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协调会(1)
能够称之为士绅富户的,标准是很苛刻的,家里的主事人,至少是举人或者国子监监生以上的身份,有些甚至是进士,其中以从官员位置上致仕的居多。他们的身份很是特殊,见官不拜,相互之间,只是稽首行礼,而且他们的待遇是很不错的,算是江宁县的特权阶层。
这些士绅富户,与商贾是不同的,商贾虽然有钱,但社会地位一般,虽然说明末这种情况,有所改变,所谓的士农工商,四个阶层的区别,已经不是太大了,但商贾在士绅的面前,还是抬不起头来的,这些士绅富户,也瞧不起商贾。
来到江宁县,苏天成和这些士绅,有过不少的接触,相互之间,都是比较客气的,真正令这些士绅富户,对苏天成开始注意,而且产生了敬畏之心的,还是因为周顺清的事情。周顺清是南京礼部铸印局大使,国子监监生,关键当时的周顺清,是内阁首辅周延儒的侄子,但苏天成秉公执法,周顺清被判决斩立决,在大牢里面,畏罪自杀了。
通过这件事情,江宁县的士绅富户,发现苏天成不简单,不是简单的主儿。
一段时间过去了,大家发现,苏天成很是维护农民和普通百姓的利益,看不惯一些特权阶层的做法,突出反映。就是在刑名事情之中,不袒护士绅富户。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执法。最突出的例子,就是苏天成在刚刚上任的时候,整顿吏治,罢免了典史马家寿,解雇了绝大部分的衙役,而且杀掉了一批仗势欺人、恶xìng太多的衙役。
这必然触及到了某些人的利益,所以说,江宁县的士绅富户。表面上是尊重苏天成的,实际上,很少到县衙去,和县衙基本没有多少的往来。
他们用行动,做着无言的抗争。
这次接到县衙的邀请,来到了四海酒楼,大家知道具体是什么事情。
说到底。是与粮食收购有关的事情,毕竟秋收时节刚刚过去,县衙还在加紧的收购粮食,影响到了江宁县从事粮食经营的商贾的生意。
士绅富户是不怕的,他们的土地,都是自家的。佃户租种了,自然是要上缴粮食,今年的收成不错,大家都是要求佃户,上缴总收成的五成。算起来,收到的粮食。也不少了。
这年月,手里有粮食,才是最要紧的,关键时刻,金银珠宝,都比不上粮食的。
再说了,粮食的价格,大家也是清楚的,收购价格与交易价格,有着不小的差距,谁愿意抛售粮食啊,要是知县苏天成说到这样的事情,大家肯定是不会理睬的。
士绅富户的这些想法,苏天成都是知道的。
这得益于渠清泽的功劳,南厩内的事情,没有锦衣卫不知道的,这里是陪都,地位重要,锦衣卫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方方面面的情报,都是要收集的。
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是苏天成慢慢开始树立起来的要求,既然召集士绅富户来,就要去的成功,否则,人得罪了,戏也不好看,那就太冤了。
这是一次触动士绅富户利益的协调会,也是苏天成走出来的第一步,这一步至关重要,不触动士绅富户的利益,很多的事情,就无从谈起。
当然,这是很温和的一步,无伤大雅。
他和渠清泽两人,秘密的商议了。
渠清泽得知了苏天成的决定,非常吃惊,他虽然是锦衣卫,也知道士绅富户的利益,是不能够轻易触动的,这些人,和厩里面的官员,有着不少的接触,有些人家的子弟或者是亲属,就在厩做官,能量不小。
可听了苏天成的解释,渠清泽默然了,苏天成说的确实有道理,收购粮食的事情,也不会令这些士绅富户吃多大的亏,又不是强行征缴他们的粮食。
召开会议之前,苏天成做了不少的事情,包括统一县衙官吏的思想,包括找到了一个关键的人物,那就是应天府知事郑克友。
可不要小看郑克友,虽然只是从八品的知事,但身份特殊,作为应天府对外的联络人,他接触了很多的士绅富户,重点就是上元县和江宁县的士绅富户,应该说,和诸多的士绅富户,关系是很不错的。
