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脑残的审讯
(感谢三台真人投出了宝贵的月票,感谢jesonshers的打赏,谢谢了。)
多尔衮从登州和莱州撤军了,代善也从蒙古撤军了,进攻黑山的明军,同样撤回了大凌河城,一切都暂时告一段落了,除开遍地哀嚎的登州和莱州,没有谁会记得发生的这些事情,朝廷没有宣扬,作为普通的老百姓,也是不可能知晓的。
但这件事情,给予了苏天成很大的打击,他感觉到,自己虽然是穿越人士,但也不是全能的,这个时代还是有着英雄豪杰的,皇太极就是了不起的人物,远远强于李自成、紫金梁、张献忠和罗汝才等人,而且皇太极的手下,有着不少的能人,加之皇太极能够放下身段,耐心的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如果说不采取一定的措施,假以时rì,后金必然会大发展的,不过渠清泽说的也不错,皇太极身边的能人多了,并非是那么完美的事情,这些能人,个个都有想法,一旦皇太极驾崩了,谁来控制这些能人。
从黑山撤军,很多人不能够理解,这里面的原因,苏天成不可能大肆宣扬,参与作战的边军不能够理解,更不用说朝廷里面的那些大臣了,一时间,苏天成很是担忧,总觉得事情还没有结束,恐怕还有一些波折。
京城。
内阁次辅唐世济亲自参与了一起审讯,当然了,这一次的审讯,到目前来说,还是很秘密的,后金有人投奔到京城来了,也就是反水了,带来了一份皇太极写的亲笔信,这份信的内容,主要是要求和苏天成两人议和,双方互不侵犯。皇太极还在信里面说了,苏天成攻下了大凌河城,实在令他敬佩,大家都是英雄,不要互相伤害。
信里面说到了非常关键的一件事情,那就多尔衮从登州和莱州撤军,包括代善从蒙古撤军。都是皇太极和苏天成之间的一个协议,换来的是苏天成从黑山撤军,从此以后,皇太极暂时不会入侵大明,苏天成也要保证,不越过大凌河城。
这件事情。与实际的发展是相符的,很奇怪的是,在这个后金鞑子反水之后,交出来了皇太极的亲笔信,事实果然如同信函里面说到的一样,多尔衮和代善撤军了,苏天成也从黑山撤军了。双方真的有默契。
反水的人还说了,宁远戒备森严,自己不敢到那里去送信,以前皇太极和苏天成之间有什么联系,都是通过京城,或者是带口信到苏天成的府邸里面,通过苏平阳等人转达,或者是通过在辽东往来的商贾。传递一切的消息,但写信这是第一次,以前苏天成给皇太极写过一封信,皇太极并没有回信。
按说这样的告密,里面值得怀疑的东西太多了,可以说是幼稚的、脑残的告密,但偏偏引起了唐世济的注意。要求大理寺展开审讯,一定要弄清楚详细情况,若是苏天成和皇太极私下里接触了,那还了得。岂不是要祸害整个大明吗。
就连大理寺审讯的官吏,都不相信这件事情,反水的人,身份一般,不过是后金一个普通的官员,按说是不可能知道那么多的秘密的,就算是皇太极想着和苏天成接触,也不会派出这样不靠谱的人做事情,所以说,在审讯的过程中,大理寺根本就没有上心。
但这一切,随着唐世济的重视,开始变得扑朔迷离了。
几天的审讯之后,唐世济拿到了大量的材料,直接找到了皇上。
一次非常秘密的讨论,在四人之间展开了。
朱由检的面前,站着孙承宗、唐世济,两人一个是内阁首辅,一个是内阁次辅,站在朱由检身后的,是大太监王承恩。
这次的讨论是绝密的,不管说什么,都不能够外泄。
唐世济拿出来了审讯的材料,上面反映的情况很是详尽,经过几天的审讯,所有的细节都进行了加工,看起来是一份完美的材料了。
朱由检的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这也是不置可否的态度。
争论首先在孙承宗和唐世济之间展开了,这一次,孙承宗没有留任何的情面,事关大明的前途了,他绝不会客气了。
孙承宗首先对着唐世济发火了。
