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突击团
就在北线的战斗进入白热化的时候,在北洋舰队的支援下,南线的北洋陆军也向俄国防线发起了进攻,与北线追求速度的打法不同,南线在各种轻炮的支援下一点点的消耗着俄国人的防御力量。虽然不猛烈,但是这种打法却相当节省步兵兵力。而对面的俄军也不敢掉以轻心。虽然俄国人怎么看都感觉是佯攻,但是还真不敢把兵力都调往北线,毕竟南线和北洋相距甚远,而且要是对方万一发动总攻的话,那空虚的南线不 是一下就完蛋了?所以俄国人被迫将兵力分散成两部分来应对。
一路主攻,一路佯攻牵制兵力,在一般人看来北洋的攻势已经十分合理了,但是殊不知,真正的暗箭却是一支在东线蛰伏不动的北洋快速突击团。东线多山地,直接遮住了炮兵的观察和射击角度,所以开始的时候,北洋陆军并没有在东线部署太多的重炮,而海军方面也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再加上道路崎岖,俄国人也没有把太大的精力放到这方面,反正万一对方突破了防线,自己可以及时从北线和南线调集部队进行围堵。而且俄国人也有气球,经过反复侦察后,他们也确定了北洋在这方面上没有太多的兵力,所以自然就更放心了!
而所谓的攻其不备需要的就是俄国人这种心态!山路崎岖,重炮很难进行有效支援这个没啥,没人规定离了优势火力就没法打仗了!同样,过于复杂的地形也影响了俄国人火力的发挥。实际上北洋的突击团只用快速攻占进攻道路上的几个火力点就可以,没有重炮大规模破坏掩体,这也不是问题。张文宣率领的突击团根本就不是要在要塞上和俄国人纠缠。因为地势的关系,别的方向从外围防御到海参崴城区有2到3道的防线。但是在穿越了外围的丘陵地形后,只用打穿一道防御并不坚固的堑壕体系就可以直接将切入到海参崴脆弱的内城。避开俄国人的重兵集群,直接将内部打的乱七八糟,这个诱惑实在太大了!
当然,高收益往往代表着高风险,先不说进去有一定难度。就算进去后,能否顺利的在海参崴城区打开局面,摧毁事先标注的指挥所,仓库,控制重要交通枢纽都是未知数,一千多人的部队进入后,很有可能就变成几百人,还是分散的几百人,一着不慎,可是有可能被围歼的!
为此。北洋海陆军两方面为这次突击做了周密的安排。首先。在攻击次序上,张文宣的突击团被安排到最后,俄国主力尽可能的调集到北线和南线两个战场后,张文宣再发起进攻。其次。北洋水师表示将抽调至少4艘主力舰专门为突击团进攻扫清道路。第三,在装备上,突击团额外配属一个工兵营用于爆破和运输弹药,这样一来,直接进入城区的部队将达到2000人左右。而同时负责北线和南线攻击的彭毅、马玉昆等人表示一旦张文宣部发起进攻,自己所负责的方向将保持压力,阻止俄国人对张文宣部的封堵,在经过一些列的协调和充分的准备后。张文宣的攻击正式开始!
在大量迫击炮和轻炮的支援下,攻击道路上的俄军火力点或者被压制。或者被烟雾弹所笼罩,在各连连长的带领下,突击团各部从出发阵地上冲出,快速抢占几处可以直接威胁到部队前进的火力点后,就不顾剩下的俄军工事直接向最后一道堑壕冲过去。虽然这道堑壕比较简单。没有太多的混凝土工事,但是或明或暗的火力点依然让突击团十分恼火,缺乏直射火力和重迫击炮的支援,队员那些坚固的土木工事来说,60迫击炮的威力实在小了点!
