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露天煤矿
(); 对面朱常渊说的有理有据,吴三桂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钱倒是有,别说区区十万两白银,就是三十万两也不在话下,可是不能就这么给啊。要知道朱常渊要的这些银子足足是锦州所有士兵三个月的军饷。
稍微思索了一下,吴三桂一副破罐子破摔的表情,双手无赖一般一摊,道:“大人的这些账目本将代朝廷认了,可惜现在没钱,给不了。”说完朝一旁的亲兵喊了一句:“去,取一千两纹银过来。”
亲兵得令而去。
“将军这是什么意思?千两银子就想打发我?”朱常渊假装气愤的从椅子上跳下来:“当初那些军饷可都是本人垫付的。大人也知道,没有钱这些兵是不会老老实实听话打仗的,更别说是送命了。”
“这个我自然知道。”吴三桂一挥手:“钱没有,将军垫付的那九千两银子本将记住了,他日定当奉还,至于九万两的恤银,你就不用操心了,我会上报朝廷,让他们想办法抚恤。”
吴三桂这一手很漂亮,一句话将事情推得干干净净,恤银是吧?那是朝廷的事你不要找我;军饷是吧,我现在没有,有了再给你!
不多时,那亲兵又跑过来,手中拖着一个托盘,托盘上用红布盖着看不清里面什么东西。
“难道这放了一千两纹银,一千两差不多有一百多斤吧,就这一点?”朱常渊心中微微诧异,看吴三桂轻松的接过那托盘,将上面的红布揭开,上面竟然放着一张纸。
银票!
“大人,当初你率领四百将士出海,三月军饷差不多就是千两纹银。这是一千两银票,你先接下。”吴三桂将银票往朱常渊面前的桌子上轻轻一放,接着道:“至于你招募的另外一些士兵,由于没有经过辽东编制,我自然也不会轻易承认。”
朱常渊原本就没打算能够从吴三桂这里捞到多少银子,过来要债不过是恶心他一下罢了,现在既然只能要到一千两,那也比没有好。
钱倒是有,别说区区十万两白银,就是三十万两也不在话下,可是不能就这么给啊。要知道朱常渊要的这些银子足足是锦州所有士兵三个月的军饷。
稍微思索了一下,吴三桂一副破罐子破摔的表情,双手无赖一般一摊,道:“大人的这些账目本将代朝廷认了,可惜现在没钱,给不了。”说完朝一旁的亲兵喊了一句:“去,取一千两纹银过来。”
亲兵得令而去。
“将军这是什么意思?千两银子就想打发我?”朱常渊假装气愤的从椅子上跳下来:“当初那些军饷可都是本人垫付的。大人也知道,没有钱这些兵是不会老老实实听话打仗的,更别说是送命了。”
“这个我自然知道。”吴三桂一挥手:“钱没有,将军垫付的那九千两银子本将记住了,他日定当奉还,至于九万两的恤银,你就不用操心了,我会上报朝廷,让他们想办法抚恤。”
吴三桂这一手很漂亮,一句话将事情推得干干净净,恤银是吧?那是朝廷的事你不要找我;军饷是吧,我现在没有,有了再给你!
不多时,那亲兵又跑过来,手中拖着一个托盘,托盘上用红布盖着看不清里面什么东西。
“难道这放了一千两纹银,一千两差不多有一百多斤吧,就这一点?”朱常渊心中微微诧异,看吴三桂轻松的接过那托盘,将上面的红布揭开,上面竟然放着一张纸。
银票!
“大人,当初你率领四百将士出海,三月军饷差不多就是千两纹银。这是一千两银票,你先接下。”吴三桂将银票往朱常渊面前的桌子上轻轻一放,接着道:“至于你招募的另外一些士兵,由于没有经过辽东编制,我自然也不会轻易承认。”
朱常渊原本就没打算能够从吴三桂这里捞到多少银子,过来要债不过是恶心他一下罢了,现在既然只能要到一千两,那也比没有好。
conAd1();
毫不客气的收起银票,满脸堆笑的朝吴三桂一拱手,道:“自从在下入军中以来,承蒙将军接二连三的照顾,小人先在这里向将军致谢,他日必有后报!”
