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过年了(求推荐求收藏)
下午还有时间,收拾一下家里,准备过年。
大扫除、贴对联、上祖坟,这些前几天一直在忙,没来得及干的事,一下午做完,时间还是挺紧张的。
二哥未来老丈人昨天出院了,刘永珍备了点东西,让他送去了。
马上要成亲家,该有的礼数不能少。
可林启铭去了之后,就一直没回来,估计是被抓了壮丁。
徐家三个孩子,弟弟妹妹还小,出不上什么力,轻便些的还好,她们娘俩就干了,重活累活就只能靠二哥,估计除了上祖坟,剩下的都得他包圆。
林启铭不在,家里的活就落到了林启风和老四头上。
兄弟俩埋头苦干到傍晚,才终于干完,伸个懒腰,放松一下,就见林启铭一身灰尘的回来了。
身上很脏,但是精神挺好,乐滋滋的,不知道有啥好事,手里还拎着几根藕,对老娘道:“娘,徐叔给的,说让咱尝尝鲜。”
“你这孩子,让你拿你就拿啊?”刘永珍嗔怪道。
“嘿嘿嘿……”林启铭摸着脑袋傻笑。
老娘刚开始张罗年夜饭,大哥大嫂竟然来了,抱着小俊富,刚进门大嫂就去主动帮着刘永珍忙活,而且热情的不得了,左一个妈又一个妈,叫的老娘心花怒放。
这可是破天荒头一次……虽然这才是她过门之后第二个年。
大嫂心里打的什么算盘,林启风心知肚明,可侄子毕竟是亲侄子,大哥也是亲大哥,只要老娘高兴,其他都无所谓了。
年夜饭相当丰盛,四凉八热、鸡鸭鱼肉都有,摆了满满一大桌子。
这顿年夜饭,算是林家有史以来最丰盛的一次了,跟往年带点荤腥骗骗肚子,就算糊弄过去相比,简直一个天一个地。
一家人围在饭桌,刘永珍招呼孩子们吃饭,可没人动手,全都看向她,意思很明显,就是要她第一个下筷子。
刘永珍拗不过,笑骂一声,夹了根菜,吃着吃着,眼角就挂了泪花。
父亲走得早,老娘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下地干活,洗衣做饭全都得她来,一个人拉扯四个孩子长大,真的很苦。
虽然说一家人不说辛苦不说累,可能有一群孝顺、体己的儿子,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在烛光的映衬下,一家人幸福甜蜜又温馨。
一顿年夜饭,九点开始,说说笑笑中,不知不觉就到了十一点。
屋外鞭炮噼里啪啦响的热闹,林启风也拿了挂鞭炮,准备凑个热闹。
父亲走后,这还是林家第一次在过年的时候放鞭炮,以前肚子刚能填饱,也没钱浪费在这上面,用老娘的话讲,左右不过听个响,自己放跟别人放也没啥区别。
以往认为奢侈的事,短短十几天,林家就已经干了四次。
这时候还没春晚,以往吃完年夜饭,全家的保留节目就是坐在窗户前,看别人放鞭炮,尤其是矿上,财大气粗,每年还要放烟花,别人放的热闹,林家也跟着听的开心。
今年赚了钱,老娘也破天荒的买了几挂鞭炮,一挂现在放,一挂明早放,剩下的给老四拆了自己点着玩。
只是得叮嘱一下,让他小心,这东西还是有危险的。
林启风还因此闹过一个笑话。
记得村里有个老人,经常穿着一身旧军装坐在门口晒太阳,只要大拇指跟食指的右手,拄着拐杖特别醒目,林启风一只以为他是退伍老兵,是战斗英雄,心里默默尊敬、崇拜了好久。
直到心里好奇,想跟老娘打听一下他的英雄事迹,哪知老娘听了后,愣了下,然后就笑的差点直不起腰,林启风这才意识到,事实好像跟他想的不一样。
这人就是个普通人,唯一的特点就是爱逞强,别人敢干的事,他要干,别人不敢干的事,他也要干。
别人放二踢脚,都是放在地上,他不是,吹自己是拿在手里放……据说,他手被炸掉那天,嚎叫的声音,比被宰的猪都亮,全村都听得见,可渗人了。
也不算没有收获,至少满街乱放炮的熊孩子,一下子少了很多,没办法,血淋淋的例子摆在眼前,效果还是相当好的。
