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掐断水源
城外,黑压压的蒙古大军之后,正有一部分骑兵安静等待,他们都是察哈尔部为数不多的精锐。
林丹巴图尔亲自寇边,有两个原因。
一是没什么办法,每到入冬这个时候,草原上的物资就极其匮乏,每天都有人饿死,还不如冲出来抢点。
第二就是每到这个时候,蒙古各部的战心就出奇的一致,这样的人心向背可不能浪费。
至于林丹巴图尔,实在也不是什么能按捺住一直坐在汗帐里的人。
对汉人的盟约,不过就是个临时起意罢了,根本不算什么事,打破也就打破了,又有谁能来职责自己不成?
林丹巴图尔抬起头望着摇摇欲坠的大同镇城城头,朗声笑道:
“明军快不行了,传令各部,加紧进攻!”
“我们进城之后,不仅要掳掠物资,还要尽可能掳走他们的女人和孩子,回到草原为奴,以告慰长生天!”
林丹巴图尔嘴角微微翘起,似乎已经在想象再过上半个时辰,就能进城大肆掳掠一番。
他一向都觉得自己的战略实在是英明,麻痹明军,让他们误以为自己要进攻西路,实则却是一路偃旗息鼓,从东路突破边墙。
明军果然上当,他们将重兵集结在西路,以至于自己的蒙古大军一路畅行无阻,所到之处,战无不胜!
至于援军,林丹巴图尔早就猜到了,但他一点儿不怕!
从白羊口至大同镇城,四下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就算明军来援,几乎全骑兵阵容的蒙古大军也能立于不败之地,轻易撤出关内。
如何来去,林丹巴图尔早想好了,这次就是来痛痛快快劫掠一番,也能增长自己在蒙古诸部的威望,在将来与明朝的和议中要求更高的价码!
林丹巴图尔正美滋滋的想着,后面忽然转来几名骑兵,急匆匆道:
“禀大汗?登白官道上发现了大批明廷援军,他们来势迅猛,又携有轻炮和鸟枪,已经控制了官道两侧!”
“大汗?宣府方向旌旗招展,十里之外尘土飞扬,怕是有援军赶来!”
宣府总兵姜弼的援军?林丹巴图尔早就料到,他也没怎么在乎,按这个势头下去?等姜弼赶过来?自己早抢完舒舒服服的撤了。
让他意外的是?这支来自西路的大同总兵张万邦部。
林丹巴图尔蹙眉不展,自语道:“明军居然是直接去攻打登白官道了?这个张万邦?是有些棘手。”
来的时候,就有不止一个人劝过林丹汗?说大同总兵官张万邦为嘉靖年名将之后,在辽东大战中连女真人也没能讨得多少好处?很不好对付。
林丹巴图尔目中无人?自然不会将一名小小的明朝总兵放在眼里?现在还是吃了不熟悉地势的大亏。
登白官道?的确是进出大同镇城的要道。
条条大路通罗马,大同镇城作为整个大同的军事枢纽,官道也是极其繁多,而登白官道之所以能成为两军主要争夺的地点,就是因为它的两侧临河!
蒙古叩关几乎都是骑兵,为的就是来去如风,抢了就走,可如此多的马匹行军,无论去哪都是一个极大的目标,必须要找足水源。
很显然,张万邦不是石永贞那种靠祖上荫福的蠢蛋,他自幼熟读兵书,所部堪称精锐,一眼就看出了自己大军背后的软肋!
张万邦并没有直接回援大同镇城,反而是用雷霆之势突袭登白官道,为的,就是掐断自己大军的水源供给!
不过现在这个时候,林丹巴图尔虽然有些着急,但依旧不是很在乎,因为他知道明军的底细。
关内的蒙古人不在少数,林丹巴图尔率众叩关以前,就知道张万邦本部有多少人。
张万邦所部虽然精锐善战,可不过两万多人。
自己率领八万骑兵入关,分出个三万人去登白官道,他又怎么可能守得住,没有人能正面顶住蒙古骑兵的死亡冲锋!
三万骑兵打两万以步卒为主的明军,怎么都不可能会输!
想到这里,他开腔道:“都隆僧格!”
一名彪悍的蒙古领主策马出来,用浑厚的嗓音答道:“大汗,我在!”
林丹巴图尔道:“都隆僧格,本汗命你率领土默特部三万骑,夺回登白官道,为大军守住饮马水源!”
