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个飞机去明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9章 没有还是不敢

    自愿去辽东?

    众所周知,辽东在明末就是个超级大坑,其中坑死了无数人,所有的朝廷官员,对此都唯恐避之不及,与大明末年的兵部尚书之职号称坑中双骄。

    之前无论是姜逢元还是薛国观,都是那种死活不愿意去的。

    可是现在竟然有人主动请缨去辽东这种鬼地方?

    这人脑子有毛病吧?

    许多人心中都是如此想法。

    朱常渊也微微感到迟疑,转过头朝一侧看,看到一个长相白净的胖子从位子上缓缓站起来,然后一口气走到大殿的正中央,道:“陛下,臣洪承畴,愿意督师蓟辽,为君分忧!”

    洪承畴!

    原来是这个货。

    洪承畴看上去是个四十余岁的大胖子,长得白净干净,身材高大威猛,原本是个文官,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货到了陕西以后,武力爆表,一度把李自成打的死命逃窜,后来声名日显,在帝国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对于朱常渊来说,洪承畴督师蓟辽原也不奇怪,他记得后来洪承畴不但真的去了辽东,而且这货被皇太极抓住之后还毫无节操的投降了。

    而且,朱常渊今天才知道,洪承畴原来是自荐为蓟辽总督的。

    虽说这货后来很无节操,不过有一点却不得不承认,他现在很能打,而且此时最少也是忧国忧民的。

    但是对于崇祯皇帝来说,洪承畴要去辽东,就有些麻烦了。

    首先,洪承畴是个很好的人选,虽然无法将辽东的危局解决掉,可是洪承畴如果想要保持现状的话,还是很容易的。只要坚持孙承宗之前定下来的策略,辽东丢了弄不回来,可是守住山海关-宁远-锦州防线,除非这个主帅特别的二。否则应该都可以。

    麻烦之处在于:洪承畴现在是陕西总督,正在那边与李自成打的死去活来,如果把他调往辽东,陕西那一摊子的事怎么收拾。谁去收拾?

    自然有人收拾,那就是孙传庭。

    可惜的事,孙传庭现在不能用。

    洪承畴与孙传庭二人,在陕西可谓两大巨头,一个是总督一个是巡抚。而且都是特别牛逼的人中人物。

    去年,崇祯、杨嗣昌、陈新甲等人暗中组织了一次与皇太极议和的事情,本来很隐秘,后来不知道被谁泄露了出去,然后整个朝堂上传的沸沸扬扬。

    黄道周反对、刘宗周反对、孙传庭跳起来反对。

    由此,杨嗣昌与孙传庭算是结下了梁子,关键是,杨嗣昌是谁?那是崇祯皇帝的宠臣,是他最信任而且也是唯一信任的臣子。

    所以,今年皇太极寇略京师。虽然洪承畴与孙传庭同时被传召入京勤王,但到了京师以后,洪承畴与朱常渊一样被皇帝弄进宫里,好好款待一番还颇多嘉奖;反观苦逼的孙传庭,别说进宫了,京师都不给他进。

    这货被杨嗣昌坑的只能在京师的外围转悠。

    关键是孙传庭已经放出了狠话,要与兵部尚书杨嗣昌势不两立。

    说实话,崇祯也想用孙传庭,可惜的是,孙传庭已经有了怨言。这就有点不好办了。属下一旦有怨言,谁还能完全信任?

    崇祯也是一样,对于孙传庭这把利剑,他是想用。又不敢用。

    “卿走马辽东,朕心里一百二十个愿意,可是卿走之后,谁人可以接管三边?”崇祯忧心忡忡的问洪承畴。

    洪承畴跪倒在地,磕了个头,说道:“博雅可兼代臣之职!”

    博雅。是孙传庭的字。

    不出所料,洪承畴果然是推荐的孙传庭。

    对于洪承畴来说,他的眼睛雪亮,自然将这其中的道道看的一清二楚,不过,你们斗是你们的事,老夫只是就事论事而已!我之所以推荐孙博雅,是因为他却有其才。

    洪承畴推荐孙传庭,本无可厚非。

    杨嗣昌却冷然一笑,道:“博雅为人,桀骜不驯,洪承畴在陕西之时,尚有掣肘之人,如今彦演(洪承畴字)一走,陕西之地何人可制?”

    杨嗣昌说的很不留面子,因为孙博雅此时也正在朝堂。

    “杨尚书!”孙传庭不是那种能忍住胸口闷气的人,举起手朝崇祯拜了几下,道:“陛下!”又朝杨嗣昌:“杨尚书污蔑微臣,臣性情暴烈、嫉恶如仇,为世人所不喜,既如此,臣请致仕!”

