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文人集 团
宜兴县城周府。
周康已经回来了,此刻,他正在书房里面,向周延儒详细禀报一切的情况,包括江宁县的变化,以及自身的理解等等。
周延儒听得非常仔细,神情严肃,一直都没有插话。
出现这样的情况,的确是很少见的,周延儒思考问题的时候,或者是要做出来重大决定的时候,脸上才会出现如此的神情,看见这样的情况,周康知道,自家老爷,一定是想到了不少的事情,估计是要做出来一些决定了。
周康刚刚禀报完毕,周延儒就开口了。
“周康,苏天成没有留你吃饭,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啊。”
“老爷,在下没有什么想法的,在下觉得,苏天成如此的处理,是很合适的。”
“嗯,看来你的认识,还是很不错的,苏天成盛情接待了你,说出来这邪,意味深长啊,看来我还是没有能够特别注意到苏天成,假以时rì,苏天成必然能够名动我大明,不管是温体仁,还是我,都比不上他啊。”
“老爷,您为何这样说啊。”
“你想想,苏天成才多大的年纪,弱冠之年,当初选择了外放,就已经是非同一般了,且不说他立下的这些功劳,光看江宁县的情况,就可以知道,他是文武兼备的,而且在处理官场上诸多事宜之时,有着自身的认识,这样的俊杰,我还是第一次遇见啊。”
周康点点头。他跟随在周延儒的身边,见到了太多的官吏。内心也是有着如此想法的。
“周康,辛苦你一趟,你马上到厩去,找到陈于泰,陈于泰呆在厩,没有什么出息了,若是我预料不错,他很快就要被排挤了。甚至会辞去官职,老实说,陈于泰的能力,远不及苏天成,当初明确他为状元,不是明智之举啊,不过事情已经是这样了。只能是想办法补救了。”
周康再次点点头,当初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在朝廷里面,陈于泰一直都是紧紧依靠自家老爷,如今,自家老爷辞官回来了。陈于泰不可能有好的处境。
“陈于泰的能力还是有的,在翰林院一年的时间,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但眼光也是有些高的,不符合实际情况。加之皇上对他期望很大,可实际上。陈于泰没有做出来多少的业绩,一切的光芒,都被苏天成掩盖了,温体仁成为了内阁首辅,肯定是要进行一番清理的,有些官员,善于见风使舵,可陈于泰不行,他不能够这样做,所以说,他的前途,基本上没有了,你马上到厩去,找到陈于泰,叫他马上请求外放,直接要求到应天府,最好是到江宁县,哪怕是做县丞,也是可以的。”
“老爷,这样做,恐怕有些不妥啊,陈公子是殿试状元,到了江宁县,做七品的县丞,传出去了,恐怕被人家笑话的。”
“唉,你怎么也有这样的看法啊,这不是笑话不笑话的事情,陈于泰跟着苏天成,必然能够学到很多的东西,也借机打磨一下他的xìng格,如若不然,按照他现在的xìng格,肯定是被贬斥回家,一辈子都不要想着能够做事情了,对比眼前的遭遇,还有今后的前途,这点的委屈算什么啊。”
“老爷,在下担心,陈公子不一定有这样的认识啊。”
“这我知道,我已经写好了一封书信,你找到陈于泰之后,直接交给他,叫他认真看看,同时,你也多和他说说,你也见过很多事情了,知道该怎么说的。”
待到周康接过了信函,周延儒再次开口了。
“一定要耐心,说服陈于泰,这是最好的机会了,苏天成已经举荐江宁县县丞卢天明了,按照我的理解,卢天明很有可能直接进入六部了,若是错过了这个时机,今后就不好说了。”
姜是老的辣,周延儒的考虑,不可谓不深远,将陈于泰安排到苏天成的身边,本身的意思,就是留下来力量,苏天成得到提拔,是迟早的事情,依照陈于泰的身份,下一步就是接任江宁县知县了,在这样的地方,耐心做事情,哪怕不要有什么创新,按照苏天成安排好的道路,一步步的发展,再次进入厩,担任重要职务的时间,指rì可待。
这些道理,周康是明白的,以退为进,在自身处于不利的情况下,找寻最好的途径,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最为明智的选择。所以说,他的任务是很重的,陈于泰是殿试状元,翰林院从六品的修撰,到江宁县来,出任七品的县丞,怎么都是不可想象的,要做通这个工作,可不简单。
苏天成也在考虑。
江宁县的发展,已经走上了良xìng发展的轨道,但千万不要以为,江宁县发展了,自己就算是成功了,可以将这里的经验,复制到其他的地方去,这肯定是不行的。
