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 驯化与引种
一开始他们以为是野生状态下营养不足所致,然而他们在水肥上费尽了工夫,落果的问题依然没有明显改善。就在他们怀疑是病毒还是某些微量元素缺乏或者别的什么原因时,恰好胡卫东来到这个热带亚热带植物研究所视察工作,蔡希陶想到胡卫东身上的种种传说,当即直言不讳地将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向其和盘托出,但胡卫东的回答听起来却很有些外行,“植物我可不太懂,水肥没问题的话,难道是授粉问题,好像历史上很多引种驯化受阻都是因为这个”
“野生状态下也有这个问题啊,如果是授粉不完全导致的,说明它的授粉机制本身就有问题,那这个物种岂不是进化得很失败?一种进化失败的物种是如何繁衍到现在的呢?”,一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大学生立即反驳道。
胡卫东并没有因为被顶撞而发怒,但还是笑着摇了摇头反问道,“谁说进化只有成功的?”
“可是按照进化论的观点,进化失败的物种不是应该被淘汰吗?”,那个研究生血气方刚,不顾蔡希陶的示意继续梗着脖子坚持道。
“谁说的?进化失败却依然活得好好的物种多了去了,只要缺陷不致命、或者严重影响其生存竞争力,物种就一样可以继续延续下去。按照你的观点,我们人类是目前进化程度最高的动物,是不是就不该有进化失败的地方了?那好。我问你,绝大部分动物都有合成维生素c的能力,而我们人类却失去了这种功能,这难道不是进化失败的地方吗?”,胡卫东随口就举出了一个例子,拿来教育眼前这位读死书的年轻人。
“这么说的话,倒还真是这样,可是为什么?”,年轻人倒是知错就改,可是面上还是充满了不解。
蔡希陶无论是学识还是阅历都远非他这个弟子可比。闻言登时明白了过来。“我明白胡院长您的意思了,进化失败未必就不能让物种延续下去,要看其影响大到何等程度。授粉困难虽然是很大的缺陷,但却并不是完全不能授粉。因此只会降低结实率。而不是完全不能结实。因此它依然能够繁衍下去。这样说来,这油瓜还真有可能是因为授粉困难而导致的落果呢!”
为了检验这一想法是否正确,蔡希陶和他的弟子们开始了人工授粉的尝试。结果即使是技术上还很不成熟的人工授粉,都令油瓜的落果率大幅下降,事实充分证明了胡卫东之前猜测的正确。而随着蔡希陶等人对人工授粉技术的不断完善,油瓜的落果率不断下降,这种新的油料作物也因此终于有了大量推广的价值,后来油瓜的品种经过不断优选和改良,其产油率几乎仅次于号称“世界油王”的油棕树,而其品质却大大优于对身体几乎毫无益处的棕榈油,逐渐成为了亚热带、热带最为重要的一种油料作物,与其在历史上的境遇大不相同(注1),令人不得不感慨即使是一种作物,能否出头也一样得看时运
但那已经是多年以后的事了,在1943年的时候,油瓜才刚刚开始推广,蔡希陶和他的团队能够获得大奖,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对人工授粉技术的完善,这项成果的影响面非常之广,完全当得起胡卫东的高度评价。
当然,发现和驯化(其实就是人工培植或者养殖)利用有价值的野生物种也同样是很有意义的,不过油瓜只是其中之一,蔡希陶也算不上先驱者,因此贡献上远不如他完善人工授粉技术的意义重大。
除了油瓜之外,胡卫东认为价值较大的已驯化和在驯化的植物主要有猕猴桃、面包果、杜仲、油楠、海带、石花菜、小球藻、螺旋藻等十余种,动物方面则有梅花鹿、河蟹、蜜蜂、白蜡虫、紫胶蚧、甲鱼、小灵猫、林麝等等,这些项目都为、或者即将为中国人民提供更多的美食、药材或者特殊工业原料,此外还有用于生物防治的寄生蜂和改良环境的沙棘等等。或许中国的生物科学水平暂时还比不上西方列强,但是在应用方面,胡卫东完全可以自信地宣称中国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除了驯化利用已经发现的野生物种,中国在这几年里还引进了不少国外的物种,例如糖槭、轻木、巨藻等等,其中甚至还有中国科学家走出国门后在国外发现的新物种,例如甜叶菊,它们对于中国经济建设和中国人民的生活也都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
不过鉴于历史上那么多生态灾难的教训,胡卫东对于境外物种的引进把关很严,例如某些人打算以净化水质和充作饲料的理由引进凤眼莲(水葫芦),就被胡卫东卡了下来。因为凤眼莲虽然能够吸收重金属,但是重金属依然留在其体内,实际意义不大;干物质含量太低,没有什么营养,猪虽然能吃,但作为饲料十分勉强;更重要的是,水葫芦的繁殖速度极快,很容易覆盖大片水面,而其生长时又会消耗大量溶解氧,因此会会严重影响水底生物的生长,而清理起来则极其费时费力,因此引进凤眼莲绝对是得不偿失
除了每个准备引进的物种都需要仔细研究分析其可能的危害,胡卫东还提出了所谓的“三大原则”
注1:历史上因为油瓜驯化较晚,当时其他的油料作物的产量更高,想要获得足够的竞争力自然就难了,而更重要的是,历史上中国亚洲带的面积很小,耕地还大都被更加重要的天然橡胶和甘蔗占据,能够推广油瓜的耕地就更少了,因此自然不值得为这个项目大量长期投资,至于其他有野生油瓜分布的国家,则都没有这个科研能力。而在这个时空,中国却获得了中南半岛大片热带亚热带的耕地,情况自然完全不同。
“野生状态下也有这个问题啊,如果是授粉不完全导致的,说明它的授粉机制本身就有问题,那这个物种岂不是进化得很失败?一种进化失败的物种是如何繁衍到现在的呢?”,一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大学生立即反驳道。
胡卫东并没有因为被顶撞而发怒,但还是笑着摇了摇头反问道,“谁说进化只有成功的?”
