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安置 5
“你——你叫什么名字?贺宇是吧?”赵平不动声色地说道。其实,他记忆力群,听贺宇说了一遍,自然就记住了他的名字,哪里还要反问,他这样反问,乃是另有目的。
果然,立时便有人“领会”了他老人家的暗示,站起身来喝道:“贺宇,小侯爷何等了得,岂是元宏所能比拟的,你拿皓月去比疏星,难道是藐视小侯爷吗?”
贺宇大惊,连忙解释道:“小侯爷息怒,小人绝无此意!”
赵平却并不理会,而是向那“眼力不凡”的人问道:“你是——”
那人得意洋洋地说道:“小人毕周,乃是原出连氏的族长。”他特意把那个“原”字说得很重,以显示自己的忠心耿耿。
赵平点了点头,说道:“毕周啊,你知道某这一辈子最不喜什么样的人吗?”他倏忽站起,喝道:“就是你这号专爱搬弄是非的小人!”毕周见赵平怒,吓了一跳,连忙跪倒。
赵平继续说道:“某还没有糊涂到那个地步,是忠言还是谄言,某轻易就能分辨清楚。你且起来,这一次,某就饶过你。不过,请你,嗯,还有在座的诸公都记住了,只要是真心实意地为某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就算是你言语失当,某也绝不会詈责。但若是不怀好意,专以搬弄是非,打击别人彰显自己为目的,又或者溜须拍马,言之无物,就不要怪某不讲情面!”
毕周吓得面无人色,不住点头应是。
赵平挥挥手,道:“罢了,念你初犯,不予咎责。”又转向贺宇道:“你方才提到那个问题很好。这也是某今日要向大家细细解释的。”
说着,他从容起身,来到众人面前,道:“诸位,天下四业士、农、工、商样样都缺少不得,离开一样,则其他三业都受影响,甚或是受到灭顶之灾。诸位为什么都只想到了农事,而忘却了其他的三业呢?”
众人脸上都现出惊色:“小侯爷的意思,我等还可以出仕、做工、经商?”
赵平点头道:“那是自然,诸位一旦成为某家治下子民,自然要和汉人一视同仁。汉人能做之事,尔等一样能做,汉人能说之言,尔等一样能说。
尔等族中勇士可入军中效力,一应粮饷、抚恤都按照并州军放;尔等族中智者可以在州府中为官,其中政绩优良者,也可迁入并州为官,将来,也不是不可能进一步高升的;若是你无心外出,只愿家居,可以种田、放牧,为阡陌中人;若是虽无才学,却有一门手艺,可做工;若是只和孔方兄亲近,别无他好,也可以从商!”
众人听得大喜。这样的优待简直是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应该说,这本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日子,就算是战胜了并州军,也难以过上这样的日子,如今听赵平承诺起来,竟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他们很难想像,战败了反而能过上好日子,而战胜了却反而还要苦熬。
一人站起来朗声说道:“小侯爷,不知可否请您进一步详述,说实在的,我等听了,都难以置信哪!”
