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惊闻
中瓦子,俞七郎茶坊。
一进入茶坊,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子花香,除了醉人的花香,还有袅袅茶香以及一股清新淡雅的胭脂味,种种香味混合夹杂在一起,为这装饰颇为简单的茶肆添上一抹特别的韵味。
李杰刚刚踏入茶肆,站在迎宾处的年轻祗应(服务员)顿时眼前一亮,急忙满脸堆笑的迎了上来。
“哟,小官人,就您一位?”
李杰淡淡的点了点头,祗应一边说着一边热情的邀请李杰入内就做,丝毫没有因为李杰的外表而轻视。
不论在哪个朝代,都不乏有钱的小孩,在这临安城内自然也是不缺,而且通常这类因为猎奇而来的少年人,出手还特别大方,说他们一掷千金也不过。
做邸应这一行,要想赚得比其他人多,就必须得有眼力见,这小厮一瞧李杰那气定神闲的模样就是位不差钱的主,伺候好了还能少得了他的赏钱?
不能够啊!
他刘小虎作为俞七郎茶坊中最赚钱的祗应,凭什么月入五十贯,靠的就是他这双招子!
待到李杰在一楼坐定之后,刘小虎伸手一招,立马招来一名茶博士。
茶博士拎着造型精美的铜开水壶,右手捏着淡青色的瓷碗扑地一声摆到李杰面前,然后他提壶从一尺多高处往碗里汩汩冲茶,点滴不溅,约莫撞到四分之三的的时候,收手而立。
一般而言,茶博士冲完茶就会走了,但是这里是花茶坊,规矩自然同其他茶坊不同,这茶博士不走是等着李杰给赏钱呢,李杰虽然是头一遭喝花茶,但是规矩他还是知道的。
伸手探入怀中掏出一贯钱扔给了茶博士。
刘小虎见状心里顿时咯噔一声,他原本以为李杰是个什么都不懂的雏,届时他好好奉承几句,讨得对方欢心,这赏钱还不是哗哗的来?
但是他瞧见李杰只给了茶博士一贯钱,心里就是一凉!
刚刚茶博士倒得尽管只有一杯茶,但是按照花茶坊行当的规矩,客人是必须要赏钱的,起步是一贯。
业内称之为点花茶,只有客人付了赏钱,祗应才会将客人带上二楼,这笔钱相当于是门票钱。
花茶坊真正的花头全在二楼,一楼不过是一个迎宾处,同时用来删选部分经济条件不好的或者走错门的客人。
尽管是打眼了,但是刘小虎还是尽职尽责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十分周到贴心的引着李杰来到二楼,刚刚坐下没多久又是一名茶博士上前点茶,刘小虎趁着茶博士点茶的功夫对着李杰介绍道。
“小官人,这是我们茶肆的特产小团茶,您尝尝!”
“咱家这茶必须得得在日出之前就上山采茶,为的是趁着有露水时,采下鲜嫩的芽叶…………”
刘小虎一边和李杰吹嘘这茶叶是多么多么难得一边为他介绍着他们茶肆内部的特色。
团茶是产生于宋代的一种小茶饼,专供宫廷饮用,这小团茶的名字一听便是仿制的,团茶制作先后要经历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六道工序,十分耗费功夫。
最初的团茶都是贡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大茶肆也渐渐琢磨出制作工艺,为了吸引客流不惜花费巨大的代价进行‘山寨’。
按照规矩,上了花茶坊二楼,这第一杯茶同样需要付赏钱,金额约在一贯到数贯不等,谓之支酒,然后才能正式入席,喝花茶的浮费相对颇多,如何让客人心甘情愿的付钱就得看各家本事了。
俞七郎茶坊作为临安府有名的茶肆,吸引人的除了这头一道小团茶,剩下的就是靠它那与众不同的小姐。
茶坊内的每一位小姐不仅仅只是相貌出众,除此之外,每个人都还习有一项技艺,或吟诗、或作画、或吹箫、或抚琴。
像这样的小姐店内共有数百人,再挑剔的客人也能找到一款是你喜欢的。
