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松山不是山
更新时间:2012-09-21
前世的周楚很不幸,他只是一个无所事事的赌徒,每天过着吃了赌,赌了睡,睡了吃的日子,与一具行尸走肉没有区别。他甚至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是不是应该为自己的未来规划点什么,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是一个病态的赌徒。
今世的周楚却很幸运,噢,不,应该说施大勇很幸运。与那些穿越后发现家徒四壁或者为奴为婢的主角比起来,他幸运得多,因为他重生后的身份是一名有权有势的军官。
具体说,施大勇是一名正五品的守备武官,他驻守的地方是松山,而他所隶属的军队被世人称之为“辽兵”。
有了身体主人的记忆,施大勇便无须再掩饰自己什么,他的适应能力真的很强,只不过半天功夫,他便完全融入了这个时代。
能够很快适应下来,只因施大勇想让自己活得更好。前世,他活得很窝囊,今世,他不想再过那种行尸走肉的日子,他要做点什么。
那年轻人叫郭义,是施大勇的哥哥施大智的亲兵,施大智死后,施大勇便将他留在了自己身边。
在无意中见证了一桩“人鬼移魂大.法”后,郭义很快就被施大勇的镇定自如所蒙骗,最终,他将守备大人之前的反常形为归结为病了。现在,守备大人的病好了,既然好了,那自然一切都记得了。
病了,这是一个最好的理由,否则,还有什么理由可以解释守备大人那近乎诡异的反常呢?难道这世上还真有鬼附身吗?
施大勇才不会在乎郭义怎么理解发生在他眼前的事,他在乎的是如何尽快为今世的自己规划未来,而不是如前世一样等死般混日子。
……………
今世,并不是一个好时代。
知道现在是崇祯四年后,施大勇心中便有一股莫名的悲愤。是个人都知道,明朝灭亡的时间是1644年,也就是崇祯十七年,这便意味着,还有十三年,明朝便要倒台了,取而代之的是以丑陋和黑暗闻名的满清。
前世虽然是个无所事事,整日出入赌场和游艺室的赌徒,但施大勇却从来不被充斥荧屏的辫子剧蒙骗。他知道,满清入关意味着的绝不是盛世和太平,而是血淋淋的、不亚于种族灭绝的大屠杀。
大屠杀的对象是汉人。
施大勇是赌徒,但也是汉人,所以他不可能“泰然处之”的接受即将到来的“民族大融合”,自我安慰这是历史的必然。
他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为自己的民族做点什么,也为自己死去的兄长施大智做点什么。
现在,施大勇不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白丁,如果说,前世他算半个“键盘政治局委员”,那么,今世,他就有一根可以翘起地球的杠杆。这根杠杆便是隶属他指挥的三百骑兵和六百昌平兵。
崇祯四年,一切还不算晚。
………
松山守备虽然并不是个太大的官,但松山却是个要地,原因在于这里屯积了大量从后方运来的粮食。施大勇的任务便是守护这些军粮的安全,并且定期向锦州输送。
换而言之,施大勇这个松山守备是个肥缺。要知道,历来能够掌控大军所需粮草的官员,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都称得上肥差,他们只需上下其手一番,也不需太多,便可赚个盆满钵满。
按理,施大勇不是辽东系土生土长的将领,也不是祖大寿的嫡系,在辽西将门集团的把持下,他一个外人是不可能捞到这个肥缺的。之所以他能够坐上松山守备这个位置,得益于一人,那便是辽东巡抚丘禾嘉。
作为一个有带兵经验,也有战场厮杀经历的文官领兵大员,丘禾嘉深知没有一支绝对听命于自己的嫡系人马在手,是很难对那些军头们发号施令的。尤其辽西将门的首领祖大寿又是个谁也碰不得的主,此人两年前就敢私自带兵出关,置京城安危不顾,足以说明这人眼中根本没有朝廷,没有皇上,他的眼中只有他自己与他辽东军的利益。