他也算是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吧。
过了十二点,就是一九八一,农历辛酉年。
大年初一,早上五点。
林启风一家人就已经穿戴整齐,准备吃饺子。
按照老家的传统,大年初一第一顿是要吃饺子的,寓意无外乎平平安安、阖家团圆之类。
吃过早饭,还没六点,天都没亮,鞭炮声中,林启风兄弟几个准备去拜年了。
对此,林启风是抗拒的。
按照老家传统,晚辈向长辈拜年,是要磕头的,村里总共才一百多户,世代生活下来,七拐八拐,大半都能扯得上亲。
进门就磕头,从村头磕到村尾。
即便冬天穿的再厚,可脆弱的膝盖磕在生冷的地面,一套流程下来,膝盖都能磕肿。
偏偏林家辈分低,林启风是小辈,扯得上亲的,都得去拜年。
偏偏他还是个重生回来,拥有五十多岁灵魂的糟老头子。
他真的磕不下去。
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老娘发了狠,再不情愿也得去。
好在身体还很嫩,即便按照老家规矩,过年添一岁,他也才是个只有二十岁的优秀杰出青年。
只要他不说,没人知道。
先去给大哥拜了年,兄弟四个汇合,直奔大伯家。
爷爷奶奶很早就走了,大伯就是当家人。
父亲兄妹六个,他排老四,上面三个哥哥,下面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家里孩子最少的都是三个,光是小子就十六个,算是家族兴旺了。
好在人心淳朴,没有歪心思,不然妥妥的黑恶家族。
先给至亲拜完年,十几个小伙子汇合一处,开始在村里拜年。
领头的是大伯家的大儿子林启涛,也是所有兄弟里年纪最大的,今年二十七岁,早就结了婚,孩子今年已经六岁了。
最小的兄弟,今年也是六岁,同样是大伯的儿子,算是首尾兼顾了。
也不知道婆婆和媳妇一起坐月子,是种什么感受。
大扫除、贴对联、上祖坟,这些前几天一直在忙,没来得及干的事,一下午做完,时间还是挺紧张的。
二哥未来老丈人昨天出院了,刘永珍备了点东西,让他送去了。
马上要成亲家,该有的礼数不能少。
可林启铭去了之后,就一直没回来,估计是被抓了壮丁。
徐家三个孩子,弟弟妹妹还小,出不上什么力,轻便些的还好,她们娘俩就干了,重活累活就只能靠二哥,估计除了上祖坟,剩下的都得他包圆。
林启铭不在,家里的活就落到了林启风和老四头上。
兄弟俩埋头苦干到傍晚,才终于干完,伸个懒腰,放松一下,就见林启铭一身灰尘的回来了。
身上很脏,但是精神挺好,乐滋滋的,不知道有啥好事,手里还拎着几根藕,对老娘道:“娘,徐叔给的,说让咱尝尝鲜。”
“你这孩子,让你拿你就拿啊?”刘永珍嗔怪道。
“嘿嘿嘿……”林启铭摸着脑袋傻笑。
老娘刚开始张罗年夜饭,大哥大嫂竟然来了,抱着小俊富,刚进门大嫂就去主动帮着刘永珍忙活,而且热情的不得了,左一个妈又一个妈,叫的老娘心花怒放。
这可是破天荒头一次……虽然这才是她过门之后第二个年。
大嫂心里打的什么算盘,林启风心知肚明,可侄子毕竟是亲侄子,大哥也是亲大哥,只要老娘高兴,其他都无所谓了。
年夜饭相当丰盛,四凉八热、鸡鸭鱼肉都有,摆了满满一大桌子。
这顿年夜饭,算是林家有史以来最丰盛的一次了,跟往年带点荤腥骗骗肚子,就算糊弄过去相比,简直一个天一个地。
一家人围在饭桌,刘永珍招呼孩子们吃饭,可没人动手,全都看向她,意思很明显,就是要她第一个下筷子。
刘永珍拗不过,笑骂一声,夹了根菜,吃着吃着,眼角就挂了泪花。
父亲走得早,老娘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下地干活,洗衣做饭全都得她来,一个人拉扯四个孩子长大,真的很苦。