江宁县的情况特殊,这里是京畿县,以前大明朝的厩,商贾云集,经济基础是很不错的,所以说,在这样的地方做事情,只要方向准确了,往往是事半功倍,可到了其他的地方,就不一定了,比如说北方的广大地区,利用这样的办法,想要发展经济,肯定是不行的。
经济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关键是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
再说了,大明朝危如累卵,面临的问题太多了,必须要从根本上,予以改变,可这种改变,是惊天动地的,改革必然要牵涉到官僚士绅集团的利益,肯定是要引发他们的反弹,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肯定不能够有这样的动作。
所以说,发展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先军政治,也就是大力发展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队,平息内外的sāo乱,剿灭流寇,剿灭后金,待到局势稍微稳定之后,再来想办法,对大明的官僚集团动手。
要做到这一点,也不是简单的事情,自己的身边,必须有一帮强有力的支持者,这些人,还必须是有着非常不错能力的。
大明朝毕竟是文人集团把持的,所以说,还是要团结一部分的文人,形成一个截然不同的文人集团,这些文人,能够分布大明各省,在厩里面,也有一定的发言权。
要做到这一步,谈何容易。
苏天成自己不过是六品的知县,在厩里面,根本就没有话语权,江宁县的地方太小,举荐官员,也是有困难的,迄今为止,他仅仅举荐了卢天明和孙传庭,相信这两人,很快会有新的职务了,至于说留在厩的熊子酵邓辉,还需要蛰伏,无依无靠的两人,不可能到重要的职位上面,邓辉还需要参加会试,发展的步伐更慢。
身边的刘仲基,还是不错的,但也需要参加乡试、会试和殿试,寻求正牌的出身,否则,也只能够是在基层混,最多能够做到知县,算是逆天了。
他曾经想到了东林书院。
通过刘云清,来改变东林书院,让东林书院的学子,按照自身的想法来发展,这可以成为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可目前的情况看,这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刘云清的影响有限,要不是自己和黄道周的那一番辩论,相信东林书院,至今还不回有学子主动到县衙来做事情的。
江宁县幕僚集团,已经是苏天成储备人才的基地了,刘云清的手下,有了四十多人了,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东林书院的学子,平rì里和刘云清的关系,就很不错的,通过好多次的接触和辩论,这些人的想法,发生了一些细微的改变,加之江宁县的变化,确实是很大的,这些人到了江宁县县衙,算是脱离了东林书院。
东林书院的魁首钱谦益,本来是有着一写法的,但黄道周却支持这样的做法,认为苏天成的见识不一般,东林书院的学子,可以做出来自身的选择,加之新上任的范景文,不是东林党,也不是复社的成员,同样是支持苏天成的。
如果是和平年代,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也是可以的,经过几年的时间,慢慢发展,水滴石穿,但身处明末,苏天成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如果不能够快速的做出来一些事情,恐怕还没有等到他施展手脚,大明朝已经轰然倒地了。
所以说,团结同窗,争取到他们的支持,是最为便捷的办法。
朝廷里面的官员,苏天成暂时不会考虑,这些官员,大都是人jīng,见风使舵,有着墙头草的本能,难以有自身的认识,那些给事中和御史,更是一根筋,以弹劾官员为荣,甚至不顾及发展的大局,见识也有限,鸡毛蒜皮的小事情,都要争论好半天的。
苏天成不会想到,他的思想,与周延儒的某些想法,不谋而合。