“可是按照进化论的观点,进化失败的物种不是应该被淘汰吗?”,那个研究生血气方刚,不顾蔡希陶的示意继续梗着脖子坚持道。
“谁说的?进化失败却依然活得好好的物种多了去了,只要缺陷不致命、或者严重影响其生存竞争力,物种就一样可以继续延续下去。按照你的观点,我们人类是目前进化程度最高的动物,是不是就不该有进化失败的地方了?那好。我问你,绝大部分动物都有合成维生素c的能力,而我们人类却失去了这种功能,这难道不是进化失败的地方吗?”,胡卫东随口就举出了一个例子,拿来教育眼前这位读死书的年轻人。
“这么说的话,倒还真是这样,可是为什么?”,年轻人倒是知错就改,可是面上还是充满了不解。
蔡希陶无论是学识还是阅历都远非他这个弟子可比。闻言登时明白了过来。“我明白胡院长您的意思了,进化失败未必就不能让物种延续下去,要看其影响大到何等程度。授粉困难虽然是很大的缺陷,但却并不是完全不能授粉。因此只会降低结实率。而不是完全不能结实。因此它依然能够繁衍下去。这样说来,这油瓜还真有可能是因为授粉困难而导致的落果呢!”
为了检验这一想法是否正确,蔡希陶和他的弟子们开始了人工授粉的尝试。结果即使是技术上还很不成熟的人工授粉,都令油瓜的落果率大幅下降,事实充分证明了胡卫东之前猜测的正确。而随着蔡希陶等人对人工授粉技术的不断完善,油瓜的落果率不断下降,这种新的油料作物也因此终于有了大量推广的价值,后来油瓜的品种经过不断优选和改良,其产油率几乎仅次于号称“世界油王”的油棕树,而其品质却大大优于对身体几乎毫无益处的棕榈油,逐渐成为了亚热带、热带最为重要的一种油料作物,与其在历史上的境遇大不相同(注1),令人不得不感慨即使是一种作物,能否出头也一样得看时运
但那已经是多年以后的事了,在1943年的时候,油瓜才刚刚开始推广,蔡希陶和他的团队能够获得大奖,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对人工授粉技术的完善,这项成果的影响面非常之广,完全当得起胡卫东的高度评价。
当然,发现和驯化(其实就是人工培植或者养殖)利用有价值的野生物种也同样是很有意义的,不过油瓜只是其中之一,蔡希陶也算不上先驱者,因此贡献上远不如他完善人工授粉技术的意义重大。
除了油瓜之外,胡卫东认为价值较大的已驯化和在驯化的植物主要有猕猴桃、面包果、杜仲、油楠、海带、石花菜、小球藻、螺旋藻等十余种,动物方面则有梅花鹿、河蟹、蜜蜂、白蜡虫、紫胶蚧、甲鱼、小灵猫、林麝等等,这些项目都为、或者即将为中国人民提供更多的美食、药材或者特殊工业原料,此外还有用于生物防治的寄生蜂和改良环境的沙棘等等。或许中国的生物科学水平暂时还比不上西方列强,但是在应用方面,胡卫东完全可以自信地宣称中国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除了驯化利用已经发现的野生物种,中国在这几年里还引进了不少国外的物种,例如糖槭、轻木、巨藻等等,其中甚至还有中国科学家走出国门后在国外发现的新物种,例如甜叶菊,它们对于中国经济建设和中国人民的生活也都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
不过鉴于历史上那么多生态灾难的教训,胡卫东对于境外物种的引进把关很严,例如某些人打算以净化水质和充作饲料的理由引进凤眼莲(水葫芦),就被胡卫东卡了下来。因为凤眼莲虽然能够吸收重金属,但是重金属依然留在其体内,实际意义不大;干物质含量太低,没有什么营养,猪虽然能吃,但作为饲料十分勉强;更重要的是,水葫芦的繁殖速度极快,很容易覆盖大片水面,而其生长时又会消耗大量溶解氧,因此会会严重影响水底生物的生长,而清理起来则极其费时费力,因此引进凤眼莲绝对是得不偿失
除了每个准备引进的物种都需要仔细研究分析其可能的危害,胡卫东还提出了所谓的“三大原则”
注1:历史上因为油瓜驯化较晚,当时其他的油料作物的产量更高,想要获得足够的竞争力自然就难了,而更重要的是,历史上中国亚洲带的面积很小,耕地还大都被更加重要的天然橡胶和甘蔗占据,能够推广油瓜的耕地就更少了,因此自然不值得为这个项目大量长期投资,至于其他有野生油瓜分布的国家,则都没有这个科研能力。而在这个时空,中国却获得了中南半岛大片热带亚热带的耕地,情况自然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