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官路迢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2章

    诉完一大堆苦之后,刘东林自然把话题转入到真正的正题。当然,他说的比较含蓄,没有直接说环保局的罚款太重,也没有说县里某些职能单位对纸二厂偏心,更没有点出有人在打压纸一厂,在侵吞他们那已经非常可怜的市场。

    他只是说他们希望:希望县政府能把这个具有光荣历史的纸厂作为一个重点保护单位,希望能看在全厂近二百工人的情况下,适当考虑纸厂的销路问题。也希望县政府出面,做一下银行的工作,让他们贷到足够的贷款。还希望县政府能给纸厂一笔扶助资金……

    正在侃侃而谈的刘东林压根就没有想到这次来调研的薛华鼎不仅是要把他们赖以生存的芦苇场给拿掉,还想把他们这个有无数荣誉的纸厂给破产或拍卖掉。

    当刘东林汇报的时候,无论是薛华鼎还是其他参与调研的领导,都没有插言,除了记录就是记录。这让刘东林感到有点不妙:以前每次领导下来考察,即使对厂里有什么意见、看法,都要在表面上表扬鼓励一番,不可能像现在这样一个个成了泥塑的菩萨。

    听完了汇报,薛华鼎让自己的秘书王波找厂里人事科科长索要这里退休职工、在职职工的相关资料。然后指示刘东林厂长带他们调研组一行到车间、厂区看一看。在厂领导的安排下,车间正在满负荷地生产。现在正在生产岗位上生产的工人都是厂里挑选出来地技术骨干或者说相貌比较周正一点的工人,为了就是尽可能给领导们留下一个工厂还是有生产能力、都在用心工作、将来也是有希望的好印象。

    只可惜薛华鼎一行没有带摄像机来也没有仔细查看。浪费了刘东林等人的一番心血。

    他们的目光都落在设备、设施上。车间里设备陈旧,不少设备都掉了漆,地面也是一片又一片常年遗留的污迹,虽然他们仔细打扫了。

    走马观花地看完生产车间,薛华鼎一行不顾刘东林等厂领导的不愿意,来到了污水处理车间。偌大的车间里只有几台抽水泵在工作,而且这些抽水泵都是把车间产生的污水抽到这里的大水池中,没有对这些污水做任何处理。

    那些大体积污水处理设备早已经锈蚀,估计是开不起来,或者运行地时候太难看。=所以厂里干脆连样子都不做给调研组看,担心弄巧成拙。

    污水“处理”车间里充满了难闻的气温,弥漫到周围的空中。

    薛华鼎被熏得眼睛都差点睁不开,只稍微呆了十几秒钟就撤退了。他们动作快速地“逃”到了排污口,也就是湖边。

    一条排放污水的水泥渠直通大湖深处。

    现在的排污口当然被关闭,没有滴水流出来。但以前排污留下的痕迹依然在目,水泥渠的渠壁和底部都留有污水的湿印,残留着不少黄色的泡沫和刺鼻的气味。

    薛华鼎皱着眉头转头问环保局局长钱国光道:“钱局长,他们这种污水排出去,对我们地环境会造成什么影响?”

    刘东林等厂领导一脸菜色。心里终于明白薛华鼎一行今天来不是替纸厂排忧解难的,而是来“找茬”的。心里对这个厂的前途终于有点绝望了。

    钱国光回答道:“首先是气味难闻,破坏了我们地空气质量,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只要他们纸厂一生产。周围的居民就受罪,如果风向不对,周围的人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第二就是这些废水营养过多,就是说这水很肥。造成湖水里养分大,各种浮游生物和水底植物生长旺盛,严重影响水质。也容易造成水质腐败发臭。以前这里的水可以生喝。而现在就是煮开了别人也不敢喝。第三,污水中含有大量细小地植物纤维,这些纤维很容易进入鱼类的体内,特别是附在鱼类的腮部。轻者造成鱼腮堵塞,鱼呼吸不畅,或者鱼腮糜烂,导致鱼类生病、生长缓慢。重者直接导致鱼类死亡。可以说,这池污水是一池毒水。夏天湖水足,水流快,湖水更新快,不会对我们县城自来水厂造成什么影响。但到冬天枯水季节就很危险,去年这里的污水就差点流到自来水厂的取水口了。”

    环保局和纸厂已经成了冤家对头。一个罚款一个被罚。只是纸厂就是赖着不交钱,环保局虽然也肚子气也无可奈何。现在薛华鼎这个县长在这里。钱国光自然没有好话。当然,因为刘东林就在面前,他也没有把事实故意夸大。

    刘东林争辩道:“以前我们也是这么做的。而且现在大家也是这么做。****如果县里能给我们资金购买新的污水处理设备,我们也可以让污水达标再排出去。”

    他话里有二层意思:一层是纸二厂跟我们是一样的。第二层是说县里要解决这些问题的话,县里必须掏钱出来。

    钱国光冷笑道:“那也未必。”

    刘东林心虚地没有说话。

    薛华鼎和其他人一样有点不解,问道:“买了污水处理设备,排放地污水也不行?”

    钱国光冷笑了一下,回答道:“如果污水都经过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污水设备买的又是正规厂家的产品,处理后的污水当然可以达到排放标准。问题是污水处理设备是一个大的电耗子,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才能保持它们运转。他们纸一厂地经济效益这么不好,如果所有污水都进行处理地话,生产纸张所能产生的利润全部用来买电估计还少了。工人吃什么?他们会舍得?”

