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收购德宝
辞别徐客和吴思远之后,陈卓回家倒头就睡。
5月7日一早,一则新闻再次惊爆娱乐圈。
14k油麻地堂主黄朗维在凌晨三点钟,被枪手刺杀于医院之中。
媒体蜂拥而至梅燕芳家门口,询问她对此事的看法。新记铜锣湾堂主陈耀兴也成为众矢之的。
14k帮主胡须勇召集各堂堂主,大有与新记进行全面开战之意。香港一时间人心惶惶。
陈卓嗤笑一声,将报纸丢到了一边。古惑仔如果肯为了一个死人而全面开战,那就不叫古惑仔了。
报仇?
黄朗维死了,胡须勇怕是半夜都会笑醒吧。油麻地那里的地盘可是肥的流油,恐怕这些大佬们都在摩拳擦掌的准备瓜分地盘。也就底层那些什么都不懂的小混混以为真的会血流成河。
至于黄朗维的仇,怕也只有他在荷兰做生意的亲哥哥黄郎辉还记得了。
陈卓通过洪锦宝的关系,联系上了岑建勋,又和岑建勋一起去拜访了潘生。
陈卓和岑建勋在深水湾别墅区见到了年仅36岁的潘生。
“潘先生商业奇才,小子陈卓佩服万分!”陈卓主动伸手道。
潘生身材瘦弱,却顶着一个大长脑袋,样子虽然看起来滑稽,但架不住他有钱啊,如今他在香港的总资产已经达到了20亿港币。
潘生也微笑着和陈卓握了一下手,三人落座。
“陈先生的大名我也是耳熟能详。《拳王》就是本公司拍的嘛,可惜当时没能去探班,若不然,一定能更早认识你这位豪杰。”
“潘先生客气了。在您面前,我这个后辈如何敢称豪杰。”
“陈先生今天这次来是因为什么事?”潘生给洪锦宝和岑建勋面子,但也不想太过浪费自己的时间,所以直接问道。
“好,潘先生快人快语,那我也开门见山。潘先生的德宝公司与院线有意出让么?作价几何?”
“嗯?”潘生大脑袋晃了晃,非常惊讶的看向陈卓道:“陈先生何出此言?”
“如今的香港电影界,黑恶势力一手遮天。潘先生是个正经生意人,面对这些豺狼虎豹,可曾想过与他们正面厮杀?”陈卓答非所问道。
“你说的很对,我是个正经生意人。但香港的黑恶势力又非一天形成,我在八十年代就敢跟他们对抗,开创出德宝院线这番天地,现如今我事业有成,难道还怕他们不成?”潘生点燃了一根香烟,缓缓抽了起来,一双精明的眼睛却不住打量陈卓。
“潘先生的事业有成,是指自己收购国外的奢侈品牌,还有布局香港的零售和批发业么?那还真是个下蛋的金鹅,真是财源滚滚呐。既然潘先生熟悉零售与批发业,那么一定知道冰冷的数字,有时候比任何语言都具有说服力。我就用数字来和潘先生说道说道。”
“哦,我想听听你的高见。”
“德宝公司真正到了潘先生手中,应该是1984年,那时候拍摄电影3部;1985年4部,1986年17部,1987年13部,1988年10部,1989年10部,1990年6部,1991年3部,1992年半年时间了,一部也无。从拍片的票房效果看,自从1989年开始,便没有一部电影进入过当年票房前十名。我说的没错吧?”
“你很用心啊!”潘生深深吸了一口香烟道。
陈卓见状,从怀中掏出古巴雪茄,给岑建勋递了一根,小刀一旋,剪出小口,用火柴点燃。
“这都是公开的资料,只要用心收集,都不是难事。”
潘生看着陈卓在自己面前肆无忌惮的吞云吐雾,微微皱了皱眉,又瞧了瞧自己手中那细小的香烟,顿时感觉索然无味。
“虽然电影越拍越少,影院收入越来越低,但潘先生的资产却越来越高。为什么呢?因为自从1985年潘先生的公司上市之后,先后收购了法国都彭、英国的夏菲尼高、rb西武百货,又获得了香港批发与零售业的大半江山。可以说,阁下的商业帝国已经初步成型,而电影,却成了亏损的不良资产。”陈卓继续分析道。
“你从哪里得到这些消息的?”潘生眉头越皱越紧。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有,那就用金钱砸穿他。潘先生也是大富豪,不要再问这么幼稚的问题。”
“你!”潘生豁然而起,想要让陈卓滚出去,因为话题被人掌握的节奏,他感觉很不舒服,但看到陈卓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心里又突然很没底,因为他看不穿这个少年。
陈卓这个人的经历随着泰国之战,已经被各大媒体扒了个遍,从去年五月份初到香港,到今年五月份,不过短短一年时间,已经成为了香港家喻户晓的人物。
但这样一个少年,顶多也就是个明星而已,哪来的那么多信息?哪来的自信跟自己谈德宝院线的收购?莫非他背后有人?难道说,他是大陆方面的代言人么?难道大陆资本已经开始准备渗透香港了?是为了舆论阵地么?