“爆破组准备吧,我们不可能一直利用火力优势打仗!即使我们手中只有刺刀和步枪,我们依然要告诉俄国人,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军队!”一名负责爆破的工兵排长在进攻前这样对下面部下说道。
在机枪和烟幕弹的掩护下,爆破小组面对着俄国人的火力匍匐着向那一个个喷吐这火舌的碉堡靠近,他们需要接近到足够的距离然后再用手中的炸药包或者爆破筒将他们爆破掉。不时有人倒在前进的道路上,但是每当一名战士没有完成手中的工作后,必然会有下一名战士默默的结果同伴递来的爆破器材继续战友未完成的工作。
“突击团前进的道路几乎就是用工兵和突击队的鲜血所铺就的。”事后,在海参崴俄军总部门前,当别人问起北洋突击团如何在短短3天之内就配合西线主力攻破海参崴要塞时,张文宣就只说了上面的那句话。
在这条用鲜血和勇气铺筑的道路上,北洋突击团在付出伤亡300多人的代价后,最终还是跨过了这道封锁线,在他们前面,是纵横交错,环境复杂得多海参崴市区。而后面则是向突破口集中的俄国陆军。撤退的大门已经缓缓关闭,后面的兄弟们也根本无法再将突破口撕开,因为俄国人的大意,张文宣能够带队杀入海参崴城内,但是吃一堑长一智的俄国人绝对不会再次放松警惕。机会只有一次,而突击团进入后,如果不能配合其它两个方向打开缺口的话,那么这只孤军就死定了!
不过面对一个基本不熟,甚至连道路情况都是模棱两可的地方,北洋突击团的战友们还是有办法的,那就是拆墙打洞,想要通过俄国人准备好的街垒自然不容易,既然直接通过不行,那么我们就只能绕道,绕道没有路或者不知道路怎么办?那就自己开路!甚至还有一名颇为文艺的北洋士官戏称为:“不走寻常路!”就这样,北洋突击团在海参崴城中逢墙开路,愣是将海参崴的道路状况改的乱七八糟,甚至有好事者总结:用100发机枪子弹可以凿开一面墙,用一发榴弹再配合锤子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这样的“定理”。最后结果更是让参与围剿的俄国人转晕了,因为面对这一个个墙上或者屋子中的大洞,没人知道北洋是从那个洞中钻出去,然后用从什么地方钻回来!
感谢书友空晨和翱翔于宇宙的星群的打赏~~~。
一路主攻,一路佯攻牵制兵力,在一般人看来北洋的攻势已经十分合理了,但是殊不知,真正的暗箭却是一支在东线蛰伏不动的北洋快速突击团。东线多山地,直接遮住了炮兵的观察和射击角度,所以开始的时候,北洋陆军并没有在东线部署太多的重炮,而海军方面也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再加上道路崎岖,俄国人也没有把太大的精力放到这方面,反正万一对方突破了防线,自己可以及时从北线和南线调集部队进行围堵。而且俄国人也有气球,经过反复侦察后,他们也确定了北洋在这方面上没有太多的兵力,所以自然就更放心了!
而所谓的攻其不备需要的就是俄国人这种心态!山路崎岖,重炮很难进行有效支援这个没啥,没人规定离了优势火力就没法打仗了!同样,过于复杂的地形也影响了俄国人火力的发挥。实际上北洋的突击团只用快速攻占进攻道路上的几个火力点就可以,没有重炮大规模破坏掩体,这也不是问题。张文宣率领的突击团根本就不是要在要塞上和俄国人纠缠。因为地势的关系,别的方向从外围防御到海参崴城区有2到3道的防线。但是在穿越了外围的丘陵地形后,只用打穿一道防御并不坚固的堑壕体系就可以直接将切入到海参崴脆弱的内城。避开俄国人的重兵集群,直接将内部打的乱七八糟,这个诱惑实在太大了!
当然,高收益往往代表着高风险,先不说进去有一定难度。就算进去后,能否顺利的在海参崴城区打开局面,摧毁事先标注的指挥所,仓库,控制重要交通枢纽都是未知数,一千多人的部队进入后,很有可能就变成几百人,还是分散的几百人,一着不慎,可是有可能被围歼的!
