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七战七捷(二)
就拿抗联主力部队目前所在的这一带来说,野战部队虽然已经几乎被抗联尽数歼灭,但在东边的中苏边境附近却还有着数以千计为了防备苏军进犯而修建的要塞和堡垒,其中驻扎着不下十万日军。如果抗联只是路过这一带,他们出于对苏联人的忌惮,一般不会轻易出动对付抗联,但如果抗联打算留下常住,他们的后勤供应可就被掐断了,这些鬼子非拼命不可。以抗联的实力,对那些203mm重炮也未必轰得开、却普遍装备有大口径远程重炮的坚固要塞,是基本上束手无策的,而这么多日军真要拼命,抗联部队也决计消耗不起,虽然徐向前不会因此就对其退避三舍(反正兵力即便损耗到一定程度,也总有办法可以撤回北满根据地修整。),但这一带只能作为战场(顺便再弄点钱粮物资与兵员和人口)却是没什么疑问的......
徐向前现在是真心佩服太祖当初的决策,其实日军不但在东部和西部边境修建要塞,北满和苏联之间的边境鬼子也没疏漏,只是由于北满劳动力不足、又相对没有南满这样重要,因此修建进度相对慢了许多,但如果高原来东北再晚一年半载,那些要塞十有八九就该陆续建成了,若是那样的话,抗联想在北满建立稳固的根据地,就无疑是痴人说梦了。但是北满根据地抢先建立了起来并迅速扩大,鬼子就根本没法再建设北满的要塞群了,反倒是那些监工的日伪军警丢了性命,抗联还因此缴获到了一部分日军先期运来的物资......
但是,十几万鬼子分驻上千个堡垒,兵力自然相当分散,而关东军的要塞之中有相当一部分其实目前还在修建之中,兵力不足又没完整的工事可用,这些鬼子自然要相对好对付得多。高原出色的组织建设工作在这个时候显出了成效,比起他刚来东北的那会儿。赤色党在东北的地下组织已经膨胀了好几十倍,情报工作也因此远胜从前,也正是因为这样,徐向前才能清楚地了解到很多目前鬼子根本没有对外公开的要塞,并从中有的放矢地找出那些工事尚未完成、而且有较大攻取价值的目标......
接下来这段不长的时间里。徐向前大胆地分兵多路。攻取日军正在修建中的要塞和堡垒百余座,还利用围点打援的故计歼灭多股胆大出援的日军,甚至还利用守军主力被歼、要塞防御薄弱的机会、成功地攻下了数个已经建成了的日军要塞。在这些战斗中,抗联缴获到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与重要物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抗联自其建立以来第一次拥有了105mm以上口径身管火炮与各式高射炮,抗联的重炮部队与防空部队也因此在不久之后建立了起来。而由于“积小胜为大胜”的缘故,这些战斗中的歼敌总数若是加起来的话也相当惊人,光是消灭的日军就多达1万余人。此外还救出了10万多(苦力肯定集中在修建中的要塞)被鬼子抓去修筑防御设施与交通线路的青壮苦力。
在历史上,这些苦力即使没在修建要塞的过程中累死或被虐待致死,当关东军所谓的“东方马奇诺”完成之后,他们也几乎全被鬼子杀死灭口,仅有少许侥幸逃出,死难者的总数多达数十万人。而现在抗联救出他们,不仅仅是挽救了这10万多条性命,更直接获得了优秀的兵员,这些苦力普遍年轻力壮而又对鬼子恨之入骨。在徐向前的手下只需稍加训练就可以成为一支虎狼之师。
要知道当初红四方面军曾经在1年(实际可能更短)之内将兵力由1万多人扩充到10万余人,而且战斗力依然冠绝红军,因此这种程度的扩军对徐向前来说毫无难度,尤其东北匪患之严重一度是国内第一,即使是平民也被迫搞枪防身。现在日本占领东北的时间还没历史上那么长,因此大部分东北成年男子都或多或少地用过枪械(日本占领东三省后,关东军收缴民间枪支,总数多达上百万支。尽管是将猎枪也算了进去,但这个数字依然十分惊人。)。这一点是关内绝对比不上的,因而新兵的编训速度相对来说要快得多,而徐向前带着新兵也能快速成军的特长也因此愈发凸显出来......
当然,由于部分苦力被鬼子折磨得太狠或者身患残疾(比如手指残缺不影响干活,但却开不了枪,因此除非有特别的专长,否则一般来说无法参军。)之类的其他原因,即使用兵“多多益善”而且对基本素质要求相当低的徐向前也没法将其全部编入部队,但六七万新兵也着实不是一个小数目,再加上这段时间内又有万余痊愈的伤兵越过封冻的松花江复员归队,以及在松花江以南征召的2万新兵(反正这里抗联也占不下来,所以征兵太狠会影响经济这个问题根本无须考虑,因此只要是年龄合适而且身体还算健康的青壮年全在征兵范围之内,不过也得感谢这两年来赤色党征兵技巧的飞速进步,水平已经几乎和解放战争后期差不多了......),徐向前手头的兵力依然在25万以上。
至于武器弹药,攻占了那么多鬼子要塞,哪怕基本都是未完成的、鬼子临败之前的破坏也较为坚决,但缴获到的数目即使只有总数的二三成,对于以轻步兵、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步枪手为主的抗联来说已经是相当大的收获了,再加上高原这段时间又设法让人从松花江北运来一部分武器弹药,徐向前即使要将部队规模扩大到30万人,武器弹药也是基本够用的......