虽然说一家人不说辛苦不说累,可能有一群孝顺、体己的儿子,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在烛光的映衬下,一家人幸福甜蜜又温馨。
一顿年夜饭,九点开始,说说笑笑中,不知不觉就到了十一点。
屋外鞭炮噼里啪啦响的热闹,林启风也拿了挂鞭炮,准备凑个热闹。
父亲走后,这还是林家第一次在过年的时候放鞭炮,以前肚子刚能填饱,也没钱浪费在这上面,用老娘的话讲,左右不过听个响,自己放跟别人放也没啥区别。
以往认为奢侈的事,短短十几天,林家就已经干了四次。
这时候还没春晚,以往吃完年夜饭,全家的保留节目就是坐在窗户前,看别人放鞭炮,尤其是矿上,财大气粗,每年还要放烟花,别人放的热闹,林家也跟着听的开心。
今年赚了钱,老娘也破天荒的买了几挂鞭炮,一挂现在放,一挂明早放,剩下的给老四拆了自己点着玩。
只是得叮嘱一下,让他小心,这东西还是有危险的。
林启风还因此闹过一个笑话。
记得村里有个老人,经常穿着一身旧军装坐在门口晒太阳,只要大拇指跟食指的右手,拄着拐杖特别醒目,林启风一只以为他是退伍老兵,是战斗英雄,心里默默尊敬、崇拜了好久。
直到心里好奇,想跟老娘打听一下他的英雄事迹,哪知老娘听了后,愣了下,然后就笑的差点直不起腰,林启风这才意识到,事实好像跟他想的不一样。
这人就是个普通人,唯一的特点就是爱逞强,别人敢干的事,他要干,别人不敢干的事,他也要干。
别人放二踢脚,都是放在地上,他不是,吹自己是拿在手里放……据说,他手被炸掉那天,嚎叫的声音,比被宰的猪都亮,全村都听得见,可渗人了。
也不算没有收获,至少满街乱放炮的熊孩子,一下子少了很多,没办法,血淋淋的例子摆在眼前,效果还是相当好的。
他也算是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吧。
过了十二点,就是一九八一,农历辛酉年。
大年初一,早上五点。
林启风一家人就已经穿戴整齐,准备吃饺子。
按照老家的传统,大年初一第一顿是要吃饺子的,寓意无外乎平平安安、阖家团圆之类。
吃过早饭,还没六点,天都没亮,鞭炮声中,林启风兄弟几个准备去拜年了。
对此,林启风是抗拒的。
按照老家传统,晚辈向长辈拜年,是要磕头的,村里总共才一百多户,世代生活下来,七拐八拐,大半都能扯得上亲。
进门就磕头,从村头磕到村尾。
即便冬天穿的再厚,可脆弱的膝盖磕在生冷的地面,一套流程下来,膝盖都能磕肿。
偏偏林家辈分低,林启风是小辈,扯得上亲的,都得去拜年。
偏偏他还是个重生回来,拥有五十多岁灵魂的糟老头子。
他真的磕不下去。
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老娘发了狠,再不情愿也得去。
好在身体还很嫩,即便按照老家规矩,过年添一岁,他也才是个只有二十岁的优秀杰出青年。
只要他不说,没人知道。
先去给大哥拜了年,兄弟四个汇合,直奔大伯家。
爷爷奶奶很早就走了,大伯就是当家人。
父亲兄妹六个,他排老四,上面三个哥哥,下面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家里孩子最少的都是三个,光是小子就十六个,算是家族兴旺了。
好在人心淳朴,没有歪心思,不然妥妥的黑恶家族。
先给至亲拜完年,十几个小伙子汇合一处,开始在村里拜年。
领头的是大伯家的大儿子林启涛,也是所有兄弟里年纪最大的,今年二十七岁,早就结了婚,孩子今年已经六岁了。
最小的兄弟,今年也是六岁,同样是大伯的儿子,算是首尾兼顾了。
也不知道婆婆和媳妇一起坐月子,是种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