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深入人心
第480节第四百六十七章深入人心
燕国与匈奴正式联姻结盟,关系更加巩固,燕王亲自许诺,一年之后,派使节团亲自到草原来,下聘礼,接兰歆雅入燕为王妃,从此燕国与匈奴,世代友好,相互照应。
盟约这东西,就是利益使然,目前结盟对于燕国、匈奴,都是有利的,至于日后是否会因为利益而倒戈,兵戎相见,那就不好说了。
国与国之间,永远都是利益当头。
两日后,辰凌起驾回燕,大将军秦开率领大军护送,由北部草原,向东南燕国的方向归返。
驻扎在草原上的燕兵开始收拢,一起迁往燕山大营。
匈奴兰族的事情结束了,接下来兰族就要正式成立王庭,对各部进行重新排布,大事不少,辰凌这边也要回国跟进变法,因此不在草原上耽搁了。
兰歆雅亲自跟队送出百里,洒泪与燕王依依惜别,风吹动她的胡裙,草原上留下美丽的身影。
辰凌归燕,把进入草原征战的大军留在燕山大营,修筑工事,继续加强训练,并命名为‘第一野战军’,由秦开任大将军,要训练一支清一色的铁骑兵,平时就在草原上来回驰骋,训练野战的阵法和战术,为日后清除草原流寇、胡人做准备。
其余禁卫军、宫廷大内侍卫队,护驾燕王,穿过燕山山脉,长途跋涉,回到了辽东地带,已经是农时五月仲夏了。
田地长满了庄家,谷子、水稻、小麦,田苗长得很好,农民在地里锄草,修理耕地,修筑河堤,铺垫乡路,民风朴实。
今年由于燕国新法,施行人均耕田,包产到户,看着自家的农苗有了好收成,赋税又低,都乐开了花儿,农舍安详,一片和平盛世的景象。
燕王驾行走在官路大道上,沿途的百姓听说燕王经过,准备了不少农作物、酒水在乡头欢庆,辰凌当然不会接受乡民的礼物,下车亲自.慰问一番,让百姓们相信新法,相信朝廷,燕国会越来越强大。
老燕人满眼泪花,经过数年国破家亡的生活,都会复兴的燕国,格外珍惜、称赞。
辰凌受民风感染,轻轻一叹:“由此朴实国风,焉知燕国不能一统诸侯?”
回到襄平城,又一件大事等着他,那就是秦国公主远嫁而来,已经到了襄平城,因为燕王御驾亲征在外,因此没有大婚,住在国驿府馆,此时归来,燕王就要大婚了。
由于涉及燕国与秦国的联姻外交,又是燕王即位后第一次大婚,因此这次婚礼要办的无比隆重,规格宏大,与民同庆。
这件事,可大可小,对于掌管礼仪、外交、祭祀等的文官来说,这可是诸侯迎娶,关乎两国的外交颜面,奉常卿郭隗、典客卿张贽、御史大夫苏代联名禀奏了太后,要求大办婚礼,并向中原各国送外交请柬,定在下月初六,吉日大婚。
易太后本身就是秦国的公主,对娘家的姊妹,自然很是欢喜,按着辈分,易太后与赢珂儿都是秦惠文王的女儿,只不过并非一母所生,年纪也差了近二十岁,赢珂儿嫁给燕王,固然乱了辈分,但是在战国时期,这种王室之间联姻,这些伦理关系根本不值得一提。
奈何赢珂儿一门心思放在‘辰凌’身上,对于这门联姻,真是寻死的心思都有了,要不是关乎两国远交结盟大事,她中途就要以死明志了,到了燕国后,终日以泪洗面,看得易太后都是一阵心酸,苦心相劝,却又不能说出真相,也很为难,于心不忍。
辰凌回宫后,立即召见朝廷重臣,乐毅、苏秦、剧辛、郭隗、淳于臻、苏代、荆燕、顾彦章、杨延和、纪绛、徐渭公、张贽等人,询问这一个月来,军机政要、新法推行的情况。
乐毅回道:“禀大王,田地、赋税、兵役、官制、律法等十论檄文相继抄送到各郡县乡里,变法推行两个月,已经趋于平稳,大势稳定,有一些闹事者,皆出于老宗族年长一辈的人,蛊惑族人反对变法,不过一些年轻族人获得了土地,收成良好,有了**做户主的权利后,已经逐渐脱离宗族的影响,对变法造成不了多大的威胁。”
辰凌问道:“派到各郡县任官的士子们,表现如何?”