朱常渊说话,话里有话。
吴三桂是聪明人,自然听得出来,什么接二连三的照顾,说的无非就是二人之间的嫌隙而已。
不过,吴三桂并不放在心上,一则朱常渊现在实力弱小,想动一个堂堂辽东总兵官谈何容易。二则他心中有数,明朝宗室按道理来说不能在朝为官,就算这次朝廷赐恩,朱常渊也不可能得到重用。
况且,朝中已有位高权重的大臣向自己保证,朱常渊不可能得到重用。
吴三桂浓眉方脸,年纪也就比朱常渝大上几岁的样子,不过官场上却是呆的久了,暗地里冷哼一声,表面上面无表情,朝朱常渊说道:“那就祝大人节节高升,日后平步青云,否则可还真不一定能有什么后报的机会!”
他已经做到了辽东总兵官,在整个大明帝国能够强压他一头的人还真的不多。
“哈哈。”对付你还用当什么大官吗,老子有十九种办法,十九种!
朱常渊表面上笑了笑,拍了拍拿着银票的手,道:“这千两银子我就先收下,别的既然你不认账我也没办法,走了!”
拍拍屁股,带着破虏一起乘车出了锦州的大门。
“他走了?”吴三桂问身边的亲兵。
亲兵一躬身,道:“回将军,走了,不过不是往西,而是往东北方向去了!”
“东北方向?”吴三桂一惊,往东是建虏的地盘,往北是蒙古鞑子的地盘,这小子不是回京赴任吗,吃饱了撑的往那边去干吗?
“要不要派个人监视?”亲兵问道。
毫不客气的收起银票,满脸堆笑的朝吴三桂一拱手,道:“自从在下入军中以来,承蒙将军接二连三的照顾,小人先在这里向将军致谢,他日必有后报!”
朱常渊说话,话里有话。
吴三桂是聪明人,自然听得出来,什么接二连三的照顾,说的无非就是二人之间的嫌隙而已。
不过,吴三桂并不放在心上,一则朱常渊现在实力弱小,想动一个堂堂辽东总兵官谈何容易。二则他心中有数,明朝宗室按道理来说不能在朝为官,就算这次朝廷赐恩,朱常渊也不可能得到重用。
况且,朝中已有位高权重的大臣向自己保证,朱常渊不可能得到重用。
吴三桂浓眉方脸,年纪也就比朱常渝大上几岁的样子,不过官场上却是呆的久了,暗地里冷哼一声,表面上面无表情,朝朱常渊说道:“那就祝大人节节高升,日后平步青云,否则可还真不一定能有什么后报的机会!”
他已经做到了辽东总兵官,在整个大明帝国能够强压他一头的人还真的不多。
“哈哈。”对付你还用当什么大官吗,老子有十九种办法,十九种!
朱常渊表面上笑了笑,拍了拍拿着银票的手,道:“这千两银子我就先收下,别的既然你不认账我也没办法,走了!”
拍拍屁股,带着破虏一起乘车出了锦州的大门。
“他走了?”吴三桂问身边的亲兵。
亲兵一躬身,道:“回将军,走了,不过不是往西,而是往东北方向去了!”
“东北方向?”吴三桂一惊,往东是建虏的地盘,往北是蒙古鞑子的地盘,这小子不是回京赴任吗,吃饱了撑的往那边去干吗?
“要不要派个人监视?”亲兵问道。
conAd2();
吴三桂摇了摇头,“不用,眼下当务之急是应龙在皮岛的局面。杨文岳那边有消息了吗?”
亲兵道:“杨大人那边传来消息,说山东今年民贼四起,恐怕难以大规模支援。杨大人的意思,还是以游击、骚扰为主!”
“什么?游击、骚扰?”吴三桂一拍桌子,“皇太极尽出水师,指望他游击骚扰能有什么用。算了,先把我们的物资送过去再说吧。”
“是!”
