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唐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足元年

    东都,洛阳。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杨守文火烧武家楼的余波也渐渐的消失了。

    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个话题能够永远保持热度。这里是神都,云集天下名士,汇聚华夏精英。在这座拥有百万人之多的世界中心,每天都会发生许许多多游去的事情,出现许许多多有趣的人。这也使得洛阳人的眼界更宽,更广,话题更加丰富。

    不知不觉间,新年已至。

    在正月初三,武则天下诏改年号久视为大足,于是在史书里,从这一天开始,便被称之为大足元年。

    年号变更了,也代表着一个新的气象。

    正月初十,武则天在朝会上突然提出,想要返回长安。

    一时间,朝堂上掀起了滔天巨浪。返回长安?这又是什么意思?自高宗驾崩后,武则天便远离长安,迁都于洛阳。此后,她登基为帝,更改国号为大周,定都洛阳城。

    一晃,快十年过去了。

    武则天流连于洛阳,几乎很少返回长安,以至于很多人都忘记了,长安还保留着西京的名号。

    这好端端,怎地突然想要回长安了?

    注意,是回长安,非是迁长安也就是说,在武则天的眼中,洛阳仍旧是帝都。

    “朕自先帝驾崩以来,因触景伤情,而不得已迁都洛阳。

    昨日,先帝托梦于朕,言语间多有思念,令朕深感愧疚。故朕决意,返还长安,以伴先帝。此一去,或半载,或一年,朕不得而知。朕不在洛阳时,由太子总理朝政。

    苏味道、唐休璟、张柬之、崔玄暐、姚崇、宋璟、张说、杨执柔留守东都,协助太子参理政务。相王旦随朕返还西京,为先皇扫墓。朕此去长安,还请诸公尽心辅佐太子,勿是政事懈怠,勿令百姓受苦陇右都督一职,就由郭元振暂理。

    又因斩啜屡次犯境,边塞不稳,故使相王为并州大都督一职。

    原并州都督张仁亶,迁灵武都督,挟制斩啜,不得怠慢,钦此!”

    伴随着武则天一纸诏书,朝堂上的讨论,一下子变得少了。

    圣人已经解释的很清楚,她无意迁都,只是因为梦到了先帝,故而才决意返回长安。

    这听上去合情合理,似乎并不足以让人感到疑惑。

    可是,对于那些常年混迹于庙堂之上的大佬们,却从武则天一系列的任命中,看出了端倪。

    “陛下,对相王不满了!”

    太平禅寺里,高朋满座。

    在狭小的禅室中,除了太平公主端坐主位上之外,还有六七个人,分别坐在两边。

    这些人里,衣装各异,有僧有道有儒生。

    其中,高戬也端坐一旁,蹙眉轻声道:“也许陛下早已知晓相王心思,故而借此敲打。”

    “何以见得?”

    说话的是一个僧人,法号法真。

    高戬话音刚落,他便立刻开口询问:“以贫僧看来,陛下带相王前往长安,应该是因为喜爱的缘故。太子未回来前,相王便陪伴陛下身边。此次返回长安,乃是尽的人伦大道。陛下不带太子,而让相王陪伴,岂不正说明了,陛下对相王的看重?”

    “对相王看重?”

    高戬冷笑一声道:“只怕是猜忌大于看重吧。”

    自去年从长洲返回洛阳后,高戬因发掘元文都宝藏有功,故而升任为天官侍郎

    说起来也有趣,当初一起前往长洲的众人里,除了杨守文和李隆基之外,其他人都得到了升迁。也正是因为高戬在那次行动之中表现出众,所以更得到太平公主的宠信。

    加之高戬与张说等人为友,在士林中,同样颇有名望。

    他这一番话出口,太平公主不由得眸光一凝,低头陷入沉思之中。

    法真,而今是大福先寺住持法师,早年间投到了太平公主门下,以武艺高强,智谋过人而被重视。

    但这一年来,法真明显感受到,高戬的地位已经在他之上。

    所以,每逢聚会,他总有意无意间与高戬作对。只要是高戬赞成的,他一定反对。

    看着两人争论不休,太平公主露出了疲乏之色。

    她一摆手,示意二人不要再说话,随后又扭头向身边的一个男子问道:“新兴王,你怎么看?”