后来的发展也证明了,周延儒不是笨蛋,确实是有着一定的见识的,也是一心为着朝廷考虑的,至于说个人的能力,那是另外的话题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周康已经回来了,此刻,他正在书房里面,向周延儒详细禀报一切的情况,包括江宁县的变化,以及自身的理解等等。
周延儒听得非常仔细,神情严肃,一直都没有插话。
出现这样的情况,的确是很少见的,周延儒思考问题的时候,或者是要做出来重大决定的时候,脸上才会出现如此的神情,看见这样的情况,周康知道,自家老爷,一定是想到了不少的事情,估计是要做出来一些决定了。
周康刚刚禀报完毕,周延儒就开口了。
“周康,苏天成没有留你吃饭,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啊。”
“老爷,在下没有什么想法的,在下觉得,苏天成如此的处理,是很合适的。”
“嗯,看来你的认识,还是很不错的,苏天成盛情接待了你,说出来这邪,意味深长啊,看来我还是没有能够特别注意到苏天成,假以时rì,苏天成必然能够名动我大明,不管是温体仁,还是我,都比不上他啊。”
“老爷,您为何这样说啊。”
“你想想,苏天成才多大的年纪,弱冠之年,当初选择了外放,就已经是非同一般了,且不说他立下的这些功劳,光看江宁县的情况,就可以知道,他是文武兼备的,而且在处理官场上诸多事宜之时,有着自身的认识,这样的俊杰,我还是第一次遇见啊。”
周康点点头。他跟随在周延儒的身边,见到了太多的官吏。内心也是有着如此想法的。
“周康,辛苦你一趟,你马上到厩去,找到陈于泰,陈于泰呆在厩,没有什么出息了,若是我预料不错,他很快就要被排挤了。甚至会辞去官职,老实说,陈于泰的能力,远不及苏天成,当初明确他为状元,不是明智之举啊,不过事情已经是这样了。只能是想办法补救了。”
周康再次点点头,当初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在朝廷里面,陈于泰一直都是紧紧依靠自家老爷,如今,自家老爷辞官回来了。陈于泰不可能有好的处境。
“陈于泰的能力还是有的,在翰林院一年的时间,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但眼光也是有些高的,不符合实际情况。加之皇上对他期望很大,可实际上。陈于泰没有做出来多少的业绩,一切的光芒,都被苏天成掩盖了,温体仁成为了内阁首辅,肯定是要进行一番清理的,有些官员,善于见风使舵,可陈于泰不行,他不能够这样做,所以说,他的前途,基本上没有了,你马上到厩去,找到陈于泰,叫他马上请求外放,直接要求到应天府,最好是到江宁县,哪怕是做县丞,也是可以的。”
“老爷,这样做,恐怕有些不妥啊,陈公子是殿试状元,到了江宁县,做七品的县丞,传出去了,恐怕被人家笑话的。”
“唉,你怎么也有这样的看法啊,这不是笑话不笑话的事情,陈于泰跟着苏天成,必然能够学到很多的东西,也借机打磨一下他的xìng格,如若不然,按照他现在的xìng格,肯定是被贬斥回家,一辈子都不要想着能够做事情了,对比眼前的遭遇,还有今后的前途,这点的委屈算什么啊。”
“老爷,在下担心,陈公子不一定有这样的认识啊。”
“这我知道,我已经写好了一封书信,你找到陈于泰之后,直接交给他,叫他认真看看,同时,你也多和他说说,你也见过很多事情了,知道该怎么说的。”
待到周康接过了信函,周延儒再次开口了。
“一定要耐心,说服陈于泰,这是最好的机会了,苏天成已经举荐江宁县县丞卢天明了,按照我的理解,卢天明很有可能直接进入六部了,若是错过了这个时机,今后就不好说了。”
姜是老的辣,周延儒的考虑,不可谓不深远,将陈于泰安排到苏天成的身边,本身的意思,就是留下来力量,苏天成得到提拔,是迟早的事情,依照陈于泰的身份,下一步就是接任江宁县知县了,在这样的地方,耐心做事情,哪怕不要有什么创新,按照苏天成安排好的道路,一步步的发展,再次进入厩,担任重要职务的时间,指rì可待。
这些道理,周康是明白的,以退为进,在自身处于不利的情况下,找寻最好的途径,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最为明智的选择。所以说,他的任务是很重的,陈于泰是殿试状元,翰林院从六品的修撰,到江宁县来,出任七品的县丞,怎么都是不可想象的,要做通这个工作,可不简单。
苏天成也在考虑。
江宁县的发展,已经走上了良xìng发展的轨道,但千万不要以为,江宁县发展了,自己就算是成功了,可以将这里的经验,复制到其他的地方去,这肯定是不行的。
