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五十一章 肖易上场(下)
对于去大学之中转转,是不是对那个大学不尊重的这个话题,寒冷却没有继续的说下去。不知道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这么做确实有点不妥当,还是因为觉得压根就懒得跟那些老顽固们多说什么,有时候沉默是金也是最大的反击了。
而主持人这个时候却在一边问道:“那么寒冷,如果有一家大学要破格录取你的话,那么你愿意去吗?”
寒冷很直接的说道:“我不去!”
“为什么?”主持人接着问道 ”“ 。
寒冷说道:“资质不够,我现在还是在聊天室聊天呢,资质不够没法去!”
从这里也可以反映出寒冷的机智,主持人的这个问题明显有点不怀好意,毕竟大学这两个字在现在这个时代还是很值钱的。现在哪家要是出了一个大学生,那真的是一种巨大的荣誉,走出去都会让其他人高看一眼。就跟古代时候考中举人一般,虽然身份还是学生,但是却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在所有的地方都可以被尊称为举人老爷!
虽然大学生的社会地位没有古代的时候高,但是在普通人的心中还是一样的。寒冷要是说其他反驳理由的话,那么得罪的可就不是一些人了,而是整个还在教育之中苦苦挣扎的学生们,这样一来,他确实是得不到好。
寒冷虽然一直都在说自己的感觉,但是不代表他不会保护自己,很多的东西可以说。但是还有一些的东西是不能说得。这就是他对自己的保护方式,而这个保护方式当然也是建立在他的机智上面。
而听到寒冷的这个回答,一边的教授也不禁笑了起来。看样子对于寒冷这个回答他确实还是很满意的。
看到教授的笑容,主持人向着教授问道:“陈老师,你在年轻的时候也向寒冷这样反叛过吗?”
对于这个问题,教授笑着说道:“因为我是顺从了大人社会的价值标准,算起来还是算一个好的学生。可是我认为寒冷也是一个好的学生,因为他在一技之长方面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问题就是说他在发展张扬自己个性的同时如何合群、如何跟共性的东西不要冲突得太厉害。冲突得太厉害以后。也许会给社会带来某些方面的不稳定。尤其是信息化社会尤其社会不断地多元化、多价值观的当今社会的今天更要提与他人共存。如果不能与他人共存的话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村上就会遇到很多的麻烦我也希望寒冷更好地生存更好地与他人共存。”
其实教授这么说倒是没有太大的错误,毕竟如果一个人太过脱离群众的话,那么对方的后果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历史上的那些名人们就已经证明了这样的结论。但是教授估计没有想象到后世的变化会有多么的大。所谓现在的共性在接下来的两年之内被彻底的打破,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的世界观点有着根本性的改变,这样的后果自然是一些老传统的东西被完全的消灭,新新思想开始了彻底的萌芽。
而在这个新兴思想之中。寒冷是处于领导地位的。在他的身后有着无数人的跟随,这样一来,现在教授说得共性也向着寒冷这边改变。因为这样根本性的改变,所以寒冷才在后世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所以说寒冷的出现并不是偶然,而是社会改变的一种必然。尤其是在后世学生们的负担更重的情况下,他们对于寒冷的向往更加的明显。
不过这些寒冷现在是不知道的,不过他也是有自己的看法,听到教授的话之后。他直接的说道:“为了更好地与他人共存,而且更多地与人共存。我觉得你一个四年或者一个七年甚至十年泡在一个大学里面比较浪费时间。整天跟那些导师相处,十年都可以做老婆了。”
在这个话题之中,主持人向着教授问道:“陈老师,如果您的孩子向寒冷这样叛逆,你会高兴吗?”