    一言不合马上辞职,果然是孙传庭的性格。

    崇祯想了想,既没有肯定杨嗣昌,也没有顺着孙传庭,思维瞬间转了十万八千里,说道:“这样吧,河南军务繁忙,左良玉颇为吃紧,博雅既然不愿待在陕西,便移兵入河南协助左良玉剿匪。”

    “不!”崇祯站起来,摆了摆手,又朝身边的太监王承恩说道:“拟旨,命博雅带兵入河南,总督河南军务。”

    崇祯一句话,就砍了熊大都督的官衔,原来的时候,熊文灿总督五省军务,包括河南,如此一来,熊文灿这个五省总督算是名存实亡了。

    不过,此时的熊文灿,早就不在乎这些了。

    “至于三边总督人选,诸位再为朕斟酌一二!”崇祯背着手从御座上下来,来到下面的殿堂上,与诸臣站在了一块。

    三边总督,便是总督三边军务,这个位子以前是洪承畴的,现在洪承畴去辽东,算是空缺了出来。

    大明帝国时期,南七北六十三省,陕西还是现在的陕西,不过地盘却要比现代社会大上很多,那个时候的陕西,包括如今的陕西宁夏全部、甘肃大部分,还有青海甚至是新疆的一部分。

    所谓三边,便是明末九边中三个最靠西的军事重镇:宁夏、甘肃、延绥。

    皇帝发话了,那就举荐吧。

    举荐只是一种变相的撕逼大战而已,最终是没有丝毫结果,也没有半个人愿意去干,如果要强压着某一人去干,结果要么逼得人家辞职,要嘛逼得人家自尽。

    为毛自尽都不去,答案很简单:不累家人!

    互相撕了一会,没有结果。

    杨嗣昌道:“既然如此,那我去吧!”明末的这些大臣中,杨嗣昌还算是比较识大体的,朝崇祯拱拱手,说道:“陛下,微臣愿意总督三边,可国家大小军务颇多,臣还需各位同僚鼎力支持,请陛下恩准,百官各抒己见,开言讨论陕西民变的应对之法。”

    “善!”崇祯脸色有些阴沉。

    下面的人没有一个愿意去打李自成,总算等来了一个还是兼职的,这让他颇为不爽。可是,不爽归不爽,他也无计可施。

    “谢陛下!”杨嗣昌叩首谢恩,然后转过身去背对天子面朝诸臣,说道:“陕西连年旱灾,今岁尤甚,自成自商洛山中而起,此时气候已成,旦夕之间恐怕难以彻底消灭,诸位同僚若是有计策或者对陕西有何见解,都可以说出来!”

    杨嗣昌话语说完,朝堂上就不见人言语,颇有些冷场,他自己也有些意兴阑珊的说道:“洪大都督久居陕西之地,与自成交锋数年之久,或有高见,请赐教文弱一二!”

    文弱,是杨嗣昌的字。

    “不敢!”洪承畴拱了拱手说道:“下官在陕西之时,只用一点!”

    洪承畴皱了皱眉头,稍微沉思一会,接着说道:“杀!就一个杀字。”

    “民贼若是怕了,遇见官兵就跑,便是罗汝才、李自成也无计可施!”

    确实,就像洪承畴所言,杀人很有效果。

    农民军厉害吧?

    厉害,人多,稍微上点规模的都数以万计,像李自成和罗汝才、张献忠这样的大贼头子,稍不留意就能聚集起说十万大军。

    可是十万大军有什么用,不过是十万老弱病残而已,当时洪承畴几千精兵就可以追着他们漫山遍野的跑。

    农民虽多,手中没有武器有什么用?毫不夸张的说,这些民兵碰到大明帝国的精兵,十个打不过人家一个。

    打不过就投降,这是张献忠的惯用伎俩,但张献忠绝逼不敢对洪承畴投降。因为洪承畴这货极其心狠手辣,不管你是投降还是不投降,结果都一样:杀死!

    在陕西杀的昏天暗地,农民军听说他的名头就害怕,所以不远千里辗转跑到河南甚至是湖广地区。

    所以,洪承畴在对付农民军上面,是成功的!

    洪承畴开了个好头!

    他的发言完毕,然后就引得一大群人趋炎附势跟着在后面拍马屁,一个个都说杀的好,要是把陕西的农民军全部都杀死完,就再也没有任何可以忧虑的了。

    唯独朱常渊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杨嗣昌看在眼中,和蔼的微微一笑,看着朱常渊像是看着自己的子侄一般,问道:“朱将军为何不语,难道是另有高见?”

    他这么一说,周围闹哄哄的人顿时都停住了嘴巴,朝朱常渊看去。

    朱常渊心道我有你大爷的不同意见,老子不过是不想说话而已,还能有什么不同意见。心中这么想着,脸上却苦苦一笑,开口说道:“杨大人去下下官了,下官没去过陕西,自然不敢有什么高见?”

    “那到底是没有,还是不敢?”杨嗣昌眼睛一眯,精光微微一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