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一章 徐庶献计
刘赫与高顺汇合之后,命令高顺、徐晃二将,领兵退回陈留和山阳,同时将朱烨留在了陈留,自己带着徐庶、张颌、程良,还有周仓、裴元绍等人,连夜赶回了洛阳。
将程良送回府中,请来华佗亲自为他医治之后,又命人安顿了周仓等人,刘赫没有片刻迟误,马上带着徐庶回宫。
在刘赫接到那份飞鹰传书之后,他便已经命令游琅马上传讯回洛阳,因此荀彧和钱理,也已经知晓了此事。
“如今情势,诸位爱卿可有对策?”
刘赫将荀彧、钱理和徐庶三人相互引荐之后,便开门见山了。
荀彧显然早有准备,上前说道:“陛下,截至今日,凉州、幽州,都已有军报送回。凉州西羌反叛,其中有七个这些年与朝廷友好通商的部落,其余部落,则向来与朝廷为敌。”
刘赫不屑一顾:“蛮夷本性,喂不饱的豺狼罢了,朕当年以通商收服,也不过是为了暂时平息凉州之乱,好腾出精力,稳固中原局势罢了。只是如今中原未定,他们便被曹贼撺掇反叛,实在是始料未及。”
荀彧说道:“西羌倒不足惧。步度根的几万鲜卑铁骑,尚在凉州,还有关、赵二将镇守,西羌大军,连攻我六座城池,俱为我军击退。而真正需要担忧者,乃是幽州。”
他走到了书房一侧,指着墙上挂着的地图:“幽州东侧以及北侧,除却当初大伤元气的乌桓之外,尚有夫余、高句丽二国,与我国土接壤。其中夫余乃蛮荒小国,荒僻未开,民不足百万,且多居于山野丛林之中。唯独高句丽,数百年前,趁我大汉中原大乱时,起于辽东,四面出击,今有民逾五百万,城郭严谨,更兼民风彪悍,久有窥伺中原之心,实乃一强敌。”
作为前世就读历史系的刘赫,这个高句丽他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
自己前世之时,东北方那个半岛上,有一个国家,天天碰瓷高句丽,说这是自己的祖先,是自己的历史,吹嘘高句丽如何强大,其实都是无稽之谈。
高句丽是一个由汉人和夫余人组成的国家,之后国家逐渐强盛之后,又吸收了一些鲜卑、靺鞨等族,融合壮大。
西汉末年,朝纲不振,四方扰攘,之后王莽篡权,又经光武帝复汉,上百年间,中原一直无力顾及辽东偏远之地,使得高句丽迅速发展,一度吞并了幽州的玄菟、带方、乐浪等郡。
在魏晋南北朝时,中原大地,连年战乱,高句丽借机四面出击,吞并许多小国和小部落,虽然一度被三国之一的曹魏攻下了都城,但曹魏难以真正统治到此地,因此高句丽很快就重新建国,之后数十年间,国势渐渐迎来了巅峰之时。
这个国家,一直和中原王朝相互攻伐,可是他占据地利,国力虽然不如汉、隋、唐,却一直难以被真正灭国,隋炀帝杨广,三征高丽,劳民伤财,却毫无所获,一直到唐太杂、唐高宗父子二人,励精图治数十年,屡次征伐,才将高句丽彻底消灭。
在如今这个时期,整个东亚地区,高句丽虽然还没达到其历史巅峰实力,却也是仅次于大汉的东亚第二强国了,诸如夫余、三韩、倭岛,都和他相去甚远,不可同日而语。
刘赫在豫州一战,正憋了一肚子火,无处发泄,如今自然将这火气都撒到了高句丽身上。
“哼,蝇烛之光,也敢与皓月争辉?田豫、田畴二人,皆有勇有谋,虽然兵力远远不及,可要固守城池,谅他们也奈何不得。”
荀彧点头道:“陛下圣明,诚然如是。夫余领兵五万,高句丽领兵二十万,兵分两路,攻打辽东。太守田豫,深挖壕沟,广设箭塔岗哨,坚守五日,随后敌军军心疲敝之时,田畴将军率两万援军赶到,二位将军领兵夜袭敌军大营,大破敌军,使其退守六十里休整。”
“好!”刘赫只觉得胸中一股气,就此消了大半,呼吸都仿佛顺畅了许多。
“国让、子泰,功劳不小。”
“不过……”荀彧面露难色。
“我军虽然一时得胜,却并未伤及敌军根本。数次交战,敌军战死总共不过两万左右,待其休整数日,定会卷土重来。且敌军每每战败,便卷席而退,丝毫没有恋战之意,我军多是步卒,更兼兵少,不便追击,否则万一敌军另有埋伏,绕道后方偷袭,则二位将军定要为其所虏。”
刘赫闻言,笑容也迅速停滞了下来。
“嗯……既然如此,朕给幽州增兵十万,如何?”