郑克友有些特xìng,主要就是见风使舵的问题,这也怪不得他本人,没有很好的关系,辛辛苦苦的忙碌,不过是从八品的知事,稍微不注意,很有可能成为替罪羊,而且在上层人物的斗争中,有着最大的可能,成为牺牲品。
得知苏天成的要求之后,郑克友没有马上表态,思考了足足一天的时间,苏天成的所作所为,令他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危险,可官场与商场是一个道理,都是要拼搏的,所谓的富贵险中求,若是跟着苏天成干,今后很有希望得到提拔的,自己不过是从八品的知事,不可能引起府尹大人的注意,必须另辟蹊径,所以说,他最终答应了,私下里做江宁县士绅富户的工作,而且到四海酒楼,参加宴请。
做工作的情况,不是令人满意的,江宁县的士绅富户,根本就不愿意售卖粮食,这明显是吃亏的事情,谁愿意做啊,虽然他们和郑克友的关系不错,看在面子上,说话很是客气,但没有谁答应给商贾售卖粮食。
郑克友很是气恼,他也隐隐有些明白了,苏天成的认识,确实是很到位的,这些所谓的士绅富户,眼里看到的,都是自身的利益,根本不会去关心官府的情况,若是真的遭遇什么事情了,想着依靠这些士绅富户,那是天大的笑话。
做工作的过程,也是郑克友的认识,慢慢转变的过程,他开始逐步接受了苏天成的认识和观点,认为苏天成即将要做的事情,是非常有必要的。
江宁县县衙的官吏,想法早就不同了,这里面,卢天明的变化是很大的。
以前,卢天明谨小慎微,做事情非常的注意,在京畿县做事情,本来就要特别注意的,若是得罪人了,人家的身份都不一般,动动指头,他就承受不住的。苏天成来到江宁县之后,他以前的那些雄心,慢慢激发出来了。
其实大胆做事情,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越是害怕得罪人,越是不能够做好事情,越是被人家看不起,这样形成了恶xìng循环,今后都不要想着能够做什么事情了。
苏天成举荐他出任都察院的监察御史,这是巨大的跨越,京官和地方官,本来就没有可比xìng,自己虽然是正七品的京畿县县丞,可不管怎么说,都是佐官,不是主官,难以引起上面的注意,运气好,能够到其他的县担任知县,就很不错了。
可进入了都察院,成为了监察御史,前途就完全不一样了,今后的出路,很是广阔了,要么外派,成为知州甚至是知府,要么锻炼一段时间,进入六部。
苏天成准备动员江宁县士绅富户,售卖一些粮食,便于本县的商贾做生意,这是好事情,只是施行的难度是很大的,但卢天明是坚决支持的。
一年多时间过去,卢天明已经成为苏天成强有力的支持者,不管苏天成做出来什么样的决定,他都是毫不犹豫的去执行的。
刘仲基的变化,也是明显的,他曾经自诩为功利主义者,因为苏天成做事情,需要看到的,就是结果,往往不是很注意过程,从不适应到适应,刘仲基也经历了一个过程的。
他毕竟是读书人,受到的教育不同了,儒家的思想,深入了内心,曾经有一段时间,他很是吃惊苏天成的表现,和钱谦益当面辩论,之后和黄道周辩论,对东林书院,不是很在乎,甚至招募刘云清为幕僚,和东林党结下了梁子。
这一切的表现,在读书人看来,都是大逆不道的,所以说,江宁县的士绅富户,很少到县衙来拜访。
毕竟身在县衙,能够时时刻刻感受到苏天成做事情的风格,也需要处理诸多具体的事情,空谈是没有作用的,也是无法做好事情的,慢慢的,刘仲基感觉到了,苏天成不是一味的排斥和质疑东林党和复社,而是对于东林党复社存在的问题,毫不客气的指出来,不盲目的遵从,自己跟着苏天成的思路做事情,往往能够解决诸多的具体问题。
所以说,到了后来,他自诩功利主义,这个所谓的功利主义,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要真正的想到老百姓和农民。
这次苏天成做出来决定,动员县内的士绅富户,售卖一些粮食,此等的举措,刘仲基是完全支持的,了解的情况多了,他已经发现,好多所谓的士绅富户,嘴里说的冠冕堂皇,其实想方设法盘剥农民,骨子里想到的,就是自身的利益。
