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 解决问题
王晓玉说的很清楚,有能力的人,那也都是要有和他们能力相匹敌的工资的,现在,国家已经不包分配了。在很长的时间里,上了大学,那就等于是可以不用担心未来了,因为未来的一切,都会有国家来安排,但是,当包分配的制度运行了几十年之后,问题也就来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包分配的制度,是看成绩吗?当然不是了,还是看人脉,看关系,大学里面,有关系的留大城市,没关系的去小地方,甚至是回原籍,对于那些苦读的学子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没有关系,他们即使是上了大学,也只能回到自己原籍,要是能回到县城,就不错了,他们今后,也就得靠自己的拼搏,打人脉,打关系,争取自己的下一代比自己的出路更大。这些制度已经制约了国家的发展,所以,国家也就改革了,大学生,不再包分配,全部自谋职业,自己有本事就发挥自己的能力!
所以,寒窗苦读的学子,也就迎来了新的转机,只要他们有能力,那就可以留在大城市,他们可以去外企里面投简历,外企是最不看关系的,只看个人的能力,能力强的,就能进外企,赚大钱,能力小的,可以进国企,好歹是个铁饭碗,再次的,那些在大学混了几年的,就该抓瞎了,他们以及被这个社会淘汰了。
他们在那里怨声载道,痛斥国家不包分配了,对他们来说,似乎是不公平的,但是,对于国家的发展,对于社会的进步来说,是有意义的,至于到了后来,因为娶不上媳妇而让国家给分配媳妇的,那就更是优胜劣汰的结局了。只要一个人,有手有脚,哪怕是去工地里面打工,也会改善自己的生活,不至于守着贫困户的帽子,等着国家的救济金。
而有一部分有能力,又有想法的人,觉得大学学历还不够,就会考研究生,读硕士,博士,成为国家的优秀人才。(在这里,华东之雄发一下牢骚,华东之雄就是在上大学之后,丧失了学习的兴趣的,最后,沦落到一个普通的省重点去教书了,那些同学们,继续读硕士,博士的,发展的前景,都比华东之雄要好得多。有的人和华东之雄一样是教书匠,但是人家是大学的教书匠,可以带项目,可以不用坐班,有人上了其他的研究所,成为了国家栋梁。所以,知识改变命运,这是真的,各位读者大大,能学习的,一定不要放弃学习。)
王晓玉这里的,都是国家最重要的人才了,哪怕就算是在读硕士,读博士,那也都是一流人才,秦振华想要将这些人带回去,让他们在一机厂扎根,可不容易,毕竟,一机厂的条件太恶劣了,哪怕就算是去了之后,给人家分房子,给人家高工资,人家也不干,毕竟,草原市这座城市,就会限制了人家的发展,王晓玉手下的人才,都是瞄准了出国的,出国回来之后,就会留在一线城市,留在沿海的发达城市,谁回去一机厂干?那里不管再怎么发展,也没法和首都相比啊,尤其是,冬天那么冷,气候上,也会有很多人不适应的。
听到了王晓玉这样说,秦振华也皱了皱眉头。他想到了北华内燃机厂,当年是一个三线的战备厂,所以在深山里面建厂,等到改革开放之后,立刻就开始出现危机了,因为,没有人愿意去山区奉献自己,哪怕是自己委屈了,那自己的孩子呢?为何不能给孩子一个更高的起点?在这种想法下,工厂招不到大学生,现有的工人,也经常被挖走,所以,厂子非常的急迫要搬迁出去,后来,在一机厂的帮助下,搬迁到了省会城市,从此迎来了大发展,现在,他们厂里生产的道依茨发动机,在军工行业里面很有名声,甚至,秦振华他们计划中的新的高原坦克的发动机,也是以道依茨发动机为基础来研制的。
一机厂呢?自然环境不错,天苍苍,野茫茫,但是,谁会因为这过来一机厂?时代已经变了,再喊着为国家效力,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的口号,已经过时了,现在已经是市场经济,已经开始讲究个人的利益了,虽然还有人为了祖国利益而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但是,如果让秦振华用这个理由去说服那些人的话,秦振华还是感觉到自己有些过分的。谷
当初,坦克厂选在草原市,那也是有很多的原因的,比如说,可以利用附近的铁矿资源,比如说,这里距离苏联很近等等,后来,既然已经成了坦克厂,而且是国内最大的,也就不能搬迁了,也没办法搬迁,现在开始逐渐关注环境了,首都的工厂,都开始考虑向外搬迁了,坦克厂想要搬迁到大城市,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难道就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吗?当然有!
秦振华的脑子转了一圈,已经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向王晓玉说道:“你说,如果我们要是在首都这里,设立一个专门的研发处,怎么样?”
听到了秦振华这样说,王晓玉停下了脚步,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坦克设计所,不是就在首都吗?”
现在,整个军工部门,都在不断地整合,很多军工企业,都被整合到了北方工业公司里面来,而在坦克设计机构里面,坦克设计所,也已经合并到了北方工业公司来,秦振华想要在首都建立一个专门的研发机构,那就是多此一举,直接到坦克设计所里不就行了吗?
