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革命(一)
11月13rì,袁世凯率领着卫队返回běi jīng,正式担任内阁总理大臣,并开始组建内阁。并安排冯国璋接替禁卫军总统,然后把禁卫军以准备出征的名义,调出了běi jīng城,从而牢牢的把běi jīng城控制在自己手里。
不过这时全国已经有18个省都发生了武装起义,其中湖北、湖南、陕西、江西、云南、江苏、贵州、浙江、安徽、广西、福建、广东、四川共十三个省宣布了dú lì。只有直隶、河南、甘肃、山东、山西5个省控制在袁世凯手中。
12月2rì,革命军攻克南京,至此,长江以南全部被革命军控制,而且原本打算进攻武昌的清朝海军也宣布反正,舰队统帅萨镇冰称病赴上海,舰队由黄钟瑛率领,开赴武昌救援。
1912年1月1rì,从欧洲赶回国内的孙中山正式在南京宣布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而就在第二天,清军将领姜桂题、冯国璋、张勋、张怀芝、曹锟、王占元、陈光远、李纯、王怀庆、张作霖的十五人致电内阁,誓死反对共和,并要求清廷各勋贵大臣们把存在外国银行中的存款提回国内,充当军饷,和南方革命军开战。
而就在这时,驻扎在汉口的北洋军队,却退回了孝感,不再向南进攻。就在南北双方打算坐下来谈判的时候,一颗炸弹却差点要了袁世凯的老命,不过老袁真是命大,十多名卫队包括卫队长都被炸死,而袁世凯基本连轻伤都没受。
长江以北的北洋zhèng fǔ很混乱,有的人支持共和,有的人反对共和,还有人希望皇族重新掌权。而长江以南的革命zhèng fǔ也不消停,眼看着革命取得了成功,而且建立了新的政权,那些在革命中出过力的革命先驱和元老们,内心就开始不平静起来,以前的各种理想、抱负都化成了对权利的无限渴望。于是,这些革命元老们就开始各自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各种争权夺利的斗争此起彼伏,就连光复会的创建者陶成章,也被人在医院中刺杀身亡。
虽然民国zhèng fǔ占领这南方的十多个省,看起来比北洋zhèng fǔ的5个省要大,不过实际上民国zhèng fǔ对这些省的控制力非常弱,这些省份一分钱都不给南京的民国zhèng fǔ,而北伐的军队军饷,这些省份也是分文不出。
云集在南京的北伐军队,基本是由各省的军队拼凑起来的,这些军队有些是原来的清朝驻军,有些是后来发展的革命武装,但是不管是原来的清军还是后来的武装,在军事素质和武器装备上,都比不上北洋军,南京zhèng fǔ中稍微有点眼光的人,就能看出来,这样的军队无法和袁世凯的北洋军抗衡,所以,他们从袁世凯一出山,就开始和他接触,从开始的策反到后来的议和,都是革命党人在努力避免和袁世凯正面交锋,所以,这次刺杀是南京zhèng fǔ非常不愿意看到的,因为袁世凯一旦出事,群龙无首的北洋军很可能为了报仇和倒向清廷,如果那样的话,最后倒霉的还是南京zhèng fǔ。
但是虽然南方的革命党不希望袁世凯出事,北方的革命党们却恨袁世凯入骨。在武昌起义之初,不仅南方各省的革命势头迅猛,北方很多省也都出现了革命起义,不过随着袁世凯的出山,很快,这些起义就被镇压了下去,原来宣布dú lì的山西、甘肃、山东都很快又被袁世凯控制在手中,所以北方的革命党把北方革命失败的原因,全都归咎于袁世凯这个军阀身上。
其实,当时各地的一起和dú lì大多取得成功,不是因为革命党的实力有多强大,而是因为当时清zhèng fǔ对各地的控制力已经非常弱小,各地的官员们其实早就有了dú lì的念头,只不过借着革命这个幌子,为自己立牌坊而已。但是随着袁世凯的复出,原本就很弱小的革命党,立刻就被北洋军镇压了下去,不过由于老袁当时正忙着逼迫清廷退位,还需要南方的革命党做标靶,才没有大举进攻南方各省。
虽然受到了刺杀,不过袁世凯并没有把怒气发在南京zhèng fǔ身上,南北和谈还是在继续进行中,而且在1月20rì,正式通过了清室优待条件,作为清朝皇室自动退位后的生活保证。而且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正式发表声明,宣布只要袁世凯赞同清帝退位,并努力促成此事,那么在清帝退位以后,自己就立即辞职,把中华民国大总统的位置让给袁世凯。
