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躺着中枪杜正伦
太子左庶子杜正伦是个明白人,更是一个聪明人。皇帝召他前来,旁边还坐着一个悠哉悠哉的长孙无忌,九成九是跟太子有关系。
不过杜正伦也不慌,心说早就料到有这一出,马宾王可真是算无遗策,怕啥?
“杜卿。”
李董很是威严地看着杜正伦,人到中年事业正旺的杜正伦微微颔首:“陛下。”
“召卿来,是有一问。”
心中暗爽的杜正伦正琢磨着是不是照着套路就来,结果李董开口道:“朕让太子安抚东南,太子做的很好。”
嗯?!
老杜心说不对啊,怎么不按套路来啊。
“太子在淮南诸事,朕很满意。”
呃……这不对啊,这让人听得浑身难受啊。
老杜美髯微动,正琢磨是不是开口说点什么。又听皇帝在那里一本正经地夸着储君多么多么的有德贤良,可越听越不是味道,老杜心里头那是十五个水桶七上八下。
有心想说陛下你特么直接点吧,可老杜胆子小,不敢。
叽里呱啦好半天,连长孙无忌都觉得烦躁,李董这才收了神通,面无表情地拿起手中的《音训初本》,有意无意地扬了扬,然后拍在手中看着杜正伦:“可是太子有些时候做事,太过急躁。须知,万事要循序渐进。”
嘴角猛地一抽,杜正伦额头上都渗出了汗珠子,赶忙道:“陛下所言甚是,臣等必定劝谏太子做事稳妥老成。”
“下去吧。”
“……”
愣了一下的杜正伦这才反应过来,这特么算是结束了?
“臣告退。”
脚底抹油那就是开溜啊,皇帝这节奏不好搞,非常的不好搞。也没说要把暖男太子吊起来打,也没说这事儿过去了,这种吊在那里的感觉,那是相当的糟糕。
回到东宫,老杜心说这破事不能自己埋肚子里,得让牛人来解决一下,于是赶紧写了一封信给太子,跟李承乾好好地说道说道:你爹说了,让你以后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千万要求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写完之后,杜正伦又看了两遍,觉得没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就把信寄了出去。
过了几天,在淮南到处观风的李承乾收到了信,忙着给李承乾擦屁股的马周瘦了五六斤,一看是老杜的信,就看了看,对李承乾道:“殿下,明理所言殿下当牢记,往后此等大事,切不可专断而行。臣等才智鄙陋,不过正所谓‘一人计短众人计长’,有臣等参议,殿下亦可举一反三。”
暖男一脸憋屈:“宾王,本王何曾没有‘三思而后行’?《音训初本》乃是开蒙字书,非大功不足以酬。本王身负招抚东南之职,去岁甚至未曾回京,今有大功,亦不曾独揽而下,乃是勾通外朝上禀内廷之后,这才行事。当时陛下御笔回执,也是宾王所见,乃是陛下意同……”
牢骚话一串串的冒出来,暖男差点就哭了出来。跟他那弟弟比起来,他这个承乾殿出生的,感觉就像是从安利号拍来的,实在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堂堂储君,连个像样的文学馆都养不起,反而李泰不仅家里开了文学馆,今年开春封魏王之余,为了庆祝这件事情,李泰在武德殿住了好些天。
要知道,李泰封王那阵子,李承乾还在外面浪,压根就没回京。不是说暖男自个儿想在外面,而是李世民就没召他回去。
这里面的水有多深呢?
武德殿就在太子东宫的隔壁,就在东宫的西边。更加让群臣胆战心惊的是,李董当年登基,就是在武德殿办公听政。
为了这个事情,马周求到魏征跟前,一边哭一边说:魏公啊魏公,从来只听说储君为国本的,却没听说还有藩王是天子腹心的;从来只听说为了国家安定,藩王成年要早早就藩,却没听说把藩王留在京城还能太平的……
老魏一听:憋说了!看俺的!