潘生越脑补越觉得自己猜测准确,他对大陆这个巨大的市场也充满了期待。
“你准备出价多少?”潘生开口问道。
岑建勋在一旁听的晕晕乎乎,他觉得陈卓这个少年就是在异想天开,现在电影市场这么热火,潘生怎么可能会卖自己的电影公司和院线嘛。但现在却恍然发现,潘生真的想卖!
陈卓对此早有所料,因为按照历史进程,潘生早就想甩掉电影公司这个不良资产,连带着院线也想套现。1992年电影严重亏损后想卖都没人买,结果把德宝电影公司砸在了手里,只能草草结业。电影院线也被分拆卖给了金公主和嘉禾。
“你是大老板,你出价!”
“十亿港币!”
“大老板果然是大老板,说话豪气,却不切实际。”
“你什么意思!”
“我们还是用数据来说话。数字虽然冰冷,却不会骗人。您旗下院线有二十家大型剧院,按照地段与面积大小不同,平均每家三千万港币来算,那就是六亿。而以现在的院线收入每年五千万来计算,我也得12年才能收回成本。您的德宝电影公司,目前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吧?德宝公司拍的《黑猫2刺杀叶利钦》光成本就有八百万美元,按照现在汇率1:8来算,那就是6400万港币的成本,四月份上映后,却只收获了区区五百万港币,只收回一个零头而已。这样一直亏损的公司,算你一千万港币就不少了。总共六亿一千万港币,这就是我给你的报价!”
“才六个亿?不行!”
“如果我一次性支付呢?”
“什么?一次性支付?”潘生有些动心了,他最近想要收购一家美国奢侈品牌,正愁资金不足的问题。
“还是美金!”
“真的用美金支付?”
陈卓微笑着突出一口烟雾道:“不错!只要你点头,七千六百万美金立刻就能转到你的户头。”
潘生靠在沙发上,一根烟一口一口的抽完,将烟蒂摁在烟灰缸内,向陈卓伸出手道:“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像他这种程度的富商,不会因为几百万的差距而再浪费口舌,凭空降低自己的身份。具体细节也会有专门人员负责。他们只确定大致的方向便可。
达成了交易意见,潘生似乎也放下了心中一块大石,邀请陈卓和岑建勋好好吃了一顿,席间与陈卓相谈甚欢。
此后三天,潘生的秘书与陈卓完成了收购协议的签订,陈卓账户上也少了7600万美金。德宝电影公司在纸面上也变成了龙腾电影公司。
陈卓趁势对德宝公司内部进行了改组。
因为这是陈卓独资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所以总经理一人,由陈卓担任。下设:策划制作部、市场发行部、财务部、市场宣传部、艺人经纪部、后勤管理部六个部门。每个部门设部长一人。每个部下设数个科室。
陈卓将管理跑酷游侠会的权冠清找来,直接给他安排进了市场宣传部担任部长,其他几个部长由原德宝公司的老人进行整改后担任。
很多人都反感,跟什么都不懂的熟人一起开公司,不怕公司黄了吗?
其实,总管中国改开后创业的富一代们,大部分都是跟什么都不懂的熟人一起开的公司。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这有一定的历史原因,更重要的其实,就是因为熟人什么都不懂!
是的,就是因为他们“不懂”,所以才能放心的使用。
因为他们不懂,所以只能聘请专业的人才来做下属管理;因为他们不懂,所以无法真正的跟“懂行”的人员打成一片;因为他们不懂,所以才无法架空自己这个老板。
虽然这样任人唯亲的企业无法长远发展,但大老板却能真正的控制公司,并从中赚钱。
反观一些和懂行的人一起开公司的例子。
比如,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和懂行的朋友一起开苹果公司,最后被人设计踢出了公司。如果不是后来凭借皮克斯动画东山再起,他就是个彻彻底底的大笑话。
比如,微软公司比尔盖茨和懂行的朋友一起创立公司,最后打的狗脑子都出来了,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
比如,脸书的扎克伯格,他为了不被一起创业的朋友坑,自己主动将朋友们都给坑了。
任人唯亲的家族式公司利于创业期管理,但最终要做大做强,还得学习西方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5月7日一早,一则新闻再次惊爆娱乐圈。
14k油麻地堂主黄朗维在凌晨三点钟,被枪手刺杀于医院之中。
媒体蜂拥而至梅燕芳家门口,询问她对此事的看法。新记铜锣湾堂主陈耀兴也成为众矢之的。
14k帮主胡须勇召集各堂堂主,大有与新记进行全面开战之意。香港一时间人心惶惶。
陈卓嗤笑一声,将报纸丢到了一边。古惑仔如果肯为了一个死人而全面开战,那就不叫古惑仔了。
报仇?