袁世凯得到了这个保证,立刻加紧了逼宫的进程,不仅劝说清室中的亲王贝勒,还游说了各国使节,共同向清室施加压力。
在各方的重压之下,隆裕皇太后最终同意了清帝退位,以换取皇室优待条件。而南京zhèng fǔ也经过多次协商,同意了这个条件:
1、大清皇帝尊号不废,民国zhèng fǔ待之以外国君主之礼;
2、民国每年拨出四百万元供皇帝支出;
3、皇帝暂居宫禁,rì后移居颐和园;
4、清王室的宗庙陵寝,永远奉祀,并有民国派兵保护;
5、德宗崇陵所有产用经费由民国支出;
6、宫内执事之人,继续留用,唯不得招阉人;
7、皇帝私有财产,有民国派兵保护;
8、禁军编入民国陆军;
除了这8条皇帝辞位后的优待条件之外,还有皇族优待4条和满蒙回藏各族
优待条件7条。
1912年2月12rì,隆裕太后代替爱新觉罗溥仪,即宣统帝,颁布了退位诏书,并授权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zhèng fǔ。这封退位诏书由张骞起草,并由临时参议院通过,不过其中“由袁世凯全权组织临时共和zhèng fǔ”一句,有人说是被人后加上的,真像谁知道呢?
不管是由谁组织共和zhèng fǔ,反正至此大清帝国正式终结,并被中华民国取代和继承,而统治了中国二百六十八年的清朝也正式宣告灭亡,中国两千年来的帝制也宣告灭亡。
就在清帝宣布退位的第二天,孙中山在南京向中华民国zhèng fǔ递交了辞呈,同时向临时参议院推荐袁世凯接任。2月15rì,临时参议院选举了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但是在袁未到任南京前,还是由孙中山继续执行政务。
袁世凯并没有马上赴南京接任,而是以běi jīng兵变为由,坚持要迁都běi jīng,这点作者深以为然,如果老袁跑到南京去接任,强龙难压地头蛇,弄不好连běi jīng这块根据地也得丢了。
4月初,南京zhèng fǔ无奈,只能答应袁世凯,迁都běi jīng,于是临时参议院搬迁往běi jīng,而孙中山也在南京宣布解职。
不过这时全国已经有18个省都发生了武装起义,其中湖北、湖南、陕西、江西、云南、江苏、贵州、浙江、安徽、广西、福建、广东、四川共十三个省宣布了dú lì。只有直隶、河南、甘肃、山东、山西5个省控制在袁世凯手中。
12月2rì,革命军攻克南京,至此,长江以南全部被革命军控制,而且原本打算进攻武昌的清朝海军也宣布反正,舰队统帅萨镇冰称病赴上海,舰队由黄钟瑛率领,开赴武昌救援。
1912年1月1rì,从欧洲赶回国内的孙中山正式在南京宣布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而就在第二天,清军将领姜桂题、冯国璋、张勋、张怀芝、曹锟、王占元、陈光远、李纯、王怀庆、张作霖的十五人致电内阁,誓死反对共和,并要求清廷各勋贵大臣们把存在外国银行中的存款提回国内,充当军饷,和南方革命军开战。
而就在这时,驻扎在汉口的北洋军队,却退回了孝感,不再向南进攻。就在南北双方打算坐下来谈判的时候,一颗炸弹却差点要了袁世凯的老命,不过老袁真是命大,十多名卫队包括卫队长都被炸死,而袁世凯基本连轻伤都没受。
长江以北的北洋zhèng fǔ很混乱,有的人支持共和,有的人反对共和,还有人希望皇族重新掌权。而长江以南的革命zhèng fǔ也不消停,眼看着革命取得了成功,而且建立了新的政权,那些在革命中出过力的革命先驱和元老们,内心就开始不平静起来,以前的各种理想、抱负都化成了对权利的无限渴望。于是,这些革命元老们就开始各自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各种争权夺利的斗争此起彼伏,就连光复会的创建者陶成章,也被人在医院中刺杀身亡。
虽然民国zhèng fǔ占领这南方的十多个省,看起来比北洋zhèng fǔ的5个省要大,不过实际上民国zhèng fǔ对这些省的控制力非常弱,这些省份一分钱都不给南京的民国zhèng fǔ,而北伐的军队军饷,这些省份也是分文不出。