所以,丘禾嘉认为必须有一支能够制衡辽东军的人马存在,否则,谁知道在未来的对金战事中,祖大寿会不会再来一次临阵脱逃。而且,上任后发生的一件事情更让丘禾嘉觉得辽东兵不可信,亦不可重用。
这件事发生在二月初,当时距离锦州二十余里的右屯被后金军包围,守将派人急报后,丘禾嘉即令前锋总兵祖大寿带兵前往救援,可是祖大寿却说后金兵势大,不能轻率出战。而总兵吴襄和宋伟等人也唯祖大寿马首是瞻,均推脱不出兵,结果右屯守军坚守八日后全军覆没。
………
事后,丘禾嘉立即上疏请调关内客军至辽东,目的是想能够有一支听命于自己的人马。然而,他的上疏并没有获准,原因在于祖大寿的身后有一个他无法抗衡的人,此人便是经略孙承宗——祖大寿是孙承宗一力提拔,其所部辽东骑兵也是孙承宗一手打造。
“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是孙承宗早在天启年间就提出的复辽方略,此方略核心就一个字——“辽”。
在孙承宗看来,客兵皆不可用,只有辽东汉人才能真正保家卫国,与其徒耗钱粮调来那些无用的客军,不若用心打造辽兵。因此,他毫不犹豫上疏反对再调客兵赴辽,强调辽事只能重用辽兵,惟辽兵才能平辽、定辽。
在上司和部下的“齐心合力”下,丘禾嘉的努力只能付诸东流,不得已,他只能从先前就驻扎在辽东的各军非祖家力量中提拔一些可用将领,用心栽培他们,期以他们能够制衡祖大寿的辽东兵,关时刻能奋勇杀敌,而不是畏敌如虎。
施大勇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丘禾嘉从千总位置上提拔上来的。当然,这样的机会也不是平空得来的,而是赖其兄长施大智及自身勇武所致。
………
“己巳之变”时,施大智是参将,施大勇却只是个把总,兄弟二人随总兵马世龙驻守昌平。丘禾嘉出任马部监军时,调马部收复永平、遵化等城,在这些战斗中,施大勇有所表现,再加上施大智是为马世龙垫后战死,所以马世龙便于战后升施大勇为千总。
后丘禾嘉出任辽东巡抚,向马世龙要了一些人出关,马世龙便让施大勇随丘禾嘉一起出关,算是变相再送他个前程。
右屯之战后,丘禾嘉立即提拔施大勇为松山守备,除其本部六百昌平兵外,还硬生生的从祖大寿手中要来三百骑兵于他统领。许是心中有愧,祖大寿没有拒绝丘巡抚的命令,而且丘禾嘉毕竟是辽东巡抚,不能跟其闹得太僵,就这样,施大勇从千总一跃而为松山守备,掌控了锦州城军粮运送的重任。
………
弄清楚自己的一切后,周楚这才真正定下心来,转而又变成从前那个施大勇,在郭义仍然困惑的目光中走出了自己的屋子,望着脚下的松山满是感慨。
松山不是山,而是一处军事重镇,远处的笔架山才是真正的山。
松山更确切的来说,应呼为松山堡,此处与辽东处处可见的卫堡一样,有着完整的守备工事。堡内除了原有的军户外,便是施大勇带领的九百兵马。另外,还有两千多从宁远征调过来专门负责运输粮草的民夫。
家底不算太多,但施大勇很满意自己的情况,对他而言,自己得到的显然是一个好的开局,比起那些惊呼什么都没有的穿越主角要强太多。
在踌躇满志的视察了自己的松山堡后,他决定立即进行“金手指”的改良行动。
目的只有一个,便是借助自己超前的知识来提高松山军的战斗力,从而能够在未来的战事中以绝对性的优势压倒满洲八旗兵,彻底改变历史。
前世时,施大勇最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如果你们不知收敛,我们将永远让你们闭嘴。”
今世,他终于可以付诸行动了。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做出决定的那刻,他骄傲,他自豪,他为之欣喜若狂;他认为自己将成为华夏汉人的大救星,将成为历史的开创和缔造者,将真正带领民族走向复兴与强盛。
行动,是决定真理的唯一标准。
...........