而教授稍微坐正了一下身体,说道:“我是很欣赏寒冷的这个叛逆精神,但是叛逆如果过度的话,也许大人社会就没有办法接受了。”
对于这个问题,博士生导师也有着自己的看法,沉默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说道:“我们跟寒冷的对话,老是岔开了一点,觉得寒冷这个意识很难捕捉,大家一跟他对话就岔开了。我们用一个词,不知道恰当不恰当,他一直都在制作自己的文化,因为有了这个文化,所以寒冷很担心自己说得每一句话,都不能跟普通人一样,所以他在任何的时候都会考虑,自己的回答不能跟一般人一样。他会考虑如果拒绝我们的这些问题,一般人的正常解释,所以我们的对话永远处于错位的角度。这个文化,尤其是在七八十年代以后,文化越来越jīliè了,越来越有一种反叛精神,而且这个反叛的精神也越来越小。过去是大学生,现在是中学生!”
这确实是一个趋势,而这一切还是因为接触到的新鲜知识的原因。以前的时候想要获得知识唯一的渠道是长辈,是老师,但是现在可不同。只要愿意,他们有着无数的知识渠道,尤其是很多的知识跟父母长辈起到了冲突,于是也就有了反叛的精神出现。这也算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只会一直存在,而不会减弱。
“在以前的时候,我曾经将诺贝尔的获奖者邀请到我们的学校去演讲,他演讲的题目就是,我这五十年的科学生涯之中,他讲偶尔偏离正规,走入丛林,你会得到惊人的发现。他说因为走入了丛林,所以开扩了自己的道路,不在局限以前的知识,所以才有了巨大的发现,发现了半导体,才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是一个诺贝尔奖的经验之谈,偶尔偏离正规,但是却不是完全的偏离正规。寒冷就是偶尔偏离了正规,写出了《三重门》。如果完全的偏离了正规的话,那么可能这个小说也是写不出来的。”教授这么说。
也不知道是因为认同了教授的这句话,还是因为不知道要去说什么。所以寒冷在对着教授这些话的时候,沉默了下来。
而一边的博士生导师接着说道:“他已经从现在的秩序之中解脱了出来,所以他是一个脱序的人,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确实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有秩序,越来越规范,大家都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好孩子。但总是有一些人,去满足你内心的一些愿望,就是那些犯规的愿望。”
听到博士生导师这样说,主持人不禁奇怪的问道:“听您这么说,好像也觉得您年轻的时候也这么做过一样?”
对于这个问题,博士生导师连忙的说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的命运,我十七岁下乡去插队,要干非常重的体力活,没有希望,所以我必须要考虑很多。种完地之后十二点回来,还要在灯光下学习数理化,我要考虑怎么从农村之中走出来,要怎么做,才能够生存下去。寒冷他们现在的社会不管怎么做都能够生活下去,但是我们那个时候不同,那个时候要是说错了一句话,那么一辈子也就算是完了。”
这是那个年代一个比较特殊的岁月,年纪大的人都体验过,其实不只是博士生导师,很多人都是一样的。听完博士生导师的话,主持人感慨了一句:“这其实也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而博士生导师点了点头:“我希望是这样的!”
说到了这个话题,教授也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说道:“其实我年轻的时候倒是有一段经历跟寒冷很想像的,在我年轻的时候,自己是大学教师,到国外去留学。按照规定的话,我们是不能够在国外读学位的,但是出国之后我却没有遵守这样的规定,还是留了下来,拿到了国外的学位证明。这就像是寒冷一样,偶尔的偏离了一下正规,但是偏离了之后又连忙的转了回来。如果说没有那么一次经历,在国外拿下了学历,我相信我的生活跟现在绝对会有很大不同的。所以说偶尔的偏离正规是必要的,但是必须要适度!”
而一边的博士生导师也说到:“如果我们把寒冷当成一个个体的话,非常好理解,他可能就是你的一个朋友,就是你身边的一个年轻人。但是如果要把他当成一个文化来了解的话,也更好的理解!”
听到博士生导师这么说,一边的主持人问到:“如果让你跟寒冷去说话的话,那么你想要说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博士生导师连忙的说道:“我不想跟他说话……”
话不投机半句多,这绝对是博士生导师最真实的想法,虽然他说可以在私下里跟寒冷成为朋友,但是他自己知道,这只是一句客套话,不管是在明面上还是私下里,两人压根就没有可能会成为朋友,因为最根本性的观点两人压根就不同。他说服不了对方,而对方也说服不了自己,没有共同的观点,想要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未完待续。)
而主持人这个时候却在一边问道:“那么寒冷,如果有一家大学要破格录取你的话,那么你愿意去吗?”