云集在南京的北伐军队,基本是由各省的军队拼凑起来的,这些军队有些是原来的清朝驻军,有些是后来发展的革命武装,但是不管是原来的清军还是后来的武装,在军事素质和武器装备上,都比不上北洋军,南京zhèng fǔ中稍微有点眼光的人,就能看出来,这样的军队无法和袁世凯的北洋军抗衡,所以,他们从袁世凯一出山,就开始和他接触,从开始的策反到后来的议和,都是革命党人在努力避免和袁世凯正面交锋,所以,这次刺杀是南京zhèng fǔ非常不愿意看到的,因为袁世凯一旦出事,群龙无首的北洋军很可能为了报仇和倒向清廷,如果那样的话,最后倒霉的还是南京zhèng fǔ。
但是虽然南方的革命党不希望袁世凯出事,北方的革命党们却恨袁世凯入骨。在武昌起义之初,不仅南方各省的革命势头迅猛,北方很多省也都出现了革命起义,不过随着袁世凯的出山,很快,这些起义就被镇压了下去,原来宣布dú lì的山西、甘肃、山东都很快又被袁世凯控制在手中,所以北方的革命党把北方革命失败的原因,全都归咎于袁世凯这个军阀身上。
其实,当时各地的一起和dú lì大多取得成功,不是因为革命党的实力有多强大,而是因为当时清zhèng fǔ对各地的控制力已经非常弱小,各地的官员们其实早就有了dú lì的念头,只不过借着革命这个幌子,为自己立牌坊而已。但是随着袁世凯的复出,原本就很弱小的革命党,立刻就被北洋军镇压了下去,不过由于老袁当时正忙着逼迫清廷退位,还需要南方的革命党做标靶,才没有大举进攻南方各省。
虽然受到了刺杀,不过袁世凯并没有把怒气发在南京zhèng fǔ身上,南北和谈还是在继续进行中,而且在1月20rì,正式通过了清室优待条件,作为清朝皇室自动退位后的生活保证。而且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正式发表声明,宣布只要袁世凯赞同清帝退位,并努力促成此事,那么在清帝退位以后,自己就立即辞职,把中华民国大总统的位置让给袁世凯。
袁世凯得到了这个保证,立刻加紧了逼宫的进程,不仅劝说清室中的亲王贝勒,还游说了各国使节,共同向清室施加压力。
在各方的重压之下,隆裕皇太后最终同意了清帝退位,以换取皇室优待条件。而南京zhèng fǔ也经过多次协商,同意了这个条件:
1、大清皇帝尊号不废,民国zhèng fǔ待之以外国君主之礼;
2、民国每年拨出四百万元供皇帝支出;
3、皇帝暂居宫禁,rì后移居颐和园;
4、清王室的宗庙陵寝,永远奉祀,并有民国派兵保护;
5、德宗崇陵所有产用经费由民国支出;
6、宫内执事之人,继续留用,唯不得招阉人;
7、皇帝私有财产,有民国派兵保护;
8、禁军编入民国陆军;
除了这8条皇帝辞位后的优待条件之外,还有皇族优待4条和满蒙回藏各族
优待条件7条。
1912年2月12rì,隆裕太后代替爱新觉罗溥仪,即宣统帝,颁布了退位诏书,并授权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zhèng fǔ。这封退位诏书由张骞起草,并由临时参议院通过,不过其中“由袁世凯全权组织临时共和zhèng fǔ”一句,有人说是被人后加上的,真像谁知道呢?
不管是由谁组织共和zhèng fǔ,反正至此大清帝国正式终结,并被中华民国取代和继承,而统治了中国二百六十八年的清朝也正式宣告灭亡,中国两千年来的帝制也宣告灭亡。
就在清帝宣布退位的第二天,孙中山在南京向中华民国zhèng fǔ递交了辞呈,同时向临时参议院推荐袁世凯接任。2月15rì,临时参议院选举了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但是在袁未到任南京前,还是由孙中山继续执行政务。
袁世凯并没有马上赴南京接任,而是以běi jīng兵变为由,坚持要迁都běi jīng,这点作者深以为然,如果老袁跑到南京去接任,强龙难压地头蛇,弄不好连běi jīng这块根据地也得丢了。
4月初,南京zhèng fǔ无奈,只能答应袁世凯,迁都běi jīng,于是临时参议院搬迁往běi jīng,而孙中山也在南京宣布解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