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插手山陕局势
紫禁城,乾清宫。
一个宫娥捧来一杯香茶,走进西暖阁,躬身放在御案上,揭开碗盖,然后轻轻退下,仿佛从未来过。
“皇爷,润润嗓儿吧!”
听见王朝辅的话,朱由校放下手中奏疏,眼中微微一动,向茶碗上瞟了一眼,拿起来喝了几口。
放下茶碗,朱由校捡起奏疏,一字一句的看起来。
宫娥的身上飘着一股脂粉香,脸侧还点着半边桃腮,朱由校却没有半点感觉,好像是没闻到,也没看见,只顾着继续看奏疏。
王朝辅示意宫娥下去,轻声说道:
“皇爷劳累了一天,夜已深了,还是进去休息吧。”
朱由校闻言看他一眼,放下奏疏从龙椅上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就在王朝辅都以为他要回去睡觉的时候,却是又一屁股坐下了。
“你们睡得,朕睡不得啊…”朱由校自嘲一笑,捡起朱笔御批了几个字,才算是完成。
“将这些本子送到军机房,让军机大臣们看了再端到内阁,也叫他们都看看,对了,上次魏广微说的那个御辽之法,你觉得怎么样。”
朱由校话说完,望向了一侧的王朝辅。
正有小阉走进来将本子搬出去,又有小阉与他擦身而过,将更多的本子搬进了西暖阁。
王朝辅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本,心中叹息,惶恐道:
“奴婢不过是照料陛下在乾清宫的衣食起居,对这些事情,哪有什么见解,要是真有见解,也就不会进宫了。”
朱由校哈哈一笑?用手指点了他几下。
“你呀?朕没记错是魏忠贤给朕举荐上来的吧?倒是真的机灵?朕用起来舒心得很。”
“可是就连那魏忠贤,有的时候也会犯错!”
“像是山海关的高第,还有漕运总督汪海,都是他举荐的。”
“高第的退缩之举,让朕痛失一员良将,汪海与范家同流合污,向关外的建奴输送粮草,你知道不知道,他们可是大明的死敌!”
朱由校说到这里?促狭的笑了几声,问道:“既然你不懂辽事,那朕也不能就这么放了你,你觉得魏忠贤这个人如何?”
说完?朱由校捡起茶盏继续喝了起来。
问这话的时候?朱由校面色没有丝毫异常,可是这个问题很不寻常?说说魏忠贤这个人如何。
皇帝问这话是要做什么,莫非是不再信任厂公了?
王朝辅不敢随便回答,想了一会儿,正要说话,朱由校却是猛地一扔本子,起身叫道:
“来人,端洗脚水来!”
过了片刻,来了两名宫娥。
一人端着紫檀木雕花的方架子,另外一人跟着进来,将盛着热水的镀金铜盆放置在朱由校脚边。
宫娥将手伸进铜盆里一试,发觉温度合适,便与另外一名宫娥分左右跪在眼前,替朱由校将脚靴脱下。
脱了脚靴,宫娥又一人一只替朱由校脱了白布袜子。
朱由校是个老汗脚,今日又出去跑了跑,加上这个年代的脚靴实在捂脚,脱下袜子的一瞬间,连自己也闻见脚臭熏鼻。
可这两名宫娥似乎并不嫌脏,脸上连一丁点异样都没见,一人一只将朱由校的臭脚放到铜盆里洗着。
朱由校舒服的靠在榻上,感受着脚上的放松。
两名宫娥垂头洗脚,白嫩的纤手动作虽轻,却洗得仔细,连藏在脚趾缝里的一点黑泥都被洗得干干净净。
第一遍清洗完,宫娥们赶紧将脏水倒掉,端来清澈的热水为朱由校泡脚,纤纤小手也在不断动作。
朱由校几乎就要睡着,可却猛然睁开眼睛,看了看垂头洗脚的宫娥,又望向王朝辅,松了口气,喃喃自语道:
“现在这个时候,传旨的人也应该到太原了。”
......