“唐大人,本官就奇怪了,你身为内阁次辅,这本应是大理寺做的事情,你参与进去干什么,若是本官理解,你是不是就想着拿到这些口供,本官还有奇怪的地方,口供不可能是一次就形成的,这是基本的道理,大凡审讯人犯,总是会有反复的,你提供的这份口供材料,什么都是齐全的,甚至细节都是那么的清楚,包括后金皇太极什么时间写信,说的是什么,都是清清楚楚的,可这个投靠我大明的后金鞑子,不过是户部的一名主事,本官就不明白了,难道那后金的皇太极,如此的礼贤下士,做的如此隐秘的事情,都要告诉这个户部主事吗。”
唐世济脸sè有些发红,开始了辩解。
“孙大人,下官确实参与了审讯,至于说大人说到的这些情况,下官不清楚,投靠我大明的这个后金鞑子,为什么会知道这些情况,下官也不清楚,下官只是本着对皇上和朝廷负责任的态度,参与了这次的审讯,下官也没有说苏大人一定就做了这些事情的。”
孙承宗可不会就此罢休。
“哦,那本官就要问问唐大人了,你拿来这些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你口口声声建议,要大肆展开调查,又是什么意思,你甚至提到了,要拘传苏平阳,是想着弄清楚什么情况,若是凭着后金鞑子的一封书信,就如此的大动干戈,那本官也不敢自保了,说不定哪一天,皇太极给本官也写了一封信,派人到京城来反水了,本官岂不是也要受到调查吗。”
“大人如此说,下官不敢苟同,既然掌握了这样的情况,那就需要调查清楚,否则若是真的有此等的情况了,岂不是危险了。”
孙承宗的脸上露出了冷笑,没有管身边的朱由检。
“唐大人,本官很明确的告诉你,若是真的有这等情况了,恐怕你也没有机会站在这里了,不要说你,本官恐怕都要跟着掉脑袋了,至于后面的话语,本官不想说了。”
说完这句话,孙承宗对着朱由检跪下了,他是不需要跪下的。
“皇上,臣年老体弱,恳请辞去内阁首辅职位。”
朱由检眼神很是复杂,他的内心也是五味杂陈。
皇太极的这封信,以及反水的后金鞑子,这样的事情,他不清楚怎么判断,看上去非常简单的事情,到了他这里,总是能够勾起一些回忆,当年的袁崇焕,就是出现这样的问题的,当然了,袁崇焕还有其他的事情。
但朱由检很清楚,若是孙承宗辞去了内阁首辅的职位,苏天成被冤枉了,大明恐怕会出现巨大的危机。
可孙承宗这样的做法,令他感觉到愤怒,怎么能够这样要挟呢。
看见朱由检没有开口,也没有要孙承宗起来的意思,唐世济再次开口了。
“孙大人,下官以为,你这样的做法就不对了,这岂不是要挟皇上吗。”
孙承宗满脸通红,他也感觉到自己唐突了,都这么大的年纪了,遇见事情,为什么不能够冷静下来,轻言细语的说,偏偏要采取这等过激的手段,当然,皇上居然想着讨论这样的事情,本来就是很荒谬的,后金的巨大威胁还在眼前,就想着过河拆桥,就想着自毁江山,大明朝恐怕是没有救了。
关键时刻,王承恩开口了。
“皇上,奴婢以为,还是慎重一些的好,孙大人也是着急。”
王承恩都开口了,朱由检也不能够沉默了。
“孙爱卿,快起来吧,朕就是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孙承宗没有坚持,马上起来了。
王承恩既然开口了,当然就不会停下来,否则皇上的脾气,他是知道的,作为大太监,他是非常敏感的,看问题也是很深的。
“唐大人,咱家有几个问题,还请唐大人解惑啊。”
“公公请说。”
“这第一个问题,皇太极为何会舍近求远,千里迢迢的通过京师,来和苏大人联系,难道说苏大人想着造反,还要将家人牵扯进去吗,咱家实在不明白,第二个问题,皇太极既然和苏大人之间联系,总是要保密的,知道这件事情的人,身份肯定是不一般的,许多机密的大事,绝不会对外人泄露的,这个告密者,怎么知道这么清楚,好像是皇太极肚子里的蛔虫,这第三个问题,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若是皇上处置了苏大人,好像我大明朝得不到多少的好处,反而是皇太极高兴了,边关震动,江宁营sāo动,边军不稳,看看后金,除掉了心腹大患,甚至可以举杯祝贺了,这些问题,还请唐大人帮忙解惑一下啊。”
唐世济脸sè发白,王承恩问到的问题,非常的关键,这里面说不通的地方太多了,唐世济不是不知道,但事情做到这一步了,他也没有退路了,回答王承恩提出来的问题,显然是做不到的。(未完待续。)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