    “哦。”几个人点了点头。

    薛华鼎问刘东林道:“刘厂长,你们生产地纸除了在我们县销售外,还销往哪里?”

    “……。基本都在我们县。如果市场被他们纸二厂拿走的话,那我们厂就彻底死了。我们可是一百多工人。”刘东林还在做着恢复政府保护他们市场地美梦。

    “临近县的市场都打不进去?”薛华鼎有点奇怪地问道。

    “以前可以,但现在不行了。市里不像以前一样支持我们,让其他县随意进外地的纸张。”刘东林怨恨地说道。

    薛华鼎没有再问,眼睛看着湖水远处,心里想:“如果质量差,市里就是支持你们,顾客也不会买你们的。现在可不像以前商品缺乏,基本是卖方市场。”

    告别了纸一厂的领导,薛华鼎一行没有吃纸一厂为他们准备的晚饭就驱车到了纸二厂。

    纸二厂的情形大同小异。只是纸二厂的规模更大、排放的污水更多。稍微不同的是纸二厂地设备、设施没有纸一厂的这么陈旧,纸张的销路也比纸一厂稍微广一些,他们的纸张销售到了临近几个县,甚至销售到了其他市。只是所有产品都是低值劣质,即使赚钱也是赚一点点手工费,或者说卖出来的钱基本都是一些原料钱。

    计划二天的调研,薛华鼎他们半天就结束了,他们在纸二厂花的时间更少。也没有在纸二厂吃晚饭就打道回府,各自回家。

    大家脸上都是一脸的沉重,除了环保局局长已经了解情况而不惊讶外。其他人都是一幅实在没想到的表情。

    晚上,招待所的肖经理亲自送来水果,然后笑问薛华鼎道:“薛县长,县里是不是真地准备将纸厂卖掉?”

    薛华鼎反问道:“那你有什么高招将它们救出来?”

    肖经理一愣。想了一下,说道:“救出来的高招没有,除非花很多很多钱。我只能保住它们不死。”

    薛华鼎道:“你能保它们不死?实际上,它们已经死了,已经无可救药了。”

    “已经死了?你的意思是说一定要便宜卖掉它们?”

    “难道不是死了?如果我们按市场价格卖芦苇原料给二个纸厂。你说它们能支撑几天?”薛华鼎问道。

    “这样做那肯定不行。薛县长,是不是真的准备将纸厂卖了?”

    “暂时还没有确定。怎么,你真地想买?”

    肖经理点了点头,马上又摇头,说道:“不是我买,是我爸爸他们想买。今天你们走之后,他们几个人在一起商量了很久。如果姓王的一百五十万买,那他们就出一百六十万

    薛华鼎知道这些买纸厂的人打的什么小九九----无非是看中了那片不要什么投资就可以卖钱的芦苇地。

    他也不点破,而是问道:“你们就不再担心市场了?他姓王地也许很更加气愤。什么市场也不给你们了。”

    肖经理笑了一下,没有直接回答薛华鼎的问题,而是继续说道:“反正我们出的钱比他姓王的高。薛县长,出价高者得纸厂,这应该没问题吧?我们知道你薛县长是一个很公正的领导。”

    薛华鼎说道:“你这是给我带高帽子。不过,我也可以给你一个底。如果我们卖厂的话。肯定会公开进行,肯定容许大家公平竞争。绝不会私下进行交易。也欢迎有实力、有兴趣的人来参加。”

    肖经理从薛华鼎话了听出了一点弦外之音,连忙说道:“我爸爸他们并没有这么多钱,他们一直在纸厂工作,靠的都是工资收入和这么多年的积蓄。他们几个人肯定买不起,他们是准备联合厂里地职工一起集资把它买下来。”

    “噢,这倒是一个思路。我会好好考虑的。”薛华鼎想了想。

    肖经理也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就笑着离开了。

    薛华鼎刚坐下来准备边吃水果边休息一下,等会再起草报告,不想又有人再外面敲门。他苦笑了一下,只好再次把门打开。

    外面站的是一个陌生人,薛华鼎问道:“你是谁,想找谁?”

    “我叫王元泰,这是我的名片。我想找薛县长反映一点情况。”对方笑容可掬地说道。

    薛华鼎说道:“反映情况请明天到政府办公室去,由他们来确定你找谁反映好。”

    “薛县长,我舅舅和我爸爸都说您是一位平易近人地好领导,他们说只要我是来反映纸厂问题地,您一定会接见我。”来者又笑着说道,“我舅舅是刘平良副书记。”

    薛华鼎这才将门打开放他进来,说了一声请坐。

    来者王元泰也不客气,自己为自己倒了一杯茶,还帮薛华鼎把茶几上的水果盘、叉子、餐巾纸等收拾好。然后才坐下来,对薛华鼎道:“薛县长,今天很忙累坏了吧?不好意思,稍微打扰一下。”

    薛华鼎道:“每天都是这个样子。你有什么事要反映?”

    王元泰说道:“不瞒薛县长说,我想买下纸一厂。”

    薛华鼎问道:“好啊,我们欢迎你为我们考虑。不过,现在我们县里还没有议出一个条陈来,下一步具体怎么做,我们还没确定。”

    王元泰说道:“我知道。但我更知道薛县长跟其他地领导不同,你做事是雷厉风行。只要你起了这个心,绝对不会久拖不决。”

    薛华鼎笑了笑,刚才肖经理送了自己一顶高帽子,这里又送来了一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