黄朗维死了,胡须勇怕是半夜都会笑醒吧。油麻地那里的地盘可是肥的流油,恐怕这些大佬们都在摩拳擦掌的准备瓜分地盘。也就底层那些什么都不懂的小混混以为真的会血流成河。
至于黄朗维的仇,怕也只有他在荷兰做生意的亲哥哥黄郎辉还记得了。
陈卓通过洪锦宝的关系,联系上了岑建勋,又和岑建勋一起去拜访了潘生。
陈卓和岑建勋在深水湾别墅区见到了年仅36岁的潘生。
“潘先生商业奇才,小子陈卓佩服万分!”陈卓主动伸手道。
潘生身材瘦弱,却顶着一个大长脑袋,样子虽然看起来滑稽,但架不住他有钱啊,如今他在香港的总资产已经达到了20亿港币。
潘生也微笑着和陈卓握了一下手,三人落座。
“陈先生的大名我也是耳熟能详。《拳王》就是本公司拍的嘛,可惜当时没能去探班,若不然,一定能更早认识你这位豪杰。”
“潘先生客气了。在您面前,我这个后辈如何敢称豪杰。”
“陈先生今天这次来是因为什么事?”潘生给洪锦宝和岑建勋面子,但也不想太过浪费自己的时间,所以直接问道。
“好,潘先生快人快语,那我也开门见山。潘先生的德宝公司与院线有意出让么?作价几何?”
“嗯?”潘生大脑袋晃了晃,非常惊讶的看向陈卓道:“陈先生何出此言?”
“如今的香港电影界,黑恶势力一手遮天。潘先生是个正经生意人,面对这些豺狼虎豹,可曾想过与他们正面厮杀?”陈卓答非所问道。
“你说的很对,我是个正经生意人。但香港的黑恶势力又非一天形成,我在八十年代就敢跟他们对抗,开创出德宝院线这番天地,现如今我事业有成,难道还怕他们不成?”潘生点燃了一根香烟,缓缓抽了起来,一双精明的眼睛却不住打量陈卓。
“潘先生的事业有成,是指自己收购国外的奢侈品牌,还有布局香港的零售和批发业么?那还真是个下蛋的金鹅,真是财源滚滚呐。既然潘先生熟悉零售与批发业,那么一定知道冰冷的数字,有时候比任何语言都具有说服力。我就用数字来和潘先生说道说道。”
“哦,我想听听你的高见。”
“德宝公司真正到了潘先生手中,应该是1984年,那时候拍摄电影3部;1985年4部,1986年17部,1987年13部,1988年10部,1989年10部,1990年6部,1991年3部,1992年半年时间了,一部也无。从拍片的票房效果看,自从1989年开始,便没有一部电影进入过当年票房前十名。我说的没错吧?”
“你很用心啊!”潘生深深吸了一口香烟道。
陈卓见状,从怀中掏出古巴雪茄,给岑建勋递了一根,小刀一旋,剪出小口,用火柴点燃。
“这都是公开的资料,只要用心收集,都不是难事。”
潘生看着陈卓在自己面前肆无忌惮的吞云吐雾,微微皱了皱眉,又瞧了瞧自己手中那细小的香烟,顿时感觉索然无味。
“虽然电影越拍越少,影院收入越来越低,但潘先生的资产却越来越高。为什么呢?因为自从1985年潘先生的公司上市之后,先后收购了法国都彭、英国的夏菲尼高、rb西武百货,又获得了香港批发与零售业的大半江山。可以说,阁下的商业帝国已经初步成型,而电影,却成了亏损的不良资产。”陈卓继续分析道。
“你从哪里得到这些消息的?”潘生眉头越皱越紧。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有,那就用金钱砸穿他。潘先生也是大富豪,不要再问这么幼稚的问题。”
“你!”潘生豁然而起,想要让陈卓滚出去,因为话题被人掌握的节奏,他感觉很不舒服,但看到陈卓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心里又突然很没底,因为他看不穿这个少年。
陈卓这个人的经历随着泰国之战,已经被各大媒体扒了个遍,从去年五月份初到香港,到今年五月份,不过短短一年时间,已经成为了香港家喻户晓的人物。
但这样一个少年,顶多也就是个明星而已,哪来的那么多信息?哪来的自信跟自己谈德宝院线的收购?莫非他背后有人?难道说,他是大陆方面的代言人么?难道大陆资本已经开始准备渗透香港了?是为了舆论阵地么?