    这新兴王名叫李晋,是李唐宗室子弟。

    他身体看上去有些羸弱,故而坐在一旁,一直是一言不发。

    论辈分,他是太平公主的族侄,故而说话也显得随意很多,“高郎中所言,颇有道理。”

    “哦?”

    “姑姑,你道那杨守文从西域回来之后,陛下全无动作,是真的不知道其中真相?

    陛下老了,心慈手软许多。

    她而今膝下不过太子与相王两个儿子,如何能下得狠心?

    知子莫过于母,陛下何等精明,何等聪慧之人。相王的心思,陛下又怎可能没有觉察?若早十年,陛下定会大开杀戒。但现在,她已决意还政太子,便不会如当年那般果决。以我看来,陛下带走相王,是为了趁此机会,巩固太子的位子

    同时,相王离开了洛阳,必然会有一场腥风血雨。

    我听说,明琰已经过了潼关,不日将抵达洛阳。那明琰是何人之子?他那老子,当年为陛下一手创立了内卫。明琰此前,一直在剑南道,与朝中没有太大的关联。他此次回来,少不得要立威一番。到那时候,相王不在洛阳,谁若上蹿下跳,必死无疑。

    我可是打听过,那明琰在蜀州,可是有铁面判官之命出任三年判官,死在他手里的人,足有千人之多,其手段可见一斑。这样的人回来,大家还是小心一些。”

    李晋说完,便不再开口。

    而在座众人,也都纷纷闭上了嘴巴。

    太平公主点点头,“此前我尚不明白,陛下何以让武二郎前往灵州。

    现在看来,陛下这是要用武家监视相王的动作,为太子将来登基,打下一定基础。

    诸公,刚才新兴王的话都已经听到了。

    从现在开始,传我命令,都老实一点”

    众人闻听,齐声应命。

    这禅室里的人,大多是太平公主的亲信,所以太平公主自然不会太过严厉,又好生劝慰了一番。

    大家讨论了一阵时局,见太平公主露出疲乏之色,于是纷纷告辞。

    “姑姑。”

    当众人离开后,李晋却留了下来。

    他轻声道:“我听说,太子有意使薛楚玉为左羽林大将军,执掌北衙禁军?”

    “怎么,你有想法?”

    对于这个族侄,太平公主非常信任。

    他身体有些弱,却头脑很清晰,太平公主对他,也颇为倚重。

    “姑姑,既然太子要整顿北衙禁军,何不趁机推荐几人过去。一方面,太子手中可用之人不多,正好借此机会,向太子示好。另一方面,我觉得这北衙禁军,日后定然会非常重要,说不定会超越南衙十六卫。既然如此,咱们也该早一些谋划。”

    太平公主闻听,沉思片刻后,露出了深以为然之色。

    “那新兴王可有合适人选?”

    “姑姑,我去年的确是招揽了一位勇士,有万夫不挡之勇,且精通兵法。

    此人名叫常元楷,能左右开弓,骑射精湛。姑姑可以将此人推荐给太子,将来可以为依仗。”

    太平公主想了想,点头表示赞同。

    她迈步走出了禅室,和李晋沿着门廊缓缓行进,一边走,一边低声和他讨论事情。

    就在这时,从门庑外匆匆走来一人,正是哈士奇。

    李晋见状,忙停下了脚步。

    哈士奇则快步来到了太平公主身边,在她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太平公主脸上,明显愣了一下,旋即轻轻点头,挥手示意哈士奇退下。她抿着嘴,转身向李晋看过来。

    “姑姑,出了什么事?”

    “太子方才进宫,恳请陛下,委任杨承烈为东都留守。”

    “啊?”

    “陛下已经同意,并且下旨,命杨承烈为东都留守,假左武威大将军之职新兴王,你说的不错,太子要开始反击了。接下来,咱们就静观其变,设法从中渔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