这些战斗虽然规模都不算大,但因为在很短的时间内集中进行,作战方式也颇类似,至于战果就更是辉煌,因此后世史家大多将其合称为“东江大捷”,这也是抗联南渡松花江之后的第四次大捷......
徐向前现在是真心佩服太祖当初的决策,其实日军不但在东部和西部边境修建要塞,北满和苏联之间的边境鬼子也没疏漏,只是由于北满劳动力不足、又相对没有南满这样重要,因此修建进度相对慢了许多,但如果高原来东北再晚一年半载,那些要塞十有八九就该陆续建成了,若是那样的话,抗联想在北满建立稳固的根据地,就无疑是痴人说梦了。但是北满根据地抢先建立了起来并迅速扩大,鬼子就根本没法再建设北满的要塞群了,反倒是那些监工的日伪军警丢了性命,抗联还因此缴获到了一部分日军先期运来的物资......
但是,十几万鬼子分驻上千个堡垒,兵力自然相当分散,而关东军的要塞之中有相当一部分其实目前还在修建之中,兵力不足又没完整的工事可用,这些鬼子自然要相对好对付得多。高原出色的组织建设工作在这个时候显出了成效,比起他刚来东北的那会儿。赤色党在东北的地下组织已经膨胀了好几十倍,情报工作也因此远胜从前,也正是因为这样,徐向前才能清楚地了解到很多目前鬼子根本没有对外公开的要塞,并从中有的放矢地找出那些工事尚未完成、而且有较大攻取价值的目标......
接下来这段不长的时间里。徐向前大胆地分兵多路。攻取日军正在修建中的要塞和堡垒百余座,还利用围点打援的故计歼灭多股胆大出援的日军,甚至还利用守军主力被歼、要塞防御薄弱的机会、成功地攻下了数个已经建成了的日军要塞。在这些战斗中,抗联缴获到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与重要物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抗联自其建立以来第一次拥有了105mm以上口径身管火炮与各式高射炮,抗联的重炮部队与防空部队也因此在不久之后建立了起来。而由于“积小胜为大胜”的缘故,这些战斗中的歼敌总数若是加起来的话也相当惊人,光是消灭的日军就多达1万余人。此外还救出了10万多(苦力肯定集中在修建中的要塞)被鬼子抓去修筑防御设施与交通线路的青壮苦力。
在历史上,这些苦力即使没在修建要塞的过程中累死或被虐待致死,当关东军所谓的“东方马奇诺”完成之后,他们也几乎全被鬼子杀死灭口,仅有少许侥幸逃出,死难者的总数多达数十万人。而现在抗联救出他们,不仅仅是挽救了这10万多条性命,更直接获得了优秀的兵员,这些苦力普遍年轻力壮而又对鬼子恨之入骨。在徐向前的手下只需稍加训练就可以成为一支虎狼之师。
要知道当初红四方面军曾经在1年(实际可能更短)之内将兵力由1万多人扩充到10万余人,而且战斗力依然冠绝红军,因此这种程度的扩军对徐向前来说毫无难度,尤其东北匪患之严重一度是国内第一,即使是平民也被迫搞枪防身。现在日本占领东北的时间还没历史上那么长,因此大部分东北成年男子都或多或少地用过枪械(日本占领东三省后,关东军收缴民间枪支,总数多达上百万支。尽管是将猎枪也算了进去,但这个数字依然十分惊人。)。这一点是关内绝对比不上的,因而新兵的编训速度相对来说要快得多,而徐向前带着新兵也能快速成军的特长也因此愈发凸显出来......
当然,由于部分苦力被鬼子折磨得太狠或者身患残疾(比如手指残缺不影响干活,但却开不了枪,因此除非有特别的专长,否则一般来说无法参军。)之类的其他原因,即使用兵“多多益善”而且对基本素质要求相当低的徐向前也没法将其全部编入部队,但六七万新兵也着实不是一个小数目,再加上这段时间内又有万余痊愈的伤兵越过封冻的松花江复员归队,以及在松花江以南征召的2万新兵(反正这里抗联也占不下来,所以征兵太狠会影响经济这个问题根本无须考虑,因此只要是年龄合适而且身体还算健康的青壮年全在征兵范围之内,不过也得感谢这两年来赤色党征兵技巧的飞速进步,水平已经几乎和解放战争后期差不多了......),徐向前手头的兵力依然在25万以上。
至于武器弹药,攻占了那么多鬼子要塞,哪怕基本都是未完成的、鬼子临败之前的破坏也较为坚决,但缴获到的数目即使只有总数的二三成,对于以轻步兵、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步枪手为主的抗联来说已经是相当大的收获了,再加上高原这段时间又设法让人从松花江北运来一部分武器弹药,徐向前即使要将部队规模扩大到30万人,武器弹药也是基本够用的......
这些战斗虽然规模都不算大,但因为在很短的时间内集中进行,作战方式也颇类似,至于战果就更是辉煌,因此后世史家大多将其合称为“东江大捷”,这也是抗联南渡松花江之后的第四次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