都隆僧格的西土默特是如今臣服于察哈尔部的漠南蒙古诸部中,势力最为强劲的一部。
察哈尔部能出男丁十余万,西土默特不足十万,总数也有七八万,这次都隆僧格带来的,都是骁勇敢战的草原汉子。
除了那些小部,很少有傻子会把全部男丁都带出来。
都隆僧格应了林丹汗的差使,统率西土默特部的三万骑自骑射阵中分开,轰隆隆一片,向白登山方向行军。
一下子,围攻镇城的蒙古大军少出一大片。
东城一座敌楼上,石永贞清楚地见到,城下的蒙古骑兵乱了,然后从中分出不少人往北面去了。
“看来是镇台的援军回来了!”
“援军到了!”
“兄弟们,援军总算到了!”
消息不胫而走,城头灰头土脸的明军们全都喜极而泣,有人相拥大呼,一下子,濒临绝望的情绪逐渐变成了希望。
这个时候,一名城内冲过来的官兵经过女墙,跑到石永贞的面前,直接浑身一软,倒在地上。
石永贞上前,双手将他搀扶起来,问道:
“城内情况如何,刘部将呢?”
“将军府被乱民攻陷了,刘将军和八百多个兄弟全都战死了!但是马棚和仓库还在我们手里,也守不住多久了!”
“将军,援军到了吗?”
石永贞眺望北方,喃喃道:
“到了,就快到了。”
语落,他再一低头,发觉怀里的官兵已经气绝。
......
白登山以南五里,登白官道附近。
参将渠家祯躲在一面土墙之后,从箭孔中观察外边的情况,从他的角度看过去,能见到隐藏在道路两侧的大批广昌营官兵。
远远白登山头,张万邦的将旗正高高飘扬,四十余门轻炮严阵以待,对准了镇城方向。
半柱香以前,蒙古的哨骑开始出现在官道附近,数量约有百余。
虽然九边军镇接受了朱由校极大的整顿,官兵的整体素质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但除了火器以外,其它得军械变动不大。
九边军镇之中,只有榆林镇的战马比较多,有一万多匹,大同镇和宣府镇的情况类似,战马极其稀缺。
张万邦和姜弼麾下,都没有什么成建制的骑兵部队。
姜弼还在驰援赶来的路上,张万邦在辽东之战中对这名宣府总兵有了些了解,不担心他不来。
可宣府毕竟远水救不了近渴,击退西虏还是要靠自己。
林丹巴图尔亲自寇边,有两个原因。
一是没什么办法,每到入冬这个时候,草原上的物资就极其匮乏,每天都有人饿死,还不如冲出来抢点。
第二就是每到这个时候,蒙古各部的战心就出奇的一致,这样的人心向背可不能浪费。
至于林丹巴图尔,实在也不是什么能按捺住一直坐在汗帐里的人。
对汉人的盟约,不过就是个临时起意罢了,根本不算什么事,打破也就打破了,又有谁能来职责自己不成?
林丹巴图尔抬起头望着摇摇欲坠的大同镇城城头,朗声笑道:
“明军快不行了,传令各部,加紧进攻!”
“我们进城之后,不仅要掳掠物资,还要尽可能掳走他们的女人和孩子,回到草原为奴,以告慰长生天!”
林丹巴图尔嘴角微微翘起,似乎已经在想象再过上半个时辰,就能进城大肆掳掠一番。
他一向都觉得自己的战略实在是英明,麻痹明军,让他们误以为自己要进攻西路,实则却是一路偃旗息鼓,从东路突破边墙。
明军果然上当,他们将重兵集结在西路,以至于自己的蒙古大军一路畅行无阻,所到之处,战无不胜!
至于援军,林丹巴图尔早就猜到了,但他一点儿不怕!
从白羊口至大同镇城,四下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就算明军来援,几乎全骑兵阵容的蒙古大军也能立于不败之地,轻易撤出关内。
如何来去,林丹巴图尔早想好了,这次就是来痛痛快快劫掠一番,也能增长自己在蒙古诸部的威望,在将来与明朝的和议中要求更高的价码!
林丹巴图尔正美滋滋的想着,后面忽然转来几名骑兵,急匆匆道:
“禀大汗?登白官道上发现了大批明廷援军,他们来势迅猛,又携有轻炮和鸟枪,已经控制了官道两侧!”
“大汗?宣府方向旌旗招展,十里之外尘土飞扬,怕是有援军赶来!”
