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邓尼茨的想法
ps:感谢书友“人间有梦”的打赏,再次求推荐票^_^
当然,水滴形潜艇虽然比传统的潜艇安全得多,但也不能说是绝对安全,毕竟常规潜艇不是能够一直潜在水下的核潜艇,每隔一段时间都得浮上来开动柴油机给电池充电,如果正好这段时间碰到反潜舰艇的话,只要不太大意,下潜一般还来得及,但如果是速度很快的反潜机,搞不好还是会被逮住干掉的......
此外,即使是对付没有军舰或者飞机护航的商船,水滴形潜艇也比旧式潜艇好用得多,因为旧式潜艇在水下航行的话根本追不上商船,所谓的“狼群”战术之所以需要一艘潜艇在水上航行盯住目标也正是为此,而这显然是很危险的,因为商船可以发出电报向本国附近的军舰或者飞机求援。而“狼群”战术虽然是天才的创意,但配合起来并不容易,每次“猎杀”所需的耗时也长,还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限制,又哪儿有可以直接追上敌船并靠近(没有护航舰艇或者飞机的威胁,潜艇肯定选择靠近攻击,一来命中率高节省鱼雷,二来船沉得快来不及求援。)发射鱼雷一击必杀的水滴形潜艇那样方便、高效和安全?
以邓尼茨在潜艇战方面的天才,立刻就敏锐地意识到,水滴形潜艇一旦服役,用于破交战的话,一艘就抵得上、甚至超过十余艘旧式潜艇,而它对于敌军作战舰艇的威胁。更是旧式潜艇所远远无法相比的。但在德国的战争准备已经接近完成的前提下,这款潜艇却反而令他颇为苦恼......
由于水滴形潜艇的作战方式与旧式潜艇有着很大的区别,因而之前他为旧式潜艇设计出来的“狼群”战术根本就没法应用,而且不仅仅是战术方面,甚至潜艇本身的操作也有很大区别,旧式潜艇上的老兵如果调到“21型”潜艇上面,没有半年时间根本不可能熟练操作、而脑子没那么灵光的家伙甚至需要一年时间。因为不光是作战经验很多都用不上,甚至他们当初在潜艇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也有很大一部分得忘掉重学......
而身为小胡子亲信的邓尼茨却很清楚,由于外债的压力重新出现。德国在不久的将来便不得不发动早就计划好的战争以免国内经济被沉重的外债摧毁。但是现在才开始训练水滴形潜艇上的艇员显然已经来不及了,而作为海军方面最重要的武器,潜艇战对于德国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何况之前造出来的那么多“u”艇也不能直接放弃不用。这对于资源缺乏的德国来说是巨大的浪费。
为此邓尼茨决定一方面以最快的速度将生产旧式潜艇的产能转为生产水滴形潜艇。而潜艇学校也将停止适用于旧式潜艇的教学内容。转而教授水滴形潜艇的知识与相关的技战术。与此同时,原有的旧式潜艇也要充分潜艇起来,以他不久之前想出的“狼群”战术在战争初期为帝国获得最大程度的优势。而即将完工的“u”艇以及即将毕业的学员则还是按照之前的计划来,他们以及他们的前辈将会操作“21”型潜艇的后辈们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当那些后辈和他们操作的新型潜艇足以接班之后,这些老人再回潜艇学校补课转型,如果他们那时还活着的话......
相比之下,中国海军倒是方便得多,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过旧式潜艇,因此直接接受新的操作方法和潜艇战术反而容易。加之中国海军的“飞潜快”当中,飞机除了对付敌人的舰艇,还可能碰上敌人的优势机群,未必就能讨到便宜,而快艇就更是拿命去拼,与之相比潜艇无疑是最好用的,因为它永远掌握着先手,而且潜艇防不胜防,对敌国的威慑力也更大。所以水滴形潜艇刚一定型,青岛的潜艇工厂就被要求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生产,让中国海军尽快摆脱现在这种得等敌人打到我们国土上来之后才能予以反击的耻辱。
1940年由于定型后的时间已经不多,加之流水线也就铺了两条,因此最终只造出了2艘“明”级潜艇,但因为模块化建造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建造速度(注1),在第二个潜艇建造基地还没完工的情况下,1941年的建造计划竟然高达12艘,而1942年更是达到18艘、1943年为24艘,以中国目前的国力而言,这实在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议,要知道水滴形潜艇比大多数的旧式潜艇尺寸都大,而且结构也更复杂......
除了产量,中国海军对于潜艇的性能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并没有因为“明”级潜艇暂时的世界第一而就此满足。而且由于胡卫东的指导性意见,相关项目的科技人员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改进重点集中于下潜深度、航速、续航力和噪音这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性能由抗压壳体、外形设计和发动机的水平决定,但其中也不是没有取巧的办法,比如消音瓦。这方面的研究开展得很早,如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为了对德国保密,第一代消音瓦并没有在“明”级潜艇上面应用,但后来的中国潜艇性能一直稳居世界前列,消音瓦绝对功不可没,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除了海航和潜艇,“飞潜快”中的“快”也没有被忽视,虽然有了潜艇之后不再需要鱼雷艇冒着极大的危险袭击敌人的大中型军舰,但中国海岸线那么长,即使只为了防范走私和偷渡,也至少需要几百艘巡逻快艇,而且以导弹研究的进展来看,用不了几年,中国就将拥有世界上最早的导弹艇了......