同一时间,山西太原府。
朱燮元先在西南平定土司立功,又任督师率军出关击退蛮夷,如今威望已经极高。
为处理山陕两省军备废弛之事,朱由校于几个月前特设的山陕总督一职,以朱燮元担任。
山陕总督和督师一样,属于临时增设,不是长久官职。
两者的区别,就是督师一到某地,就可以全权执掌某地的军政大权,就连巡抚等官职,也有先罢后奏之权。
说白了,督师就相当于下去的“皇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到一个地方,就直接是掌握实权的军政长官。
至于总督,也有区分。
如朱燮元现在做的山陕总督,就属于两省总督,山西、陕西两省的全部军政大权尽在其手。
总督的职权没有督师要重,巡抚、总兵虽然听命节制,其却没有罢官之权,仅是对于一些地方小官,拥有先罢后奏之权。
尽管如此,这种一省或是两省,甚至多省总督的职权,也比一般的封疆大吏要大得多。
这种职务与当下形势应运而生,山陕两地军备废弛已久,而且官场形势错综复杂,地方豪强势力盘根错节。
对朱由校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委任一名总督,职权凌驾于所有势力之上,用“上帝视角”替自己全权管理。
朱燮元经过多方考虑,将总督府设置在了太原。
这时已经到了亥时,除了巡夜的兵丁和衙役偶尔发出的声音以外,整个太原城都是漆黑一片,整个城镇仿佛都已经陷入沉睡。
总督府依旧灯火通明,朱燮元刚刚送走深夜传旨的钦差,转身面对山西和陕西的底图,重重叹了口气。
现在,他总算知道皇帝要自己过来是干什么来了。
山西和陕西这两个省,还不仅是军备废弛,地方上也不可一语概述,藩王、豪强、文官、武将、卫所,马匪、山贼……,各种势力盘根错节。
很多人都看得出来,这次朝廷设立山陕总督,其实就是看不下去了,想要管制山陕的局势。
不出意外,朱燮元自到太原建立总督府以后,各种情况很快就接踵而至。
政务繁多,军务杂乱,那些大头兵多还不服管教,稍有不服,可能就要激起兵变。
最重要的还是卫所土地,经过初步查探,朱燮元很快发现山西全省田亩几乎七成都被这些皇族子弟所占据。
要改革卫所军备,必须要拿回原本的卫所分田,可是要拿回这些田亩,就势必要激起皇族子弟的不满。
朱燮元已经很难了,除了原本就要做的事,朱由校这次又给他扔了一个烫手的山芋——晋商。
朱燮元叹息的是,他将要在山陕完成的事情,近乎每一样都是异常艰难。
根据皇帝再三表达下来的意思来看,他需要的是让山陕两省从上到下的彻底洗牌,而不是什么小打小闹。
一个宫娥捧来一杯香茶,走进西暖阁,躬身放在御案上,揭开碗盖,然后轻轻退下,仿佛从未来过。
“皇爷,润润嗓儿吧!”
听见王朝辅的话,朱由校放下手中奏疏,眼中微微一动,向茶碗上瞟了一眼,拿起来喝了几口。
放下茶碗,朱由校捡起奏疏,一字一句的看起来。
宫娥的身上飘着一股脂粉香,脸侧还点着半边桃腮,朱由校却没有半点感觉,好像是没闻到,也没看见,只顾着继续看奏疏。
王朝辅示意宫娥下去,轻声说道:
“皇爷劳累了一天,夜已深了,还是进去休息吧。”
朱由校闻言看他一眼,放下奏疏从龙椅上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就在王朝辅都以为他要回去睡觉的时候,却是又一屁股坐下了。
“你们睡得,朕睡不得啊…”朱由校自嘲一笑,捡起朱笔御批了几个字,才算是完成。
“将这些本子送到军机房,让军机大臣们看了再端到内阁,也叫他们都看看,对了,上次魏广微说的那个御辽之法,你觉得怎么样。”
朱由校话说完,望向了一侧的王朝辅。
正有小阉走进来将本子搬出去,又有小阉与他擦身而过,将更多的本子搬进了西暖阁。
王朝辅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本,心中叹息,惶恐道:
“奴婢不过是照料陛下在乾清宫的衣食起居,对这些事情,哪有什么见解,要是真有见解,也就不会进宫了。”
朱由校哈哈一笑?用手指点了他几下。
“你呀?朕没记错是魏忠贤给朕举荐上来的吧?倒是真的机灵?朕用起来舒心得很。”
“可是就连那魏忠贤,有的时候也会犯错!”
“像是山海关的高第,还有漕运总督汪海,都是他举荐的。”
“高第的退缩之举,让朕痛失一员良将,汪海与范家同流合污,向关外的建奴输送粮草,你知道不知道,他们可是大明的死敌!”
朱由校说到这里?促狭的笑了几声,问道:“既然你不懂辽事,那朕也不能就这么放了你,你觉得魏忠贤这个人如何?”