作者注:“己巳之变”即清军第一次入关。
前世的周楚很不幸,他只是一个无所事事的赌徒,每天过着吃了赌,赌了睡,睡了吃的日子,与一具行尸走肉没有区别。他甚至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是不是应该为自己的未来规划点什么,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是一个病态的赌徒。
今世的周楚却很幸运,噢,不,应该说施大勇很幸运。与那些穿越后发现家徒四壁或者为奴为婢的主角比起来,他幸运得多,因为他重生后的身份是一名有权有势的军官。
具体说,施大勇是一名正五品的守备武官,他驻守的地方是松山,而他所隶属的军队被世人称之为“辽兵”。
有了身体主人的记忆,施大勇便无须再掩饰自己什么,他的适应能力真的很强,只不过半天功夫,他便完全融入了这个时代。
能够很快适应下来,只因施大勇想让自己活得更好。前世,他活得很窝囊,今世,他不想再过那种行尸走肉的日子,他要做点什么。
那年轻人叫郭义,是施大勇的哥哥施大智的亲兵,施大智死后,施大勇便将他留在了自己身边。
在无意中见证了一桩“人鬼移魂大.法”后,郭义很快就被施大勇的镇定自如所蒙骗,最终,他将守备大人之前的反常形为归结为病了。现在,守备大人的病好了,既然好了,那自然一切都记得了。
病了,这是一个最好的理由,否则,还有什么理由可以解释守备大人那近乎诡异的反常呢?难道这世上还真有鬼附身吗?
施大勇才不会在乎郭义怎么理解发生在他眼前的事,他在乎的是如何尽快为今世的自己规划未来,而不是如前世一样等死般混日子。
……………
今世,并不是一个好时代。
知道现在是崇祯四年后,施大勇心中便有一股莫名的悲愤。是个人都知道,明朝灭亡的时间是1644年,也就是崇祯十七年,这便意味着,还有十三年,明朝便要倒台了,取而代之的是以丑陋和黑暗闻名的满清。
前世虽然是个无所事事,整日出入赌场和游艺室的赌徒,但施大勇却从来不被充斥荧屏的辫子剧蒙骗。他知道,满清入关意味着的绝不是盛世和太平,而是血淋淋的、不亚于种族灭绝的大屠杀。
大屠杀的对象是汉人。
施大勇是赌徒,但也是汉人,所以他不可能“泰然处之”的接受即将到来的“民族大融合”,自我安慰这是历史的必然。
他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为自己的民族做点什么,也为自己死去的兄长施大智做点什么。
现在,施大勇不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白丁,如果说,前世他算半个“键盘政治局委员”,那么,今世,他就有一根可以翘起地球的杠杆。这根杠杆便是隶属他指挥的三百骑兵和六百昌平兵。
崇祯四年,一切还不算晚。
………
松山守备虽然并不是个太大的官,但松山却是个要地,原因在于这里屯积了大量从后方运来的粮食。施大勇的任务便是守护这些军粮的安全,并且定期向锦州输送。
换而言之,施大勇这个松山守备是个肥缺。要知道,历来能够掌控大军所需粮草的官员,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都称得上肥差,他们只需上下其手一番,也不需太多,便可赚个盆满钵满。
按理,施大勇不是辽东系土生土长的将领,也不是祖大寿的嫡系,在辽西将门集团的把持下,他一个外人是不可能捞到这个肥缺的。之所以他能够坐上松山守备这个位置,得益于一人,那便是辽东巡抚丘禾嘉。
作为一个有带兵经验,也有战场厮杀经历的文官领兵大员,丘禾嘉深知没有一支绝对听命于自己的嫡系人马在手,是很难对那些军头们发号施令的。尤其辽西将门的首领祖大寿又是个谁也碰不得的主,此人两年前就敢私自带兵出关,置京城安危不顾,足以说明这人眼中根本没有朝廷,没有皇上,他的眼中只有他自己与他辽东军的利益。