多尔衮从登州和莱州撤军了,代善也从蒙古撤军了,进攻黑山的明军,同样撤回了大凌河城,一切都暂时告一段落了,除开遍地哀嚎的登州和莱州,没有谁会记得发生的这些事情,朝廷没有宣扬,作为普通的老百姓,也是不可能知晓的。
但这件事情,给予了苏天成很大的打击,他感觉到,自己虽然是穿越人士,但也不是全能的,这个时代还是有着英雄豪杰的,皇太极就是了不起的人物,远远强于李自成、紫金梁、张献忠和罗汝才等人,而且皇太极的手下,有着不少的能人,加之皇太极能够放下身段,耐心的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如果说不采取一定的措施,假以时rì,后金必然会大发展的,不过渠清泽说的也不错,皇太极身边的能人多了,并非是那么完美的事情,这些能人,个个都有想法,一旦皇太极驾崩了,谁来控制这些能人。
从黑山撤军,很多人不能够理解,这里面的原因,苏天成不可能大肆宣扬,参与作战的边军不能够理解,更不用说朝廷里面的那些大臣了,一时间,苏天成很是担忧,总觉得事情还没有结束,恐怕还有一些波折。
京城。
内阁次辅唐世济亲自参与了一起审讯,当然了,这一次的审讯,到目前来说,还是很秘密的,后金有人投奔到京城来了,也就是反水了,带来了一份皇太极写的亲笔信,这份信的内容,主要是要求和苏天成两人议和,双方互不侵犯。皇太极还在信里面说了,苏天成攻下了大凌河城,实在令他敬佩,大家都是英雄,不要互相伤害。
信里面说到了非常关键的一件事情,那就多尔衮从登州和莱州撤军,包括代善从蒙古撤军。都是皇太极和苏天成之间的一个协议,换来的是苏天成从黑山撤军,从此以后,皇太极暂时不会入侵大明,苏天成也要保证,不越过大凌河城。
这件事情。与实际的发展是相符的,很奇怪的是,在这个后金鞑子反水之后,交出来了皇太极的亲笔信,事实果然如同信函里面说到的一样,多尔衮和代善撤军了,苏天成也从黑山撤军了。双方真的有默契。
反水的人还说了,宁远戒备森严,自己不敢到那里去送信,以前皇太极和苏天成之间有什么联系,都是通过京城,或者是带口信到苏天成的府邸里面,通过苏平阳等人转达,或者是通过在辽东往来的商贾。传递一切的消息,但写信这是第一次,以前苏天成给皇太极写过一封信,皇太极并没有回信。
按说这样的告密,里面值得怀疑的东西太多了,可以说是幼稚的、脑残的告密,但偏偏引起了唐世济的注意。要求大理寺展开审讯,一定要弄清楚详细情况,若是苏天成和皇太极私下里接触了,那还了得。岂不是要祸害整个大明吗。
就连大理寺审讯的官吏,都不相信这件事情,反水的人,身份一般,不过是后金一个普通的官员,按说是不可能知道那么多的秘密的,就算是皇太极想着和苏天成接触,也不会派出这样不靠谱的人做事情,所以说,在审讯的过程中,大理寺根本就没有上心。
但这一切,随着唐世济的重视,开始变得扑朔迷离了。
几天的审讯之后,唐世济拿到了大量的材料,直接找到了皇上。
一次非常秘密的讨论,在四人之间展开了。
朱由检的面前,站着孙承宗、唐世济,两人一个是内阁首辅,一个是内阁次辅,站在朱由检身后的,是大太监王承恩。
这次的讨论是绝密的,不管说什么,都不能够外泄。
唐世济拿出来了审讯的材料,上面反映的情况很是详尽,经过几天的审讯,所有的细节都进行了加工,看起来是一份完美的材料了。
朱由检的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这也是不置可否的态度。
争论首先在孙承宗和唐世济之间展开了,这一次,孙承宗没有留任何的情面,事关大明的前途了,他绝不会客气了。
孙承宗首先对着唐世济发火了。
“唐大人,本官就奇怪了,你身为内阁次辅,这本应是大理寺做的事情,你参与进去干什么,若是本官理解,你是不是就想着拿到这些口供,本官还有奇怪的地方,口供不可能是一次就形成的,这是基本的道理,大凡审讯人犯,总是会有反复的,你提供的这份口供材料,什么都是齐全的,甚至细节都是那么的清楚,包括后金皇太极什么时间写信,说的是什么,都是清清楚楚的,可这个投靠我大明的后金鞑子,不过是户部的一名主事,本官就不明白了,难道那后金的皇太极,如此的礼贤下士,做的如此隐秘的事情,都要告诉这个户部主事吗。”