寒冷很直接的说道:“我不去!”
“为什么?”主持人接着问道 ”“ 。
寒冷说道:“资质不够,我现在还是在聊天室聊天呢,资质不够没法去!”
从这里也可以反映出寒冷的机智,主持人的这个问题明显有点不怀好意,毕竟大学这两个字在现在这个时代还是很值钱的。现在哪家要是出了一个大学生,那真的是一种巨大的荣誉,走出去都会让其他人高看一眼。就跟古代时候考中举人一般,虽然身份还是学生,但是却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在所有的地方都可以被尊称为举人老爷!
虽然大学生的社会地位没有古代的时候高,但是在普通人的心中还是一样的。寒冷要是说其他反驳理由的话,那么得罪的可就不是一些人了,而是整个还在教育之中苦苦挣扎的学生们,这样一来,他确实是得不到好。
寒冷虽然一直都在说自己的感觉,但是不代表他不会保护自己,很多的东西可以说。但是还有一些的东西是不能说得。这就是他对自己的保护方式,而这个保护方式当然也是建立在他的机智上面。
而听到寒冷的这个回答,一边的教授也不禁笑了起来。看样子对于寒冷这个回答他确实还是很满意的。
看到教授的笑容,主持人向着教授问道:“陈老师,你在年轻的时候也向寒冷这样反叛过吗?”
对于这个问题,教授笑着说道:“因为我是顺从了大人社会的价值标准,算起来还是算一个好的学生。可是我认为寒冷也是一个好的学生,因为他在一技之长方面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问题就是说他在发展张扬自己个性的同时如何合群、如何跟共性的东西不要冲突得太厉害。冲突得太厉害以后。也许会给社会带来某些方面的不稳定。尤其是信息化社会尤其社会不断地多元化、多价值观的当今社会的今天更要提与他人共存。如果不能与他人共存的话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村上就会遇到很多的麻烦我也希望寒冷更好地生存更好地与他人共存。”
其实教授这么说倒是没有太大的错误,毕竟如果一个人太过脱离群众的话,那么对方的后果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历史上的那些名人们就已经证明了这样的结论。但是教授估计没有想象到后世的变化会有多么的大。所谓现在的共性在接下来的两年之内被彻底的打破,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的世界观点有着根本性的改变,这样的后果自然是一些老传统的东西被完全的消灭,新新思想开始了彻底的萌芽。
而在这个新兴思想之中。寒冷是处于领导地位的。在他的身后有着无数人的跟随,这样一来,现在教授说得共性也向着寒冷这边改变。因为这样根本性的改变,所以寒冷才在后世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所以说寒冷的出现并不是偶然,而是社会改变的一种必然。尤其是在后世学生们的负担更重的情况下,他们对于寒冷的向往更加的明显。
不过这些寒冷现在是不知道的,不过他也是有自己的看法,听到教授的话之后。他直接的说道:“为了更好地与他人共存,而且更多地与人共存。我觉得你一个四年或者一个七年甚至十年泡在一个大学里面比较浪费时间。整天跟那些导师相处,十年都可以做老婆了。”
在这个话题之中,主持人向着教授问道:“陈老师,如果您的孩子向寒冷这样叛逆,你会高兴吗?”
而教授稍微坐正了一下身体,说道:“我是很欣赏寒冷的这个叛逆精神,但是叛逆如果过度的话,也许大人社会就没有办法接受了。”
对于这个问题,博士生导师也有着自己的看法,沉默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说道:“我们跟寒冷的对话,老是岔开了一点,觉得寒冷这个意识很难捕捉,大家一跟他对话就岔开了。我们用一个词,不知道恰当不恰当,他一直都在制作自己的文化,因为有了这个文化,所以寒冷很担心自己说得每一句话,都不能跟普通人一样,所以他在任何的时候都会考虑,自己的回答不能跟一般人一样。他会考虑如果拒绝我们的这些问题,一般人的正常解释,所以我们的对话永远处于错位的角度。这个文化,尤其是在七八十年代以后,文化越来越jīliè了,越来越有一种反叛精神,而且这个反叛的精神也越来越小。过去是大学生,现在是中学生!”