所以,丘禾嘉认为必须有一支能够制衡辽东军的人马存在,否则,谁知道在未来的对金战事中,祖大寿会不会再来一次临阵脱逃。而且,上任后发生的一件事情更让丘禾嘉觉得辽东兵不可信,亦不可重用。
这件事发生在二月初,当时距离锦州二十余里的右屯被后金军包围,守将派人急报后,丘禾嘉即令前锋总兵祖大寿带兵前往救援,可是祖大寿却说后金兵势大,不能轻率出战。而总兵吴襄和宋伟等人也唯祖大寿马首是瞻,均推脱不出兵,结果右屯守军坚守八日后全军覆没。
………
事后,丘禾嘉立即上疏请调关内客军至辽东,目的是想能够有一支听命于自己的人马。然而,他的上疏并没有获准,原因在于祖大寿的身后有一个他无法抗衡的人,此人便是经略孙承宗——祖大寿是孙承宗一力提拔,其所部辽东骑兵也是孙承宗一手打造。
“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是孙承宗早在天启年间就提出的复辽方略,此方略核心就一个字——“辽”。
在孙承宗看来,客兵皆不可用,只有辽东汉人才能真正保家卫国,与其徒耗钱粮调来那些无用的客军,不若用心打造辽兵。因此,他毫不犹豫上疏反对再调客兵赴辽,强调辽事只能重用辽兵,惟辽兵才能平辽、定辽。
在上司和部下的“齐心合力”下,丘禾嘉的努力只能付诸东流,不得已,他只能从先前就驻扎在辽东的各军非祖家力量中提拔一些可用将领,用心栽培他们,期以他们能够制衡祖大寿的辽东兵,关时刻能奋勇杀敌,而不是畏敌如虎。
施大勇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丘禾嘉从千总位置上提拔上来的。当然,这样的机会也不是平空得来的,而是赖其兄长施大智及自身勇武所致。
………
“己巳之变”时,施大智是参将,施大勇却只是个把总,兄弟二人随总兵马世龙驻守昌平。丘禾嘉出任马部监军时,调马部收复永平、遵化等城,在这些战斗中,施大勇有所表现,再加上施大智是为马世龙垫后战死,所以马世龙便于战后升施大勇为千总。
后丘禾嘉出任辽东巡抚,向马世龙要了一些人出关,马世龙便让施大勇随丘禾嘉一起出关,算是变相再送他个前程。
右屯之战后,丘禾嘉立即提拔施大勇为松山守备,除其本部六百昌平兵外,还硬生生的从祖大寿手中要来三百骑兵于他统领。许是心中有愧,祖大寿没有拒绝丘巡抚的命令,而且丘禾嘉毕竟是辽东巡抚,不能跟其闹得太僵,就这样,施大勇从千总一跃而为松山守备,掌控了锦州城军粮运送的重任。
………
弄清楚自己的一切后,周楚这才真正定下心来,转而又变成从前那个施大勇,在郭义仍然困惑的目光中走出了自己的屋子,望着脚下的松山满是感慨。
松山不是山,而是一处军事重镇,远处的笔架山才是真正的山。
松山更确切的来说,应呼为松山堡,此处与辽东处处可见的卫堡一样,有着完整的守备工事。堡内除了原有的军户外,便是施大勇带领的九百兵马。另外,还有两千多从宁远征调过来专门负责运输粮草的民夫。
家底不算太多,但施大勇很满意自己的情况,对他而言,自己得到的显然是一个好的开局,比起那些惊呼什么都没有的穿越主角要强太多。
在踌躇满志的视察了自己的松山堡后,他决定立即进行“金手指”的改良行动。
目的只有一个,便是借助自己超前的知识来提高松山军的战斗力,从而能够在未来的战事中以绝对性的优势压倒满洲八旗兵,彻底改变历史。
前世时,施大勇最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如果你们不知收敛,我们将永远让你们闭嘴。”
今世,他终于可以付诸行动了。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做出决定的那刻,他骄傲,他自豪,他为之欣喜若狂;他认为自己将成为华夏汉人的大救星,将成为历史的开创和缔造者,将真正带领民族走向复兴与强盛。
行动,是决定真理的唯一标准。
...........
作者注:“己巳之变”即清军第一次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