江宁县的情况特殊,这里是京畿县,以前大明朝的厩,商贾云集,经济基础是很不错的,所以说,在这样的地方做事情,只要方向准确了,往往是事半功倍,可到了其他的地方,就不一定了,比如说北方的广大地区,利用这样的办法,想要发展经济,肯定是不行的。
经济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关键是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
再说了,大明朝危如累卵,面临的问题太多了,必须要从根本上,予以改变,可这种改变,是惊天动地的,改革必然要牵涉到官僚士绅集团的利益,肯定是要引发他们的反弹,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肯定不能够有这样的动作。
所以说,发展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先军政治,也就是大力发展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队,平息内外的sāo乱,剿灭流寇,剿灭后金,待到局势稍微稳定之后,再来想办法,对大明的官僚集团动手。
要做到这一点,也不是简单的事情,自己的身边,必须有一帮强有力的支持者,这些人,还必须是有着非常不错能力的。
大明朝毕竟是文人集团把持的,所以说,还是要团结一部分的文人,形成一个截然不同的文人集团,这些文人,能够分布大明各省,在厩里面,也有一定的发言权。
要做到这一步,谈何容易。
苏天成自己不过是六品的知县,在厩里面,根本就没有话语权,江宁县的地方太小,举荐官员,也是有困难的,迄今为止,他仅仅举荐了卢天明和孙传庭,相信这两人,很快会有新的职务了,至于说留在厩的熊子酵邓辉,还需要蛰伏,无依无靠的两人,不可能到重要的职位上面,邓辉还需要参加会试,发展的步伐更慢。
身边的刘仲基,还是不错的,但也需要参加乡试、会试和殿试,寻求正牌的出身,否则,也只能够是在基层混,最多能够做到知县,算是逆天了。
他曾经想到了东林书院。
通过刘云清,来改变东林书院,让东林书院的学子,按照自身的想法来发展,这可以成为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可目前的情况看,这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刘云清的影响有限,要不是自己和黄道周的那一番辩论,相信东林书院,至今还不回有学子主动到县衙来做事情的。
江宁县幕僚集团,已经是苏天成储备人才的基地了,刘云清的手下,有了四十多人了,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东林书院的学子,平rì里和刘云清的关系,就很不错的,通过好多次的接触和辩论,这些人的想法,发生了一些细微的改变,加之江宁县的变化,确实是很大的,这些人到了江宁县县衙,算是脱离了东林书院。
东林书院的魁首钱谦益,本来是有着一写法的,但黄道周却支持这样的做法,认为苏天成的见识不一般,东林书院的学子,可以做出来自身的选择,加之新上任的范景文,不是东林党,也不是复社的成员,同样是支持苏天成的。
如果是和平年代,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也是可以的,经过几年的时间,慢慢发展,水滴石穿,但身处明末,苏天成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如果不能够快速的做出来一些事情,恐怕还没有等到他施展手脚,大明朝已经轰然倒地了。
所以说,团结同窗,争取到他们的支持,是最为便捷的办法。
朝廷里面的官员,苏天成暂时不会考虑,这些官员,大都是人jīng,见风使舵,有着墙头草的本能,难以有自身的认识,那些给事中和御史,更是一根筋,以弹劾官员为荣,甚至不顾及发展的大局,见识也有限,鸡毛蒜皮的小事情,都要争论好半天的。
苏天成不会想到,他的思想,与周延儒的某些想法,不谋而合。
后来的发展也证明了,周延儒不是笨蛋,确实是有着一定的见识的,也是一心为着朝廷考虑的,至于说个人的能力,那是另外的话题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