注1:不过早期的模块化建造法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生产流程中很怕干扰,因此历史上已经开始遭到盟军疯狂战略轰炸的德国应用的效果并不好,但对于目前和平安定的青岛潜艇工厂来说,这方面并不需要太过担心。(未完待续。。)
当然,水滴形潜艇虽然比传统的潜艇安全得多,但也不能说是绝对安全,毕竟常规潜艇不是能够一直潜在水下的核潜艇,每隔一段时间都得浮上来开动柴油机给电池充电,如果正好这段时间碰到反潜舰艇的话,只要不太大意,下潜一般还来得及,但如果是速度很快的反潜机,搞不好还是会被逮住干掉的......
此外,即使是对付没有军舰或者飞机护航的商船,水滴形潜艇也比旧式潜艇好用得多,因为旧式潜艇在水下航行的话根本追不上商船,所谓的“狼群”战术之所以需要一艘潜艇在水上航行盯住目标也正是为此,而这显然是很危险的,因为商船可以发出电报向本国附近的军舰或者飞机求援。而“狼群”战术虽然是天才的创意,但配合起来并不容易,每次“猎杀”所需的耗时也长,还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限制,又哪儿有可以直接追上敌船并靠近(没有护航舰艇或者飞机的威胁,潜艇肯定选择靠近攻击,一来命中率高节省鱼雷,二来船沉得快来不及求援。)发射鱼雷一击必杀的水滴形潜艇那样方便、高效和安全?
以邓尼茨在潜艇战方面的天才,立刻就敏锐地意识到,水滴形潜艇一旦服役,用于破交战的话,一艘就抵得上、甚至超过十余艘旧式潜艇,而它对于敌军作战舰艇的威胁。更是旧式潜艇所远远无法相比的。但在德国的战争准备已经接近完成的前提下,这款潜艇却反而令他颇为苦恼......
由于水滴形潜艇的作战方式与旧式潜艇有着很大的区别,因而之前他为旧式潜艇设计出来的“狼群”战术根本就没法应用,而且不仅仅是战术方面,甚至潜艇本身的操作也有很大区别,旧式潜艇上的老兵如果调到“21型”潜艇上面,没有半年时间根本不可能熟练操作、而脑子没那么灵光的家伙甚至需要一年时间。因为不光是作战经验很多都用不上,甚至他们当初在潜艇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也有很大一部分得忘掉重学......
而身为小胡子亲信的邓尼茨却很清楚,由于外债的压力重新出现。德国在不久的将来便不得不发动早就计划好的战争以免国内经济被沉重的外债摧毁。但是现在才开始训练水滴形潜艇上的艇员显然已经来不及了,而作为海军方面最重要的武器,潜艇战对于德国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何况之前造出来的那么多“u”艇也不能直接放弃不用。这对于资源缺乏的德国来说是巨大的浪费。
为此邓尼茨决定一方面以最快的速度将生产旧式潜艇的产能转为生产水滴形潜艇。而潜艇学校也将停止适用于旧式潜艇的教学内容。转而教授水滴形潜艇的知识与相关的技战术。与此同时,原有的旧式潜艇也要充分潜艇起来,以他不久之前想出的“狼群”战术在战争初期为帝国获得最大程度的优势。而即将完工的“u”艇以及即将毕业的学员则还是按照之前的计划来,他们以及他们的前辈将会操作“21”型潜艇的后辈们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当那些后辈和他们操作的新型潜艇足以接班之后,这些老人再回潜艇学校补课转型,如果他们那时还活着的话......
相比之下,中国海军倒是方便得多,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过旧式潜艇,因此直接接受新的操作方法和潜艇战术反而容易。加之中国海军的“飞潜快”当中,飞机除了对付敌人的舰艇,还可能碰上敌人的优势机群,未必就能讨到便宜,而快艇就更是拿命去拼,与之相比潜艇无疑是最好用的,因为它永远掌握着先手,而且潜艇防不胜防,对敌国的威慑力也更大。所以水滴形潜艇刚一定型,青岛的潜艇工厂就被要求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生产,让中国海军尽快摆脱现在这种得等敌人打到我们国土上来之后才能予以反击的耻辱。
1940年由于定型后的时间已经不多,加之流水线也就铺了两条,因此最终只造出了2艘“明”级潜艇,但因为模块化建造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建造速度(注1),在第二个潜艇建造基地还没完工的情况下,1941年的建造计划竟然高达12艘,而1942年更是达到18艘、1943年为24艘,以中国目前的国力而言,这实在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议,要知道水滴形潜艇比大多数的旧式潜艇尺寸都大,而且结构也更复杂......
除了产量,中国海军对于潜艇的性能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并没有因为“明”级潜艇暂时的世界第一而就此满足。而且由于胡卫东的指导性意见,相关项目的科技人员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改进重点集中于下潜深度、航速、续航力和噪音这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性能由抗压壳体、外形设计和发动机的水平决定,但其中也不是没有取巧的办法,比如消音瓦。这方面的研究开展得很早,如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为了对德国保密,第一代消音瓦并没有在“明”级潜艇上面应用,但后来的中国潜艇性能一直稳居世界前列,消音瓦绝对功不可没,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除了海航和潜艇,“飞潜快”中的“快”也没有被忽视,虽然有了潜艇之后不再需要鱼雷艇冒着极大的危险袭击敌人的大中型军舰,但中国海岸线那么长,即使只为了防范走私和偷渡,也至少需要几百艘巡逻快艇,而且以导弹研究的进展来看,用不了几年,中国就将拥有世界上最早的导弹艇了......
注1:不过早期的模块化建造法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生产流程中很怕干扰,因此历史上已经开始遭到盟军疯狂战略轰炸的德国应用的效果并不好,但对于目前和平安定的青岛潜艇工厂来说,这方面并不需要太过担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