潘生越脑补越觉得自己猜测准确,他对大陆这个巨大的市场也充满了期待。
“你准备出价多少?”潘生开口问道。
岑建勋在一旁听的晕晕乎乎,他觉得陈卓这个少年就是在异想天开,现在电影市场这么热火,潘生怎么可能会卖自己的电影公司和院线嘛。但现在却恍然发现,潘生真的想卖!
陈卓对此早有所料,因为按照历史进程,潘生早就想甩掉电影公司这个不良资产,连带着院线也想套现。1992年电影严重亏损后想卖都没人买,结果把德宝电影公司砸在了手里,只能草草结业。电影院线也被分拆卖给了金公主和嘉禾。
“你是大老板,你出价!”
“十亿港币!”
“大老板果然是大老板,说话豪气,却不切实际。”
“你什么意思!”
“我们还是用数据来说话。数字虽然冰冷,却不会骗人。您旗下院线有二十家大型剧院,按照地段与面积大小不同,平均每家三千万港币来算,那就是六亿。而以现在的院线收入每年五千万来计算,我也得12年才能收回成本。您的德宝电影公司,目前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吧?德宝公司拍的《黑猫2刺杀叶利钦》光成本就有八百万美元,按照现在汇率1:8来算,那就是6400万港币的成本,四月份上映后,却只收获了区区五百万港币,只收回一个零头而已。这样一直亏损的公司,算你一千万港币就不少了。总共六亿一千万港币,这就是我给你的报价!”
“才六个亿?不行!”
“如果我一次性支付呢?”
“什么?一次性支付?”潘生有些动心了,他最近想要收购一家美国奢侈品牌,正愁资金不足的问题。
“还是美金!”
“真的用美金支付?”
陈卓微笑着突出一口烟雾道:“不错!只要你点头,七千六百万美金立刻就能转到你的户头。”
潘生靠在沙发上,一根烟一口一口的抽完,将烟蒂摁在烟灰缸内,向陈卓伸出手道:“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像他这种程度的富商,不会因为几百万的差距而再浪费口舌,凭空降低自己的身份。具体细节也会有专门人员负责。他们只确定大致的方向便可。
达成了交易意见,潘生似乎也放下了心中一块大石,邀请陈卓和岑建勋好好吃了一顿,席间与陈卓相谈甚欢。
此后三天,潘生的秘书与陈卓完成了收购协议的签订,陈卓账户上也少了7600万美金。德宝电影公司在纸面上也变成了龙腾电影公司。
陈卓趁势对德宝公司内部进行了改组。
因为这是陈卓独资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所以总经理一人,由陈卓担任。下设:策划制作部、市场发行部、财务部、市场宣传部、艺人经纪部、后勤管理部六个部门。每个部门设部长一人。每个部下设数个科室。
陈卓将管理跑酷游侠会的权冠清找来,直接给他安排进了市场宣传部担任部长,其他几个部长由原德宝公司的老人进行整改后担任。
很多人都反感,跟什么都不懂的熟人一起开公司,不怕公司黄了吗?
其实,总管中国改开后创业的富一代们,大部分都是跟什么都不懂的熟人一起开的公司。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这有一定的历史原因,更重要的其实,就是因为熟人什么都不懂!
是的,就是因为他们“不懂”,所以才能放心的使用。
因为他们不懂,所以只能聘请专业的人才来做下属管理;因为他们不懂,所以无法真正的跟“懂行”的人员打成一片;因为他们不懂,所以才无法架空自己这个老板。
虽然这样任人唯亲的企业无法长远发展,但大老板却能真正的控制公司,并从中赚钱。
反观一些和懂行的人一起开公司的例子。
比如,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和懂行的朋友一起开苹果公司,最后被人设计踢出了公司。如果不是后来凭借皮克斯动画东山再起,他就是个彻彻底底的大笑话。
比如,微软公司比尔盖茨和懂行的朋友一起创立公司,最后打的狗脑子都出来了,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
比如,脸书的扎克伯格,他为了不被一起创业的朋友坑,自己主动将朋友们都给坑了。
任人唯亲的家族式公司利于创业期管理,但最终要做大做强,还得学习西方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