宣府总兵姜弼的援军?林丹巴图尔早就料到,他也没怎么在乎,按这个势头下去?等姜弼赶过来?自己早抢完舒舒服服的撤了。
让他意外的是?这支来自西路的大同总兵张万邦部。
林丹巴图尔蹙眉不展,自语道:“明军居然是直接去攻打登白官道了?这个张万邦?是有些棘手。”
来的时候,就有不止一个人劝过林丹汗?说大同总兵官张万邦为嘉靖年名将之后,在辽东大战中连女真人也没能讨得多少好处?很不好对付。
林丹巴图尔目中无人?自然不会将一名小小的明朝总兵放在眼里?现在还是吃了不熟悉地势的大亏。
登白官道?的确是进出大同镇城的要道。
条条大路通罗马,大同镇城作为整个大同的军事枢纽,官道也是极其繁多,而登白官道之所以能成为两军主要争夺的地点,就是因为它的两侧临河!
蒙古叩关几乎都是骑兵,为的就是来去如风,抢了就走,可如此多的马匹行军,无论去哪都是一个极大的目标,必须要找足水源。
很显然,张万邦不是石永贞那种靠祖上荫福的蠢蛋,他自幼熟读兵书,所部堪称精锐,一眼就看出了自己大军背后的软肋!
张万邦并没有直接回援大同镇城,反而是用雷霆之势突袭登白官道,为的,就是掐断自己大军的水源供给!
不过现在这个时候,林丹巴图尔虽然有些着急,但依旧不是很在乎,因为他知道明军的底细。
关内的蒙古人不在少数,林丹巴图尔率众叩关以前,就知道张万邦本部有多少人。
张万邦所部虽然精锐善战,可不过两万多人。
自己率领八万骑兵入关,分出个三万人去登白官道,他又怎么可能守得住,没有人能正面顶住蒙古骑兵的死亡冲锋!
三万骑兵打两万以步卒为主的明军,怎么都不可能会输!
想到这里,他开腔道:“都隆僧格!”
一名彪悍的蒙古领主策马出来,用浑厚的嗓音答道:“大汗,我在!”
林丹巴图尔道:“都隆僧格,本汗命你率领土默特部三万骑,夺回登白官道,为大军守住饮马水源!”
都隆僧格的西土默特是如今臣服于察哈尔部的漠南蒙古诸部中,势力最为强劲的一部。
察哈尔部能出男丁十余万,西土默特不足十万,总数也有七八万,这次都隆僧格带来的,都是骁勇敢战的草原汉子。
除了那些小部,很少有傻子会把全部男丁都带出来。
都隆僧格应了林丹汗的差使,统率西土默特部的三万骑自骑射阵中分开,轰隆隆一片,向白登山方向行军。
一下子,围攻镇城的蒙古大军少出一大片。
东城一座敌楼上,石永贞清楚地见到,城下的蒙古骑兵乱了,然后从中分出不少人往北面去了。
“看来是镇台的援军回来了!”
“援军到了!”
“兄弟们,援军总算到了!”
消息不胫而走,城头灰头土脸的明军们全都喜极而泣,有人相拥大呼,一下子,濒临绝望的情绪逐渐变成了希望。
这个时候,一名城内冲过来的官兵经过女墙,跑到石永贞的面前,直接浑身一软,倒在地上。
石永贞上前,双手将他搀扶起来,问道:
“城内情况如何,刘部将呢?”
“将军府被乱民攻陷了,刘将军和八百多个兄弟全都战死了!但是马棚和仓库还在我们手里,也守不住多久了!”
“将军,援军到了吗?”
石永贞眺望北方,喃喃道:
“到了,就快到了。”
语落,他再一低头,发觉怀里的官兵已经气绝。
......
白登山以南五里,登白官道附近。
参将渠家祯躲在一面土墙之后,从箭孔中观察外边的情况,从他的角度看过去,能见到隐藏在道路两侧的大批广昌营官兵。
远远白登山头,张万邦的将旗正高高飘扬,四十余门轻炮严阵以待,对准了镇城方向。
半柱香以前,蒙古的哨骑开始出现在官道附近,数量约有百余。
虽然九边军镇接受了朱由校极大的整顿,官兵的整体素质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但除了火器以外,其它得军械变动不大。
九边军镇之中,只有榆林镇的战马比较多,有一万多匹,大同镇和宣府镇的情况类似,战马极其稀缺。
张万邦和姜弼麾下,都没有什么成建制的骑兵部队。
姜弼还在驰援赶来的路上,张万邦在辽东之战中对这名宣府总兵有了些了解,不担心他不来。
可宣府毕竟远水救不了近渴,击退西虏还是要靠自己。