当听到了王晓玉这样说,秦振华不由得拍了拍自己的头:“是啊,我怎么忘记了,干脆,以坦克设计所的名义来招收人员,独立出来一个部门,平时的工作地点在首都,只有到了调试阶段,再去草原市,至于他们的待遇,可以提出来,咱们一机厂给出经费。”
办公地点也省了,否则的话,从零开始打造一个坦克电子系统的设计单位,是相当难的,直接挂靠在坦克设计所里,就简单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包分配的制度,是看成绩吗?当然不是了,还是看人脉,看关系,大学里面,有关系的留大城市,没关系的去小地方,甚至是回原籍,对于那些苦读的学子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没有关系,他们即使是上了大学,也只能回到自己原籍,要是能回到县城,就不错了,他们今后,也就得靠自己的拼搏,打人脉,打关系,争取自己的下一代比自己的出路更大。这些制度已经制约了国家的发展,所以,国家也就改革了,大学生,不再包分配,全部自谋职业,自己有本事就发挥自己的能力!
所以,寒窗苦读的学子,也就迎来了新的转机,只要他们有能力,那就可以留在大城市,他们可以去外企里面投简历,外企是最不看关系的,只看个人的能力,能力强的,就能进外企,赚大钱,能力小的,可以进国企,好歹是个铁饭碗,再次的,那些在大学混了几年的,就该抓瞎了,他们以及被这个社会淘汰了。
他们在那里怨声载道,痛斥国家不包分配了,对他们来说,似乎是不公平的,但是,对于国家的发展,对于社会的进步来说,是有意义的,至于到了后来,因为娶不上媳妇而让国家给分配媳妇的,那就更是优胜劣汰的结局了。只要一个人,有手有脚,哪怕是去工地里面打工,也会改善自己的生活,不至于守着贫困户的帽子,等着国家的救济金。
而有一部分有能力,又有想法的人,觉得大学学历还不够,就会考研究生,读硕士,博士,成为国家的优秀人才。(在这里,华东之雄发一下牢骚,华东之雄就是在上大学之后,丧失了学习的兴趣的,最后,沦落到一个普通的省重点去教书了,那些同学们,继续读硕士,博士的,发展的前景,都比华东之雄要好得多。有的人和华东之雄一样是教书匠,但是人家是大学的教书匠,可以带项目,可以不用坐班,有人上了其他的研究所,成为了国家栋梁。所以,知识改变命运,这是真的,各位读者大大,能学习的,一定不要放弃学习。)
王晓玉这里的,都是国家最重要的人才了,哪怕就算是在读硕士,读博士,那也都是一流人才,秦振华想要将这些人带回去,让他们在一机厂扎根,可不容易,毕竟,一机厂的条件太恶劣了,哪怕就算是去了之后,给人家分房子,给人家高工资,人家也不干,毕竟,草原市这座城市,就会限制了人家的发展,王晓玉手下的人才,都是瞄准了出国的,出国回来之后,就会留在一线城市,留在沿海的发达城市,谁回去一机厂干?那里不管再怎么发展,也没法和首都相比啊,尤其是,冬天那么冷,气候上,也会有很多人不适应的。
听到了王晓玉这样说,秦振华也皱了皱眉头。他想到了北华内燃机厂,当年是一个三线的战备厂,所以在深山里面建厂,等到改革开放之后,立刻就开始出现危机了,因为,没有人愿意去山区奉献自己,哪怕是自己委屈了,那自己的孩子呢?为何不能给孩子一个更高的起点?在这种想法下,工厂招不到大学生,现有的工人,也经常被挖走,所以,厂子非常的急迫要搬迁出去,后来,在一机厂的帮助下,搬迁到了省会城市,从此迎来了大发展,现在,他们厂里生产的道依茨发动机,在军工行业里面很有名声,甚至,秦振华他们计划中的新的高原坦克的发动机,也是以道依茨发动机为基础来研制的。
一机厂呢?自然环境不错,天苍苍,野茫茫,但是,谁会因为这过来一机厂?时代已经变了,再喊着为国家效力,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的口号,已经过时了,现在已经是市场经济,已经开始讲究个人的利益了,虽然还有人为了祖国利益而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但是,如果让秦振华用这个理由去说服那些人的话,秦振华还是感觉到自己有些过分的。谷
当初,坦克厂选在草原市,那也是有很多的原因的,比如说,可以利用附近的铁矿资源,比如说,这里距离苏联很近等等,后来,既然已经成了坦克厂,而且是国内最大的,也就不能搬迁了,也没办法搬迁,现在开始逐渐关注环境了,首都的工厂,都开始考虑向外搬迁了,坦克厂想要搬迁到大城市,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难道就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吗?当然有!
秦振华的脑子转了一圈,已经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向王晓玉说道:“你说,如果我们要是在首都这里,设立一个专门的研发处,怎么样?”
听到了秦振华这样说,王晓玉停下了脚步,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坦克设计所,不是就在首都吗?”
现在,整个军工部门,都在不断地整合,很多军工企业,都被整合到了北方工业公司里面来,而在坦克设计机构里面,坦克设计所,也已经合并到了北方工业公司来,秦振华想要在首都建立一个专门的研发机构,那就是多此一举,直接到坦克设计所里不就行了吗?
当听到了王晓玉这样说,秦振华不由得拍了拍自己的头:“是啊,我怎么忘记了,干脆,以坦克设计所的名义来招收人员,独立出来一个部门,平时的工作地点在首都,只有到了调试阶段,再去草原市,至于他们的待遇,可以提出来,咱们一机厂给出经费。”
办公地点也省了,否则的话,从零开始打造一个坦克电子系统的设计单位,是相当难的,直接挂靠在坦克设计所里,就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