这确实是一个趋势,而这一切还是因为接触到的新鲜知识的原因。以前的时候想要获得知识唯一的渠道是长辈,是老师,但是现在可不同。只要愿意,他们有着无数的知识渠道,尤其是很多的知识跟父母长辈起到了冲突,于是也就有了反叛的精神出现。这也算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只会一直存在,而不会减弱。
“在以前的时候,我曾经将诺贝尔的获奖者邀请到我们的学校去演讲,他演讲的题目就是,我这五十年的科学生涯之中,他讲偶尔偏离正规,走入丛林,你会得到惊人的发现。他说因为走入了丛林,所以开扩了自己的道路,不在局限以前的知识,所以才有了巨大的发现,发现了半导体,才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是一个诺贝尔奖的经验之谈,偶尔偏离正规,但是却不是完全的偏离正规。寒冷就是偶尔偏离了正规,写出了《三重门》。如果完全的偏离了正规的话,那么可能这个小说也是写不出来的。”教授这么说。
也不知道是因为认同了教授的这句话,还是因为不知道要去说什么。所以寒冷在对着教授这些话的时候,沉默了下来。
而一边的博士生导师接着说道:“他已经从现在的秩序之中解脱了出来,所以他是一个脱序的人,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确实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有秩序,越来越规范,大家都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好孩子。但总是有一些人,去满足你内心的一些愿望,就是那些犯规的愿望。”
听到博士生导师这样说,主持人不禁奇怪的问道:“听您这么说,好像也觉得您年轻的时候也这么做过一样?”
对于这个问题,博士生导师连忙的说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的命运,我十七岁下乡去插队,要干非常重的体力活,没有希望,所以我必须要考虑很多。种完地之后十二点回来,还要在灯光下学习数理化,我要考虑怎么从农村之中走出来,要怎么做,才能够生存下去。寒冷他们现在的社会不管怎么做都能够生活下去,但是我们那个时候不同,那个时候要是说错了一句话,那么一辈子也就算是完了。”
这是那个年代一个比较特殊的岁月,年纪大的人都体验过,其实不只是博士生导师,很多人都是一样的。听完博士生导师的话,主持人感慨了一句:“这其实也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而博士生导师点了点头:“我希望是这样的!”
说到了这个话题,教授也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说道:“其实我年轻的时候倒是有一段经历跟寒冷很想像的,在我年轻的时候,自己是大学教师,到国外去留学。按照规定的话,我们是不能够在国外读学位的,但是出国之后我却没有遵守这样的规定,还是留了下来,拿到了国外的学位证明。这就像是寒冷一样,偶尔的偏离了一下正规,但是偏离了之后又连忙的转了回来。如果说没有那么一次经历,在国外拿下了学历,我相信我的生活跟现在绝对会有很大不同的。所以说偶尔的偏离正规是必要的,但是必须要适度!”
而一边的博士生导师也说到:“如果我们把寒冷当成一个个体的话,非常好理解,他可能就是你的一个朋友,就是你身边的一个年轻人。但是如果要把他当成一个文化来了解的话,也更好的理解!”
听到博士生导师这么说,一边的主持人问到:“如果让你跟寒冷去说话的话,那么你想要说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博士生导师连忙的说道:“我不想跟他说话……”
话不投机半句多,这绝对是博士生导师最真实的想法,虽然他说可以在私下里跟寒冷成为朋友,但是他自己知道,这只是一句客套话,不管是在明面上还是私下里,两人压根就没有可能会成为朋友,因为最根本性的观点两人压根就不同。他说服不了对方,而对方也说服不了自己,没有共同的观点,想要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