那一天,春暖花开,李董非常的惬意,结果大唐第一喷子跑过来就是一脚踹开宫门,新上班的“万骑”小哥正要一刀捅死他,却被旁边的老哥死死按住,这才没出事。然后老魏跑到皇帝那边一巴掌把喂鱼用的鱼食拍翻在地,同时咆哮道:听说你想让魏王在武德殿长住?!
“没、没有的事?是谁,是谁在胡说八道!没有的事!”
老魏又一巴掌把喂鸟用的鸟事拍翻在地,同时口水喷到李董脸上:听说你想让魏王上朝的时候乘坐人抬的轿子?
“没、没有的事!是谁,是谁在胡说八道!没有的事!”
“哼!你好自为之!”
说罢,魏征甩了甩衣袖,扬长而去。
回到家里,马周一边哭一边等消息,老魏过去拍了拍马周的肩膀:“此事无虞也。”
听到这句话,马周当时就嚎啕大哭,说魏公你实在是铮铮铁骨名臣模范啊。
这个风波到底水有多深,李承乾压根就不清楚,他那会儿正听说《音训初本》是张大郎弄出来的,一门心思要大力推广。
几个月一过,终于发酵出来全新的幺蛾子。
杜正伦给他的信在看过之后,李承乾觉得自己太委屈了,于是连夜就写了一封信给自己的爸爸,说我没有急功近利也没有不做事前思量,爸爸你怎么可以这样冤枉我呢?而且我这么做,都是为了爸爸你的功业啊。
信寄回了长安,李董收到了,然后李董黑着脸把杜正伦找了过去:“禁中奏对,焉能透于中外?”
虽说李董确实说了这样的话,但是儿子跑过来闹委屈,那就是让他下不来台,让他没面子。
于是李董就问杜正伦:你特么把老子的话就这么跟太子说了?那老子以后还能交代你什么事情?你还靠得住靠不住?
杜正伦也委屈啊,卧槽你们父子的事情又不是我能解决的,我特么就是跟太子实话实说,这也有错?我也很为难,我也很绝望啊!
然后,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一口气被贬三千里,太子左庶子被去职,扔到交州自生自灭。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老张都替杜正伦冤得慌,这真是躺着也中枪啊。
不过杜正伦也不慌,心说早就料到有这一出,马宾王可真是算无遗策,怕啥?
“杜卿。”
李董很是威严地看着杜正伦,人到中年事业正旺的杜正伦微微颔首:“陛下。”
“召卿来,是有一问。”
心中暗爽的杜正伦正琢磨着是不是照着套路就来,结果李董开口道:“朕让太子安抚东南,太子做的很好。”
嗯?!
老杜心说不对啊,怎么不按套路来啊。
“太子在淮南诸事,朕很满意。”
呃……这不对啊,这让人听得浑身难受啊。
老杜美髯微动,正琢磨是不是开口说点什么。又听皇帝在那里一本正经地夸着储君多么多么的有德贤良,可越听越不是味道,老杜心里头那是十五个水桶七上八下。
有心想说陛下你特么直接点吧,可老杜胆子小,不敢。
叽里呱啦好半天,连长孙无忌都觉得烦躁,李董这才收了神通,面无表情地拿起手中的《音训初本》,有意无意地扬了扬,然后拍在手中看着杜正伦:“可是太子有些时候做事,太过急躁。须知,万事要循序渐进。”
嘴角猛地一抽,杜正伦额头上都渗出了汗珠子,赶忙道:“陛下所言甚是,臣等必定劝谏太子做事稳妥老成。”
“下去吧。”
“……”
愣了一下的杜正伦这才反应过来,这特么算是结束了?