唐世济脸sè有些发红,开始了辩解。
“孙大人,下官确实参与了审讯,至于说大人说到的这些情况,下官不清楚,投靠我大明的这个后金鞑子,为什么会知道这些情况,下官也不清楚,下官只是本着对皇上和朝廷负责任的态度,参与了这次的审讯,下官也没有说苏大人一定就做了这些事情的。”
孙承宗可不会就此罢休。
“哦,那本官就要问问唐大人了,你拿来这些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你口口声声建议,要大肆展开调查,又是什么意思,你甚至提到了,要拘传苏平阳,是想着弄清楚什么情况,若是凭着后金鞑子的一封书信,就如此的大动干戈,那本官也不敢自保了,说不定哪一天,皇太极给本官也写了一封信,派人到京城来反水了,本官岂不是也要受到调查吗。”
“大人如此说,下官不敢苟同,既然掌握了这样的情况,那就需要调查清楚,否则若是真的有此等的情况了,岂不是危险了。”
孙承宗的脸上露出了冷笑,没有管身边的朱由检。
“唐大人,本官很明确的告诉你,若是真的有这等情况了,恐怕你也没有机会站在这里了,不要说你,本官恐怕都要跟着掉脑袋了,至于后面的话语,本官不想说了。”
说完这句话,孙承宗对着朱由检跪下了,他是不需要跪下的。
“皇上,臣年老体弱,恳请辞去内阁首辅职位。”
朱由检眼神很是复杂,他的内心也是五味杂陈。
皇太极的这封信,以及反水的后金鞑子,这样的事情,他不清楚怎么判断,看上去非常简单的事情,到了他这里,总是能够勾起一些回忆,当年的袁崇焕,就是出现这样的问题的,当然了,袁崇焕还有其他的事情。
但朱由检很清楚,若是孙承宗辞去了内阁首辅的职位,苏天成被冤枉了,大明恐怕会出现巨大的危机。
可孙承宗这样的做法,令他感觉到愤怒,怎么能够这样要挟呢。
看见朱由检没有开口,也没有要孙承宗起来的意思,唐世济再次开口了。
“孙大人,下官以为,你这样的做法就不对了,这岂不是要挟皇上吗。”
孙承宗满脸通红,他也感觉到自己唐突了,都这么大的年纪了,遇见事情,为什么不能够冷静下来,轻言细语的说,偏偏要采取这等过激的手段,当然,皇上居然想着讨论这样的事情,本来就是很荒谬的,后金的巨大威胁还在眼前,就想着过河拆桥,就想着自毁江山,大明朝恐怕是没有救了。
关键时刻,王承恩开口了。
“皇上,奴婢以为,还是慎重一些的好,孙大人也是着急。”
王承恩都开口了,朱由检也不能够沉默了。
“孙爱卿,快起来吧,朕就是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孙承宗没有坚持,马上起来了。
王承恩既然开口了,当然就不会停下来,否则皇上的脾气,他是知道的,作为大太监,他是非常敏感的,看问题也是很深的。
“唐大人,咱家有几个问题,还请唐大人解惑啊。”
“公公请说。”
“这第一个问题,皇太极为何会舍近求远,千里迢迢的通过京师,来和苏大人联系,难道说苏大人想着造反,还要将家人牵扯进去吗,咱家实在不明白,第二个问题,皇太极既然和苏大人之间联系,总是要保密的,知道这件事情的人,身份肯定是不一般的,许多机密的大事,绝不会对外人泄露的,这个告密者,怎么知道这么清楚,好像是皇太极肚子里的蛔虫,这第三个问题,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若是皇上处置了苏大人,好像我大明朝得不到多少的好处,反而是皇太极高兴了,边关震动,江宁营sāo动,边军不稳,看看后金,除掉了心腹大患,甚至可以举杯祝贺了,这些问题,还请唐大人帮忙解惑一下啊。”
唐世济脸sè发白,王承恩问到的问题,非常的关键,这里面说不通的地方太多了,唐世济不是不知道,但事情做到这一步了,他也没有退路了,回答王承恩提出来的问题,显然是做不到的。(未完待续。)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