荀彧摇头道:“辽东一地,常年为高句丽所扰,近年来有为公孙度统辖,对朝廷一直多有离心。对此地地形,高句丽大军,甚至强过我军,二位将军虽有大才,也只能坚守,难以杀敌。北方草原,尚有轲比能、乌桓为祸,倘若联手来攻,则防不胜防。”
刘赫听出了他的意思,说道:“文若之意,不但要增兵,还要另选大将前往?”
“微臣正是此意。”
荀彧将幽州地区,画了一个圈:“幽州一带,多为平原地带,一马平川,无论夫余、高句丽、鲜卑、乌桓,皆以游骑兵为主,论攻城掠地,不及我军,可游击骚扰,撤兵逃离,我军却万万不及。”
他重新站到了刘赫面前,躬身束手:“故此,臣下以为,当调一队骑兵前往幽州,方可真正应对幽州局势。”
“嗯……文若言之有理。”刘赫频频颔首:“茫茫草原,子龙的飞羽骑,正该派上用场,即刻传旨,命赵云率领麾下两万飞羽骑,驰援辽东。另外,从冀州和并州,各调四万兵马,交给田豫、田畴二人统领。”
“臣遵旨。”
一直没有说话的徐庶,忽然开口:“启奏陛下,微臣思得一计,或可平定西羌之乱,且令凉州从此安定,使羌人为朝廷所用,再不复反。”
刘赫惊喜非常:“哦?元直有何妙计,快快说来。”
将程良送回府中,请来华佗亲自为他医治之后,又命人安顿了周仓等人,刘赫没有片刻迟误,马上带着徐庶回宫。
在刘赫接到那份飞鹰传书之后,他便已经命令游琅马上传讯回洛阳,因此荀彧和钱理,也已经知晓了此事。
“如今情势,诸位爱卿可有对策?”
刘赫将荀彧、钱理和徐庶三人相互引荐之后,便开门见山了。
荀彧显然早有准备,上前说道:“陛下,截至今日,凉州、幽州,都已有军报送回。凉州西羌反叛,其中有七个这些年与朝廷友好通商的部落,其余部落,则向来与朝廷为敌。”
刘赫不屑一顾:“蛮夷本性,喂不饱的豺狼罢了,朕当年以通商收服,也不过是为了暂时平息凉州之乱,好腾出精力,稳固中原局势罢了。只是如今中原未定,他们便被曹贼撺掇反叛,实在是始料未及。”
荀彧说道:“西羌倒不足惧。步度根的几万鲜卑铁骑,尚在凉州,还有关、赵二将镇守,西羌大军,连攻我六座城池,俱为我军击退。而真正需要担忧者,乃是幽州。”
他走到了书房一侧,指着墙上挂着的地图:“幽州东侧以及北侧,除却当初大伤元气的乌桓之外,尚有夫余、高句丽二国,与我国土接壤。其中夫余乃蛮荒小国,荒僻未开,民不足百万,且多居于山野丛林之中。唯独高句丽,数百年前,趁我大汉中原大乱时,起于辽东,四面出击,今有民逾五百万,城郭严谨,更兼民风彪悍,久有窥伺中原之心,实乃一强敌。”
作为前世就读历史系的刘赫,这个高句丽他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
自己前世之时,东北方那个半岛上,有一个国家,天天碰瓷高句丽,说这是自己的祖先,是自己的历史,吹嘘高句丽如何强大,其实都是无稽之谈。
高句丽是一个由汉人和夫余人组成的国家,之后国家逐渐强盛之后,又吸收了一些鲜卑、靺鞨等族,融合壮大。
西汉末年,朝纲不振,四方扰攘,之后王莽篡权,又经光武帝复汉,上百年间,中原一直无力顾及辽东偏远之地,使得高句丽迅速发展,一度吞并了幽州的玄菟、带方、乐浪等郡。