至于说苏平阳、苏俊、苏二童等人,只要是苏天成提出来的事情,他们无条件的去办好,不会有丝毫的意见,唯恐不能够做好,给自家少爷添麻烦。(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这些士绅富户,与商贾是不同的,商贾虽然有钱,但社会地位一般,虽然说明末这种情况,有所改变,所谓的士农工商,四个阶层的区别,已经不是太大了,但商贾在士绅的面前,还是抬不起头来的,这些士绅富户,也瞧不起商贾。
来到江宁县,苏天成和这些士绅,有过不少的接触,相互之间,都是比较客气的,真正令这些士绅富户,对苏天成开始注意,而且产生了敬畏之心的,还是因为周顺清的事情。周顺清是南京礼部铸印局大使,国子监监生,关键当时的周顺清,是内阁首辅周延儒的侄子,但苏天成秉公执法,周顺清被判决斩立决,在大牢里面,畏罪自杀了。
通过这件事情,江宁县的士绅富户,发现苏天成不简单,不是简单的主儿。
一段时间过去了,大家发现,苏天成很是维护农民和普通百姓的利益,看不惯一些特权阶层的做法,突出反映。就是在刑名事情之中,不袒护士绅富户。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执法。最突出的例子,就是苏天成在刚刚上任的时候,整顿吏治,罢免了典史马家寿,解雇了绝大部分的衙役,而且杀掉了一批仗势欺人、恶xìng太多的衙役。
这必然触及到了某些人的利益,所以说,江宁县的士绅富户。表面上是尊重苏天成的,实际上,很少到县衙去,和县衙基本没有多少的往来。
他们用行动,做着无言的抗争。
这次接到县衙的邀请,来到了四海酒楼,大家知道具体是什么事情。
说到底。是与粮食收购有关的事情,毕竟秋收时节刚刚过去,县衙还在加紧的收购粮食,影响到了江宁县从事粮食经营的商贾的生意。
士绅富户是不怕的,他们的土地,都是自家的。佃户租种了,自然是要上缴粮食,今年的收成不错,大家都是要求佃户,上缴总收成的五成。算起来,收到的粮食。也不少了。
这年月,手里有粮食,才是最要紧的,关键时刻,金银珠宝,都比不上粮食的。
再说了,粮食的价格,大家也是清楚的,收购价格与交易价格,有着不小的差距,谁愿意抛售粮食啊,要是知县苏天成说到这样的事情,大家肯定是不会理睬的。
士绅富户的这些想法,苏天成都是知道的。
这得益于渠清泽的功劳,南厩内的事情,没有锦衣卫不知道的,这里是陪都,地位重要,锦衣卫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方方面面的情报,都是要收集的。
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是苏天成慢慢开始树立起来的要求,既然召集士绅富户来,就要去的成功,否则,人得罪了,戏也不好看,那就太冤了。
这是一次触动士绅富户利益的协调会,也是苏天成走出来的第一步,这一步至关重要,不触动士绅富户的利益,很多的事情,就无从谈起。
当然,这是很温和的一步,无伤大雅。
他和渠清泽两人,秘密的商议了。
渠清泽得知了苏天成的决定,非常吃惊,他虽然是锦衣卫,也知道士绅富户的利益,是不能够轻易触动的,这些人,和厩里面的官员,有着不少的接触,有些人家的子弟或者是亲属,就在厩做官,能量不小。
可听了苏天成的解释,渠清泽默然了,苏天成说的确实有道理,收购粮食的事情,也不会令这些士绅富户吃多大的亏,又不是强行征缴他们的粮食。
召开会议之前,苏天成做了不少的事情,包括统一县衙官吏的思想,包括找到了一个关键的人物,那就是应天府知事郑克友。
可不要小看郑克友,虽然只是从八品的知事,但身份特殊,作为应天府对外的联络人,他接触了很多的士绅富户,重点就是上元县和江宁县的士绅富户,应该说,和诸多的士绅富户,关系是很不错的。
郑克友有些特xìng,主要就是见风使舵的问题,这也怪不得他本人,没有很好的关系,辛辛苦苦的忙碌,不过是从八品的知事,稍微不注意,很有可能成为替罪羊,而且在上层人物的斗争中,有着最大的可能,成为牺牲品。
