时政府对于扩张也将持一种谨慎的态度。而这种短时间的宁静状态则成为了双方合作的基础!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下徐杰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机会来发展自己。等到战争结束在去谋划这些显然不行,而且虽然内蒙古和直隶都处于交战状态,但是绝大多数地方都是平静的。国家大就这一点好处,局部的战争不至于影响到全国的发展。北洋南方各省秩序井然,刘坤一张之洞他们也在等待结果。至于其他那些地方实力派,要么观望,要么主动和北洋联系示好。徐杰计划利用这次战争带来的巨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和工业的发展,需要从国外采购大量的设备和引进相关技术。不光是高端技术,大量的民用中低端产业也需要引进。而这个时候美国产品的廉价就很有吸引力。这也是徐杰最终决定和美国妥协的根本原因。
感谢书友不惑年华的月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