为此。北洋海陆军两方面为这次突击做了周密的安排。首先。在攻击次序上,张文宣的突击团被安排到最后,俄国主力尽可能的调集到北线和南线两个战场后,张文宣再发起进攻。其次。北洋水师表示将抽调至少4艘主力舰专门为突击团进攻扫清道路。第三,在装备上,突击团额外配属一个工兵营用于爆破和运输弹药,这样一来,直接进入城区的部队将达到2000人左右。而同时负责北线和南线攻击的彭毅、马玉昆等人表示一旦张文宣部发起进攻,自己所负责的方向将保持压力,阻止俄国人对张文宣部的封堵,在经过一些列的协调和充分的准备后。张文宣的攻击正式开始!
在大量迫击炮和轻炮的支援下,攻击道路上的俄军火力点或者被压制。或者被烟雾弹所笼罩,在各连连长的带领下,突击团各部从出发阵地上冲出,快速抢占几处可以直接威胁到部队前进的火力点后,就不顾剩下的俄军工事直接向最后一道堑壕冲过去。虽然这道堑壕比较简单。没有太多的混凝土工事,但是或明或暗的火力点依然让突击团十分恼火,缺乏直射火力和重迫击炮的支援,队员那些坚固的土木工事来说,60迫击炮的威力实在小了点!
“爆破组准备吧,我们不可能一直利用火力优势打仗!即使我们手中只有刺刀和步枪,我们依然要告诉俄国人,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军队!”一名负责爆破的工兵排长在进攻前这样对下面部下说道。
在机枪和烟幕弹的掩护下,爆破小组面对着俄国人的火力匍匐着向那一个个喷吐这火舌的碉堡靠近,他们需要接近到足够的距离然后再用手中的炸药包或者爆破筒将他们爆破掉。不时有人倒在前进的道路上,但是每当一名战士没有完成手中的工作后,必然会有下一名战士默默的结果同伴递来的爆破器材继续战友未完成的工作。
“突击团前进的道路几乎就是用工兵和突击队的鲜血所铺就的。”事后,在海参崴俄军总部门前,当别人问起北洋突击团如何在短短3天之内就配合西线主力攻破海参崴要塞时,张文宣就只说了上面的那句话。
在这条用鲜血和勇气铺筑的道路上,北洋突击团在付出伤亡300多人的代价后,最终还是跨过了这道封锁线,在他们前面,是纵横交错,环境复杂得多海参崴市区。而后面则是向突破口集中的俄国陆军。撤退的大门已经缓缓关闭,后面的兄弟们也根本无法再将突破口撕开,因为俄国人的大意,张文宣能够带队杀入海参崴城内,但是吃一堑长一智的俄国人绝对不会再次放松警惕。机会只有一次,而突击团进入后,如果不能配合其它两个方向打开缺口的话,那么这只孤军就死定了!
不过面对一个基本不熟,甚至连道路情况都是模棱两可的地方,北洋突击团的战友们还是有办法的,那就是拆墙打洞,想要通过俄国人准备好的街垒自然不容易,既然直接通过不行,那么我们就只能绕道,绕道没有路或者不知道路怎么办?那就自己开路!甚至还有一名颇为文艺的北洋士官戏称为:“不走寻常路!”就这样,北洋突击团在海参崴城中逢墙开路,愣是将海参崴的道路状况改的乱七八糟,甚至有好事者总结:用100发机枪子弹可以凿开一面墙,用一发榴弹再配合锤子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这样的“定理”。最后结果更是让参与围剿的俄国人转晕了,因为面对这一个个墙上或者屋子中的大洞,没人知道北洋是从那个洞中钻出去,然后用从什么地方钻回来!
感谢书友空晨和翱翔于宇宙的星群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