“臣告退。”
脚底抹油那就是开溜啊,皇帝这节奏不好搞,非常的不好搞。也没说要把暖男太子吊起来打,也没说这事儿过去了,这种吊在那里的感觉,那是相当的糟糕。
回到东宫,老杜心说这破事不能自己埋肚子里,得让牛人来解决一下,于是赶紧写了一封信给太子,跟李承乾好好地说道说道:你爹说了,让你以后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千万要求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写完之后,杜正伦又看了两遍,觉得没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就把信寄了出去。
过了几天,在淮南到处观风的李承乾收到了信,忙着给李承乾擦屁股的马周瘦了五六斤,一看是老杜的信,就看了看,对李承乾道:“殿下,明理所言殿下当牢记,往后此等大事,切不可专断而行。臣等才智鄙陋,不过正所谓‘一人计短众人计长’,有臣等参议,殿下亦可举一反三。”
暖男一脸憋屈:“宾王,本王何曾没有‘三思而后行’?《音训初本》乃是开蒙字书,非大功不足以酬。本王身负招抚东南之职,去岁甚至未曾回京,今有大功,亦不曾独揽而下,乃是勾通外朝上禀内廷之后,这才行事。当时陛下御笔回执,也是宾王所见,乃是陛下意同……”
牢骚话一串串的冒出来,暖男差点就哭了出来。跟他那弟弟比起来,他这个承乾殿出生的,感觉就像是从安利号拍来的,实在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堂堂储君,连个像样的文学馆都养不起,反而李泰不仅家里开了文学馆,今年开春封魏王之余,为了庆祝这件事情,李泰在武德殿住了好些天。
要知道,李泰封王那阵子,李承乾还在外面浪,压根就没回京。不是说暖男自个儿想在外面,而是李世民就没召他回去。
这里面的水有多深呢?
武德殿就在太子东宫的隔壁,就在东宫的西边。更加让群臣胆战心惊的是,李董当年登基,就是在武德殿办公听政。
为了这个事情,马周求到魏征跟前,一边哭一边说:魏公啊魏公,从来只听说储君为国本的,却没听说还有藩王是天子腹心的;从来只听说为了国家安定,藩王成年要早早就藩,却没听说把藩王留在京城还能太平的……
老魏一听:憋说了!看俺的!
那一天,春暖花开,李董非常的惬意,结果大唐第一喷子跑过来就是一脚踹开宫门,新上班的“万骑”小哥正要一刀捅死他,却被旁边的老哥死死按住,这才没出事。然后老魏跑到皇帝那边一巴掌把喂鱼用的鱼食拍翻在地,同时咆哮道:听说你想让魏王在武德殿长住?!
“没、没有的事?是谁,是谁在胡说八道!没有的事!”
老魏又一巴掌把喂鸟用的鸟事拍翻在地,同时口水喷到李董脸上:听说你想让魏王上朝的时候乘坐人抬的轿子?
“没、没有的事!是谁,是谁在胡说八道!没有的事!”
“哼!你好自为之!”
说罢,魏征甩了甩衣袖,扬长而去。
回到家里,马周一边哭一边等消息,老魏过去拍了拍马周的肩膀:“此事无虞也。”
听到这句话,马周当时就嚎啕大哭,说魏公你实在是铮铮铁骨名臣模范啊。
这个风波到底水有多深,李承乾压根就不清楚,他那会儿正听说《音训初本》是张大郎弄出来的,一门心思要大力推广。
几个月一过,终于发酵出来全新的幺蛾子。
杜正伦给他的信在看过之后,李承乾觉得自己太委屈了,于是连夜就写了一封信给自己的爸爸,说我没有急功近利也没有不做事前思量,爸爸你怎么可以这样冤枉我呢?而且我这么做,都是为了爸爸你的功业啊。
信寄回了长安,李董收到了,然后李董黑着脸把杜正伦找了过去:“禁中奏对,焉能透于中外?”
虽说李董确实说了这样的话,但是儿子跑过来闹委屈,那就是让他下不来台,让他没面子。
于是李董就问杜正伦:你特么把老子的话就这么跟太子说了?那老子以后还能交代你什么事情?你还靠得住靠不住?
杜正伦也委屈啊,卧槽你们父子的事情又不是我能解决的,我特么就是跟太子实话实说,这也有错?我也很为难,我也很绝望啊!
然后,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一口气被贬三千里,太子左庶子被去职,扔到交州自生自灭。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老张都替杜正伦冤得慌,这真是躺着也中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