苏秦道:“这些士子经过筛选,品质都是上佳,吃苦耐劳,适应了我燕国暂时的贫困,在地方执政为民,推行变法,都有些功绩,维持新法稳定下去,没有问题。”
“那就好,建立太学的事情准备如何,秋季能否向燕国全境,以及中原士子发邀请函,选拔入学,进行教学,授业学习?”
苏秦回道:“正在着手准备,学府已在建房添舍中,墨家提供了匠师、算术、工物、炼药等多方面士子,进入太学中任祭酒、博士,臣又派人送书信回鬼谷宗,请来专修纵横家、法家方面的名士下山,到太学中任教,授业解惑,目前道家、儒家、农家、兵家、医家还缺少相应的士子。”
辰凌点头道:“燕国太学,就是要广纳各家各言,传授学识,让燕国子弟,接受各家思想学术,培养各方面人才,为国效力,寡人之意,在太学之外,另建立一所军伍院校,培养一些青年将领,这件事就交给枢密院,剧辛来负责。”
剧辛拱手一礼道:“臣领旨。”
“关于儒家、医家、农家等,可向中原继续发布求贤令,有学识者,可入燕国太学讲学,待遇和俸禄,不会低于从政官员,在太学认知的名士,虽然没有在朝廷为官,但是同样有爵位,逐级递升,享受较高俸禄;学院学生,每年要进行考核,成绩优异者朝廷予以录用,成绩劣者,予以退学革籍。”
辰凌深知‘科教兴国’的重要性,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很快分崩离析,人们只知暴政亡国,以讹传讹,把秦始皇比作了历史暴君第一,其实秦始皇雄才大略,干了很多伟业,统一之后,每日批阅竹简数车,‘勤劳本事’‘夙兴夜寐’‘朝夕不懈’‘视听不怠’以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可谓勤君。
但之所以很快灭亡,原因很多,但是主要还是来自秦法,当年商鞅变法,使得秦国迅速强大,但是律法太严,奖励军功,天下安定后,没有及时改变秦法,仍以严刑对付六国遗民,征战沙场的军吏,全部派到各行主持政务,不知以文官治理地区,那些军吏行伍出生,以战争阅历和手段主持地方行政,政风严酷粗暴就很自然了。
因此大泽乡起义后,打出口号‘天下苦秦久矣’,并非完全指秦始皇个人残暴,而是痛指秦法、秦吏,对整个秦国朝政的排斥,暴政并非一人所致,而是所有秦朝官吏。
另外,秦国灭六国之后,在文化上,采取了李斯的建议,废除私学,以吏为师,焚书坑儒,排斥中原文化,以相对落后偏激的西秦文化,来代替较为进步的中原文化,导致六国遗民与秦国在思想意识形态上,造成了根本对立,这种文化对立无法化解,秦始皇死后,天下暴乱,推翻秦政也是历史必然。
相比之下,刘邦建立汉朝,上台之后,采取宽松的律法,以进步的中原文化普及汉朝人,使得文臣武将的思想能尽依附在朝廷主流思想上,即便他最后清扫九个异性诸侯王,即便有六国遗民存在,但是不在有人对抗,这就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辰凌就是要在对中原六国动手之下,先把燕国文化打出去,让所有人逐步认识到燕国文化的优势,文人归属,以学习燕文化为荣,那时候,燕扫六国,难度就会减到最低,思想为武器,一点不比百万雄狮弱多少!,最快更新本书最新章节,清爽,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燕国与匈奴正式联姻结盟,关系更加巩固,燕王亲自许诺,一年之后,派使节团亲自到草原来,下聘礼,接兰歆雅入燕为王妃,从此燕国与匈奴,世代友好,相互照应。