赵平点头道:“今日某请诸位来,就是要把这个计划摊开来,谈清楚,讲明白。下面,某就给诸位仔细讲一下我们的计划。”
顿了一下,他回到座位上坐下,从怀中取出一张绢布来,命人挂上,指着这幅图,道:“诸位,这新建之州,我们将之命名为新州。将暂时以白狼城为州府所在,我们初步设想,建成之后,这效果将是这样的。
大家看,这便是白狼城,我们将在现有的城郭基础之上,再行扩建一倍左右,再大幅加固城墙。总之,要将之建成一个和中原大城相媲美的大城大邑。当然,这些都是要靠诸位和某以及并州的百姓一起努力的。
白狼城的四周将建一些牧场、乡村、作坊等,一则为无业之民提供谋生的手段,二则向白狼城中输送生活必需品。
当然,这只是初步的设想。待这个初步的计划完成之后,我们将继续扩建新州。大家都知道,元宏在推行汉制的时候,建立了不少的城池,这些非但不会废弃,反而会成为我们重建的基础。待我们有了余力之后,我们会在这些城郭的基础之上,按照白狼城的成例来继续扩建。
到那时候,因为有了白狼城的经验和教训,建设的度将会大为加快,说是事半功倍也毫不为过。”
众人听得连连点头。
赵平早就知道这些人对于这个城市的方案是不会持反对意见的。事实上,他有一点还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如今两部鲜卑人口加起来也不到四十万,若是将半数迁于一城之内,再把其余的一半星散在这城池的周围,足够容纳得下。若是这些人大半都可以从事放牧以外的其他行业,又何必要扩建新州呢?或者,甚至可以不建州,只设一郡,让它归入并州的直接统治岂不是好?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以想到,只是这些部落领乍逢大喜,有些被喜讯冲昏了头脑,赵平说什么,就是什么了,根本来不及细想。再加上,鲜卑本就是游牧民族,对于这些民政方面的问题,根本就是一窍不通,恐怕就是冷静下来,也想不到这个问题。
其实,赵平的眼光还是盯着中原战端。
他知道,战火一旦重开,不知道有多少百姓会流离失所,失去家园。不要小看了流民,流民就像蝗、蚁这些虫子一般,单个的力量十分薄弱,但却胜在人多势众,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流民汇集在一起,就能够形成一股洪流。想当年东汉的灭亡,就是从流民开始的,后来的明朝,若无流民,是不是会灭亡,还不好说呢。
而且,流民是十分容易招抚的,只要能给他们一个庇身之所,一碗解除饥渴的热粥,就算是天涯海角,他们都没有不敢去的。用这些人来建城给他们自己居住,他们非但不会嫌弃塞北苦寒,反而会加倍用力。这样一来,只要付出小小的代价,新州的城池和百姓将会越聚越多。
更重要的是,随着汉人在新州中成为主流力量,鲜卑人和汉人之间的交流、联姻将越来越多。鲜卑人想要不被淹没在汉族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果然,立时便有人“领会”了他老人家的暗示,站起身来喝道:“贺宇,小侯爷何等了得,岂是元宏所能比拟的,你拿皓月去比疏星,难道是藐视小侯爷吗?”
贺宇大惊,连忙解释道:“小侯爷息怒,小人绝无此意!”
赵平却并不理会,而是向那“眼力不凡”的人问道:“你是——”
那人得意洋洋地说道:“小人毕周,乃是原出连氏的族长。”他特意把那个“原”字说得很重,以显示自己的忠心耿耿。
赵平点了点头,说道:“毕周啊,你知道某这一辈子最不喜什么样的人吗?”他倏忽站起,喝道:“就是你这号专爱搬弄是非的小人!”毕周见赵平怒,吓了一跳,连忙跪倒。
赵平继续说道:“某还没有糊涂到那个地步,是忠言还是谄言,某轻易就能分辨清楚。你且起来,这一次,某就饶过你。不过,请你,嗯,还有在座的诸公都记住了,只要是真心实意地为某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就算是你言语失当,某也绝不会詈责。但若是不怀好意,专以搬弄是非,打击别人彰显自己为目的,又或者溜须拍马,言之无物,就不要怪某不讲情面!”
毕周吓得面无人色,不住点头应是。
赵平挥挥手,道:“罢了,念你初犯,不予咎责。”又转向贺宇道:“你方才提到那个问题很好。这也是某今日要向大家细细解释的。”
说着,他从容起身,来到众人面前,道:“诸位,天下四业士、农、工、商样样都缺少不得,离开一样,则其他三业都受影响,甚或是受到灭顶之灾。诸位为什么都只想到了农事,而忘却了其他的三业呢?”
众人脸上都现出惊色:“小侯爷的意思,我等还可以出仕、做工、经商?”