等到茶博士点茶完毕,刘小虎的话声恰好戛然而止,抬了抬手微笑地望着李杰示意他品评一二。
点茶、焚香、插花、挂画,被宋人合称为生活四艺,是当时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一部分,上至皇帝大臣,下至贩夫走卒,都普遍喜好饮茶,茶文化空间的繁荣,临安城内街头巷尾大大小小的茶肆便是明证。
李杰这次来主要是为了探听消息的,喝茶完全是次要的,何况这时候饮茶方式跟后世以开水冲泡茶叶的喝法不同。
此时还是先将茶叶研成末,再以开水冲之,形式和抹茶类似,樱花国的抹茶就是从宋朝山寨过去的。
相较于点茶,李杰更加偏爱后世的饮茶方式,所以他只是简单地点评了几句,然后付完支酒钱,随意点了几样小食便挥手让茶博士和祗应退走。
茶肆的二楼面积很大,错落有致的摆着近百桌,邻桌与邻桌之间的间隙约有数十步,为了充分地考虑到客人的**,座位与座位之间均是用纱帘隔开。
中间位置筑有一座戏台,戏台上方的天花板上还有一种叫做藻井的东西,藻井的外观是八角形,自上而下层层叠收,这样做不仅是为了美观,同时也具有扩音的功效。
李杰此行是为了获取情报,自然是哪里人多往哪里凑,这具身体的内功修为非常差劲,连十二正经都没有尽数打通。
凑得近一点也是无奈之举,不过好在他年纪小,倒是没有引起多少人的反感,众人只当他是第一次喝花茶,东瞅瞅西瞧瞧一副好奇宝宝的模样。
“翠柳,有没有想我啊?”
“六郎,你猜猜啊?猜对了,嘿嘿嘿……”
…………
“鞑靼先后破光州,扰黄州,袭虁州,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孝先,我就说吧,当初就不应该联合鞑靼共击金国,刚出狼穴,又入虎窝,满堂诸公唯有乔相公一人敢于直谏,可惜最终还是……”
“金人也好,鞑靼也罢,都不过是些蛮夷之辈,仗着兵强马壮想来打打秋风,大不了给他们些许钱财便是,我大宋富有四海,这点岁币又算得了什么?”
…………
“博涛,下个月净慈寺法会邀请了九如禅师,想必到时候定然是人山人海。”
“九如禅师?是那位开创禅宗金刚一脉的九如禅师?”
一进入茶坊,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子花香,除了醉人的花香,还有袅袅茶香以及一股清新淡雅的胭脂味,种种香味混合夹杂在一起,为这装饰颇为简单的茶肆添上一抹特别的韵味。
李杰刚刚踏入茶肆,站在迎宾处的年轻祗应(服务员)顿时眼前一亮,急忙满脸堆笑的迎了上来。
“哟,小官人,就您一位?”
李杰淡淡的点了点头,祗应一边说着一边热情的邀请李杰入内就做,丝毫没有因为李杰的外表而轻视。
不论在哪个朝代,都不乏有钱的小孩,在这临安城内自然也是不缺,而且通常这类因为猎奇而来的少年人,出手还特别大方,说他们一掷千金也不过。
做邸应这一行,要想赚得比其他人多,就必须得有眼力见,这小厮一瞧李杰那气定神闲的模样就是位不差钱的主,伺候好了还能少得了他的赏钱?
不能够啊!
他刘小虎作为俞七郎茶坊中最赚钱的祗应,凭什么月入五十贯,靠的就是他这双招子!
待到李杰在一楼坐定之后,刘小虎伸手一招,立马招来一名茶博士。
茶博士拎着造型精美的铜开水壶,右手捏着淡青色的瓷碗扑地一声摆到李杰面前,然后他提壶从一尺多高处往碗里汩汩冲茶,点滴不溅,约莫撞到四分之三的的时候,收手而立。
一般而言,茶博士冲完茶就会走了,但是这里是花茶坊,规矩自然同其他茶坊不同,这茶博士不走是等着李杰给赏钱呢,李杰虽然是头一遭喝花茶,但是规矩他还是知道的。
伸手探入怀中掏出一贯钱扔给了茶博士。
刘小虎见状心里顿时咯噔一声,他原本以为李杰是个什么都不懂的雏,届时他好好奉承几句,讨得对方欢心,这赏钱还不是哗哗的来?
但是他瞧见李杰只给了茶博士一贯钱,心里就是一凉!