盟约这东西,就是利益使然,目前结盟对于燕国、匈奴,都是有利的,至于日后是否会因为利益而倒戈,兵戎相见,那就不好说了。
国与国之间,永远都是利益当头。
两日后,辰凌起驾回燕,大将军秦开率领大军护送,由北部草原,向东南燕国的方向归返。
驻扎在草原上的燕兵开始收拢,一起迁往燕山大营。
匈奴兰族的事情结束了,接下来兰族就要正式成立王庭,对各部进行重新排布,大事不少,辰凌这边也要回国跟进变法,因此不在草原上耽搁了。
兰歆雅亲自跟队送出百里,洒泪与燕王依依惜别,风吹动她的胡裙,草原上留下美丽的身影。
辰凌归燕,把进入草原征战的大军留在燕山大营,修筑工事,继续加强训练,并命名为‘第一野战军’,由秦开任大将军,要训练一支清一色的铁骑兵,平时就在草原上来回驰骋,训练野战的阵法和战术,为日后清除草原流寇、胡人做准备。
其余禁卫军、宫廷大内侍卫队,护驾燕王,穿过燕山山脉,长途跋涉,回到了辽东地带,已经是农时五月仲夏了。
田地长满了庄家,谷子、水稻、小麦,田苗长得很好,农民在地里锄草,修理耕地,修筑河堤,铺垫乡路,民风朴实。
今年由于燕国新法,施行人均耕田,包产到户,看着自家的农苗有了好收成,赋税又低,都乐开了花儿,农舍安详,一片和平盛世的景象。
燕王驾行走在官路大道上,沿途的百姓听说燕王经过,准备了不少农作物、酒水在乡头欢庆,辰凌当然不会接受乡民的礼物,下车亲自.慰问一番,让百姓们相信新法,相信朝廷,燕国会越来越强大。
老燕人满眼泪花,经过数年国破家亡的生活,都会复兴的燕国,格外珍惜、称赞。
辰凌受民风感染,轻轻一叹:“由此朴实国风,焉知燕国不能一统诸侯?”
回到襄平城,又一件大事等着他,那就是秦国公主远嫁而来,已经到了襄平城,因为燕王御驾亲征在外,因此没有大婚,住在国驿府馆,此时归来,燕王就要大婚了。
由于涉及燕国与秦国的联姻外交,又是燕王即位后第一次大婚,因此这次婚礼要办的无比隆重,规格宏大,与民同庆。
这件事,可大可小,对于掌管礼仪、外交、祭祀等的文官来说,这可是诸侯迎娶,关乎两国的外交颜面,奉常卿郭隗、典客卿张贽、御史大夫苏代联名禀奏了太后,要求大办婚礼,并向中原各国送外交请柬,定在下月初六,吉日大婚。
易太后本身就是秦国的公主,对娘家的姊妹,自然很是欢喜,按着辈分,易太后与赢珂儿都是秦惠文王的女儿,只不过并非一母所生,年纪也差了近二十岁,赢珂儿嫁给燕王,固然乱了辈分,但是在战国时期,这种王室之间联姻,这些伦理关系根本不值得一提。
奈何赢珂儿一门心思放在‘辰凌’身上,对于这门联姻,真是寻死的心思都有了,要不是关乎两国远交结盟大事,她中途就要以死明志了,到了燕国后,终日以泪洗面,看得易太后都是一阵心酸,苦心相劝,却又不能说出真相,也很为难,于心不忍。
辰凌回宫后,立即召见朝廷重臣,乐毅、苏秦、剧辛、郭隗、淳于臻、苏代、荆燕、顾彦章、杨延和、纪绛、徐渭公、张贽等人,询问这一个月来,军机政要、新法推行的情况。
乐毅回道:“禀大王,田地、赋税、兵役、官制、律法等十论檄文相继抄送到各郡县乡里,变法推行两个月,已经趋于平稳,大势稳定,有一些闹事者,皆出于老宗族年长一辈的人,蛊惑族人反对变法,不过一些年轻族人获得了土地,收成良好,有了**做户主的权利后,已经逐渐脱离宗族的影响,对变法造成不了多大的威胁。”
辰凌问道:“派到各郡县任官的士子们,表现如何?”