赵平点头道:“那是自然,诸位一旦成为某家治下子民,自然要和汉人一视同仁。汉人能做之事,尔等一样能做,汉人能说之言,尔等一样能说。
尔等族中勇士可入军中效力,一应粮饷、抚恤都按照并州军放;尔等族中智者可以在州府中为官,其中政绩优良者,也可迁入并州为官,将来,也不是不可能进一步高升的;若是你无心外出,只愿家居,可以种田、放牧,为阡陌中人;若是虽无才学,却有一门手艺,可做工;若是只和孔方兄亲近,别无他好,也可以从商!”
众人听得大喜。这样的优待简直是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应该说,这本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日子,就算是战胜了并州军,也难以过上这样的日子,如今听赵平承诺起来,竟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他们很难想像,战败了反而能过上好日子,而战胜了却反而还要苦熬。
一人站起来朗声说道:“小侯爷,不知可否请您进一步详述,说实在的,我等听了,都难以置信哪!”
赵平点头道:“今日某请诸位来,就是要把这个计划摊开来,谈清楚,讲明白。下面,某就给诸位仔细讲一下我们的计划。”
顿了一下,他回到座位上坐下,从怀中取出一张绢布来,命人挂上,指着这幅图,道:“诸位,这新建之州,我们将之命名为新州。将暂时以白狼城为州府所在,我们初步设想,建成之后,这效果将是这样的。
大家看,这便是白狼城,我们将在现有的城郭基础之上,再行扩建一倍左右,再大幅加固城墙。总之,要将之建成一个和中原大城相媲美的大城大邑。当然,这些都是要靠诸位和某以及并州的百姓一起努力的。
白狼城的四周将建一些牧场、乡村、作坊等,一则为无业之民提供谋生的手段,二则向白狼城中输送生活必需品。
当然,这只是初步的设想。待这个初步的计划完成之后,我们将继续扩建新州。大家都知道,元宏在推行汉制的时候,建立了不少的城池,这些非但不会废弃,反而会成为我们重建的基础。待我们有了余力之后,我们会在这些城郭的基础之上,按照白狼城的成例来继续扩建。
到那时候,因为有了白狼城的经验和教训,建设的度将会大为加快,说是事半功倍也毫不为过。”
众人听得连连点头。
赵平早就知道这些人对于这个城市的方案是不会持反对意见的。事实上,他有一点还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如今两部鲜卑人口加起来也不到四十万,若是将半数迁于一城之内,再把其余的一半星散在这城池的周围,足够容纳得下。若是这些人大半都可以从事放牧以外的其他行业,又何必要扩建新州呢?或者,甚至可以不建州,只设一郡,让它归入并州的直接统治岂不是好?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以想到,只是这些部落领乍逢大喜,有些被喜讯冲昏了头脑,赵平说什么,就是什么了,根本来不及细想。再加上,鲜卑本就是游牧民族,对于这些民政方面的问题,根本就是一窍不通,恐怕就是冷静下来,也想不到这个问题。
其实,赵平的眼光还是盯着中原战端。
他知道,战火一旦重开,不知道有多少百姓会流离失所,失去家园。不要小看了流民,流民就像蝗、蚁这些虫子一般,单个的力量十分薄弱,但却胜在人多势众,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流民汇集在一起,就能够形成一股洪流。想当年东汉的灭亡,就是从流民开始的,后来的明朝,若无流民,是不是会灭亡,还不好说呢。
而且,流民是十分容易招抚的,只要能给他们一个庇身之所,一碗解除饥渴的热粥,就算是天涯海角,他们都没有不敢去的。用这些人来建城给他们自己居住,他们非但不会嫌弃塞北苦寒,反而会加倍用力。这样一来,只要付出小小的代价,新州的城池和百姓将会越聚越多。
更重要的是,随着汉人在新州中成为主流力量,鲜卑人和汉人之间的交流、联姻将越来越多。鲜卑人想要不被淹没在汉族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几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