得知苏天成的要求之后,郑克友没有马上表态,思考了足足一天的时间,苏天成的所作所为,令他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危险,可官场与商场是一个道理,都是要拼搏的,所谓的富贵险中求,若是跟着苏天成干,今后很有希望得到提拔的,自己不过是从八品的知事,不可能引起府尹大人的注意,必须另辟蹊径,所以说,他最终答应了,私下里做江宁县士绅富户的工作,而且到四海酒楼,参加宴请。
做工作的情况,不是令人满意的,江宁县的士绅富户,根本就不愿意售卖粮食,这明显是吃亏的事情,谁愿意做啊,虽然他们和郑克友的关系不错,看在面子上,说话很是客气,但没有谁答应给商贾售卖粮食。
郑克友很是气恼,他也隐隐有些明白了,苏天成的认识,确实是很到位的,这些所谓的士绅富户,眼里看到的,都是自身的利益,根本不会去关心官府的情况,若是真的遭遇什么事情了,想着依靠这些士绅富户,那是天大的笑话。
做工作的过程,也是郑克友的认识,慢慢转变的过程,他开始逐步接受了苏天成的认识和观点,认为苏天成即将要做的事情,是非常有必要的。
江宁县县衙的官吏,想法早就不同了,这里面,卢天明的变化是很大的。
以前,卢天明谨小慎微,做事情非常的注意,在京畿县做事情,本来就要特别注意的,若是得罪人了,人家的身份都不一般,动动指头,他就承受不住的。苏天成来到江宁县之后,他以前的那些雄心,慢慢激发出来了。
其实大胆做事情,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越是害怕得罪人,越是不能够做好事情,越是被人家看不起,这样形成了恶xìng循环,今后都不要想着能够做什么事情了。
苏天成举荐他出任都察院的监察御史,这是巨大的跨越,京官和地方官,本来就没有可比xìng,自己虽然是正七品的京畿县县丞,可不管怎么说,都是佐官,不是主官,难以引起上面的注意,运气好,能够到其他的县担任知县,就很不错了。
可进入了都察院,成为了监察御史,前途就完全不一样了,今后的出路,很是广阔了,要么外派,成为知州甚至是知府,要么锻炼一段时间,进入六部。
苏天成准备动员江宁县士绅富户,售卖一些粮食,便于本县的商贾做生意,这是好事情,只是施行的难度是很大的,但卢天明是坚决支持的。
一年多时间过去,卢天明已经成为苏天成强有力的支持者,不管苏天成做出来什么样的决定,他都是毫不犹豫的去执行的。
刘仲基的变化,也是明显的,他曾经自诩为功利主义者,因为苏天成做事情,需要看到的,就是结果,往往不是很注意过程,从不适应到适应,刘仲基也经历了一个过程的。
他毕竟是读书人,受到的教育不同了,儒家的思想,深入了内心,曾经有一段时间,他很是吃惊苏天成的表现,和钱谦益当面辩论,之后和黄道周辩论,对东林书院,不是很在乎,甚至招募刘云清为幕僚,和东林党结下了梁子。
这一切的表现,在读书人看来,都是大逆不道的,所以说,江宁县的士绅富户,很少到县衙来拜访。
毕竟身在县衙,能够时时刻刻感受到苏天成做事情的风格,也需要处理诸多具体的事情,空谈是没有作用的,也是无法做好事情的,慢慢的,刘仲基感觉到了,苏天成不是一味的排斥和质疑东林党和复社,而是对于东林党复社存在的问题,毫不客气的指出来,不盲目的遵从,自己跟着苏天成的思路做事情,往往能够解决诸多的具体问题。
所以说,到了后来,他自诩功利主义,这个所谓的功利主义,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要真正的想到老百姓和农民。
这次苏天成做出来决定,动员县内的士绅富户,售卖一些粮食,此等的举措,刘仲基是完全支持的,了解的情况多了,他已经发现,好多所谓的士绅富户,嘴里说的冠冕堂皇,其实想方设法盘剥农民,骨子里想到的,就是自身的利益。
至于说苏平阳、苏俊、苏二童等人,只要是苏天成提出来的事情,他们无条件的去办好,不会有丝毫的意见,唯恐不能够做好,给自家少爷添麻烦。(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