苏秦道:“这些士子经过筛选,品质都是上佳,吃苦耐劳,适应了我燕国暂时的贫困,在地方执政为民,推行变法,都有些功绩,维持新法稳定下去,没有问题。”
“那就好,建立太学的事情准备如何,秋季能否向燕国全境,以及中原士子发邀请函,选拔入学,进行教学,授业学习?”
苏秦回道:“正在着手准备,学府已在建房添舍中,墨家提供了匠师、算术、工物、炼药等多方面士子,进入太学中任祭酒、博士,臣又派人送书信回鬼谷宗,请来专修纵横家、法家方面的名士下山,到太学中任教,授业解惑,目前道家、儒家、农家、兵家、医家还缺少相应的士子。”
辰凌点头道:“燕国太学,就是要广纳各家各言,传授学识,让燕国子弟,接受各家思想学术,培养各方面人才,为国效力,寡人之意,在太学之外,另建立一所军伍院校,培养一些青年将领,这件事就交给枢密院,剧辛来负责。”
剧辛拱手一礼道:“臣领旨。”
“关于儒家、医家、农家等,可向中原继续发布求贤令,有学识者,可入燕国太学讲学,待遇和俸禄,不会低于从政官员,在太学认知的名士,虽然没有在朝廷为官,但是同样有爵位,逐级递升,享受较高俸禄;学院学生,每年要进行考核,成绩优异者朝廷予以录用,成绩劣者,予以退学革籍。”
辰凌深知‘科教兴国’的重要性,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很快分崩离析,人们只知暴政亡国,以讹传讹,把秦始皇比作了历史暴君第一,其实秦始皇雄才大略,干了很多伟业,统一之后,每日批阅竹简数车,‘勤劳本事’‘夙兴夜寐’‘朝夕不懈’‘视听不怠’以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可谓勤君。
但之所以很快灭亡,原因很多,但是主要还是来自秦法,当年商鞅变法,使得秦国迅速强大,但是律法太严,奖励军功,天下安定后,没有及时改变秦法,仍以严刑对付六国遗民,征战沙场的军吏,全部派到各行主持政务,不知以文官治理地区,那些军吏行伍出生,以战争阅历和手段主持地方行政,政风严酷粗暴就很自然了。
因此大泽乡起义后,打出口号‘天下苦秦久矣’,并非完全指秦始皇个人残暴,而是痛指秦法、秦吏,对整个秦国朝政的排斥,暴政并非一人所致,而是所有秦朝官吏。
另外,秦国灭六国之后,在文化上,采取了李斯的建议,废除私学,以吏为师,焚书坑儒,排斥中原文化,以相对落后偏激的西秦文化,来代替较为进步的中原文化,导致六国遗民与秦国在思想意识形态上,造成了根本对立,这种文化对立无法化解,秦始皇死后,天下暴乱,推翻秦政也是历史必然。
相比之下,刘邦建立汉朝,上台之后,采取宽松的律法,以进步的中原文化普及汉朝人,使得文臣武将的思想能尽依附在朝廷主流思想上,即便他最后清扫九个异性诸侯王,即便有六国遗民存在,但是不在有人对抗,这就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辰凌就是要在对中原六国动手之下,先把燕国文化打出去,让所有人逐步认识到燕国文化的优势,文人归属,以学习燕文化为荣,那时候,燕扫六国,难度就会减到最低,思想为武器,一点不比百万雄狮弱多少!,最快更新本书最新章节,清爽,希望大家可以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