在魏晋南北朝时,中原大地,连年战乱,高句丽借机四面出击,吞并许多小国和小部落,虽然一度被三国之一的曹魏攻下了都城,但曹魏难以真正统治到此地,因此高句丽很快就重新建国,之后数十年间,国势渐渐迎来了巅峰之时。
这个国家,一直和中原王朝相互攻伐,可是他占据地利,国力虽然不如汉、隋、唐,却一直难以被真正灭国,隋炀帝杨广,三征高丽,劳民伤财,却毫无所获,一直到唐太杂、唐高宗父子二人,励精图治数十年,屡次征伐,才将高句丽彻底消灭。
在如今这个时期,整个东亚地区,高句丽虽然还没达到其历史巅峰实力,却也是仅次于大汉的东亚第二强国了,诸如夫余、三韩、倭岛,都和他相去甚远,不可同日而语。
刘赫在豫州一战,正憋了一肚子火,无处发泄,如今自然将这火气都撒到了高句丽身上。
“哼,蝇烛之光,也敢与皓月争辉?田豫、田畴二人,皆有勇有谋,虽然兵力远远不及,可要固守城池,谅他们也奈何不得。”
荀彧点头道:“陛下圣明,诚然如是。夫余领兵五万,高句丽领兵二十万,兵分两路,攻打辽东。太守田豫,深挖壕沟,广设箭塔岗哨,坚守五日,随后敌军军心疲敝之时,田畴将军率两万援军赶到,二位将军领兵夜袭敌军大营,大破敌军,使其退守六十里休整。”
“好!”刘赫只觉得胸中一股气,就此消了大半,呼吸都仿佛顺畅了许多。
“国让、子泰,功劳不小。”
“不过……”荀彧面露难色。
“我军虽然一时得胜,却并未伤及敌军根本。数次交战,敌军战死总共不过两万左右,待其休整数日,定会卷土重来。且敌军每每战败,便卷席而退,丝毫没有恋战之意,我军多是步卒,更兼兵少,不便追击,否则万一敌军另有埋伏,绕道后方偷袭,则二位将军定要为其所虏。”
刘赫闻言,笑容也迅速停滞了下来。
“嗯……既然如此,朕给幽州增兵十万,如何?”
荀彧摇头道:“辽东一地,常年为高句丽所扰,近年来有为公孙度统辖,对朝廷一直多有离心。对此地地形,高句丽大军,甚至强过我军,二位将军虽有大才,也只能坚守,难以杀敌。北方草原,尚有轲比能、乌桓为祸,倘若联手来攻,则防不胜防。”
刘赫听出了他的意思,说道:“文若之意,不但要增兵,还要另选大将前往?”
“微臣正是此意。”
荀彧将幽州地区,画了一个圈:“幽州一带,多为平原地带,一马平川,无论夫余、高句丽、鲜卑、乌桓,皆以游骑兵为主,论攻城掠地,不及我军,可游击骚扰,撤兵逃离,我军却万万不及。”
他重新站到了刘赫面前,躬身束手:“故此,臣下以为,当调一队骑兵前往幽州,方可真正应对幽州局势。”
“嗯……文若言之有理。”刘赫频频颔首:“茫茫草原,子龙的飞羽骑,正该派上用场,即刻传旨,命赵云率领麾下两万飞羽骑,驰援辽东。另外,从冀州和并州,各调四万兵马,交给田豫、田畴二人统领。”
“臣遵旨。”
一直没有说话的徐庶,忽然开口:“启奏陛下,微臣思得一计,或可平定西羌之乱,且令凉州从此安定,使羌人为朝廷所用,再不复反。”
刘赫惊喜非常:“哦?元直有何妙计,快快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