+++++++++++
与吴三桂探听到的消息一样,朱常渊出了锦州以后,并没有直接一路西行回京赴任,而是打马向东走去,然后折而向北,一路朝锦州东北方向行进。
不是他迷路,更不是他脑子笨,之所以弃船登陆不走捷径天津卫而是跑到大东北来,自然也不是为了与吴三桂讨要区区白银。
此行,朱常渊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地:阜新。
不好意思,阜新是现代社会对于这个城市的叫法,远在平行世界明朝的时候,阜新并不存在,此地本来一般的山野。
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有一个巨大的宝藏吸引。在现代社会中,朱常渊知道阜新有一个大型的露天煤矿,这次路过锦州,正好前去考察一番。
日后要发展,要建立现代社会,能源不可不重视,所有的可利用能源中,要数露天煤矿利用起来最为直接。
阜新有矿,而且是露天煤矿。
吴三桂摇了摇头,“不用,眼下当务之急是应龙在皮岛的局面。杨文岳那边有消息了吗?”
亲兵道:“杨大人那边传来消息,说山东今年民贼四起,恐怕难以大规模支援。杨大人的意思,还是以游击、骚扰为主!”
“什么?游击、骚扰?”吴三桂一拍桌子,“皇太极尽出水师,指望他游击骚扰能有什么用。算了,先把我们的物资送过去再说吧。”
“是!”
+++++++++++
与吴三桂探听到的消息一样,朱常渊出了锦州以后,并没有直接一路西行回京赴任,而是打马向东走去,然后折而向北,一路朝锦州东北方向行进。
不是他迷路,更不是他脑子笨,之所以弃船登陆不走捷径天津卫而是跑到大东北来,自然也不是为了与吴三桂讨要区区白银。
此行,朱常渊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地:阜新。
不好意思,阜新是现代社会对于这个城市的叫法,远在平行世界明朝的时候,阜新并不存在,此地本来一般的山野。
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有一个巨大的宝藏吸引。在现代社会中,朱常渊知道阜新有一个大型的露天煤矿,这次路过锦州,正好前去考察一番。
日后要发展,要建立现代社会,能源不可不重视,所有的可利用能源中,要数露天煤矿利用起来最为直接。
阜新有矿,而且是露天煤矿。
conAd3();
即使现在还没有打算建造火力发电站这种东西,煤矿对于朱常渊来说无疑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锦州东北二百里外的这座露天煤矿,算是距离日月岛最近的一个资源库了。
平行世界中,阜新地区尚未建市,还是一片山野之处。朱常渊赶着马车从锦州出发,一路东行,不多久竟然到了之前屯守的大凌河军屯。
三个月不见,军屯还是那个老样子,一圈是约有四米高的混凝土城墙。只是城墙上光秃秃的,上面的钢筋也不知道是被清军还是被明军割了去。
一番感慨,朱常渊并未作停留,赶着马车顺大凌河往上走,折向东北继续前行。
二百里的路程,朱常渊的马车整整走了差不多有四天才到,这还是日夜兼程赶路,不分白天黑夜才做到的。
“看来,坐车和骑马相比,速度还是太慢了些!”等到了目的地以后,朱常渊没有急着去寻找煤矿,而是先就近随便找个村户住了下来。内读唯一网址:
PrintChapterError();
即使现在还没有打算建造火力发电站这种东西,煤矿对于朱常渊来说无疑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锦州东北二百里外的这座露天煤矿,算是距离日月岛最近的一个资源库了。
平行世界中,阜新地区尚未建市,还是一片山野之处。朱常渊赶着马车从锦州出发,一路东行,不多久竟然到了之前屯守的大凌河军屯。
三个月不见,军屯还是那个老样子,一圈是约有四米高的混凝土城墙。只是城墙上光秃秃的,上面的钢筋也不知道是被清军还是被明军割了去。
一番感慨,朱常渊并未作停留,赶着马车顺大凌河往上走,折向东北继续前行。
二百里的路程,朱常渊的马车整整走了差不多有四天才到,这还是日夜兼程赶路,不分白天黑夜才做到的。
“看来,坐车和骑马相比,速度还是太慢了些!”等到了目的地以后,朱常渊没有急着去寻找煤矿,而是先就近随便找个村户住了下来。内读唯一网址:
PrintChapter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