说完?朱由校捡起茶盏继续喝了起来。
问这话的时候?朱由校面色没有丝毫异常,可是这个问题很不寻常?说说魏忠贤这个人如何。
皇帝问这话是要做什么,莫非是不再信任厂公了?
王朝辅不敢随便回答,想了一会儿,正要说话,朱由校却是猛地一扔本子,起身叫道:
“来人,端洗脚水来!”
过了片刻,来了两名宫娥。
一人端着紫檀木雕花的方架子,另外一人跟着进来,将盛着热水的镀金铜盆放置在朱由校脚边。
宫娥将手伸进铜盆里一试,发觉温度合适,便与另外一名宫娥分左右跪在眼前,替朱由校将脚靴脱下。
脱了脚靴,宫娥又一人一只替朱由校脱了白布袜子。
朱由校是个老汗脚,今日又出去跑了跑,加上这个年代的脚靴实在捂脚,脱下袜子的一瞬间,连自己也闻见脚臭熏鼻。
可这两名宫娥似乎并不嫌脏,脸上连一丁点异样都没见,一人一只将朱由校的臭脚放到铜盆里洗着。
朱由校舒服的靠在榻上,感受着脚上的放松。
两名宫娥垂头洗脚,白嫩的纤手动作虽轻,却洗得仔细,连藏在脚趾缝里的一点黑泥都被洗得干干净净。
第一遍清洗完,宫娥们赶紧将脏水倒掉,端来清澈的热水为朱由校泡脚,纤纤小手也在不断动作。
朱由校几乎就要睡着,可却猛然睁开眼睛,看了看垂头洗脚的宫娥,又望向王朝辅,松了口气,喃喃自语道:
“现在这个时候,传旨的人也应该到太原了。”
......
同一时间,山西太原府。
朱燮元先在西南平定土司立功,又任督师率军出关击退蛮夷,如今威望已经极高。
为处理山陕两省军备废弛之事,朱由校于几个月前特设的山陕总督一职,以朱燮元担任。
山陕总督和督师一样,属于临时增设,不是长久官职。
两者的区别,就是督师一到某地,就可以全权执掌某地的军政大权,就连巡抚等官职,也有先罢后奏之权。
说白了,督师就相当于下去的“皇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到一个地方,就直接是掌握实权的军政长官。
至于总督,也有区分。
如朱燮元现在做的山陕总督,就属于两省总督,山西、陕西两省的全部军政大权尽在其手。
总督的职权没有督师要重,巡抚、总兵虽然听命节制,其却没有罢官之权,仅是对于一些地方小官,拥有先罢后奏之权。
尽管如此,这种一省或是两省,甚至多省总督的职权,也比一般的封疆大吏要大得多。
这种职务与当下形势应运而生,山陕两地军备废弛已久,而且官场形势错综复杂,地方豪强势力盘根错节。
对朱由校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委任一名总督,职权凌驾于所有势力之上,用“上帝视角”替自己全权管理。
朱燮元经过多方考虑,将总督府设置在了太原。
这时已经到了亥时,除了巡夜的兵丁和衙役偶尔发出的声音以外,整个太原城都是漆黑一片,整个城镇仿佛都已经陷入沉睡。
总督府依旧灯火通明,朱燮元刚刚送走深夜传旨的钦差,转身面对山西和陕西的底图,重重叹了口气。
现在,他总算知道皇帝要自己过来是干什么来了。
山西和陕西这两个省,还不仅是军备废弛,地方上也不可一语概述,藩王、豪强、文官、武将、卫所,马匪、山贼……,各种势力盘根错节。
很多人都看得出来,这次朝廷设立山陕总督,其实就是看不下去了,想要管制山陕的局势。
不出意外,朱燮元自到太原建立总督府以后,各种情况很快就接踵而至。
政务繁多,军务杂乱,那些大头兵多还不服管教,稍有不服,可能就要激起兵变。
最重要的还是卫所土地,经过初步查探,朱燮元很快发现山西全省田亩几乎七成都被这些皇族子弟所占据。
要改革卫所军备,必须要拿回原本的卫所分田,可是要拿回这些田亩,就势必要激起皇族子弟的不满。
朱燮元已经很难了,除了原本就要做的事,朱由校这次又给他扔了一个烫手的山芋——晋商。
朱燮元叹息的是,他将要在山陕完成的事情,近乎每一样都是异常艰难。
根据皇帝再三表达下来的意思来看,他需要的是让山陕两省从上到下的彻底洗牌,而不是什么小打小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