刚刚茶博士倒得尽管只有一杯茶,但是按照花茶坊行当的规矩,客人是必须要赏钱的,起步是一贯。
业内称之为点花茶,只有客人付了赏钱,祗应才会将客人带上二楼,这笔钱相当于是门票钱。
花茶坊真正的花头全在二楼,一楼不过是一个迎宾处,同时用来删选部分经济条件不好的或者走错门的客人。
尽管是打眼了,但是刘小虎还是尽职尽责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十分周到贴心的引着李杰来到二楼,刚刚坐下没多久又是一名茶博士上前点茶,刘小虎趁着茶博士点茶的功夫对着李杰介绍道。
“小官人,这是我们茶肆的特产小团茶,您尝尝!”
“咱家这茶必须得得在日出之前就上山采茶,为的是趁着有露水时,采下鲜嫩的芽叶…………”
刘小虎一边和李杰吹嘘这茶叶是多么多么难得一边为他介绍着他们茶肆内部的特色。
团茶是产生于宋代的一种小茶饼,专供宫廷饮用,这小团茶的名字一听便是仿制的,团茶制作先后要经历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六道工序,十分耗费功夫。
最初的团茶都是贡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大茶肆也渐渐琢磨出制作工艺,为了吸引客流不惜花费巨大的代价进行‘山寨’。
按照规矩,上了花茶坊二楼,这第一杯茶同样需要付赏钱,金额约在一贯到数贯不等,谓之支酒,然后才能正式入席,喝花茶的浮费相对颇多,如何让客人心甘情愿的付钱就得看各家本事了。
俞七郎茶坊作为临安府有名的茶肆,吸引人的除了这头一道小团茶,剩下的就是靠它那与众不同的小姐。
茶坊内的每一位小姐不仅仅只是相貌出众,除此之外,每个人都还习有一项技艺,或吟诗、或作画、或吹箫、或抚琴。
像这样的小姐店内共有数百人,再挑剔的客人也能找到一款是你喜欢的。
等到茶博士点茶完毕,刘小虎的话声恰好戛然而止,抬了抬手微笑地望着李杰示意他品评一二。
点茶、焚香、插花、挂画,被宋人合称为生活四艺,是当时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一部分,上至皇帝大臣,下至贩夫走卒,都普遍喜好饮茶,茶文化空间的繁荣,临安城内街头巷尾大大小小的茶肆便是明证。
李杰这次来主要是为了探听消息的,喝茶完全是次要的,何况这时候饮茶方式跟后世以开水冲泡茶叶的喝法不同。
此时还是先将茶叶研成末,再以开水冲之,形式和抹茶类似,樱花国的抹茶就是从宋朝山寨过去的。
相较于点茶,李杰更加偏爱后世的饮茶方式,所以他只是简单地点评了几句,然后付完支酒钱,随意点了几样小食便挥手让茶博士和祗应退走。
茶肆的二楼面积很大,错落有致的摆着近百桌,邻桌与邻桌之间的间隙约有数十步,为了充分地考虑到客人的**,座位与座位之间均是用纱帘隔开。
中间位置筑有一座戏台,戏台上方的天花板上还有一种叫做藻井的东西,藻井的外观是八角形,自上而下层层叠收,这样做不仅是为了美观,同时也具有扩音的功效。
李杰此行是为了获取情报,自然是哪里人多往哪里凑,这具身体的内功修为非常差劲,连十二正经都没有尽数打通。
凑得近一点也是无奈之举,不过好在他年纪小,倒是没有引起多少人的反感,众人只当他是第一次喝花茶,东瞅瞅西瞧瞧一副好奇宝宝的模样。
“翠柳,有没有想我啊?”
“六郎,你猜猜啊?猜对了,嘿嘿嘿……”
…………
“鞑靼先后破光州,扰黄州,袭虁州,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孝先,我就说吧,当初就不应该联合鞑靼共击金国,刚出狼穴,又入虎窝,满堂诸公唯有乔相公一人敢于直谏,可惜最终还是……”
“金人也好,鞑靼也罢,都不过是些蛮夷之辈,仗着兵强马壮想来打打秋风,大不了给他们些许钱财便是,我大宋富有四海,这点岁币又算得了什么?”
…………
“博涛,下个月净慈寺法会邀请了九如禅师,想必到时候定然是人山人海。”
“九如禅师?是那位开创禅宗金刚一脉的九如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